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初三二模试题汇编之说明文阅读

句子大全 2022-12-13 03:26:01
相关推荐

上海2021年初三语文二模之说明文

2021年闵行二模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7分)

闻香识玫瑰

杨先碧

①如果有人蒙上我们的眼睛,并递上了一束鲜花,我们可以闻到诱人的芳香,却有可能说不出花的名字。睁开眼一看,原来是一束玫瑰。那么,人工智能嗅觉是否能根据香味识别出玫瑰?未来的人工智能对嗅觉意味着什么?

②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来破解化学物质的气味。这项研究的成果在食品和香料行业有潜在应用。在日常用品中,一些散发香味的物质可能有毒或有刺激性。我们要寻找更安全、更天然或更温和的物质来代替它们。现在,我们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来辨识天然或人工化学物质的气味。

③或许有人说,我们可以请人去闻啊。但是,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的效率和精确度实在太低。人工智能每分钟可以筛选数百种化学物质,而且能给出相对精确的气味参数,这种能力即使是鼻子最灵敏的人也远远无法与之相比。况且,让人去闻各种各样安全性不确定的气味,也可能对健康带来伤害。

④目前,生理学家已经解开了人类嗅觉奥秘。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团队在人类嗅觉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的研究成果来建立人工智能嗅觉模型。他们首先开发了一种智能程序,可以让机器学习人类气味感受器的运作方法。然后,他们为人工智能嗅觉安排了多达约100万种化学物质进行气味测试,并不断调整参数,直到人工智能嗅觉可以进行精确的测量。在最近的一次测试中,人工智能嗅觉可以闻出玫瑰的香味,而且还能根据香味的细微差异来判断玫瑰的品种。当园艺学家今后开发出新的花卉品种后,香味指标就可以靠人工智能的测试来提供。

⑤人工智能嗅觉除了对已有物质的气味进行辨识筛选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预测新物质的气味。也就是说,一种物质没有被合成出来或没有被发现之前,我们原本不可能确切了解它的气味。但人工智能嗅觉可以根据嗅觉数据库中已有的各种参数来预测新物质的气味。比如,某公司希望开发一种新的特殊气味的香水。为此,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室模拟,提出100种物质作为候选香味的成分;人工智能嗅觉对这些成分进行筛选,最终可以找到适合制造新气味香水的成分。

⑥对化学物质气味的人工智能化预测,创造了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它对化学家和新产品开发者来说都有很大帮助。他们开发出新的化学物质或产品后,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嗅觉来分析产生这种气味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是否可用于食品、香料或其他相关行业。

⑦人工智能嗅觉还可以测试按照一定的配方将多种化学物质组合后产生的气味。这就让人工智能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万能的气味“调色板”。通过它能调配出有各种功用的气味。比如,科学家正在利用这种方法开发一种对人无味无害的驱蚊剂。

⑧人工智能正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辨识气味方面它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删改)

14.文章的第③段用了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人工智能嗅觉的作用主要包括:(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⑦段“调色板”引号的作用是( )(3分)

A.引用 B.强调 C.特殊含义 D.解释说明

17.简析本文标题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分)作比较 (3分)通过将人工智能嗅觉和人亲自去闻气味作对比,突出说明了人工智能嗅觉的效率、精确度和安全性都更高。

15.(1)(2分)对已有物质的气味进行筛选(2)(2分)预测新物质的气味(3)(2分)测试按照一定的配方将多种化学物质组合后产生的气味 16.(3分)C

17.(4分)引出了说明对象——人工智能嗅觉;点明了人工智能嗅觉的作用;把日常生活行为作为题目,增强了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021年松江二模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网络文学

①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网络文学在短短10余年光景中,竟然发展成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网络文学的读者已达2.74亿人、注册写手200多万人、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部分“神作”甚至能够辐射影视、游戏、动漫等多个行业,实现全版权开发。如此高光表现,自然引得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身其中,跑马圈地。

②有人惊叹,看网络小说每千字虽然只要几分钱,但累计起来竟成了一门数以亿计的大生意。而有专家的表述更为精辟:网络文学由原生时代进入资本时代。

③网络文学这个曾经不起眼的行业,如今正在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金矿。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巨头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产业布局,在经历多次洗牌和整合后,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合并,成立阅文集团,成为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网络文学集团。

④在强大资本的支持下,网络文学产业也不仅仅满足于文学作品的销售,而是走向全版权运营,围绕一些当红IP,打造游戏、动漫、影视等衍生产品,以网络文学为起点,撬动更大的产业发展。近几年,《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择天记》等几乎所有热播电视剧,都是改编自网络小说。

⑤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不再仅仅停留在网上。对于很多平时不看网络文学的人来说,不知不觉间,网文已经通过其他形式,进入了他们的生活。

⑥网络文学甚至都已走出国门,开始影响海外的年轻人。2016年,一个名为“武侠世界”的网站开始走入媒体视野。这个有着中国色彩名字的美国网站,专注于翻译中国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虽然诞生仅两年,却在美国拥有大批粉丝,并进一步获得其他国家读者的追捧与点赞。

