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2021大学语文自考考前冲刺

句子大全 2022-12-05 07:24:01
相关推荐

大学语文

第一部分 散文

一 、单 选题

1.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 )

A. 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B. 小恩小惠不是王道

C. 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D. 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

2.下列语句中,作为所在文章中心论点的是( )

A.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B.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C.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D. 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

3.下列《谏逐客书》提到的客卿中,辅佐秦孝公施行新法并取得成功的是( )

A. 由余 B. 商鞅 C. 张仪 D. 范雎

4.下 列《谏逐客书》所列举的客卿中,献计秦惠王,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的是 ( )

A. 百里奚 B. 公孙支 C. 张仪 D. 范蠡

5.《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A. “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B. “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C.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D. “ 满招损,谦得益 ”

6.《 论毅力 》中引用孔子的话说 :“ 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 ;譬如平地 ,虽复一篑 ,进 ,吾往也 。” 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

A. 例证法与演绎法 B. 演绎法与类比法

C. 类比法与对比法 D. 对比法与例证法

7.下列描述中,表现了《秦晋 殽 之战》先轸这一人物性格特点的是( )

A. 远见卓识,老成持重 B. 多谋善断,忠直刚烈

C. 忠心爱国,机警灵活 D. 观察敏锐,聪慧过人

8.《前赤壁赋》采用主客对话表现手法,其用意是 ( )

A. 制造喧宾夺主 , 出人意表的效果 B. 抒写适意自然的审美 美 化人生情趣

C. 表达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 D. 说明事物是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

9.《马伶传》一文的叙事特点是 ( )

A. 夹叙夹议 B. 双线并进 C. 插叙 D. 倒叙

10. 《马伶传》 : “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

A. 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 B. 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C. 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D. 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

11. 《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 “ 长宜子孙 ” 四个字引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 )

A. 对遥远旧梦的怀念 B. 对姐姐不幸遭遇的痛惜

C. 对祖辈的亲密回忆 D. 对封建家庭的彻底否定

12. 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写姐姐悲惨命运的思想意义是 ( )

A. 揭示人生命运的偶然性 B. 赞美姐姐的善良心性

C. 暴露封建家庭和礼教的罪恶 D. 抒写对新生活理想的向往

13. 《纪念傅雷》一文所歌颂的傅雷的精神品格是 ( )

A. 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B. 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C. 坚持真理,刚直不屈 D. 报效知己,深谋远虑

14. 《哭小弟》: “ 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 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 ” 这段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 比喻 B. 夸张 C. 比拟 D. 层递

15. 与其他单纯游记文相比,《都江堰》的一个重要特色是 ( )

A. 生动地讲述历史故事 B. 把人生经历融入到自然描写之中

C. 严谨地描述地理环境 D. 具有较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

16. 《蚂蚁大战》采取以点带面的表现手法,这个 “ 点 ” 主要指的是 ( )

A. 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 B. 在堆树根之处两只蚂蚁缠斗

C. 红黑三位武士的混战 D. 胡贝尔对蚂蚁大战的考察

二 、 多选题

17. 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有( )

A. 《寡人之于国也》 B. 《秋水》

C. 《五代史伶官传序》 D. 《论毅力》

E.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8. 《寡人之于国也》的写作特点有( )

A. 结构严谨 B. 先扬后抑

C. 善用比喻 D. 广征博引

E. 多用排比

19. 下列《秋水》(节选)短语中,被用为比喻的有( )

A.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B. 四海之在天地之间

C. 中国之在海内 D. 稊 米之在大仓

E. 毫末之在于马体

20. 《论毅力》中所包含的正反对比关系有 ( )

A. 有毅力与无毅力 B. 成与败

C. 顺与逆 D. 止与进

E.强与弱

21. 《容忍与自由》的主要论点有( )

A.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B. 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C. 人是为别人而活着的 D. “ 喜同恶异 ” 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

E. “ 绝对之是 ” 根本不存在

22. 《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原因有 ( )

A. 例证典型 B. 善用类比

C. 语势劲健 D. 现身说法

E. 深入浅出

23. 下列议论文,主要运用例证法说理的有 ( )

A. 《容忍与自由》 B. 《咬文嚼字》

C. 《吃饭》 D. 《我的世界观》

E.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24. 罗素认为,避免愚蠢见识的途径有 ( )

A. 坚持科学的认知方法 B. 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C. 努力提高论辩的本领 D. 克服狂妄自大的心态

E. 树立认识有限的观念

25. 《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目光短浅的表现有 ( )

A. 不嫌弃冯谖的 “ 贪得无厌 ” B. 不懂得冯谖为他 “ 市义 ” 的意义

C. 不明白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 D. 不接受梁惠王的礼聘

E. 不知道利用宗族关系保护自己

26. 《冯谖客孟尝君》的叙事特点有 ( )

A. 欲扬先抑 B. 夹叙夹议

C. 情理交融 D. 倒叙手法

E. 一波三折

27. 《垓下之围》塑造人物形象所使用的手法有 ( )

A. 场面描写 B. 语言描写

C. 细节描写 D. 景物描写

E. 行为举止描写

28. 《垓下之围》的 “ 太史公曰 ” 中,对项羽的批评意见有 ( )

A. 不重情 B. 不师古

C. 不觉悟 D. 不自责

E. 不善用人

29. 从《垓下之围》中,引申而成的成语有 ( )

A. 四面楚歌 B. 以五十步笑百步

C. 羞见江东父老 D. 霸王别姬

E.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0. 下列文章中,作者于叙事之外直接发表评论以揭示主题的有 ( )

A. 《垓下之围》 B. 《张中丞传后叙》

C. 《种树郭橐驼传》 D. 《先妣事略》

E. 《马伶传》

31. 下列文章,采用寓言形式的有 ( )

A. 《秋水》 B. 《吃饭》

C. 《蚂蚁大战》 D. 《婴宁》

E. 《种树郭橐驼传》

32. 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表现作者乐观情绪的有 ( )

A.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C.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D.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E.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33. 下列作品中,抒发了怀念母亲之情的有 ( )

A. 《我与地坛》 B. 《爱尔克的灯光》

C. 《先妣事略》 D. 《秋夜》

E. 《雨巷》

34. 《先妣事略》一文的写作特点有 ( )

A. 文字简洁省净 B. 叙事和议论相结合

C. 用倒序手法 D. 寄深味于平易之中

E. 多用细节描写

35. 《先妣事略》中母亲形象的特征有 ( )

A. 勤劳俭朴 B. 健康长寿

C. 待人宽厚 D. 教子严格

E. 爽朗豁达

36. 《西湖七月半》中的五类看月之人,未与 “ 吾辈 ”“ 同坐 ” 看月的有 ( )

A. 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 傒 ,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

B. 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 。

C. 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

D. 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 嘄 乎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 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

E. 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

37. 《秋夜》所写的动植物中,被作者赋予了象征意味的有 ( )

A. 枣树 B. 蝴蝶

C. 小粉红花 D. 小青虫

E. 蜜蜂

38. 下列文章中,主要采用象征手法的有 ( )

A. 《秋夜》 B. 《香市》

C. 《爱尔克的灯光》 D. 《都江堰》

E. 《我与地坛》

39. 下列《香市》语句中,使用反衬手法的有 ( )

A. 这所谓 “ 南洋武术班 ” 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 “ 香市 ” 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 ,委实是好看得多了 。

B. “ 香市 ” 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 “ 吃 ” 和 “ 玩 ” 。

C. 那不是无名的 “ 江湖班 ” 。然而他们只售票价十六枚铜元 。

D. 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 。

E. 然而从去年起,这 “ 迷信 ” 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 。

40. 下列文章中,怀念逝去亲朋的有 ( )

A. 《秋夜》 B. 《纪念傅雷》

C. 《哭小弟》 D. 《都江堰》

E. 《我与地坛》

41. 下列《哭小弟》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 )

A. 从我有比较完整的记忆起,生活里便有我的弟弟 。

B. 小弟如果需要把全身的血都换过,他的同志们也会给他 。

C. 我曾经非常希望小弟调回北京,分我侍奉老父的重担 。

D. 多年来,家里有什么事,大家都会这样说; “ 等小弟回来 ” 、 “ 问小弟 ” 。

E. 区一级的说是胃下垂,县一级的说是肾游走 。

42. 《都江堰》 :“ 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 ” 这里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 )

A. 比喻 B. 比拟

C. 夸张 D. 排比

E. 借代

43. 下列词语中,属于《牡丹的拒绝》一文所描写的牡丹的高贵品质有 ( )

A. 不平庸命 B. 不苟且

C. 不妥协 D. 不骄傲

E. 不媚俗

44. 《我与地坛》中,作者赋予地坛的象征意义有 ( )

A. 深沉的母爱 B. 建筑的壮美

C. “ 我 ” 倔强的 “ 心魂 ” D. 复杂人生和沧桑命运

E. 死亡的慰藉

45. 《我与地坛》的写作特点有 ( )

A. 写景状物独具慧眼 B. 议论评说纵横捭阖

C. 象征寄托含蓄多味 D. 笔调挥洒自如 、 风趣幽默

E. 文笔丰富多样 、 灵动多彩

46. 《蚂蚁大战》中,作者以写人的口吻来写蚂蚁,所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 ( )

A. 肖像描写 B. 行为描写

C. 细节描写 D. 心理描写

E. 语言描写

三、词语解释

47. 解释划线词的意思:轻则寡谋,无礼则 脱

48. 解释划线词的意思:引绳而绝之,其 绝 必有处

四、简析题

49. 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 ,不似 礨 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 , 不似 稊 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 , 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 1)庄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

( 2)这里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50. 阅读《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 1)这段文字批评的对象是谁 ?

