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学会走路 就算独立了吗(孩子的这句话让我悟到独立的三个阶段)

句子大全 2022-12-05 06:33:01
相关推荐

“妈妈,我要做我自己。”四岁半的善哥牵着我的手走在小区的路上,突然间对我说上这么一句话。我感到非常诧异,忙问道:“你现在难道没有做自己吗?”

“是啊,我现在就是我自己啊!”

“那就成了。你为什么突然说这么一句话呢?”

“因为我喜欢现在的自己。”

哦,这句话原来是善哥“看到”自己的一种喜悦表达。在《你的N岁孩子》系列丛书中,有专门讲到四岁到五岁的孩子,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的整体特征是思维从幼稚向成熟过渡,能全方位地表达出自己的幽默感,语言学习突飞猛进,能够将自己的思维能力通过语言全方位地表现出来。

晚上临睡之前,我都会习惯性地带着孩子做睡前感恩。善哥感谢完白天发生的事和周围的人之后,最后总不会忘记补充一句:我还感谢我自己,感谢自己很努力。

做完睡前感恩后,我们在相互道“晚安”时,善哥也会加上一句:晚安,自己!

能够看到自己,能够感知自己,能够与自己对话,从本质上来讲,这个孩子正在逐渐走向独立!

独立的第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孩子从一岁左右,就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与妈妈合二为一的整体,而是有别于妈妈存在的单独个体。他会开始玩弄自己的小脚丫,自己的手指头,会抚摸自己的身体,通过这一系列的对身体的观察与触摸,不断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等到孩子两岁左右时,孩子便开始了我们所认为的“自私”期。也就是孩子物权意识的启蒙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对于自己的玩具和零食,是处于绝对的占有状态,不容许任何人随意拿走。

这种行为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属于自私,不愿意分享,而对于孩子来说,他正在经历一段自我归属感的美妙旅程。因为他通过绝对占有自己的物品,来享受着自我存在的快乐。孩子只有真正拥有过,才具备乐于分享的能力。这就是仓禀实而知礼节。

到孩子三岁左右时,也即进入了让我们感觉抓狂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学会了说很多的“不”字。

“宝宝,你把衣服放到衣柜里去吧!”

“不要,不放到衣柜里。”

“儿子,现在该吃饭了,不玩玩具了!”

“不,我就要玩玩具。”

......

在这些N多的“不”字背后,不是孩子有意与你对抗,而是他通过说“不”,再次证明自己的存在,他在告诉你,我有自己的想法,我不再是那个你说什么就去做什么的小人儿了。

孩子有了这些行为,我们不要焦虑,而要感到高兴,高兴孩子的成长,高兴孩子开始迈向独立了!

独立的第二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只是第一步,从认知到行为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任何的认知,如果不落实到实践,将都是空谈。孩子的独立也是一样。

在孩子的成长中,第一个独立的拐点就是学会走路。而这个具有标志性的动作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继这个开始之后的第二步就是孩子要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一个说话做事不考虑后果的人,是一个不靠谱的人;一个不能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的人,是一个不值得信赖的人。

所谓信用,就是别人相信你说的话,信任你做的事,支持你的一切行为。想要孩子独立,拥有立世的资本,从小就要教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比如善哥今早喝牛奶时,不小心把牛奶撒了一地,这时,他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拿起拖把清理干净被弄脏的地面。尽管是不小心的行为,但是,孩子依然要为他的这种“不小心”而负责。我们可以协助孩子一起清理,但是,却不能代替孩子来担负这种责任。

只有孩子在行为上学会为自己负责,才算真正迈开了独立的脚步。

独立的第三步:能够养活自己

所谓独立,是一种精神与物质都不依赖于外界与外人的自由的状态。孩子最终都会走向社会,最终都要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能够生存于世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能养活自己,要有具备生存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养活自己的能力,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养活教育思想”提出者聂圣哲先生在新书《养活教育》中有说到:对于孩子,我们有两种教育概念,一种是“作为动物的人”,另一种是“作为人的动物”。这两种教育方式,既截然不同,相互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

“作为动物的人”是养教,而“作为人的动物”就是教养。养教是教养的基础。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会动嘴、不会动手的人绝不可能有教养。要想孩子以后有教养,首先要有养教,也就是孩子要学会养活自己。

怎么样养活自己呢?也就是从小教孩子做不会做的事,逼(不断完善)孩子做会做的事。在一系列的做事过程中,孩子逐渐掌握养活自己的本领,一步步开启自己独立的人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