⑦据了解,在大部分网络文学网站,作品刚刚发布时均称之为公共章节,供用户免费阅读,用户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开始向订阅用户收取每千字2-5分钱,网站则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与作者分享利益。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写作的速度和长度就直接关系到作者和网站的收入,也就是说,更新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导致了作品越写越长,100万字往往只是起步。一部叫《武神空间》的作品一共写了4178章,总字数达到1000多万字;《从零开始》从2005年开始连载,一直到2016年3月份才完本,一共写了11年,总字数超过2000万字。

⑧有专家指出,这种商业模式的确让网络文学实现了超大规模的类型化生产,但是否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值得深思,同时,网络文学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摘自2017《人民日报》,有删改)

13.第①段加点词“高光表现”在文中具体指。(2分)

14.对第②-④段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② 段加点的关联词“虽然……但”,意在强调阅读网络小说的成本不高。

B 网络文学的“原生时代”指免费阅读作品,“资本时代”指付费阅读作品。

C 如今网络文学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金矿,是因为阅文集团的规模大和实力强。

D “撬动更大产业发展”是指以网络文学为起点,衍生游戏、动漫、影视等产业。

15.请简要概括第⑤-⑦段的说明内容。(4分)

(1);(2)。

16.第⑦段画线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4分)

17.第⑤⑥两段的顺序能否颠倒?请简述理由。(5分)

(一)(18分)

13.(2分)网络文学读者、写手多,收入高,部分作品辐射到其他多个行业。

14.(3分)D(3分) B(1分)

15.(2+2分)(1)网络文学的影响力 (2)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

16.(4分)通过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分)具体说明了在特定的商业模式下,网络文学的作品越写越长(2分)。

17.(5分)不能颠倒(1分),第⑤段写了网络文学在国内的影响力(1分),第⑥段写了网络文学对海外年轻人的影响(1分),是按照影响范围由小到大的逻辑顺序安排的(2分)。

2021年黄浦二模

为什么统计数据有时会“撒谎”

①收集统计数据是一项复杂而又精细的工作,每一步都有出错的可能。即使所有的细节都万无一失,最终得到的数据里也会隐藏大量的陷阱。如果盲目地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有时会得出一些甚为荒谬的结论。

统计学家曾经调查过铀矿工人的寿命,其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在铀矿工作的工人居然与普通人的寿命相当,有时甚至更长!难道统计结果表明在铀矿工作对身体无害甚至有益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只有那些身强体壮的人才会去铀矿工作,他们的寿命本来就可能长一些;正是因为去了铀矿工作,才把他们的寿命拉低到了平均水平,造成了数据的虚假独立性。这种现象常常被称为健康工人效应。

有虚假的独立性数据,就有虚假的相关性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去救火的消防员越多,火灾损失也越大。初次听到这样的结论,想必大家的反应都一样:这怎么可能呢?仔细想想你就明白了:正是因为火灾灾情越严重,损失就越大,所以才会有更多消防员去救火。这里的因果关系弄颠倒了。数据只能显示两个事情有相关性,但并不能告诉你它们内部的逻辑关系。

事实上,两个在统计数据上呈现相关性的事件,甚至有可能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统计数据表明,冰激凌销量增加,鲨鱼食人事件也会同时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冰激凌销售点全部取缔了,就能减小人被鲨鱼吃掉的概率。真实的情况是,这两个变量同时增加只不过是因为夏天到了。又如,统计数据显示,篮球队的获胜率,竟然与队员的球袜长度成正比。难道把队员的球袜都换长一些,就能增加球队实力吗?显然不是。数据背后真正的因果关系是,球队的获胜概率和队员的球袜长度同时受第三个因素——队员身高——的影响,这导致了获胜概率与球袜长度之间表现出虚假的相关性。

可见,要想从统计数据中挖掘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只从表面上观察数据,往往会得到一些错误的信息。正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言:“世上一共有三种谎言:谎言,糟糕的谎言,还有统计数据。”

13.第②段加点词“大跌眼镜”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14.第②段以“铀矿工人与普通人的寿命相当,有时甚至更长”为例,是为了说明(3分)

A.铀矿工人寿命更长 B.健康工人效应

C.数据的虚假独立性 D.统计数据会“撒谎”

15.以下内容,适合放入文中的哪一段?(3分)

有数据表明打太极拳的人和不打太极拳的人平均寿命相当。事实上,打太极拳确实可以强身健体,延长寿命,但打太极拳的人往往体弱多病。

A.第②段 B.第③段 C.第④段 D.第⑤段

16.第③-④段中“救火的消防员越多,火灾损失越大”与“冰激凌销量增加,鲨鱼食人事件也会同时增加”两个例子及分析,能互换位置吗?请说明理由。(5分)

17.运用本文第④段中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5分)

【现象一】1950年左右,大气层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和肥胖症人口的数量都出现了一次非常剧烈的增长。

【现象二】20世纪50年代,汽车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尾气排放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陡然增加。

13.(2分)(因出乎意料而)大吃一惊

14.(3分)C

15.(3分)A

16.(5分)不能。因为在说明虚假的相关性数据时,按逻辑应先说明相关性数据中存在因果关系,而虚假体现为因果颠倒,再说明相关性数据没有因果关系(2分)。“消防员救火”的例子是说明因果颠倒,“冰激凌和鲨鱼”的例子说明没有因果关系(2分)。

17.(5分)【示例】大气层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和肥胖症人口的数量变化,都受第三个因素——汽车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的影响,汽车尾气排放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3分);同时,人们更多地用汽车代步,活动大大减少,自然肥胖症人口也会增加(2分)。

2021年静安二模

(一) 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8分)

《诗经》里走出来的昆虫——蜉蝣

① 自古以来,蜉蝣这美丽而又独特的昆虫一直是人们咏怀的对象。最早吟咏蜉蝣的莫

过于《诗经·曹风·蜉蝣》中的“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为何人们会钟情于这一不起眼的小昆虫呢?

