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苏轼的这首词只有6句 却有5句写景(美到让人心碎)

句子大全 2022-12-14 05:19:01
相关推荐

古往今来,诗人对于离别之情总是歌吟不绝。传世的诗词中,更是有大量的脍炙人口的送别之作。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等。

而对于送别诗、词来说,它最主要的特征,便是表面看起来犹如一幅幅让人心醉的风景画,实际上却饱含了诗人内心极其深沉的情愫。如苏轼的《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是苏轼创作的一首送别词。傅藻曾在《东坡纪年录》中记载:“元丰元年戊午十二月,送颜梁,作《浣溪沙》。”可知苏轼这首词是赠别颜复、梁先而作。这首词主要通过对送别之地的景色描写,寓情于景,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全词只有6句,却有5句写景,因基调萧瑟、凄凉,读起来有美到让人心碎之感。下面小编便向大家介绍苏轼的这首《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词的上片,主要描写了苏轼在戏马台西送别友人时的所见景色。首句“缥缈红妆照浅溪”,即苏轼隐约看到一位女子映照在浅浅的溪水之中。“缥缈”有高远隐约之意,所以这句词反而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而读完整首词你会发现。这首词仅此一句,色调是明媚艳丽的,其余皆是灰暗和荒凉之调。鲜明的对比,是为了下文更好的展开对情感的抒发。

次句“薄云疏雨不成泥”,则对送别的天气进行了描写。即薄薄的云送下了稀稀疏疏的雨,落在地上几乎没有产生泥泞。结合上片起始两句,可以得知苏轼所描绘的景色,是在他还未到达送别之地的路上所见之景。因此,这两句词是随着苏轼的脚步的逐渐推进的。上片最后一句“送君何处古台西”,则说明苏轼已经到了送别之地戏马台西。

我们接着看苏轼这首词的下片。首句“废沼夜来秋水满”是对戏马台旁池沼的近景描写。因为昨夜大雨滂沱,早已干涸的池沼再次涨满了秋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所描写的这幅景象,说明他因为友人的离别,内心中很久没有泛起涟漪的情愫,再次涨高了起来。

紧接着“茂林深处晚莺啼”,天色已晚,茂密的树林深处传来了黄莺的啼鸣。如果说之前对景色的描写是从视觉角度,那么这句苏轼便是从听觉角度,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气氛。同时也点出了苏轼送别友人后所停留的时间之长,衬托出了友情的深重。

最后一句“行人肠断草凄迷”,则直接抒发离别情意,并且通过荒草来表达感极而悲的情绪。情景交融,道出了苏轼对友人离别的悲伤。总的来看,苏轼这首词充分调动了视觉、听觉等感官方面,将一幅幅秋天的特有景色,表达的极其动人,更有深深的离别情意蕴含其中。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