( 2)这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

( 3)指出其中的对偶句。

51. 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书》曰: “ 满招损,谦得益。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 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1) 指出这段文字的论点。

( 2)说明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

( 3)作者感叹 “ 岂独伶人也哉 ” 的用意是什么?

52. 阅读《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 “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 , “ 天上小团月 ” 是由 “ 小龙团 ” 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 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 “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 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

( 1)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 2) 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3) 解释其中的两个成语。

53. 阅读《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圣雄甘地就对铁路 、 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在他看来整个产业革命都要不得。也许你永远没有机会真的遇 见一位抱有这种见解的人,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大多数人都把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视为当然。但是如果你想弄确实你同意这种流行的看法乃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好办法就是设想一下甘地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而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证据。

( 1) 这里提出的避免愚蠢见识的一个好办法是什么?

( 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3)指出其中表示虚拟语气的词语,说明其表现作用。

54. 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 “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 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 冯谖诫孟尝君曰 : “ 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 ” 庙成,还报孟尝君曰: “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

( 1) 冯谖为孟尝君营造的第三窟指的是什么 ?

( 2) 冯谖基于何种考虑为孟尝君凿就这第三窟 ?

( 3) 指出文中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55. 阅读《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问者日 : “ 以子之道 , 移之官理 , 可乎 ?” 驼日 : “ 我知种树而已 , 理 , 非吾业也 。 然吾居乡 , 见长人者好 烦其令 , 若甚怜焉 , 而卒以祸 。 旦暮吏来而呼日 : ‘ 官命促尔耕 , 勖尔植 , 督尔获 ; 早缫而绪 , 早织而缕 ;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 安吾性耶 ?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 问者嘻日: “ 不亦善夫 !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

( 1) 本段文字所采用的说理方法是什么 ?并加以说明。

( 2)《 种树郭橐驼传》中曾写到 “ 他植者 ” ,请指出本段文字中与之相对的人及事。

( 3) 文中 “ 问者 ” 所得之 “ 养人术 ” 的内容是什么 ?

56. 阅读《西湖七月半》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 1) 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 2) 这段文字属于何种描写?有何特点?

( 3) 指出文中的讽刺语及 “ 以无声写有声 ” 的语句。

57. 阅读《香市》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在我看来,这所谓 “ 南洋武术班 ” 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 “ 香市 ” 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 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 香市 ” 的主角 —— 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 1) 作者描写 “ 南洋武术班 ” 的技艺高超,其意图是什么?

( 2) 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说明了什么?

( 3) 指出这段文字使用的写作方法。

———— 答案 &解析 ————

1.答案: A

解析: ( 1) 文章围绕 “ 民不加多 ” 和如何使 “ 民加多 ” 的问题展开论述。因此答案是 A。

( 2) B项: “ 小恩小惠不是王道 ” 出现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分析 “ 民不加多 ” 的原因),但它不是全文贯 穿始终的论题,因此排除。

( 3) CD 选项的内容只出现在了文章的第三部分(文章第三部分阐述了使 “ 民加多 ” 的初步措施 、 根本措 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不是全文贯穿始终的论题,因此排除。

2.答案: C

解析 : ( 1) A项出自 《 寡人之于国也 》 , 译文 : 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 , 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 国来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如何使 “ 民加多 ” 。本句不能体现文章中心,因此排除。

( 2) B项出自《谏逐客书》译文: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文章的中心论点 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本句不能体现文章中心,因此排除。

( 3) C 项出自《过秦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秦帝国速亡的原因在于 “ 仁义不施 ” 。因此 C 正确。

( 4) D 项出自 《 秋水 》 , 译文 : 仁人所忧患的 , 贤才所操劳的 。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 宇宙无限 , 而人的认 识有限。本句不能体现文章中心,因此排除。

3.答案: B

解析: 题目关键词:秦孝公 、 新法 。

( 1) 原文: “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 、 魏之师 , 举地千里,至今 治疆。 ” 译文: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 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 .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因此

答案是 B。

( 2) A项: “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 ” 。

( 3) C 项:张仪辅佐的是 惠王。

( 4) D 项:范雎辅佐的是昭王。

4.答案: C

解析: 【原文】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 、 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 、 郢, 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译文】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 、 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 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 、 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 朝西侍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

5.答案: A

解析:中心论点 : “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

6.答案: C

解析: 【原文】 “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

【译文】 “ 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 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

该句引用孔子 “ 为山 ”“ 平地 ” 的话来证明论点,都是比喻,所以总体说来用的是类比论证方法;但由于 其中又强调了 “ 止 ” 与 “ 进 ” 、 败与成的对比,所以同时又包含着对比论证方法。因此答案是 C。

7.答案: B

解析: 蹇叔:远见卓识、老成持重;先轸:多谋善断、忠直刚烈;弦高:忠心爱国、机警灵活;王孙满: 观察敏锐 、 聪慧过人。

8.答案: C

解析: 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

9.答案: D

解析: 作者采用倒叙方式,将第二次较量移至马伶到京师学艺之前叙述,使两次较量的胜负结果显示出富 于戏剧性的起落变化。

10.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方法 。“ 马伶耻出李伶下 ” 是马伶心里想的 ,属于心理描写 ,“ 已易衣遁矣 ” 是马伶的动作,属于行为描写。故本题选 D。

11. 答案: D

解析: 故居照壁上 “ 长宜子孙 ” 四个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祖辈们所安排的囿于家庭和礼教 的 “ 平坦而舒适 ” 的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窒息青春和生命的死路,只有冲破旧家庭 .旧礼教,到 “ 广大的世 界中去 ” ,才是一条光明之路。这里所表现的作者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就是本文的中心思

想。

12. 答案: C

解析: ( 1) 本文对姐姐悲剧的回忆,暴露了封建家庭 .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故本题答案为 C。

( 2) 知识扩展:《爱尔克的灯光》的中心思想是作者 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

13. 答案: C

解析 : 《 纪念傅雷 》 是一篇悼念友人的散文 。 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墨 , 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 , 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 、 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14. 答案: C

解析: “ 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 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 ” 这段话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 事物来描述。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 、 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

15. 答案: D

解析: 本文作者不但描写自然景物,而且立足现代,对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 评说,具有较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 。

16. 答案: C

解析: 《蚂蚁大战》采取以点带面的表现手法,这个 “ 点 ” 主要指的是红黑三位 “ 武士 ” 的混战。着重描 写红黑三个 “ 武士 ” 的生死鏖战,从而让人透过典型细部而通览全局,这是处理复杂场面的有效途径。

17. 答案: ABD

解析: 孟子善用比喻。《寡人之于国也》中用逃跑者 “ 以五十步笑百步 ” 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 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用拿刀杀了人却说 “ 非我也,兵也 ” 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 “ 涂有饿莩 ” 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都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秋水》通过援譬设

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论毅力》中层递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说理的逻辑力量,也使道理显得深入浅出。故《寡人之于国也》《秋水》《论毅力》善于运用比喻说理。

18. 答案: ACE

解析 :《 寡人之于国也 》的写作特点有 :

( 1)结构严谨 :三个部分末尾 ,分别用 “ 寡人之民不加多 ” 、“ 则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 “ 斯天下之民至焉 ” 等语句收束,环环相扣,突出中心线索,使文章成为一个结 构严谨的整体 。 因此 A正确 。

( 2)本文说理具有抑扬兼施 、 循循善诱的特色 。 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 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 “ 民至焉 ” 。 这都是先抑后扬 。 因此 B错误 。

( 3) 善用比喻 : 本文用逃跑者 “ 以五十步笑百 步 ” 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用拿刀杀了人却说 “ 非我也,兵也 ” 做 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 “ 涂有饿莩 ” 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都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 .生动而 深刻的效果 。因此 C 正确 。

( 4)广征博引的意思是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大量地引用材料 。本文没有引用大 量的材料 , 因此不能体现广征博引 , 因此排除 D。

( 5) 多用排比 : 许多排比句的运用 , 也大大增强了文章 的雄辩气势。因此 E正确。

19. 答案: ADE

解析: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 格之一 。 比喻在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 , 即 : 本体 (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 ) 、 喻词 (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 、 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秋水》中善用比喻,主要有以下几个: “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

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 礨 空之在大泽乎? ”“ 计中国之 在海内 , 不似 稊 米之在大仓乎? ” “ 此其比万物也 , 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 其中 , “ 吾在天地之间 ” 、 “ 四海之在天地之间 ” 、 “ 中国之在海内 ” 、 “ 其比万物 ” 是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属于本体; “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 、 “ 礨 空之在大泽 ” 、 “ 稊 米之在大仓 ” 、 “ 毫末之在于马体 ” 是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 属于喻体。因此,本题中,被用为比喻的短语有 “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 、 “ 稊 米之在大仓 ” 、 “ 毫末之在 于马体 ” 。本题应选 ADE。

20 .答案: ABCD E

解析 : ( 1) 《 论毅力 》 从人生必遇顺逆两境 、 顺逆两境可以互相转化 、 贵在坚持三方面进行论证 , 自始至 终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 。 作者从成与败 .顺与逆 .强与弱 、 止与进 、 有毅力与无毅力等多个方面比照阐 发,把毅力的重要性说得十分透彻。因此答案是 ABCD E。

( 2) 扩展:《论毅力》一文所使用的写作方法是逐层比较,深化中心论点。

21 .答案: BD E

解析: 《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 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 。作者分三个层次来阐发这一中心论点: 首先从 “ 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 说起,说明 “ 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 ;接着指出 “ 人 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 ,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 ;最后则指出 “ 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 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 “ 绝对之是 ” 根本不存在。

22 .答案: ADE

解析 : 《 容忍与自由 》 说服力强的原因有例证典型 、 现身说法 、 深入浅出 。 本文善于运用例证来阐发道理 。 文章从自身的经历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评,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这种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 、 透彻于心 、 而后返璞归真 、 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