②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也是现存最古老的飞行昆虫之一,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广大地区。蜉蝣的种类,目前世界已知的有3000余种。

③蜉蝣体形细长,体壁柔软。复眼发达,单眼3个。触角短,刚毛状。口器咀嚼式。前翅很大,三角形;后翅退化,明显小于前翅。足细弱,仅用于攀附。腹部末端两侧着生1对长的丝状尾须,一些种类还有1根长的中尾丝。

④蜉蝣一生需要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4个阶段。每只雌蜉蝣基本上能产两三千粒卵。卵在水里经过7~14天就会孵化成稚虫。稚虫生活在温度适中、不断流动的活水中,它们附着在水中的物体上,靠吃水里的植物或其它生物的碎屑以及藻类慢慢长大。如果在清澈见底的小溪边随意翻开一块石头,就会发现几只蜉蝣的稚虫瞪着圆圆的可爱的复眼,静静地吸附在石头上,养精蓄锐,等待飞出水面的那一瞬。

⑤稚虫在水里一般要待上1~3年的时间,经过10~50次不等的蜕皮才能离开水面。每蜕一次皮,它们都会长大一些,等到了末龄稚虫期,它们便顺着水草爬出水面,爬到水边的植物或石块上,然后蜕去稚虫期的最后一次皮,伸出美丽的翅,进入亚成虫期。

⑥亚成虫期的蜉蝣与成虫已经很相似了,已具有与成虫几乎一样的翅膀,但翅不透明,体色暗淡,复眼未发育完全,口器还没有完全退化,前足、尾须等附肢和体内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这一时期时间非常短,短暂的停歇后便再次蜕皮,变成翅膀透明、发育完全成熟的成虫。这最后两次蜕皮的间隔有的仅几分钟,有的则数小时,因蜉蝣种类不同而各异。

⑦成虫只有几个小时到几天的寿命,最长的也超不过10天。刚刚蜕皮的成虫必须在翩翩起舞的同时立即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此时的蜉蝣,已经完全没有口器,它们不饮不食,身体轻盈,腹部的尾丝在空中随风飘动,尽展着优yǎ风采。它们在空中交配之后,同时向水面跌落,雄成虫因筋疲力尽很快死去,雌成虫将卵产在水中后,也在水面静静地死去。蜉蝣的生命就是从雌成虫拼尽最后一点力气产在水里的卵开始的。

13.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优yǎ

14. 第⑥段加点词语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3分)

15.下列对蜉蝣生长发育过程及其特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卵孵化成稚虫的时间不会超过10天。

B.稚虫期最后一次蜕皮在水下水草里进行。

C.亚成虫期体内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D. 成虫期口器虽未完全退化但已不能饮食。

16.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后面最合适?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漫长的水中生活,短暂的陆地和空中生活,这就是蜉蝣短暂而充实的一生。然而就是这样柔弱的蜉蝣,却能存活至今,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

17.根据文中信息和以下链接材料,回答问题。(5分)

古人观察到身姿曼妙的蜉蝣在空中不断飞舞,顷刻间又坠落而死,认为蜉蝣是朝生暮死的短命昆虫。你认为古人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链接材料

一般昆虫的一生是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有些昆虫的寿命更短暂,一年能完成好几代,甚至好几十代。比如,科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果蝇,一代只需要10 天的时间。

(一)说明文(18分)

13.雅(2分)

14. 不能删除。“几乎”是“接近于”的意思,(1分)句子的原意是亚成虫期的蜉蝣已具有接近于成虫期的翅膀,但是与成虫期的翅膀还是有区别的,这时期的翅膀是不透明的。(1分)如果删除了“几乎”,就改变了原意,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5.C(3分)

16. 第⑦段后面(1分)。这段文字总括了蜉蝣一生的生活地点和时间,对它强大的生命延续能力表示惊叹(2分),第④至第⑦段先总说后分说蜉蝣生长发育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本段放在第⑦段后面,就与④至⑦段形成总分总的逻辑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1分)。同时呼应文章开头,对人们喜爱吟咏蜉蝣的原因进行解释,即蜉蝣具有惊人的延续后代的能力,从而使文章结构完整(1分)。(共5分)

17. 不对。古人只是凭着原始的观察来认识昆虫,在空中飞舞的蜉蝣只是蜉蝣的成虫阶段(1分);而其稚虫阶段在水中生活时间是很长的,是1~3年(1分);蜉蝣的生命不止一天,用“朝生暮死”来形容并不恰当(1分);一般昆虫的一生是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有些昆虫的寿命更短暂(1分);蜉蝣在昆虫世界算不上是短命昆虫,而是相当长寿的了(1分)。(共5分)

