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考研二战上岸 英语从35分逆袭到78分(他只用了这一招)

句子大全 2022-12-15 04:33:02
相关推荐

去年,我有个学医的学生,在职考研,而且是二战。一战349分,专业课很优秀,237分。但是,英语拖了后腿,才考了35分。结果一战失败,非常可惜。

今年二战,成功上岸,英语得了78分,提高了40多分。而我只教了他一个方法——精读。

做考研阅读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尴尬问题?

1. 每个单词都认识,但连成句子就读不懂。

2. 感觉文章读懂了,但题目就是做不对。

3. 语法、句子结构马马虎虎,主干都抓不准。

是不是戳中你的痛点了?猫叔先简单分析一下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每个单词都认识,但连成句子就读不懂。

造成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

一是熟词生义。你认识这个单词的常见含义,但没见过它的生僻含义,导致句意理解上的错位。比如,address这个单词,考研不考你「地址」这种小儿科的含义,而是考了动词用法“向某人说话”。如果以前没遇过,理解上就会产生断层。

二是不会透视句子结构。说白了,就是语法欠火候。

第二个问题——感觉文章读懂了,但题目就是做不对。

这句话本身就自相矛盾,读懂的结果必然是做对题目,做不对还是因为文章没有读懂。你可能只是读懂了文章的某些句子,然后四舍五入,欺骗自己读懂了。而那些没读懂的句子,恰恰就是命题人出题的地方,这才是致命的。

第三个问题——语法、句子结构马马虎虎,主干都抓不准。

不管是英语考试,还是看原著,读外刊,都需要一定的语法基础。单词好比盖楼的砖头,语法好比大楼的地基,地基不牢,垒再多的砖头也是白搭。

很多人学语法都是干啃语法书。这种方法投入产出比极低,再加上语法书晦涩难懂,常常是看了几页就放弃了。正确的做法是学以致用,边学语法边用语法。在阅读的过程中用起来才能加深印象,帮你更好地理解文章。

既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那究竟应该怎么解决?

答案就是,学会精读!

什么是精读?

精读(close reading),就是深度阅读,是相对于泛读(extensive reading)而言的。具体到考研阅读,就是要细琢细磨真题,逐词逐句逐段吃透文章。

李笑来有篇文章叫「阅读只有一种:精读」,他认为好书不能翻翻而已,应该拿来精读。借用他的观点,考研阅读有且有一种:精读。所以,好题也不能只是刷刷而已,而应该用心研读。

为什么要精读考研真题?

真题才是硬道理,是考研英语复习的一大铁律。那为什么要研究真题?

1. 真题最具权威性。历年真题是命题组专家严格按照大纲规定,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而命制的,在权威性上碾压任何模拟题。

2. 真题最具指导性。考研大纲很枯燥抽象,而真题就是大纲规则下的产物。真题会化抽象为具体,直接告诉你词汇怎么考,句型考哪些。

3. 真题最具研究性。命题组那么多英语专家,一年却只出一套题。可谓费尽心思,处处设陷阱,题题都要命。但是,历年真题平均难度很稳定,所以,研究价值最大。

考研圈有一句话,叫「得阅读者得天下」。本文主要介绍阅读理解的精读方法。原因有三。

第一,阅读理解分值比重最大,100分的题目4篇阅读占了40分。

第二,阅读和其他几个题型是相辅相成的,阅读的提高将直接带动其他题型的提高。

第三,阅读题型是出题稳定性最高的,具有最高的研读价值。所以,精读真题是提高考研阅读分数的捷径。

那究竟应该怎么精读真题呢?

敲黑板,划重点。以下是我的「三步精读法」:做题—精读—复习。

第一步,做题。4篇阅读按照规定时间(一个小时左右)做完。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对照解析,分析错误原因。总结命题人的干扰手段,比如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等等。之后做同类题目时,保持对错误设置的敏感性。

第二步,精读。重中之重!

以下是精读的具体步骤,分8步。

1. 逐句细读。逐句的阅读又可细分为三小步。

第一,划分结构。看到一个句子先抓主干,划分句子结构。刚开始精读时,语法不成体系,透视句子结构会比较吃力。这个时候,你要借助一切可用手段(真题辅导书、语法书、网络搜索)搞清句子框架,搜索的过程本身也是提高自己语法水平的过程。「哪里不会点哪里」,逐个击破小的语法知识点,积少成多。慢慢你会发现,阅读的单位不再以单词计了,而是开启语块阅读模式了。精读下去,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第二,查生词短语。凡是不认识的、吃不准的单词和固定搭配,必须每个都查,一个不落。有能力的最好使用英英字典,英英释义能帮你更好地理解掌握它们的用法。第三,翻译句子。可以先采用视译法,根据之前理清的句子结构和查过的单词,理解句子的大体意思。

2. 句句相联。务必搞清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多人把各个句子当成孤零零的个体,不去思考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句子的布局和用意,关系到作者的行文逻辑。吃透这种联系,才能吃透文章的精髓所在。

句与句之间都存在什么联系呢?比如并列、比较、因果、递进、转折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然,几个句子还可能组成一个句群,共同阐明或支撑前面的一个观点。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做对题的关键。

3. 段段相成。这和我们语文课的划分段落大意类似。通过归纳大意,总结出阅读的几种篇章结构,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现象-解释现象-给出建议等。

4. 笔译全文。人往往眼高手低,视译时觉得自己都懂,真正动笔了,就会发现翻译出来的根本不像中国话。所以,翻译一定落实到纸面。这一步对以后做翻译题型帮助极大,不要嫌麻烦,现在的麻烦都是为了以后更省时。

5. 文章思维导图。根据之前分析的段落大意,归纳整理文章的思维导图。这样,作者的行文逻辑一目了然。

6. 整理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摘抄到笔记本上。注意,不要照搬字典,应该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总结。这个过程虽然繁琐,但是,绝对比机械记忆印象来的深刻。

7. 倒译。这一步选做。对照中文译文,再翻译成英文。然后,对着阅读原文,看自己的英文译文存在哪些问题,翻译不出来的地方看看原文是怎么表达的。倒译可以帮你进一步查漏补缺,修正一些语法细节错误,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8. 朗读和背诵。同样选做。朗读和背诵可以培养语感,促进听力,提高语法和写作水平,好处多多,就不细说了。

第三步,复习。

温故知新的道理都懂。复习要有的放矢讲效率,重点温习自己之前未掌握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复习这步很重要,没人能一遍记住知识,不复习,前期努力会废掉一半。

按照我的方法,你能精读十篇文章,基本上就所向无敌了。一定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学习英语的路上没有捷径,你以为的捷径将成为最大的弯路,最好的捷径就是脚踏实地。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 、评论、转发和收藏哦,你的支持,就是猫叔写更多干货的动力!谢谢~”

#英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