23 .答案: ABE

解析 :《 容忍与自由 》善于用例证法来阐发道理 。作者年少时援引 《 王制 》专制律条痛骂 《 西游记 》和《 封 神榜 》 , 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 , 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 “ 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 ” , 这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中三个层次的分论点,都具有十分鲜明而强劲的启示力和说服力,作者无需多说,读者就能从事例本身悟出诸多至理深意。在阐述论点时,《咬文嚼字》多用归纳论证方法,往往先说结论,再广征博引,列举小说 、 诗歌 、 戏剧等方面的大量实例,凿凿有据,且能将抽象的概念或陌 生的道理讲得有如日常生活经验那般浅显易懂,读来生动隽永。《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主要运用例证法说理。

24 .答案: ABD E

解析: 文章从三个层面阐述了避免愚蠢见解的方法。

( 1) 第一层面讲科学的认知态度 。 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 可用经验加以检验 ; 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 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

( 2) 第二层面讲听取不同意见 。 除了类似我们经常说的 “ 兼听则明 ” 这一层意思 , 作者还提出了 “ 心理想 象力 ” ,用 “ 假想的论敌 ” 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

( 3) 第三层面阐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 有些问题 “ 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 ” , 有些问题 “ 没有明 显正确的答案 ” ,所以只有采取谦虚慎重的态度,才能克服自高自大;而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树立 “ 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 ” 这一基本理念。

25 .答案: BC E

解析: 孟尝君目光短浅的表现有: 他不懂 “ 市义 ” 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 系保护自己。因此答案是 BC E。

26 .答案: AE

解析: ( 1) 文中刻画冯援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 、 层层深入的方法。一波三折 、 生动有趣的情节 , 既彰显出冯援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 2) 知识扩展 : 本文记叙了策士冯谖为孟尝君营就 “ 三窟 ” 、 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 , 展现了冯谖不甘屈居 人下 、 报效知己 、 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同时也表现了孟尝君宽容大度 、 礼贤下士的品德,从一个侧面反 映了战国时期的 “ 养士 ” 风气和政治风貌。

27. 答案: ABCE

解析:《垓下之围》塑造人物形象所使用的手法有场面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和行为举止描写。

28. 答案: BCD

解析:原文 “ 太史公曰 ” 中: “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 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 故选 BCD 。

29. 答案: ACD

解析:《史记》语言生动,影响深远,短短的垓下之围中就留下了 “ 霸王别姬 ” 、 “ 四面楚歌 ” 、 “ 羞见 江东父老 ” 等含义丰富的成语。 BE 两项分别出自《寡人之于国也》、《鸿门宴》。故本题选 ACD 。

30. 答案: ABE

解析:《垓下之围》最后一段就是司马迁于叙事之外对项羽的评价;《张中丞传后序》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 。 前半部分侧重议论 , 于叙事之外直接发表评论 , 赞扬张巡 、 许远共同 “ 守一城 , 捍天下 ” 的历史功绩 ; 《马伶传 》 最后一段也是作者于叙事之外对马伶先大败后大胜发表评论 。 《 种树郭囊驼传 》 和 《 先妣事略 》 无作者直接发表的评论。答案为 ABE 。

31 .答案: AE

解析 :本题的破题点是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 ,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 。《 秋 水》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说明了 “ 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 ” 的道理;《种树郭橐 驼传》带有寓言性质,借植树能手郭橐驼之口阐发了 “ 养民 ” 治国的思想。

故本题选 AE 。

32. 答案: ADE

解析:本题的破题点在于 “ 乐观情绪 ” 。整篇文章的情感变化是乐 —— 悲 —— 乐。 A项是最开始泛舟的快乐 ; DE 项是最后认识归于一致 , 精神得到解脱 ; B项感叹自己的渺小 , C 项望美人却在天涯则是作者陷于 苦闷。故本题选 ADE 。

33. 答案: AC

解析:( 1) 选项 A,《我与地坛》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

( 2) 选项 B,《爱尔克的灯光》巴金先叙写自己回到阔别了十八年的故居的情景,接着叙述了姐姐的死亡 和自己对姐姐的思念。

( 3) 选项 C,《先妣事略》是作者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蕴含着对 母亲 深沉的悼念之情。

( 4) 选项 D,《秋夜》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赞颂抗击黑暗 .追求光明的战士。

( 5)选项 E,《 雨巷 》这首诗中的 “ 丁香姑娘 ” ,是诗人的梦中情人和情感寄托的偶像 ,是可遇而不可求 、 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切美好的化身。综述,答案是 AC。

34. 答案: ADE

解析:全篇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刻画母亲形象,多用细节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总体说来,作者不动声色而使读者深受感动,是这篇文章的主要魅力。

35. 答案: ACD

解析:文中记叙母亲尽管儿女拖累,还是 “ 手中纫缀不辍 ” ,让婢女团晒炉中炭屑再用;善待僮仆,娘家 送来的珍馐糕点,大家享用;对子女教育,则极为严格。作者拾取母亲生前的一些日常生活琐事,絮絮道来,刻画了一位勤劳、俭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母亲形象,寓歌颂赞美于叙事之中。

36. 答案: ABD

解析 :本题的破题点是与未与 “ 吾辈 ” 、“ 同坐 ” 看月 ,意思是没有真正看月的 。 A项实不见月者 、B项实 不看月者、 D 项实无一看者意思都是没有真正看月。根据原文 “ 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 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 ” 可知, C 项和 E项的看月者是与 “ 吾辈 ”“ 同坐 ” 看月之人。所以本题选 ABD 。

37. 答案: ACD

解析:运用象征手法抒情,是《秋夜》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作品写秋夜在后花园和室中的所见 .所感,寓情于景,把自然景物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 形象。故本题选择 ACD 。

38. 答案: ACDE

解析:主要采用象征手法的有《秋夜》、《爱尔克的灯光》、《都江堰》、《我与地坛》。运用象征手法抒情,是《秋夜》最主要的艺术特点。作品写秋夜在后园和室中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把自然景物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爱尔克的灯光》中写到的三种灯光,都包含着深邃的象征意蕴: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是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的

象征;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 “ 我的心灵的灯 ” 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 理想的追求的象征。《都江堰》与单纯的游记不同,作者不但描写自然景物,而且立足现代,对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较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在人文感受方面能给读者以较大启迪。《我与地坛》运用了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故本题选 ACDE 。

39. 答案: ACD

解析:写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采用反衬手法:重兴香市中的武术班,技艺比往昔香市的杂耍高明得多,票价也极低,但看的人很少,这就更加鲜明地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

40. 答案: BC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些文章的内容及主旨。破题点为 “ 怀念逝去亲朋 ” 。

41. 答案: BD

解析:( 1) “ 小弟如果需要把全身的血都换过 , 他的同志们也会给他 ” 属于侧面描写 , 反映出小弟是一位 “ 好党 员 ”“ 好干部 ” ,同志们想挽留住他的生命。因此 B正确。

( 2) “ 多年来 , 家里有什么事 , 大家都会这样说 : ‘ 等小弟回来 ’ ‘ 问小弟 ’ 属于侧面描写 , 表达出作者 对小弟早逝的深沉悲痛。因此 D 正确。

( 3) AC 选项的主语都是 “ 我 ” ,是正面描写,不属于侧面描写,因此排除。

( 4) E选项是正面描写,不属于侧面描写,因此排除。

( 5) 知识扩展 : 侧面描写 , 又叫间接描写 , 是指在文学创作中 , 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 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42. 答案: ACD

解析 : 以 “ 如地震前兆 , 如海啸将临 , 如山崩即至 ” 的连串喻体比喻都江堰的 “ 骚动 ” 和 “ 声音 ” ; 地震 、 海啸、山崩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力渲染都江堰的水势;三个如是排比。

43 .答案: BC E

解析: 本文赞美牡丹,主要不是由于牡丹倾国倾城,国色天香,而是因为牡丹的拒绝,牡丹敢于说不的勇 气,牡丹 “ 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 ” 的高贵个性。一反人们将牡丹视为富贵象征的惯例 、 为牡丹的非 富贵性崇高品性正名。因此答案是 BC E。

44. 答案: ACD

解析:《我与地坛》中,作者赋予地坛的象征意义有深沉的母爱、 “ 我 ” 倔强的 “ 心魂 ” 、复杂人生和沧 桑命运。

45. 答案: ACE

解析:文章以深微的情思贯注始终,在叙事中抒情,在写景中抒情,在记人中抒情,熔叙事、写景、记人和抒情、象征、寄托于一体,处处给人以浑然浓郁而又精湛独到之感。作品文笔从容,语言优美,善用比喻、比拟、排比句式和类比手法写景状物,并将排比、类比和象征结合起来,使物象层出,寓意含蓄,韵味分外深长。

46. 答案: ABCD

解析:《蚂蚁大战》中,作者用人的口吻来写蚂蚁,赋予蚂蚁以人的行为、举止、神态和心理,从而使蚂蚁的形象十分鲜活生动。所以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行为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47 .答案: 脱:粗略,此指不谨慎 、 不守纪律约束

解析: 题干原句可译为:轻狂就缺少谋略,无礼就粗心大意。 “ 脱 ” 还有脱下 、 解脱 、 逃脱等意思,此处 用作形容词,应解释为粗略,此指不谨慎 、 不守纪律约束。

48 .答案: 绝:断

解析: 题干原句可译为:扯紧绳子,把它拉断,绳断必定有一个先裂的地方。 “ 绝 ” 还有 “ 尽,穷尽 ” 、“ 极,极端的 ” 的意思,在本题中解释为 “ 断 ” 。