2021年崇明二模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科学家发现改写人类生命的微生物“暗物质”

微生物是生命催化剂

①“生物学总是充满了惊喜。”巴普泰斯特说,“我们并没能对世界上所有DNA进行彻底的普查取样,因此,寻找和发现稀有奇特生物仍然大有可为。”也许有人会认为,巴普泰斯特的努力将徒劳无益,毕竟,我们已经进入了2010年代,而不是1710年代,生物学家要在地球上再次发现新的生命分支已并非易事,更不用说是在我们熟悉的人体环境中了。

②然而,他们错了。

③人体是大约39万亿微生物的家园,比我们人体自身拥有的30万亿细胞还要多。仅在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就生存有约10亿个微生物。

④今年早些时候的一项研究发现,多达2000种不同的微生物物种在人类肠道内繁衍生息。

⑤多年来在我们的认知里,细菌都是有害的,因此我们一直都很讨厌这些微生物。但现在我们知道,我们身体里的许多微生物实际上是我们的“盟友”,它们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得益于新的科学技术,我们现在能够前所未有地看到这个人体“动物园”的细节详情。

⑥几十年前,微生物学家还只能在实验室里培养微生物,来确定它们的身份、研究它们的作用。但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和分析,这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微生物王国的了解进程。

⑦如今,我们可以利用宏基因组学测序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新技术可以根据微生物的DNA来确定其身份,( )需要少量人类排泄物的样本( )行,而不需要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

⑧一旦确定了微生物的DNA片段,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用这些片段来重建某种细菌的整个基因组。研究人员用这个方法,几乎每个月都能发现那些生活在我们体内或身体表面的新的未知微生物。

⑨这些新发现偶然还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吉莉安·班菲尔德和纽约康奈尔大学的露丝·莱伊几年前发现了一种生存在人体肠道内的全新微生物群,这种新发现的微生物是蓝藻菌的近亲。蓝藻菌是对复杂生命进化至关重要的一种微生物,研究小组以希腊神话黑暗水域女神的名字将这种新发现的微生物命名为“美莱娜菌”。

⑩蓝藻菌是已知唯一一种能进行产出氧气的光合作用的有机生物体。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正是因为它们的细胞中结合了这种蓝藻菌。蓝藻菌的这种演化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从而为复杂生命的诞生铺平了道路。但蓝藻菌是如何进化的,至今仍是一个谜,主要是因为我们一直没能找到与它相关的微生物。

11更重要的是,美莱娜菌对于人体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8年的一项研究揭示,帕金森病患者肠道中的美莱娜菌数量比健康人要少得多。美莱娜菌在与蓝藻菌的竞争中占了上风,从而起到了保护我们的作用。

(宇辰编译,有删改)

13.第⑤段“动物园”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14.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的体内和皮肤表面生存着39万亿种微生物。

B.第⑤~⑧段按时间顺序依次展开说明。

C.第⑧段加点词“几乎”更加突出了发现未知微生物的速度之快。

D.美莱娜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蓝藻菌的近亲。

15.选择合适的词填在第⑦段的括号里,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A.还 才 B.且 才 C.只 就 D.却 就

选组词。理由:

16.第11段画线句采用、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17.下面这段文字放回原文哪两段之间最合适?简要说明理由。(5分)

美莱娜菌填补了这一空白。微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为此提出,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是在地球生命进化相对较晚的时间段里出现的。

13. (2分)大量微生物寄生的场所(地方)

14.( 3分)D

15. (4分)C 本句意在说明新技术可以根据微生物的DNA来轻松确定其身份,用“只”“就”能强调做法简单而有效,从而达到准确说明的目的。

16.(4分)举例子 作比较 突出帕金森病患者肠道中的美莱娜菌数量偏少,从而说明美莱娜菌能能保护人体健康。

17.(5分)⑩11段之间。第⑩段说明未能找到与蓝藻菌相关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命体,本段说明美莱娜菌的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白,放在⑩段之后,前呼后应。本段指出美莱娜菌有推动对光合作用产生新认识的作用,第11段“更重要的”的作用与之形成递进,所以应放在11段之前。

2021年虹口二模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8分)

北斗导航系统

①GPS已经很好用了,中国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北斗导航呢?因为GPS不属于中国。我们日常使用的GPS导航所用的卫星信号,主要来自于美国空军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投入建设的GPS,它一直占领着全球定位的民用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受惠于GPS定位系统,但同样也能够一直感受到这套系统的潜在风险。如果战争中GPS服务遭到了人为的暂停或干扰,那么依赖于GPS的所有武器装备都将无法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②你可能会问北斗稳吗?相当稳。现在天上正飞着几十颗卫星,你能在全球任何时间和地点搜到6颗以上的北斗卫星,而在我们生活的亚太地区最少能够搜到12颗北斗卫星。在吸取了GPS,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纳斯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北斗的设计之初就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思路,三种轨道,三种频段,保证了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定位也更精准。

