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2021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古诗阅读汇编

句子大全 2022-12-08 04:25:01
相关推荐

2021北京东城高三二模语文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5题。(共12分)

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1】

辛弃疾

我笑共工缘底怒【2】,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拄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

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会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

注释:【1】赵不遇,辛弃疾的朋友,字晋臣,曾为敷文阁学士。此时与辛弃疾均去职赋闲。【2】缘底,为什么。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起笔迭用两则神话传说,把积翠岩比喻为折断的天柱、补天的神石。

B.词人不辞辛苦,拄杖来到积翠岩,只是为了尽情欣赏积翠岩秀美的风光。

C.牧童击石取火,牛羊以石磨角,积翠岩不幸流落山谷中,却仍有其功用。

D.词人于积翠岩结亭会友,心生感慨,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情怀近似。

14.下列诗句中的“石”,含有寄托之意的是(3分)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B.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唐·李绅《别石泉)

C.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D.竹劲兰芳性自然,南山石块更遒坚。(清·郑板桥《题兰竹石》)

15.“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两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13.A(3分) 14.D(3分)

15. 参考答案:

自古以来的寒士,有怀才不遇求告无门的时候,也有得到赏识大展宏图的机遇。

词人表达对所有不遇之人能遇知音的期望;也借嵌进友人名字的做法,表达对朋友能获机遇的真挚祝愿;还有对他们可能终不得遇的担忧。

2021北京西城高三二模语文

(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14题。(共12分)

满江红

【南宋】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唐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②,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释:①磨盾鼻:在盾牌的把手上磨墨,指在军中作檄文

②猿臂故将军:指李广。李广长年征战匈奴,却终身未能封侯。

12.下列对这首词上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金甲雕戈”句写出了词人当年在军中披坚执锐、雄姿英发的形象。

B. “一挥千纸,龙蛇犹湿”突出了拟写檄文之快,可见词人才思敏捷。

C. “铁马”两句化用陆游《书愤》中的诗句,表达对环境艰苦的无奈。

D. “有谁怜”句以李广自况,写自己虽一心想抗金却不被任用的悲愤。

13.下阕写到“且教儿诵《花间集》”。以下各组句子,最不可能选自《花间集》的一项是(3分)

A.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

B.插花走马落残红,月明中。

C.昨夜西溪游赏,芳树奇花千样,锁春光

D.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14.有评论家说本词“故作旷达语”,请结合具体词句谈谈你对该评论的理解。(6分)

12.(3分)C 13.(3分)D

14.(6分)答案示例:词人搁置平戎策等与军旅有关的作品,转而关注《茶经》《花间集》等闲适之作,貌似旷达。实际上词人还在挂念当初的从军生涯,并借李广、烛之武等典故表达自己不被任用的悲愤。词人报国无门,只好故意借闲适的生活来掩盖军旅记忆,甚至怕听人谈起边塞的事情而勾起回忆;这种闲适是假装的,是“故作旷达语”。

【评分参考】6分。“旷达”的体现、实际的心境、对“故作”的分析各2分。

2021北京朝阳高三二模语文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15题。(共12分)

赴洛道中作(其一)

陆机【1】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注释:【1】陆机,吴国人。此诗是作者在吴国灭亡后,赴任洛阳途中所作。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开篇点明辞亲远行,诗人驾马登车哭泣告别。

B.三四句写诗人被世事和孩子缠身,难以从容地赴任。

C.七八两句写诗人越走越远,荒野的小道上空无一人。

D.这首诗既有直抒胸臆,又有间接抒情,富有感染力。

14.“顾影凄自怜”中的“顾影”表达了一种悲情。下列诗句中的“顾影”没有表达悲情的一项是(3分)

A.卷珠帘,凄然顾影。(苏轼《永遇乐》)

B.真妃解语,西施净洗,娉婷顾影。(王沂孙《水龙吟》)

C.空庭孤月下,顾影一潸然。(吴扩《怀伯兄》)

D.起居常若随,顾影独无依。(皇甫濂《悼子乘二首》)

15.“悲情触物感”的意思是,“触景感物生悲绪”。请简要概括诗中的悲情,并分析“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这四句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6分)

13.(3分)B

14.(3分)B

15.(6分)答案示例(意思对即可):

作者怀着国破之痛,离乡之悲,离家赴任洛阳。(2分)在赴任途中,沿途山谷不时传来虎啸声,高树上传来鸡鸣声,半夜里还有袭人的悲风,孤独奔跑的野兽,营造出一种悲凉、恐怖的氛围(3分),也加深了作者的离家赴任之悲(1分)。

2021北京海淀高三二模语文

阅读下面陆游的两首诗歌,完成13-15题。(共12分)

剑门道中遇微雨①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成都大阅②

千步球场爽气新,西山遥见碧嶙峋。

令传雪岭蓬婆外③,声震秦川渭水滨。

旗脚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

属橐④缚裤毋多恨,久矣儒冠误此身。

注释:①本诗写于作者从抗金前线调回后方成都的途中。②大阅:大阅兵。③雪岭蓬婆外:岷山主峰以外的地区,名义上属四川制置使统辖,实则为吐蕃占据。下句中的“渭水”,指长安地区,当时被金人占据。④橐(gǎo):箭囊。