49. ( 1) 答案:所说明的道理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

( 2) 答案:这里运用了例证法、类比法和对比法三种论证方法。

50. ( 1)答案: 秦始皇

解析: 题干翻译: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毁坏 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刀刃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这段文字批评的是秦始皇。

( 2)答案: 例证法;通过铺陈历史事实彰显意理。

解析: 通过铺陈历史事实彰显意理,是本文在整体建构上的显著特点。全文铺陈史实,只于最后一句点明 主旨,并无逻辑推演,但意理自明。本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就是例证法。

( 3)答案: (于是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堕名城,杀豪杰。

解析: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 、 结构相同 、 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 修辞方式 ;题干中的对偶句为 “ (于是 )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堕名城 ,杀豪杰 ” 。可翻译为 :( 接着就 )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

51. ( 1)答案: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解析: 本题通过唐庄宗先盛后衰 、 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有力的论证了忧 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2)答案: 正反对举,比照阐发。

解析: 本题通过唐庄宗先盛后衰 、 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盛衰 、 成败进行 正反对举,具体进行了比照阐发。

( 3)答案: 从点推向面,发人深思。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本句意为难道只有乐工(是所溺的成分)吗?就是不是只有乐工,所 以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即从点推向面,发人深思。

52 .( 1)答案: 文学的文字有时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解析: 根据这段文字中的 “ 联想起来 ”“ 关联 ” 等关键词可以得出这段话说明了 “ 文学的文字有时必须顾 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 。

( 2)答案: 例证法 。

解析: 这段话运用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说明了文学的文字需要注重文字的联想意义,苏东坡的《惠 山烹小龙团》就是一个例子,所以,这里运用的是例证法。

( 3)答案: 不即不离:不贴近也不远离。若隐若现:好像隐含着,又好像呈现出。

解析: 本题需要先找出两个成员,即不即不离 、 若隐若现。不即不离中, “ 即 ” 表示 “ 贴近 ” ; “ 离 ” 表 示 “ 远离 ” 。若隐若现中, “ 若 ” 表示 “ 好像 ” ; “ 隐 ” 表示 “ 隐含着 ” ; “ 现 ” 表示 “ 呈现出 ” 。

53 .( 1)答案 :这里提出的避免愚蠢见识的一个好办法是充分设想对方可能提出的论据 ,从而检验自己想到 的论据。

解析: 发挥 “ 心理想象力 ” ,即设想一下自己同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具体到甘地这个例子来 说,就是设想一下甘地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而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一下自己想到的论据。

( 2) 答案: 这里运用了例证法(归纳法)的论证方法。

解析: 这里运用了例证法(归纳法)的论证方法。本文段里了列举了甘地的例子。

( 3) 答案 : 表示虚拟语气的词语有 : “ 也许 ” 、 “ 如果 ” ( “ 设想一下 ”“ 可能 ” ) ; 作用 : 体现出作者 科学 、 谨慎 、 谦和的态度。

54. ( 1)答案: 冯谖为孟尝君营造的第三窟指的是 “ 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 ”解析: “ 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 ” 可以翻译为:希望你向齐王求得先王的祭器,在薛邑建立宗庙。 ( 2) 答案: 冯谖是借宗族关系保护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来为孟尝君凿就这第三窟的。 ( 3) 答案: 文中使用了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 解析 :语言描写 ,例如 “ 寡人不祥 ...... 姑反国统万人乎 !” ;行为描写 ,例如 ”齐王闻之 ,君臣恐惧 ,遣太傅 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 ” 。

55 .( 1) 答案 : 本段文字所采用的说理方法是类比,它用种树类比治民。

( 2) 答案 : 本段文字中与 “ 他植者 ” 相对的:长人者好烦其令。

( 3) 答案 : 文中 “ 问者 ” 所得之 “ 养人术 ” 的内容是: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56 .( 1)答案: 描写杭人游湖,嘲讽达官显贵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百姓赶凑热闹的俗气。

( 2) 答案: 这段文字属于场面描写,特点:语言生动传神,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

解析: 本文在写作上颇有特色:一是语言生动传神。写场面如 “ 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 已 ” 。二是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如写杭人游湖, “ 避月如仇 ” ;写人声鼓吹, “ 如沸如撼,如 魇如呓 , 如聋如哑 ” 。 三是善于用不同的情景作对比 。 如杭人游湖与 “ 吾辈 ” 游湖 , 场面不同 , 氛围不同 ,

情趣各异,通过对比,情景更为生动逼真。

( 3) 答案 : 文中的讽刺语 : 避月如仇 ; 避月如仇 : 讽刺语 , 指缺乏赏月这种雅兴 。 “ 以无声写有声 ” 的语 句:如聋如哑。

57 .( 1) 答案: 以反衬法表现香市的冷落。

解析: 这段话开始就对 “ 南洋武术班 ” 和 “ 香市 ” 进行了对比,然后描写 “ 南洋武术班 ’ 的技艺高超,但 是看客却很少,这段话用 “ 南洋武术班 ” 的技艺高超反衬了香市的冷落。故本题的答案是 “ 以反衬法表现

香市的冷落 ” 。

( 2) 答案: 说明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

解析: 往常 “ 香市 ” 的主角 —— 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这一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充分反映了当时农 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从而也就突出了文章中心。

( 3) 答案: 对比。

解析: 这段话开头就说: “ 南洋武术班 ” 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 “ 香市 ” 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 是好看得多了。这是将 “ 南洋武术班 ” 和 “ 香市 ” 进行对比,故本段文字的写作方法是 “ 对比 ” 。

第二部分 诗歌

一 、单 选题

58. 《陌上桑》中见了罗敷后 “ 下担捋髭须 ” 的是 ( )

A. 使君 B. 耕者

C. 少年 D. 行者

59. 下列《归园田居》(其一)所写的事物中,带有拟人意味的是 ( )

A. 榆柳 B. 池鱼

C. 桃李 D. 鸡鸣

60. 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创作时间是 ( )

A. 初次出仕之前 B. 江州祭酒任上

C. 辞官归隐之后 D. 彭泽县令任上

61. 下列《行路难》(其一)诗句中,借举止抒情的是 ( )

A. 金樽清酒斗十千 B. 拔剑四顾心茫然

C. 行路难,行路难 D. 多歧路,今安在

62. 《长恨歌》因情造景的诗句是( )

A.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B.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C.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D.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63. 李煜《虞美人》的情感内容是抒写 ( )

A. 行役之苦 、 羁旅之愁 B. 失意之悲 、 遭贬之愤

C. 时局之忧 、 危机之虑 D. 故国之思 、 亡国之痛

64. 用 “ 雕栏玉砌 ” 来指称南唐宫殿,这种修辞手法是 ( )

A. 借代 B. 比喻

C. 比拟 D. 夸张

65. 《 八声甘州 》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中 , “ 不忍登高临远 , 望故乡渺邈 , 归思难收 ” 在全词的结构上起

的作用是 ( )

A. 总领全词 B. 收束上片

C. 承上启下 D. 收束全篇

66. 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 )

A. 贫困潦倒之愁 B. 羁旅行役之苦

C. 报国无门之悲 D. 家破人亡之痛

67.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创作地点是 ( )

A. 黄州 B. 杭州

C. 山东密州 D. 四川眉山

68.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艺术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 )

A. 新颖传神的意象运用 B. 直抒胸臆的抒情笔法

C. 古典诗词意境的化用 D. 排列方式的整齐匀称

二 、 多选题

69. 《蒹葭》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 “ 伊人 ” 的 ( )

A. 真诚向往 B. 执著追求

C. 绝望情绪 D. 疑虑心理

E. 追寻不得的惆怅

70. 下列表述中,点明《蒹葭》写作特点的有 ( )

A. 意境朦胧,含蓄不尽 B. 因情造景,善于铺陈

C. 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D. 层层递进,步步深化

E. 妙用典故,言约义丰

71. 下列《湘夫人》语词中,指湘夫人的有 ( )

A. “ 帝子降兮北渚 ” 中的 “ 帝子 ” B. “ 目眇眇兮愁予 ” 中的 “ 予 ”

C. “ 思公子兮未敢言 ” 中的 “ 公子 ” D. “ 闻佳人兮召予 ” 中的 “ 佳人 ”

E. “ 将以遗兮远者 ” 中的 “ 远者 ”

72. 《湘夫人》所描写的湘君的心情有 ( )

A. 期约不遇的忧伤 B. 向往理想的爱情

C. 终成眷属的喜悦 D. 反复追寻的执著

E. 暂且逍遥的自慰

73. 《陌上桑》中罗敷的形象特征有 ( )

A. 机智 B. 美丽

C. 俭朴 D. 坚贞

E. 温柔

74. 李白《行路难》(其一)诗句中运用典故的有 ( )

A. 欲渡黄河冰塞川 B. 长风破浪会有时

C. 闲来垂钓碧溪上 D. 将登太行雪满山

E. 忽复乘舟梦日边

75. 下列《长恨歌》中的诗句,属于融情入景的有 ( )

A. 夜雨闻铃肠断声 B. 耿耿星河欲曙天

C. 秋雨梧桐叶落时 D. 春风桃李花开日

E. 迟迟钟鼓初长夜

76. 杜牧《早雁》 “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 两句的寓意有 ( )

A. 敌军退兵在即 B. 形势已经好转

C. 来春可望还乡 D. 战乱仍在继续

E 难民还乡无望

77. 下列诗词语句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有 ( )

A.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B.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C.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D.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E.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78.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在写作上的特点有 ( )

A. 白描手法 B. 借古喻今

C. 托物起兴 D. 多用叠字

E. 笔法时分时合

79.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采用了当时口语词汇的句子有 ( )

A.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

C.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E.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80.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所渲染的愁情有 ( )