③在四川广汉搭载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水田里面自动转换插秧,它能够自动规划最优的路线自动完成插秧作业。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以前1个人7天才能完成的插秧劳作。在甘肃的田间安装了北斗终端的农机,用于马铃薯和玉米的播种工作,在北斗信号的加持下,农机作业的误差可以控制在1—2厘米,效率提高了20%—25%。北斗正在疯狂输出市场价值,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到了2284亿元,有力支撑了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④北斗还能干什么?它还能用来救人性命。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灾区曾与外界失去一切联系,正是北斗导航系统在救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架起了抗震救灾指挥部与灾区一线指挥机构的沟通桥梁。

⑤在目前整个卫星定位市场上,虽然GPS仍是主流,但是北斗具备非常强的竞争优势。北斗的产品已经输出到了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北斗高精度及北斗辅助快速定位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5亿。中国的北斗,正在成为全球的北斗。

13.第②段划线句说明了北斗导航系统具有(1);

(2);

(3)的优点。(6分)

14.阅读文章③④两段,概括北斗导航系统的作用。(4分)

(1);

(2)。

15.第④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一切”不能删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下列材料放在文中第____段最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北斗系统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北斗卫星导航的无人机可以根据需求快速精准投送应急物资。在湖北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无人机,被广泛的用于区域内的消毒防疫,一架无人机单次喷洒面积可以达到5000平方米,并能覆盖防疫车无法抵达的死角。

13. (6分)(1)信号质量好;(2)抗干扰能力强;(3)定位更精准。(2+2+2)

14.(4分)(1)支撑行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2)用于抗震救灾,救人性命(2+2)

15.(4分)“一切”的意思是“所有”“全部”(1分),意思是汶川地震发生时,灾区和外界失去了所有联系,情况非常危急(1分),更加突出北斗系统在抗震救灾方面的重要意义,删去后无法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6.(4分) 第④段(1分),这段文字介绍了北斗系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1分),用一个“也”字紧承前文所写的北斗导航系统在汶川救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的例子(1分),更加充分地说明了北斗系统在抗震救灾中能救人性命。(1分)

2021年普陀二模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①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竣工。“冰丝带”汇聚了诸多具有创新引领性的建筑设计理念和科技成果,在大跨度索网结构屋顶设计和绿色场馆、智慧场馆建设等方面形成新的亮点,树立起了体育场馆建设新标杆。

②“冰丝带”外观设计灵感来自于冰雪运动和速度的结合。外墙曲面有22条特制圆管玻璃由高到低盘旋,犹如22条“冰丝带”飘舞,象征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动时留下的一圈圈风驰电掣的轨迹;“22”这个数字又代表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年份,这些都体现了冬奥文化。

③“冰丝带”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体现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最高水平。单层索网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建筑的整体高度,建筑体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和谐地融入森林公园的整体环境。索网结构也有效地控制了比赛大厅的空间容积,以节省冰场大空间制冰、除湿、空调等能耗,并为大厅的混响控制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通过单层双向正交双曲面索网的设计,实现建筑功能、超级结构、绿色节能与建筑效果协调一致。

④“冰丝带”为实现速滑馆的使用功能采用了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近1.2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冰面。但制冰会产生大量能耗,“冰丝带”创新采用了中国自有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不仅能完成超大面积制冰,而且充分考量了环保节能的需要。据介绍,使用相同数量的传统制冷剂的碳排放量,是二氧化碳制冷剂的3985倍。将来,在“冰丝带”全冰面运行的情况下,一年可节约大约200万度电。同时,高效的热泵回收系统将制冰系统余热回收,还可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等,一年可节省180万度电。

⑤“冰丝带”为降低屋顶对冰面的热辐射,以节省制冰能源,冰面上方的吊顶采用了全新工艺的低辐射膜结构吊顶,仅此一项就能降低冰面热辐射超过40%。同时,为有效利用光能源,屋面外缘设有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伏电力系统,蓝色的单元电池板自屋顶外边缘向内侧渐变排列。远观如同正在融化的雪,展现了冬季运动的特色。“冰丝带”打造了绿色环保的理念,让北京冬奥会成为最“绿色”的奥运会。

⑥“冰丝带”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智慧化场馆。在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下,场馆中引入了全新的“BIM运维系统”“定位导航系统”“数字孪生系统”等,它们就像是精于计算的“大脑”,具有感应、反馈和动态调节的智慧。传感器能实时感知冰的温度、空气温湿度等环境参数,通过设备自动化调节;数字冰场技术为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提供实时数据和分析;观众和场馆的客户群都可以使用室内外一体化的导航服务到达自己的座位和工作区。

⑦丝带飞扬,连通世界。秀外慧中的“冰丝带”蓄势待发,期待着与来自全世界的宾朋共享奥林匹克荣光。

13. 第②段说明外观设计时重点强调了和。(4分)

14. 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3分)

15. 第④段与第⑤段的顺序不能互换,请说明理由。(5分)

16. 从全文看,“冰丝带”成为体育场馆建设新标杆的原因是:(1)(2)

(3)(6分)

13.“冰丝带”设计灵感的由来 22条 “冰丝带”的象征意义

14.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冰丝带”引进全新的“BIM运维系统”“定位导航系统”“数字孪生系统”等,具有感应、反馈和动态调节的智慧,“冰丝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智慧化场馆。