13.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剑门》诗前两句,写出了长途跋涉的情状,“无处不”即“处处都”,既指过往所经之地,也包括此时的剑门途中。

B.《成都》诗首联,“爽气新”既写出秋季雨后的特点,又与“遥见”相呼应,表现出阅兵场天朗气清的开阔景象。

C.《成都》诗颔联,运用夸张手法渲染阅兵声势浩大,寄托了诗人的美好理想与远大抱负,笔调雄壮,气势昂扬。

D.《成都》诗后两联,情感转入低沉,先以风中旗影闪动比喻小人当道,再写“属橐缚裤”的军人装束宽慰了自己。

14.《剑门》诗中的“销魂”,意指悲伤愁苦。下列诗句中“销魂”的含义与之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日暮黄云千里昏,壮心轻别不销魂。勤君用却龙泉剑,莫负平生国士恩。

(钱起《送傅管记赴蜀军》)

B.尽日相望王孙,尘满衣上泪痕。谁向桥边吹笛,驻马西望销魂。

(韦庄《清平乐》)

C.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淡淡飞鸿没,千古共销魂。

(朱敦儒《水调歌头》)

D.芳草江头路,斜阳郭外村。匆匆十年梦,故国黯销魂。

(文天祥《过池州见九华有感》)

15.作者在两首诗中都写到了自己的“文人”身份,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不同之处。(6分)

13.(3 分)D 14.(3 分)C

15.(6 分)答案要点:

《剑门》:表达对此生只能做诗人的不甘与无奈,抒发政治失意、壮志难酬的痛苦。 《成都》:抒发阅兵中身着戎装的喜悦,喜悦中夹杂着“儒冠误身”的遗憾和感慨。【评分说明】每首诗 3 分。其中,情感 2 分,结合诗句分析 1分。

2021北京丰台高三二模语文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5题。(共12分)

种竹(并序)【1】

唐 元稹

昔乐天赠予诗云:“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予秋来种竹厅下,因而有怀,聊书十韵。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

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

丹丘【2】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3】。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4】。

注释:【1】此诗作于元和五年,时作者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2】丹丘: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3】青琅:指竹子,比喻绿竹美如玉石。【4】阑:结束1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一、二韵,点题,呼应诗序,逢秋思友,借竹明志,交代了种竹缘由。

B. 第三至六韵,写竹失地伤根,又遭蝉聒蛙集等,突出生长环境的恶劣。

C. 第七、八韵,转为抒情,既叹仙坛路远、书信难达,又惊瘴江地偏岁寒。

D. 第九、十韵,收束全诗,“可怜” “坐伤”两句抒发了诗人种竹的感慨。

14. 下列与竹的诗句所体现的竹的品格,与“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王维《竹里馆》)

B. 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唐刘长卿《斑竹》)

C. 岁寒有贞姿,孤竹劲而直。虚心足以容,坚节不挠物。(元柯久思《晴竹图》)

D. 种竹满山阿,萧萧风雨多。会当成翠实,鸣凤一来过。(元于立《题墨竹》)

15. 《种竹》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6分)

13. (3分) C

14. (3分) C

15. (6分)答案要点

①逢秋忆老友赠竹诗而种竹厅前看,表达对老友白居易的思念:“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②以秋竹的直、清、高、节、向上,表明自己正直清高的品格与志向:“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梢云良独难”;

③表达自已遭受小人攻击而被贬的感伤与愤懑:“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

④抒发自己被贬远方、归隐不能、岁暮心寒、无人理解的复杂心情:“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⑤抒发了诗人不得重用的无奈,以及看不到希望坐等时光流逝的感伤:“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

[评分标准]共6分。5个要点,任意答出3点即可给6分;每个要点中,情感1分,结合诗句赏析1分。

2021北京昌平高三二模语文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5题。(共12分)

寄左省杜拾遗【1】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2】限紫微【3】。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杜甫

窈窕清禁闼【4】,罢朝归不同。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

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

注释:【1】杜拾遗:杜甫。“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参与杜甫在公元757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年)至758年初,同仕于朝,本诗写于这段时期。【2】分曹:分部门而列。【3】紫微:喻皇帝居处。【4】禁闼:朝堂,宫廷。

13.下列对两首诗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岑诗前两句写诗人和杜甫同朝为官,上朝时井然有序、庄严肃穆。

B.杜诗前两句回应岑参的诗意,写罢朝后各自退出朝廷,无缘相见。

C.岑诗用落花和飞鸟表达自己的不满,抒发了对人生和时事的感慨。

D.杜诗的最后两句表明杜甫对岑参所寄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心领神会。

14.岑诗中的“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两句运用反语手法表达情感。下列诗句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B.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C.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5.宋人洪迈言“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请结合两首诗歌内容,简述杜诗是如何“奉答”的。(6分)