A. 行役奔波之苦 B. 昔盛今衰之叹

C. 孤苦无依之悲 D. 身世变迁之哀

E. 家破人亡之痛

81.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象征南宋国势衰微的景物有 ( )

A. 落红 B. 芳草

C. 蛛网 D. 飞絮

E. 斜阳

82. 下列诗词句中,所用典故出自汉代宫廷生活的有 ( )

A. 闲来垂钓碧溪上 B. 忽复乘舟梦日边

C. 千金纵买相如赋 D. 玉环飞燕皆尘土

E. 长风破浪会有时

83. 《再别康桥》的诗性美感主要体现在 ( )

A. 喷薄而出的满腔激情 B. 诗歌节奏的音乐美

C. 诗情画意的优美意象 D. 诗歌体式的建筑美

E. 精彩多样的抒情手法

84. 《再别康桥》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 ( )

A. 节奏的流畅 B. 音节的顿挫

C. 结构的完善 D. 韵律的和谐

E. 章节的整齐

85. 下列诗歌意象中,象征美好理想的有 ( )

A.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 “ 矿灯 ”

B. 《再别康桥》中的 “ 彩虹似的梦 ”

C. 《我愿是一条急流》中的 “ 常春藤 ”

D. 《雨巷》中的 “ 丁香姑娘 ”

E. 《一句话》中的 “ 火山 ”

86. 闻一多《一句话》的艺术特点有 ( )

A. 大量运用隐喻象征 B. 借助重复强化激情

C. 语言流畅平易自然 D. 意境朦胧含蕴不尽

E. 节奏鲜明适于吟诵

87. 《一句话》中,火山爆发的寓意是民众革命,这种表现方法可以称为 ( )

A. 隐喻 B. 对比

C. 比拟 D. 衬托

E. 象征

88. 下列关于《雨巷》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

A. 这首诗写于 1919 年五四运动中

B. 这首诗写一位名叫 “ 丁香 ” 的姑娘

C. 这首诗最富象征意味的是 “ 丁香姑娘 ”

D. 这是一首典型的象征主义诗作

E. 营造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是本诗的一个特色

89. 《雨巷》所抒发的感情有 ( )

A. 悲痛 B. 寂寥

C. 凄婉 D. 愤懑

E. 惆怅

90. 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中,象征着祖国崛起的有 ( )

A. 神话的蛛网 B. 古莲的胚芽

C. 挂着眼泪的笑涡 D. 雪白的起跑线

E. 淤滩上的驳船

91. 《我愿是一条急流》中相对应的比喻意象有 ( )

A. 急流与太阳 B. 荒林与小鸟

C. 废墟与常春藤 D. 草棚与烈火

E. 云朵与小鱼

92. 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意象中,喻指 “ 我的爱人 ” 的有 ( )

A. 一条小鱼 B. 一只小鸟

C. 一所小草棚 D. 熊熊的烈火

E. 黄昏的太阳

三、 简析题

93. 阅读《登高》,回答问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迴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1) 这首诗作于何处?

( 2) 首联对偶有何特点?

( 3) 五 、 六两句的情感内涵是什么?

———— 答案 &解析 ————

58. 答案: D

解析: 根据原文: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 可知表现人们对美的追求是一种天性,也是一种民间风 情。

59. 答案: B

解析:( 1)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中的 “ 恋 ” 和 “ 思 ” ,将人的心理活动赋予鸟和鱼,拟人生动 , 顿生不少令人慨叹的情味。答案是 B。

( 2) 知识扩展 : 诗中对隐居乡间生活的描绘 , 方宅 、 草屋 、 柳榆 、 桃李 、 远村 、 炊烟 、 狗吠 、 鸡鸣 , 十分 具体 、 亲切 、 有味。

60. 答案: C

解析: 陶渊明家境贫寒,为谋生曾多次出仕,先后任江州祭酒 、 镇军参军 、 建威将军参军等职。义熙元年 ( 405 )任彭泽县令,终因世道黑暗,在任七十多天后即辞官归隐,躬耕自给。其散文辞赋有《桃花源记 》 《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名篇。诗歌创作成就尤高,是著名的隐逸诗人。 《 归园田居》描述了诗 人归隐后的生活情景和心理感受。因此答案是 C。

61 .答案: B

解析: 《行路难》(其一)作者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来抒写情怀。三 、 四两句,以 “ 停杯投箸 ” 、 “ 拔 剑四顾 ” 的典型行为举止,形象揭示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故选 B。

62. 答案: D

解析: 本题的破题点是因情造景。 D 项译文: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数之不尽,个 个风姿绰约。 D 项是对杨贵妃死后身登仙界的想象,是顺应着李 、 杨深挚的情思而生发出来的幻境,属于 因情造景。故本题选 D。

63. 答案: D

解析: 《虞美人》这首词写在李煜亡国被俘之后,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其中既有他为失去曾 经拥有的王国 、 权力 、 荣华富贵 、 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包含了对故国河山的思恋和对自己逸乐亡 国的悔恨。

64. 答案: A

解析: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的人或事物来 “ 代替 ” 的一种修 辞格式。用 “ 雕栏玉砌 ” 来指称南唐宫殿,这种修辞手法就是借代 。

65. 答案: C

解析: 本词上片借景抒情,下片借事抒情,而词中 “ 登高临远 ” 四字,则是融贯上下片的过渡线索。

66. 答案: B

解析 : 《 八声甘州 》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是柳永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 。 词人倾吐了萍踪漂泊的苦衷 , 表现了因事业无成而产生的内心矛盾 。

67. 答案: C

解析 : ( 1) 原文 : 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 。 千里孤坟 , 无处话凄凉 。 译文 : 两人一生一死 , 隔 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2) 文中之所以说 “ 千里孤坟 ” , 是因为作者当时在山东密州 , 亡妻葬于四川眉山 。 因此本诗的创作地点 在山东密州,答案是 C。

68. 答案: A

解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艺术表现的主要特点是新颖传神的意象运用。但诗人选取的意象看似普 通,如 “ 老水车 ” 、 “ 稻穗 ” 、 “ 矿灯 ” 、 “ 路基 ” 、 “ 驳船 ” 等等,这些意象在以往赞颂祖国的诗歌中 几乎难以找到,但诗人却从这些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诗歌的主题,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69. 答案: ABE

解析 : 《 蒹葭 》 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 “ 伊人 ” 的真诚向往 、 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 、 惆怅心情 。

70. 答案: ACD

解析: 意境朦胧 、 含蓄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本诗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 、 一唱三叹 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 、 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71. 答案: ACD E

解析:( 1) 帝子:公主。娥皇 、 女英相传是帝尧的女儿,即诗中的湘夫人。

( 2) 公子:公主。指湘夫人。

( 3) 佳人:美人。指湘夫人。

( 4) 远者:远来者。指湘夫人。

( 5) 予:指湘君。

72. 答案: ABD E

解析: 《湘夫人》所描写的湘君的心情有期约不遇的忧伤 、 向往理想的爱情 、 反复追寻的执著 、 暂且逍遥 的自慰。《湘夫人》是写湘君相约湘夫人但最终未能见面的情景,故没有终成眷属的喜悦。

7

3. 答案: ABD

解析: 《陌上桑》中罗敷的形象特征有机智 、 美丽 、 坚贞。第一段极写罗敷的美貌,第二段揭示她不慕权 势 、 不畏强暴的坚贞品德,第三段展现她的聪明机智。

74. 答案: BC E

解析 : “ 闲来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日边 ” : 诗人用两个典故表示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 垂钓碧溪 , 用吕尚故事。传说吕尚未遇到周文王时,曾在渭水的 磻 溪上钓鱼。乘舟梦日,用伊尹故事。传说伊尹在受 商汤聘用前忽然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不久,伊尹果然受到商汤的聘用。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 用 “ 长风破浪 ”“ 济沧海 ” 表示自己一定会时来运转,前程远大,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 业。长风破浪,借用南朝时宗悫 “ 乘长风破万里浪 ” 的话来形容自己的宏伟抱负。故选 BC E。

75. 答案: BCD E解析: 本题的破题点是 “ 融情入景 ” 。融情入景通俗来讲就是景物没什么改变,但其中渗透着情感,没有 直露 、 强加的痕迹。 BCD E抒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相思之情,纯用以景染情。而 A项铃声本是清丽的,这 里却改变了性质,变成了 “ 肠断声 ” ,显然是强加的结果,应是移情于景。故本题选 BCD E。

76. 答案: DE

解析: 杜牧《早雁》 “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 两句的寓意有战乱仍在继续 , 难民还乡无望。 这两句用反问的语气告诫大雁不要返回北方,反映出敌人的猖狂 、 朝廷的无能,以致百姓有家难回。

77. 答案: BD

解析: 通俗地讲, “ 比 ” 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 兴 ” 就是起 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本题中,运用比兴手法的有 “ 仙掌月明孤影 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 ; “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 。因此答案是 BD 。

78. 答案: AE

解析: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在写作上有两个突出优点:一是以时分时合的笔法抒写思念。 作者时而写亡妻,时而写自身,时而又关合双方,其基础是十年美满的婚姻生活和夫妻之间的情深意笃,其效果则强化了死生契阔后的酸楚哀伤。二是白描手法。无论描写人物的容貌 、 行为,还是室内场景 、 野 外风物,作者一概都用白描手法,言辞虽平朴简短,但形象鲜明,特征清晰,表现力极强。

本题答案为 AE 。

79 .答案: ADE

解析: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采用了 “ 将息 ” 、 “ 怎生 ” 、 “ 次第 ” 、 “ 了得 ” 等不少宋代的口 语,朴素浅近而又真切自然。

80. 答案: BCD E

解析: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所渲染的愁情有昔盛今衰之叹 、 孤苦无依之悲 、 身世变迁之哀 、 家破人亡之痛。