15.第④段介绍国家速滑馆全冰面设计采用先进的制冰技术和热泵回收系统,既完成超大面积制冰,又努力做到环保节能;第⑤段进一步介绍速滑馆在降低冰面辐射、有效利用光能源方面的精心设计。其说明顺序是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安排,同时也遵循了从馆内到馆外的空间顺序安排。这两段都介绍了速滑馆的节能设计,第⑤段最后一句是两段内容的总结,所以第④段应在第⑤段前。

16.(1)“冰丝带”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 (2)“冰丝带”打造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3)“冰丝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智慧化场馆

2021年青浦二模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9分)

大脑——超凡的奇迹

①仅仅就物质组成来说,我们的大脑完全可以看作一项纯cuì( )的奇迹。人类的大脑长得毫不起眼。它的75%-80%都是水,其余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质。令人惊讶的是,这三样平平无奇的物质组合,竟然带来了视觉、记忆、思考和审美。

②让我们从大脑的运行机制上深入考察一番吧。就算你是静静地坐着,什么都不做,你的大脑也在处理海量的信息。据杜伦大学玛格努斯博士测算,我们的大脑在30秒里处理的信息,就超过了哈勃太空望远镜30年的工作量。一块1立方毫米的大脑皮层,大小就跟一粒沙差不多,却可以容量2000TB的信息,相当于12亿册《水浒传》的信息。据测算,一个健康成年人的大脑理论上可以容纳200艾字节的信息,大致相当于当今世界数字信息内容的总和。

③所以,有人把大脑比作一部无时无刻都在高速运转的机器。尽管我们已经开启了人工智能,但还没有任何一款能媲美一个中等智商的大脑实时接收、存储、分析并处置外界各类信息的综合能力——我们的大脑以极有限的实体承担起海量的信息处理功能,确实让人惊叹。

④据推算,就每单位物质来说,大脑在我们所有器官里最为昂贵,但它使用能量却并没有因此挥霍无度。相反,一个成人的大脑每天只需要大约400卡路里的能量,差不多相当于你吃掉一块奥利奥饼干得到的能量。

⑤具体而言,这架机器需要消耗的能量占比多少呢?虽然对新生儿来说,大脑的能耗不低于总能量的65%,这也是婴儿总是睡觉的原因之一——因为不断发育的大脑把他们累坏了,不得不采用减少肢体活动的办法保证大脑的能量供给,但随着我们长大成人,它的运行越来越高效,通常情况下只用去我们20%的能量。

⑥更神奇的是——对它来说,世界只是一股电脉冲,就像发电报敲出的一连串代码。但正是依靠这种神奇的脉冲,大脑综合各个感官得到的信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三维立体、美妙的世界。你的大脑就是你——其他一切都只是管道和支架。

⑦这样的运行机制,算不算宇宙中最超凡的奇迹?

⑧从哲学上说,大脑更可以看作一个悖论的奇迹:因为大脑,你才获得自由感知周围环境、世界的可能。但这种自由的可能,都来自一个从未真正见过这个世界的器官——我们的大脑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吃不了闻不到,甚至没有疼痛感受器——它被坚硬的骨骼隔绝在静寂和黑暗中,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永久的禁锢。

⑨如果大脑不是宇宙中最超凡的奇迹,那还有什么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值得一提呢?

13.根据第①段的拼音写汉字:纯cuì(1分)

14.梳理文章内容,分析大脑能被称为“最超凡的奇迹”的原因。(7分)

15.第②段画线部分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16.下面这段话,是否有必要加入到第④段结尾处?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如果这还不让你觉得吃惊,那么你设想一下,试着将一块奥利奥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让一台笔记本电脑运转24小时,这绝对是做不到的。

17.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大脑由水、脂肪和蛋白质等成分组成。

B.任何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都优于人工智能。

C.婴儿睡觉多是因为要保证大脑能量的供给。

D.人类大脑自身并不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8分)

13.粹(1分)

14.(1)运行机制(1分)

(2)物质组成平平无奇,却带来视觉、记忆、思考和审美(2分)

(3)实体有限,却能承担起海量的信息处理功能(2分)

(4)从未真正见过世界,却能让我们感知到外部世界(2分)

15.不可删去(1分),画线句表明后文的内容是建立在学者推算的基础上(1分),删去之后,就让后文的结论缺少科学权威性(2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答案一:我认为没有必要(1分)。这句话指出一块奥利奥饼干的能量无法让笔记本运转24小时(1分),但是第④段已经以一块奥利奥饼干为例(1分),生动地说明了大脑运行所需能耗低(1分),没有必要再重复说明这一点。

答案二:我认为有必要(1分),这句话指出一块奥利奥饼干的能量无法让笔记本运转24小时(1分),与前文内容作比较(1分),进一步说明了大脑运行所需能耗低的特点。(1分)

17.B(3分)

2021年徐汇二模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9分)

气象与情绪

①当冬日的寒流从西伯利亚高原吹进神州大地时,你是否发现自己经常会突然不开心,陷入消极情绪而无心学习呢?别着急,这是正常现象。

②天气的确会影响人的情绪:有利的气象条件能让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然而,,甚至会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这即是“气象情绪效应”。

③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用实验证明天气会对人的情绪造成影响。他们通过研究不同天气状况下人们在社交网站发布的动态,发现当出现过冷、过热及下雨等天气时,动态中出现的负面情绪会大幅度增加。