13.(3分)B

14.(3分)B

15.(6分)①杜诗描写官员下朝景象,回应了岑诗描写官员上朝及下朝的场景,及岑诗对庸碌无为朝官生活的无奈之情;②杜诗以“碧柳”“红花”回应岑诗中的“落花”“飞鸟”,及岑诗对年事已高却无所作为的悲愤之情;③杜诗结尾两句回应岑诗所写的官场状态及对唐王朝拒绝纳谏的失望之情。

【评分标准】每点2分(回应的内容1分,情感1分),共6分。按点给分。意思对即可。

2021北京通州高三二模语文

(一)阅读下面的诗和词,完成13-15题。(共12分)

次韵冲卿【1】除日立春【2】

王安石

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

迎阳朝翦彩,守岁夜倾银。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3】。

重叠金除日立春

黄升【4】

银幡彩胜【5】参差剪,东风吹上钗头燕。一笑绕花身,小桃先报春。

新春今日是,明日新年至。擘茧【6】莫探官,人间行路难。

注释:【1】次韵: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冲卿:北宋人吴充的字。【2】除日立春:除日、立春双节重合喜上加喜。但下一年就是“无春年”,古人认为不吉利。【3】只自尘:出自《诗小雅“无将大车,只自尘今”意为用人力去推本应牛拉的大车,会让人沾染尘埃。【4】黄升:宋人,科举不顺。【5】银幡彩胜:用银箔或纸剪成的燕子、花朵形头饰。宋代立春时有互赠幡胜的习俗。【6】擘茧:掰开。茧,宋时在面食中放置的用来卜测官运的纸签或木片。

13.下列对上面的诗和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诗中的“翦彩”,写人们剪裁出各种形状的饰物,互赠佩戴,以示迎春。

B.黄词中的“钗头燕”,写伴着春风归来的燕子落到游人发钗上的轻盈姿态。

C.王诗和黄词生动描写了人们在除夕、立春重合的日子里辞旧迎新的场景。

D.王诗黄词从习俗风物写到了个人的感慨,体现宋代诗词追求理趣的特点

14.诗词为了增强表现力,往往会使用多种手法。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用夸张手法,突出腊月最后一天与立春巧遇的喜悦心情

B.“守岁夜倾银”使用借代修辞,用天上倾泻的月光代除夕灯火,写出灯火的明亮辉煌。

C.“小桃先报春”使用拟人手法,写出桃花率先开放,作者由此感受到春天到来的气息。

D.“新春今日是,明日新年至”使用对比手法,引发了词人对明年是个无春之年的联想。

15.除日立春,双节并至,王安石与黄升对此有不同的感触,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13.(3分)B[“钗头燕”指簪于发钗上的燕子形头饰。]

14.(3分)C[A不是夸张手法;B项使用比喻修辞;D项不是对比手法。]

15.(6分)答案要点:

(1)王安石的感触有二:一是颔联“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所写的年头接年尾,获得新的感受、想法,表达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是尾联“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写自己劳而无功,愧领嘉节赏赐,表现了他致力改革却又自谦的高尚人格。(4分)

(2)黄升则从人们佩戴彩胜赏花欢度佳节的场景,想起自己科举不顺畅的经历,劝人掰茧时不要希求官运,表达了仕途艰难的伤感、悲戚。(2分)

2021北京房山高三二模语文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5题。(共12分)

青玉案·送山谷【1】弟贬宜州

黄大临【2】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3】。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4】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注释:【1】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2】黄大临:黄庭坚之兄。【3】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慎阳人,学识品行俱佳。在这里,词人赞黄庭坚就如当年的黄叔度。【4】罍:léi,古代的一种酒器。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千峰百嶂”一方面形容到宜州路途艰险,另一面也表明黄庭坚此行前途未卜。

B.“别语”句表达了分手就在眼前,词人心里格外悲伤,喉咙哽咽已经说不成句。

C.“已断离肠能几许”和“断肠人在天涯”中所抒发的“断肠”的情感是一致的。

D.这首词语言虽朴素、平淡,但感情却深厚、强烈,有一种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14.词的后三句用了虚写的手法,下列词句没有使用该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B.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C.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5.有评论家说,本词“听尽空阶雨”中的“尽”字有一字传情之妙。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13.(3分)C(前者抒发的是兄弟之间的别离之情,后者抒发的是天涯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情感。)

14.(3分)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没有使用虚写的手法,它写的是眼前真实所见。)

15.【参考答案及赋分建议】“听尽空阶雨”是词人想象与弟弟离别之后的情景,(1分)句中着一“尽”字,淋漓尽致地道出了词人因离别时的心境而设想的别后状态与心绪。(1分)“尽”字有完结、达到极限之意,(1分)别后的词人夜尽无眠,思绪难排,只得以不停歇地听那滴到空阶上的雨声、直至把那雨声听尽来苦挨时光,(1分)想到弟弟被贬的遭遇,心中充满悲愤之情,想到弟弟远在宜州,心中充满担忧、挂念之情。(1分)雨声听尽情难已,长夜熬尽意难平,“尽”字确实可谓一字传情,用语精妙。(1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