81 .答案: ADE

解析: 全词以比兴象征手法抒写情怀。上片借物起兴,以江南暮春的衰残景象(如落红 、 飞絮)象征南宋 微弱的抗金形势,借美人之伤春 、 惜春 、 留春 、 怨春,表达对抗金复国的满怀热望和深沉惋惜。同时,本 篇比兴手法的运用不局限于个别语句或局部的喻譬,而是通贯全篇,在总体上具有象征意义。如全词前后三次写及的残春景象,无疑是南宋局势风雨飘摇的象征。斜阳二句:夕阳正斜照在令人断肠的烟柳深处。这里以日落西山的暗淡景色喻南宋摇摇欲坠的衰微国势。故选 ADE。

82 .答案: CD

解析 : ( 1) “ 千金纵买相如赋 ” 出自司马相如的 《 长门赋序 》 , 所用典故出自汉代宫廷生活 。 纵然她用千 金买得相如赋,脉脉柔情又能向谁去诉说?这几句暗喻忠良之士遭到谗害,不被理解信用,虽有思君报国之心 , 却无处倾诉 。 C 当选 。 ( 2) “ 玉环飞燕皆尘土 ” 所用典故出自汉代宫廷生活 。 玉环 : 唐玄宗宠妃杨 贵妃的小名,骄宠一时。安禄山陷长安,贵妃随玄宗赴四川避乱,途经马嵬坡时,被赐死。飞燕:汉成帝宠后赵飞燕 ,后废为庶人 ,自杀 。这里以杨玉环 、赵飞燕死于非命 ,警告当时的权贵们也不会有好下场 。D 当选。

83 .答案: BCD E

解析: 《再别康桥》以赏心悦目的诗性美感著称。这诗性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诗情画意 的意象美。诗人的情感都是通过描写物象来渲染的,所以诗意含蓄而蕴藉。其二是抒情手法的精彩多样。“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 “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这是自喻为物,托物寄 情,贴切而易懂。其三是诗歌体式的建筑美 、 音乐美。建筑美主要体现在结构的完善 、 章节的整齐 、 句式 的匀称;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的流畅 、 音节的顿挫 、 韵律的和谐。

84 .答案: ABD

解析: 本题的破题点是音乐美。《再别康桥》诗歌体式的音乐美体现在:( 1)节奏的流畅;( 2)音节的 顿挫;( 3)韵律的和谐。《再别康桥》诗歌体式的建筑美体现在:( 1)结构的完善;( 2)章节的整齐 ;

( 3)句式的匀称。故本题选 ABD 。

85. 答案: BD

解析: “ 彩虹似的梦 ” 是象征,隐喻美好的理想。《雨巷》这首诗最富象征意味的是 “ 丁香姑娘 ” ,她是 诗人的梦中情人和情感寄托的偶像,是可遇不可求 、 可望不可即的一切美好的化身, “ 她 ” 还可以被解读 为 “ 美 ” 与 “ 理想 ” 的象征。所以本题的答案 是 BD 。

86 .答案: ABC E

解析: 闻一多《一句话》的艺术特点有:诗中大量运用了隐喻象征手法,诗用反复,强化了全诗高昂自信 的激情和格调。这首诗形式整齐,语言自然平易而富于节奏感,有适于吟诵的特点。

87 .答案: AE

解析: 诗中大量运用了隐喻象征手法。 “ 能点得着火 ” 暗示民众普遍存在着不满和反抗情绪, “ 火山 ” 象 征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 “ 霹雳 ” 象征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 “ 咱们的中国 ” 则暗示未来的祖国将由 人民当家做主,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中国的向往和赞颂。

88 .答案: CD E

解析 :《 雨巷 》这首诗最富象征意味的是 “ 丁香姑娘 ” ,是一首典型的象征主义诗作 。本诗最初发表于 《 小 说月报 》 1928 年 8月第 19 卷第 8号 , 后收入诗集 《 我的记忆 》 。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 。 营 造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是本诗的又一个特色。

89 .答案: BC E

解析: 从《雨巷》诗中反映的情绪来看,可将其置于当时政治斗争的大背景中来加以阐释。 1927 年大革命失败,身为共青团员的戴望舒未免陷入痛苦与彷徨之中。这首短诗运用了如此之多的描写情感之词,如彷徨 、 寂寥 、 愁怨 、 忧愁 、 哀怨 、 冷漠 、 凄清 、 惆怅 、 太息 、 凄婉 、 迷茫等等,渲染了一种孤独愁苦的情感 主调,但内里生长的也不无思索 、 希望与探求的积极因素。因此,《雨巷》所抒发的感情有寂寥 、 凄婉 、 惆怅 。

90 .答案: BCD

解析: 第三节用一组富于生机与活力的意象,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 “ 古莲的胚芽 ”“ 挂着 眼泪的笑涡 ”“ 雪白的起跑线 ” 属于第三节内容

91 .答案: BCD

解析: 全诗五节,分别用急流与小鱼 、 荒林与小鸟 、 城堡的废墟与常春藤 、 草棚与烈火 、 云朵与太阳五组 比喻,形象地抒发了 “ 我 ” 对 “ 我的爱人 ” 的炽热的爱情。

92 .答案: ABD E

解析 :全诗五节 ,分别用五组比喻 ,抒发了 “ 我 ” 对 “ 我的爱人 ” 的炽热的爱情 。其中 “ 小鱼 ”“ 小鸟 ”“ 常 春藤 ”“ 烈火 ”“ 太阳 ” 是喻指 “ 我的爱人 ” 。 C 选项的草棚指的是诗人自己,故不选。

93. ( 1) 答案: 夔州(或三峡,今四川奉节)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本诗的背景 。 一般认为 , 此诗作于重阳节 , 年份约在唐代宗大历二年 ( 767 ) , 当 时,作者寓居夔州(今四川奉节)。

( 2) 答案: 不仅两句互对,而且句中自对。

解析: 首先要了解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 、 结构相同 、 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 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本题首联不仅两句互对,而且句中自对 。

( 3) 答案: 概括自己的半生经历和凄苦遭遇,从多方面抒说登高悲歌的缘由。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情感内涵的赏析。需要答出概括经历和遭遇,抒说登高悲歌的缘由。

第三部分 小说

一、单选题

94. 《枕中记》的构思特点是 ( )

A. 虚实结合,两相比照 B. 视角独到,以小见大

C. 藏头露尾,云掩神龙 D. 制造悬念,结局意外

95. 《哦,香雪》中所描写的中心情节是 ( )

A. 火车开进香雪的家乡 B. 香雪跟旅客和和气气作买卖

C. “ 北京话 ” 打开香雪的眼界 D. 香雪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

二、多选题

96. 下列作品中,具有悲剧色彩的有 ( )

A. 《婴宁》 B. 《断魂枪》

C. 《哦,香雪》 D. 《苦恼》

E. 《金鲤鱼的百裥裙》

97. 下列选项中,对《婴宁》评述正确的有 ( )

A. 天真爱笑是婴宁的自然天性 B. 作者对于婴宁的自然天性赞赏有加

C. 迫于社会规范的约束,婴宁 “ 矢不复笑 ” D. 作者对婴宁的性格转变由衷赞赏

E. 婴宁性格的转化意味着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顺应

98. 《宝黛吵架》中,二人吵架所体现的行为 、 心理特点有 ( )

A. 爱得 越深,争吵越多 B. 假意试探,言不由衷

C. 旁敲侧击,节外生枝 D. 求近之心,反成疏远

E. 吵架之后,很少后悔

99. 下列事物中,具有象征意味的有 ( )

A. 《婴宁》中的 “ 笑矣乎 ” B. 《宝黛吵架》中的 “ 通灵玉 ”

C. 《苦恼》中的 “ 小母马 ” D. 《哦,香雪》中的 “ 铅笔盒 ”

E. 《断魂枪》中的 “ 五虎断魂枪 ”

100. 下列《断魂枪》的人物描写中,属于肖像描写的有 ( )

A.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

B. 沙老师有时说句笑话,马虎过去: “ 教什么?拿开水浇吧! ”

C. 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

D. 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 —— 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E. 孙老者很坚决,两个 “ 不 ” 字把小辫从肩上抡到后边去

101. 下列小说情节中,通过特定事物的描写凸显时代变化深刻内涵的有 ( )

A. 婴宁在婆家遍植鲜花 B. 沙子龙将镖局改为客栈

C. 火车开进了香雪的家乡台儿沟 D. 珊珊要穿着金鲤鱼未曾穿过的百裥裙参加晚会表演

E. 姚纳的苦恼无人关心,只能向小母马倾诉

102. 《哦,香雪》以 “ 哦,香雪!香雪! ” 的反复呼告收结,所表现的复杂情感有 ( )

A. 对贫穷落后的怜悯 B. 对现代文明的召唤

C. 对质朴心灵的赞叹 D. 对这质朴美可能被现代文明吞没的担忧

E. 对现代文明改变质朴美的企盼

103. 《 苦恼》中对姚纳痛苦的倾诉漠不关心 、 不愿倾听的有 ( )

A. 军人 B. 姚纳的女儿

C. 看门人 D. 青年车夫

E. 小母马

104. 下列小说作品的语句中,属于人物独白的有 ( )

A. “ 你担保人家没有相好的? ”

B. 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 “ 不传 !不传 !”

C. “ 嘻嘻 !… 嘻嘻 !…” 姚纳笑, “ 这帽子本来不行啦 !”

D. “ 如果杰姆看了我一眼不把我杀死才怪呢。 ”

E. “ 此不谓适,而何谓适? ”

105. 《麦琪的礼物》的结构精巧的体现有 ( )

A. 一实一虚,双线并行 B. 结局巧合,出人意料

C. 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D. 运用倒叙,制造悬念

E. 首尾呼应,突出主题

106. 下列语句中,通过语言描写, “ 以外显内 ” ,进行心理刻画的有 ( )

