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他夜宿山中 这首诗句句写时间流逝(却只字不提时间)

句子大全 2022-12-05 02:02:02
相关推荐

很多诗人喜欢游山玩水,不提王维晚年隐居在终南山,也不说李白经常到山中寻找隐士,就连喜欢安静的杜甫也曾登临泰山,写下千古流传的不朽诗篇。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青山绿水之间可以修身养性,虽然不是仙境,却足以让人忘忧。唐代就有一位诗人夜宿山中,第二天竟然不想下山。

宿石邑山中

唐代: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韩翃,字君平,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在天宝13年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韩翃的诗作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诗歌多抒写送行赠别、或唱和吟咏。这首诗是作者后期在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时期,途径太行山,夜宿石邑时所作。全诗写“宿石邑山中”之所见,而时间的推移乃从景物的转换中透露出来。

石邑为太行山余脉,高数十丈,首句就描写了其直插云天的气势,“浮云不共此山齐”,空中的白云漫无目的地轻轻飘动,可是不管它游到哪里,都不能与此山平齐。本来山峰有高有低,这浮云却始终跨不上山峰,可见其高。诗人一开始就写法奇特,引人入胜。

诗人先写仰望所见,接下来继续写山地绵延广远,“山霭苍苍望转迷”。山林里云雾苍苍,远望反更迷离。 “苍苍”二字,在这里也有辽阔广远的意思,因此接以“望转迷”三字,表现出暮色临近,使人望而生迷。

“迷”者,既有为山所围,不辨再有何物之感;也因为远望,越远越觉得茫然一片,不像在近处那样爽然在目。前两句恰如王维《终南山》里的首二句,“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也写出了山高而远的峥嵘磅礴气象。

由浮云尚可见,到山霭苍苍,时间渐入暮境,诗人却流连忘返,也让读者感到山中的夜景如此迷人。后两句更是精妙传神,“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拂晓时分,一轮弯月暂时飞隐到高树之中,秋夜的银河更是远隔在数峰以西。

“月飞”,表明月儿在不停地升高。既然山高,树也必然高,可是这月却只能飞到树里。秋河,即银河。银河西沉,暗示时间正悄悄地飞逝,可是银河如月之“暂飞高树里”一样,也只有隔在山峰之西,意即它们皆低于此山。

唐汝询说:“暂飞、隔在,四字奇绝”。但之所以奇绝,是因为无论是“暂飞”,还是“隔在”,从首句到末句都在写山之高、山之广。浮云、山霭、晓月、秋河,不管在高处或低处,在游动或在停栖,一切都低于此山,都不能跨越此山。

纵观韩翃的这首诗,他夜宿山中,这首诗句句写时间流逝,却只字不提时间。首句描写山中白云环绕,暮色沉沉;次句已是夜幕降临,山霭苍苍、令人迷茫。第三句更是暗示出不知不觉间,天已拂晓,朦胧的月亮也懒洋洋地正躲在树丛中;最后一句也描绘出天色渐亮,银河慢慢消失。

诗人如此赞美山之高远,更含蓄地表达出时间流逝之快,看来他对于此次石邑山中之“宿”,应该颇为满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