④从气象角度而言,温度最能影响情绪。有研究表明,使人心情舒畅、感觉舒适的温度一般是20-22℃。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人会感到酷热难受、焦躁不安,严重时,人们还会因“情绪中暑”而产生过激行为,因此炎热的夏天是一年中冲动犯罪最多发的季节。如果环境温度低,则会让人萎靡不振,当室温降到10℃以下时,人会感到沉闷、情绪低落;室温低于4℃时,人们的思维效率将受到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下降,很容易出现差错。

⑤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明媚的阳光能让人开心,持续阴天则令人抑郁。阳光能显著提高人体内血清素的含量,使人产生放松感和快感;而缺乏光照会导致大脑中松果体产生的褪黑素减少,褪黑素分泌量的下降被认为是抑郁症的标志。可见光照强度也是影响情绪的一大因素。

⑥在北欧地区,季节性抑郁病症就很常见。患者在每年秋冬季节抑郁症状反复发作,就是因为北欧纬度高、秋冬季缺乏光照;当患者接受光照治疗后,症状会明显缓解,这也从事实的角度印证了光照对情绪的影响。

⑦气压对人的情绪同样有影响。人们常用低气压来比喻一个人心情压抑、憋闷,就是因为当气压突然降低时,人通常会变得烦躁不安、冲动易怒,甚至出现反常行为。

⑧天气与人们的心情密切相关,那么这种关联程度究竟有多大呢?

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较于生活中的其他事件,天气给我们情绪带来的影响实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这也是为什么,阳光明媚的时候,与朋友发生口角的你仍旧会陷入沮丧,阳光照射带来的体内血清素含量提升也无法让人心情迅速好转。再比如,南方孩子看到降雪会异常开心,而早已见惯了雪的北方孩子可能只会默默担心第二天上学的路会不会很滑。

⑩因此,气象因素并不直接决定人的心情和心理变化,而是间接对人的心情产生影响。

11如果情绪“闹脾气”了,我们要学着进行管理,告诉自己不能做情绪的奴隶。学会和情绪友好相处,无论是晴是雨,愿你都能收获美好的心情。

14.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2分)

15.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6.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图表。(9分)

(1)

影响情绪的气象因素 (2)

气象与情绪 (3)

(4)

17.阅读本文后,运用文章内容解释“迁客骚人”有以下感受的原因。(5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节选)

14.(2分)不利的气象条件则让人情绪低落、心情郁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

15.(3分)通过写寒流来袭使人情绪低落的现象,引出本文说明对象——气象与情绪的关系。从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写起,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6.(9分)(1)温度 (2)光照 (3)气压 (4)气象间接影响情绪/气象与情绪关联程度低(3分)

17.(5分)要点:①天气的确会影响迁客骚人的情绪。“淫雨霏霏”这类的恶劣天气会让人“感极而悲”;“春和景明”之类的好天气则让人“喜洋洋”。②相较于生活中的其他事件,天气对情绪的影响并不大。迁客骚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主要还是因为以物喜,以己悲。

2021年长宁二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8分)

什么是文化

①文化学的奠基者英国人类学家泰勒(Tylor),在1871年首先使用了“文化”一词。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文化学论著,罗列八十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至少已有一百六十四种。此后尚有不少新提法,争议甚多。

②各种文化的定义虽有差别,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广义与狭义的不同。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仅指精神产品。本人认同广义的文化定义,简而言之:文化,即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

③二百多万年前,人类开始打打砸砸制造较为粗糙的“旧石器”,用以采集狩猎。一万多年前,人类学会了磨制更为精致的“新石器”,用以耕作畜牧。旧石器,新石器,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创造 。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就是最初的文化,最原始的文化。

④人类创造文化的历史,其实就是对自然环境按自己的需要和意愿,去加工改造的历史。随着人类创造能力的逐渐增强,人在地球上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自然环境的加工改造的力度不断加大,整个地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自然被“人化”的过程。四岳之一的泰山,在地质运动中历经沉浮,到三千万年前大体形成了今天的样貌。它当然是自古而然的自然物。《诗·鲁颂·閟宫》说:“泰山巖巖,鲁邦所詹(瞻)。” 这是二千六百年前的颂诗,可见其时泰山已属鲁国,已在人类活动范围之内了。其后秦始皇确实上过泰山,有石刻为证,字是李斯写的。刻石已毁,今存最早拓本是宋代的。后世登泰山祭拜天地的君王甚多,文人雅士来游览的更是不计其数,山上有许多建筑、石刻。泰山是中国名山中,添加人文景观最早、数量最多的。泰山被严重“人化”了,泰山已是自然与文化的混合物。

⑤文化产生之后,与自然,与人类,共同构成了“世界”。但随着文化的迅速,自然正在急剧萎缩。十九世纪的世界,被蒸汽机改变了。二十世纪的世界,先是被内燃机,再是被核能和计算机更加迅速地改变了。人类的创造力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自然了。

⑥不过,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人类创造的某些文化,确实破坏了自然,恶化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因而,人类在不断提高创造力的同时,更必须增长管控自己创造力的智慧。我们不要忘了爱因斯坦的警告:人类现在面临的,要么是新的思维方式,要么是空前的灾难。

