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最美的清明诗句“小楼春雨杏花” 出自62岁的诗人之手(他是谁)

句子大全 2022-12-07 07:14:01
相关推荐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做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宋朝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诗文漫读:世上的人情滋味如纱薄,是谁让我骑着马客旅在京城。

在狭窄的楼上,一夜听春雨淅沥,凌晨小巷的天明有人叫人卖杏花。

在小的纸笺上闲写下了草书,在晴窗下面看着茶水泛着细腻的白沫。

清寒的素衣,别起风尘之叹,想着清明节内可以还家。

初衣解诗:小楼春雨江南,如果我告诉营造如此美丽诗句的,是一位奔波一生的62岁的老人,在客居京城的时候,你该作何感想?

62岁的陆游,之前在家里闲适了五年。这之前,得蒙皇帝的启用,他在54岁的时候,在福建和泉州做了几年下层小官僚。他经历北宋和南宋,两个朝代巨大的变更,大半生沉浮在乱世多变的宦海,可谓历经磨难,忠心爱国。此次他得到皇帝的召见的通知,从山西的山阴,骑马来到京城,几千里里路。半生的沉浮,看到了人情世事的凉薄,使他对这次召见心理有准备。

“年来是为薄如纱,谁令骑马客京华?”明知道世味薄如纱,却还是坦然而颠沛的来了。在京城的小旅馆里,正值清明节前的细雨,他等待皇帝的召见,心情淡泊,身体劳累,但并不消沉,反而有一种特别的宁静。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在这个夜晚,客旅不寐,听了一夜的春雨。他在想什么呢?却在早上听到了卖杏花的声音。这正是烟雨江南的季节,石板的小巷,水色滋润,青苔暗生,叫卖的声音也如同沾着水上气,这是杏花春雨的江南。

可以说正是一夜春雨,滋生了杏花开。这正是春气蓬勃的季节,小巷都有着杏花,想必山川四野,一夜花开,千树万树赛梨花。而这句正好点明了节气是在清明时节。一句杏花声,已经使人的思绪扩展到整个江南整个中国。这样以小见大,既贴切,又悠远。

如果说它出自于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之手,我觉得是在意料之中。年轻是人天性敏感,杏花春雨江南,客途羁旅愁闷,很容易制造一些清丽的诗句。但我震惊是一个62岁的老人就能够做如此的丽句,却没有笔力消沉的痕迹。那青石小巷也显得格外的深邃家常。一个饱经世事沧桑,经过国家大的灾难,和一直处在边缘受排挤的小官吏的老人。

早上雨收云散,天气骤然开晴。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是奇丽呀,你用过“矮”字形容纸吗?

初衣读十四五岁,和同窗在家里用杏黄的纸写着诗句。那个灵动俏皮的女孩,给这一段场景留了一个言,就是用的陆游的这句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我那个时候总疑心是在红楼梦哪里出现这样闲适唯美的句子,因为实在是贴切少女那种细腻的行为和心思。所以这句话初衣记得特别的分明。它使我永远记得,春天里靠近窗户的晴光和案上的纸笔,以及小佳人手上端的那杯茶。

可以说这一句诗是最见功力的。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这是出自一个62岁老人的手和心,有着如此清新感受细节的能力。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清丽洒脱,蕴藉淡雅。

这是想家了。其实还没有离开,他就想了。因为第一句泄露了他的心事,早已经知道世味薄如纱,离家去京华,总有那么些无言的压力。那小楼一夜春雨,他也是在想家,那杏花声里,如何不是人家?好在做短暂的停留,他即将回去。那表面的晴窗看茶,闲作草书,无不是尘埃素衣上的平和忍耐,一种人在他乡的精神调适,在杏花春雨的江南里,用平忍的姿态,思家。

62岁的陆游,这一生可谓是为国而生。简要的说一下他的履历。23岁那一年,参加类似于进士的考试,考到了第一,这真是人生一大快事。但他得罪了一个人,那就是当朝宰相秦桧,因为陆游比秦桧的孙子考得好。于是,第2年参加礼部考试的时候,秦桧亲自指示,不得录取陆游。

初衣看到这里真是古今一叹。因为在唐代,李商隐也遭到如此的待遇,他得罪了令狐绹。这些才高八斗的文曲星都和这些当朝的权贵,有着前生的孽缘。

这下就蹉跎到了33岁。33岁的时候,宋孝宗继位。陆游被赐了进士出身。之后呢,他就不断的被启用被罢官。罢官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爱国,所以说了直话。他一生颠沛,因为爱国,他做了很多实事。然后官做不大,却沉沉浮浮。一生也不算蹉跎,因为南北风尘,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也滋养了他无限的爱国和诗心。

这个62岁的老人,虽然想家,你能够单单从文字里看得出来年龄吗?可以说他的心态,是相对成熟稳定的,保持着这个年纪难得的活力。

而正是,由岁月积淀凝炼成的诗句,才使每句话分外的耐读耐看。杏花春雨,人客江南,这首诗写在清明节前,十分的应和清明的节气,故而这首诗也成为了写清明节最佳的诗句。

而由这句话衍生了无数诗人写杏花春雨,杏花春雨江南,成为了古典中国的代名词。

陆游临终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生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动荡的时代,一生爱着国家,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正是有着深沉的家国情怀,才能如此将家国美景,写得这么的细腻动人。

让我们重温这首清明的诗:”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做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初衣胜雪为您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欢迎留言置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