A. 黛玉一闻此言,方想起昨日的话来。今日原自己说错了,又是急,又是愧

B. 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 “ 不传!不传! ”

C. 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

D. “ 其实我连买燕麦的钱还没挣到呢, ” 他想, “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 ”

E. 现在她悄声说: “ 求求上帝,让他认为我还是美丽的。

107. 下列《婴宁》语句中,能表现婴宁性格的有 ( )

A. 吴笑曰: “ 君意亦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 ”

B. 婢推之以人,犹掩其口,笑不可遏

C. 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

D. 操女红精巧绝伦

E. 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

108. 下列作品中,属于外国小说的有 ( )

A. 《婴宁》 B. 《哦,香雪》

C. 《金鲤鱼的百裥裙》 D. 《苦恼》

E. 《麦琪的礼物》

109. 下列小说语句中,采用直接心理描写的有 ( )

A. 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 “ 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

B. 看了看沙老师的脸,他敢怒而不敢言的说了声 “ 是啦! ”

C. 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同学们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

D. 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她飘然走出房门,走下楼梯,来到街上

E. 虽然不曾会面,却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

110. 下列小说的语句中属于肖像描写的有 ( )

A. 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

B. 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看着四围

C. 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 —— 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象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D. 姚纳把雪橇赶到几步以外,伛下腰,任凭苦恼来折磨他

E. 那位夫人身躯肥大,肤色白得过分,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111. 下列语句中属于人物行为描写的有 ( )

A. 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

B. 只有香雪躲在后边,双手紧紧捂着耳朵

C. 龚嫂子忽然瞟了一眼金鲤鱼,努努嘴,没说什么

D. “ 赶车的,你结过婚没有? ” 一个高个子问

E. 德拉跑上一楼,一面喘着气,一面定下神来

112. 下列《婴宁》所提到的花草中,为 “ 异史氏曰 ” 提及的有 ( )

A. 梅花 B. 合欢

C. 忘忧 D. “ 笑矣乎 ”

E. 解语花

113. 下列描述,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有 ( )

A. 她的眼睛, “ 洁如水晶 ” B. 在火车旁,她 “ 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

C. “ 风柔和了许多,月亮是这样明净 ” D. “ 月光黯淡下来,群山沉默着 ”

E. “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 ”

114. 下列小说情节中,通过特定事物的描写凸显时代变化深刻内涵的有 ( )

A. 婴宁在婆家遍植鲜花 B. 沙子龙将镖局改为客栈

C. 火车开进了香雪的家乡台儿沟 D. 珊珊要穿着金鲤鱼未曾穿过的百裥裙参加晚会表演

E. 姚纳的苦恼无人关心,只能向小母马倾诉

115. 下列小说所写事物中,对于作品整体构思起到关键作用的有( )

A: 《婴宁》中的梅花 B: 《断魂枪》中的 “ 五虎断魂枪 ”

C: 《哦,香雪》中的铅笔盒 D: 《苦恼》中的小母马

E: 《麦琪的礼物》中德拉的美发

三、简析题

116. 阅读《婴宁》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邻人讼生 , 讦发婴宁妖异 。 邑宰素仰生才 , 稔知其笃行士 , 谓邻翁讼诬 , 将杖责之 。 生为乞免 , 遂释而出 。 母谓女曰: “ 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鹘突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 何颜见戚里? ” 女正色,矢不复笑。母曰: “ 人罔不笑,但须有时。 ” 而女由是竟不复笑,虽故逗之,亦 终不笑;然竞日未尝有戚容。

( 1) 本段文字中, “ 母 ” 对婴宁的责备与教诲意味着什么?

( 2) 婴宁的 “ 矢不复笑 ” 说明了什么?

( 3) 指出本段文字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1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 、 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 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

( 1) 这段文字选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

( 2) 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 3) 这段文字对表现作品主旨有何作用?

118. 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 “ 不传!不传! ”

( 1) 举例说明文中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 2) 沙子龙夜间独自练枪表现出他怎样的心态?

( 3) 作者这样刻画沙子龙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119. 阅读《哦,香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作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净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 …… 有时她也抓 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 “ 配乐诗朗诵 ” (那是她偶然在 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 ) 。 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 , 还问到它的价钱 。 谁知没等人家回话,车已经开动了。

( 1) 文中表现的香雪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 2) 作者对香雪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 3) 指出文中刻画香雪形象使用的描写方法。

120. 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

我的拙笔在这里向读者叙述了一个没有曲 、 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 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一句最后的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

( 1) 这两个 “ 笨孩子 ” 指的是谁?

( 2) 为什么 “ 一般聪明人 ” 认为他们是 “ 笨孩子 ” ?

( 3) 作者为什么说他们是 “ 最聪明的 ” ?

———— 答案 &解析 ————

94.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枕中记》的构思特点 :虚实结合,两相比照。

95 .答案: D

解析:《哦,香雪》中所描写的中心情节是香雪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

96 .答案: ABDE

解析:《婴宁》、《断魂枪》、《苦恼》和《金鲤鱼的百裥裙》具有悲剧色彩。

婴宁的性格最终发生了很大转化,由 “ 无时不笑 ” 到 “ 矢不复笑 ” ,再到 “ 笑须有时 ” 。

显然,这转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 和对社会礼法的顺应 : 虽然这是不得已的 , 但却是社会人生的必然 : 狐女要走出荒山深谷 , 投身人际社会 , 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就必须经由这样一番洗礼。如果说这里有一种 “ 隐于笑 ” 的悲剧情味,那就是因为 它象征着人类永远也无法解脱的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矛盾的困境。

《断魂枪》中古老的传统文明遭遇到西方现代文明的严峻挑战,以刀枪棍棒为代表的国术,面对强大凶残的坚船利炮,不得不谋求改变。身怀 “ 五虎断魂枪 ” 绝技的镖师沙子龙,一方面对往昔神枪的威风八面满怀留念,一方面又在痛 苦与无奈中将镖局改成客栈,并执意 “ 不传 ” 断魂枪。通过沙子龙的复杂心态,小说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社会大变革时代一时找不到现实延续点和连接线的焦灼困境,揭示出当时国人在时代变迁中一时找不到自己生存位置的孤寂与悲凉。

《苦恼》这篇小说描述老马车夫姚纳内心的辛酸与苦恼。他刚死了儿子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 , 然而偌大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 , 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 。

《金鲤鱼的百裥裙》通过金鲤鱼穿一次百裥裙梦想的破灭,小说表现了身为小妾的小人物令人心碎的遭遇及其凄惨的一生。

97 .答案: ABC E

解析: ( 1) 天真爱笑是婴宁的自然天性,作者对于婴宁的自然天性赞赏有加。 AB正确。

( 2) 婴宁的性格最终发生了很大转化 , 由 “ 无时不笑 ” 到 “ 矢不复笑 ” , 再到 “ 笑须有时 ” 。 显然 , 这转 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礼法的顺应;虽然这是不得已的,但却是社会人生的必然:狐女要走出荒山深谷,投身人际社会,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就必须经由这样一番洗礼。如果说这里有一种 “ 隐 于笑 ” 的悲剧情味,那就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永远也无法解脱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矛盾的 困境。 CE正确, D 表述有误。综述答案是 ABC E。

98 .答案: ABCD

解析 : 《 宝黛吵架 》 中 , 二人吵架所体现的行为 、 心理特点有爱得越深 , 争吵越多 、 假意试探 , 言不由衷 、 旁敲侧击,节外生枝 、 求近之心,反成疏远 。

99 .答案: BCD E

解析: 本题考查象征手法与类比手法的区别运用。

象征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类比是借助类似的事物突出本体事物特征;

《婴宁》中的 “ 笑矣乎 ” 运用类比手法,借助 “ 花 ” 来突出 “ 婴宁 ” 的美貌和心灵美; 《宝黛吵架》 “ 通灵玉 ” 象征着贾宝玉与薛宝钗的 “ 金玉良缘 ” 之说。贾宝玉认为,砸了 “ 通灵玉 ” ,才 能彻底扫清自己与林黛玉的爱情障碍。

《苦恼》中主人公与 “ 小母马 ” 相依为命, “ 小母马 ” 遭遇象征着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哦!香雪》中 “ 香雪 ” 对铅笔盒的追求,象征着她对文明的追求。

《断魂枪》 “ 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 象征着他与时代抗衡的一种手段。

A选项运用类比手法, BCD E选项运用象征手法,故本题选择 BCD E。

100 .答案: ACD

解析 : “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 , 短瘦 , 硬棒 , 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 ” 、 “ 王三胜 , 大个子 , 一脸横肉 , 努着对大黑眼珠 ” 、 “ 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 —— 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 闪着黑光 ” 这三句属于肖像描写。

101 .答案: BCD

解析: 本题的破题点是时代变化。

B项沙子龙改镖局为客栈是因为时代变了,走镖没有饭吃;

C 项火车是现代文明的象征,火车开进台儿沟体现了时代的变化;

D 项因为旧社会封建礼教的压迫 , 金鲤鱼一辈子都没能穿上自己的红色百裥裙 , 而现在珊珊想穿就可以穿 , 体现了时代变化的深刻内涵。故本题选 BCD 。

102 .答案: ABCD

解析: 小说以 “ 哦,香雪!香雪! ” 的反复呼告收结,情感是复杂的:有对贫穷落后的怜悯,有对现代文明的召唤,有对质朴心灵的赞叹,也有对这质朴美可能被现代文明吞没的担忧。主题思想的多重性,更能够引发读者的深思。