⑦那么新的思维方式从何而来呢?我的体会是,了解、研究人类的文化史,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史,是一个极佳的途径。看看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前人,到底创造了些什么,想想其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反理的,哪些是非理的【注释】。在这之后,我们也许会明白,今天的人类,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

【注释】合理,即合乎理智;反理,即违反理智;非理,即不涉及合理与否。

14.根据文意,第⑤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2分)

A.传播 B. 膨胀 C. 发展 D. 融合

15.请说说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5分)

16.梳理作者的思路,根据文意答题。(8分)

17.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二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和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创造了文化。

B.人在地球上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源于整个地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C.随着机器的发明和运用,人类改变世界的速度越来越快。

D.本文能引起人们对于如何合理创造文化、改变世界的反思。

14 .B

15.画线句意在说明历代君王和文人在泰山留下石刻及建筑,添加了泰山的人文景观(2分)。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体现了泰山已是自然与文化的混合物,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自然被 “人化” 的过程(或“人类创造文化的历史,其实就是对自然环境按自己的需要和意愿,去加工改造的历史。”)(2分)

16. ⑴文化的定义(2分)⑵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或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2分)⑶自然(1分)⑷人类(1分)⑸从了解、研究人类的文化史中寻找新的思维方式(2分)

17 .B

2021年宝山二模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9分)

考试焦虑是怎么回事

①什么是考试焦虑呢?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复杂反应。它可能表现在生理层面上,如直冒冷汗;也可能表现在¨¨层面上,如不断地抓耳挠腮;还包括¨¨层面上的心慌意乱,难以平静。每个人面对人生各个阶段大大小小的考试时,都或多或少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那么,_________?

②从社会层面来说,考生周围的人,比如父母、亲戚、朋友等,都可能对考生的考试成绩抱有期待。尤其是对于重大考试,这种期待就更为强烈。这种周围人的期待,有时会在无形之中给参加考试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期望程度越高,考生随之产生的心理压力越大。比如,有些学生并没有过分关注自己的考试,但他们感到父母对考试的成败非常在乎。如果失败了,就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焦虑也随之产生。

③从心理层面来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对于个人来说,考试被看作一个衡量自身能力的过程。当学生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时,就会感到自身能力得到肯定;反之,当考试失败时,可能会怀疑自身能力。当我们开始担心这种考试失败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时,就很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中。

④考试焦虑产生后,人们常常感到心情难以平静,身体坐立不安,大脑好像变得一片空白——记忆力显然受到了损害。那么,_________?对此,英国研究者艾森克等人提出了一个加工效率理论。

⑤这一理论认为,考试焦虑可能会影响我们对记忆的加工效率。人们需要完成一项任务时,需要付出心理资源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如集中注意力、让自己努力思考等等。这种心理资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处于焦虑的情绪状态时,可用来完成任务的心理资源大大减少。简单来说,就是考试焦虑会让我们无暇应对接下来的考试。

⑥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对考试焦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了认识,那么考试焦虑真的只是考场上的绊脚石吗?

⑦我国心理学家陈顺森等人对考试焦虑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发现了有趣的结果。过高的考试焦虑的确会对人们的记忆力产生负面影响,但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考生的记忆力。

⑧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出乎意料的现象呢?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解释。前文已经介绍了考试焦虑是如何给我们的记忆带来负面影响的。考试焦虑的学生们产生了与任务无关的担忧,分散了注意力,这正是过高的焦虑造成的影响。

⑨此外,研究者们发现,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使学生们产生了警觉,相比于没有什么焦虑的学生,他们会更多地聚焦于任务,努力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这就像龟兔赛跑,没什么焦虑的兔子没有发挥自己的全部实力,相对比较焦虑的乌龟则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最后反而成为了赢家。综合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_______。

⑩因此,当我们在考试前被一股无形的焦虑所缠绕时,也许可以放下恐惧,尝试与焦虑和解。要知道,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能更好地调动心理资源,增强记忆力,帮助我们完成考试。让我们和焦虑握手,在考场上与之化敌为友,借助其一臂之力,取得令人羡慕的好成绩。

13.第⑥段加点词语“绊脚石”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14.第②段画线句的作用是(2分)

1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第①段“¨”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2分)

(2)第①段、第④段横线处,作者依次提出的问题是、

;第⑨段横线处,作者得出的结论是(6分)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考试失败后有负面影响肯定会导致焦虑。

B.考试焦虑程度和实际考试成绩会成正比。

C.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能提高人们警觉性。

D.焦虑成为一种习惯会增强自己的记忆力。

17.有人认为,第⑩段画线句是多余的。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4分)

13.影响考试发挥的障碍(2分)

14.通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列举有些考生过分在乎父母期望,产生焦虑的事例,具体说明“周围人的期待,有时会在无形之中给参加考试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1分)

15.(1)行为(1分);心理(1分) (2)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考试焦虑呢?(2分);考试焦虑为什么会影响记忆力呢?(2分);中等限度(适度)的考试焦虑可以帮助考生取得好成绩。(2分)

16.C(3分)

17.不能(1分)。本句总结全文(1分),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说明读者要正确认识考试焦虑这个写作目的(1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