103 .答案: ACD

解析 : ( 1) 《 苦恼 》 围绕姚纳想向人诉说苦恼的可怜心愿展开情节 , 写他先后四次想向军人 、 青年 、 看门 人 、 年轻马车夫诉说苦恼 , 但这些人都漠不关心 。 最后他无奈地只能向小母马倾诉 , 小母马不仅听他倾诉 , 还 “ 闻闻主人的手 ” 。因此答案是 ACD 。

( 2) 知识扩展 : 《 苦恼 》 通过人无情而马有情的强烈对比 , 冷峻地揭示了当时的世态炎凉和小人物命运的 悲惨,笔墨平淡而爱憎浓烈,发人深思。

10 4.答案: BD

解析: A项 —— 选取自《哦,香雪》。此句在文中出现两次,一次是凤娇和姑娘的对话,一次是凤娇的回想,都不属于独白,故排除。B项 : 选取自《断魂枪》。此句是沙子龙的自言自语,属于人物独白,故当选。 C 项 : 选取自《苦恼》。此句是姚纳和驼背的对话,故排除。 D 项 : 选取自《麦琪的礼物》。此句是德拉的自言自语。故当选。 E项 : 选取自《枕中记》。此句是吕翁和卢生的对话,故排除。 本题答案为 BD 。

105 .答案: AB

解析: 《麦琪的礼物》构思精巧。这主要表现在材料的剪裁和故事结局的处理上。主人公德拉和杰姆各自 牺牲自己的爱物以换钱购置对方的意中物,夫妻俩同样痴情,同样善良。但作者只详写了德拉卖发买表链的行为和心理过程,而对杰姆卖表买发梳一事则直到末尾方一笔点出。实际上是两条线索,一明写,一暗示, “ 一虚一实 、 双线并行 ” 。采用这种构思方式,固然是为了避免重复,但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强烈的 悬念,在作品末尾形成一个令人惊愕 、 出人意料而又不违背情理的精彩结局。因此,《麦琪的礼物》的结 构精巧的体现有:一实一虚,双线并行;结局巧合,出人意料。本题应选 AB。

106 .答案: BE

解析: 注意题干问的是通过语言描写, “ 以外显内 ” 的心理刻画。 BE两项是用外在的语言描写突显内心 。

ACD 选项则是直接进行心理描写。故 BE是正确选项。

107. 答案 : BC E

解析: 她个性的表层是爱笑:无时无地的笑 、 千姿百媚的笑;内里是痴憨。不解人情,不谙世事。婢推之 以人,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能表现婴宁的性格。

108. 答案 : DE

解析: 《苦恼》 、 《麦琪的礼物》属于外国小说。《苦恼》(契诃夫) 、 《麦琪的礼物》(欧 · 亨利) 、 《婴宁》(蒲松龄) 、 《哦,香雪》(铁凝) 、 《金鲤鱼的百裥裙》(林海音)。

109. 答 案: AC

解析: 本题的破题点是 “ 直接心理描写 ” :通过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A项为贾宝 玉的内心独白 ,C 项为香雪内心的想法 。均为直接心理描写 。B项为语言描写 ;D 项为动作描写 ;E项为神 态描写。故本题选 AC。

110. 答案: BC E

解析: ( 1) 肖像描写是指具体描绘人物的外形 —— 容貌 、 表情 、 服饰 、 姿态等。 BC E都属于肖像描写。

( 2) 行为描写是指具体描写人物的行为和举止。 AD 属于行为描写。

( 3) 知识扩展:人物描写方法包括肖像描写 、 语言描写 、 行为描写 、 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五个方面。

111. 答案: BC E

解析: 分析人物行为描写,属于人物行为描写的有只有香雪躲在后边,双手紧紧捂着耳朵;龚嫂子忽然瞟了一眼金鲤鱼,努努嘴,没说什么;德拉跑上一楼,一面喘着气,一面定下神来。答案是 BC E。

112. 答案: BCD E

解析 : ( 1) 《 婴宁 》 所提到的花草中 , 为 “ 异史氏曰 ” 提及的有合欢 、 忘忧 、 “ 笑矣乎 ” 和解语花 。 因此 答案是 BCD E。

( 2) 扩展:王子服初遇婴宁时,婴宁所拈之花为梅花。

113. 答 案: CD E

解析 : ( 1) 拟人修辞方法 , 就是把事物人格化 , 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 作和感情的样子。 CD E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2) 她的眼睛, “ 洁如水晶 ” 属于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排除 A项。

( 3) 在火车旁,她 “ 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 属于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排除 B项。

114. 答 案: BCD

解析: 本题的破题点是时代变化。

B项沙子龙改镖局为客栈是因为时代变了,走镖没有饭吃;

C 项火车是现代文明的象征,火车开进台儿沟体现了时代的变化;

D 项因为旧社会封建礼教的压迫 , 金鲤鱼一辈子都没能穿上自己的红色百裥裙 , 而现在珊珊想穿就可以穿 , 体现了时代变化的深刻内涵。

故本题选 BCD

115. 答案: BCE

解析:《断魂枪》:身怀 “ 五虎断魂枪 ” 绝技的镖师沙子龙,一方面对往昔神枪的威风八面满怀留恋,一 方面有在痛苦与无奈中将镖局改成客栈,并执意 “ 不传 ” 断魂枪。通过沙子龙的复杂心态,小说展现了传 统文化在社会大变革时代一时找不到现实延续点和连接线的焦灼困境,揭示出当时国人在时代变迁中一时找不到自己生存位置的孤寂与悲凉。《哦,香雪》:小说重彩濡染香雪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的新奇情节,中心画面鲜明突出。《麦琪的礼物》:小说描述德拉站在壁镜前决心卖掉秀发以换钱购置对方的意中物,赞美了主人公的善良

心地和纯真爱情。故本题的答案是 BCE 。

116. ( 1)答案: 她的教诲加速了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体现了社会环境 、 家庭环境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解析: “ 母 ” 对婴宁的责备与教诲的句子是:母谓女曰: “ 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鹘突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 ” 翻译为:王母对婴宁说: “ 憨狂到这样子,早知道过于高兴就隐伏着忧虑。县官神明,幸好不牵累我们; 假如碰上糊涂官,一定传唤妇女到公堂对质,我儿还有什么面目见家乡的人? ” 这之后,婴宁发誓不再笑。故 “ 母 ” 对婴宁的责备与教诲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体现了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 2) 答案: 说明了婴宁的自然天性在与群体性 、 社会性的矛盾冲突中最终被压抑。 解析: 婴宁的天性是爱笑;而在当时的社会群体中,人们是不喜欢婴宁的这种笑的;这是婴宁的自然天性 与群体性 、 社会性的矛盾冲突。婴宁最终因群体的压制,发誓不再笑。这说明了婴宁的自然天性在与群体 性 、 社会性的矛盾冲突中最终被压抑。

( 3) 答案: 行为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 : 人物描写方法包括 : 概括描写 、 肖像描写 、 语言描写 、 行为描写 、 心理描写 、 细节描写 。 邻人讼生 , 讦发婴宁妖异。意思是西邻老父就把王生告到官府,告发婴宁的妖异行为。这属于行为描写;母谓女曰:“ 憨狂尔尔 ,早知过喜而伏忧也 。邑令神明 ,幸不牵累 ;设鹘突官宰 ,必逮妇女质公堂 ,我儿何颜见戚里? ” 意思是:王母对婴宁说: “ 憨狂到这样子,早知道过于高兴就隐伏着忧虑。县官神明,幸好不牵累我们; 假如碰上糊涂官,一定传唤妇女到公堂对质,我儿还有什么面目见家乡的人? ” 这属于语言描写。故本段文字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行为描写,语言描写。

117. ( 1) 答案 : 这段文字选自老舍的《断魂枪》。

( 2) 答案 : 古老的传统文明遭遇到西方现代文明的严峻挑战 , 以刀枪棍棒为代表的国术 , 面对强大凶残的 坚船利炮,不得不谋求改变。

( 3) 答案 : 将留念毫无用处的行为和心态 , 放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背景下透视 , 更加深刻地揭示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痼疾,以唤醒国人。

118. ( 1) 答案 : 行为描写,如: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 。 心理描写,如:想起 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 。 语言描写,如:不传!不传 。

( 2) 答案: 虽然无奈地将镖局改为客栈,但内心对往昔的英名与断魂枪法还十分留念。

解析: 身怀 “ 五虎断魂枪 ” 绝技的镖师沙子龙,一方面对往昔神枪的威风八面 满怀 留念,一方面又在痛苦 与无奈中将镖局改成客栈,并执意 “ 不传 ” 断魂枪 .

( 3) 答案: 嘲讽民族文化的保守痼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解析: 作者这样刻画沙子龙形象的意图是嘲讽民族文化的保守痼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近代中国,古老的传统文明遭遇到西方现代文明的严峻挑战,以刀枪棍棒为代表的国术,面对强大凶残的坚船利炮,不得不谋求改变。通过沙子龙的复杂心态,小说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社会大变革时代一时找不到现实延续点和连接线的焦灼困境,揭示出当时国人在时代变迁中一时找不到自己生存位置的孤

寂与悲凉。

119. ( 1) 答案 : 文中表现的香雪的性格特征是纯真质朴,生性胆小,对现代文明有热情。( 2) 答案 : 作者对香雪寄托的情感是对其质朴美的赞叹。 ( 3) 答案 : 文中刻画香雪形象使用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和行为描写 。

120. ( 1) 答案 : 这两个 “ 笨孩子 ” 指的是德拉 、 杰姆。

( 2) 答案 : 从 “ 一般聪明人 ” 眼中看来,为了对方牺牲他们最宝贵的东西是 “ 笨 ” 。

( 3) 答案 : 牺牲自己最心爱的东西 , 购买对方最想得到的礼物 , 是向对方表达了最诚挚的情意 。 所以作者 说他们是 “ 最聪明的 ”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