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杜甫好诗多 但这一句有何特别(学会其手法足可提高我们写诗水平)

句子大全 2022-12-16 05:36:01
相关推荐

一篇诗词是有字、词、句组成的,字词的锤炼已经讲过很多。那么句的质量是如何去观察与提高的呢?苦水先生曾说过,诗句的质量在于密度产生强度。强度提升得到质量,从物理性的字词组合产生意境与内涵的质变,产生从内向外的张力,从而给读者强烈感受。

对于如何运用好虚实手法,提高诗句密度与强度,我曾在另外文章讲过,这里不再赘述。本文只讲另外一种手法,同样也可以提高诗句内涵,从而提高诗质与张力。以几个例子分析,可以直观感受不同。

杜甫的《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有一句诗: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这句诗好不好?好!好在什么地方?我先不点明为何好,只是把这句诗调整一下,调整为“路经滟滪石高峻,天入沧浪波渺茫”。

这么一调整,感觉完全不同。调整后的感觉比原句区别太大了,原句的好处一下子显现出来,调整的句子太差。但是诸位别笑,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写的诗句,就是类似“路经滟滪石高峻,天入沧浪波渺茫。”这样的句子。想不到学杜甫那样子去写句子。

第一句,一看就是老手写的。第二句,一看就还比较稚嫩,新手写的。为何?诗词要透出,不要写出。要精警,要密实,不要拉稀。句意连属,平铺直叙,这是是散文常用的手法,第二句就是这种,而诗是不一样的。

成熟的诗,在叙意时一般不一气直叙。明白晓畅。联词时也不喜文从字顺、平板挨接。这种方法叫:语不接意接

再回头看看调整后这句,“路经滟滪石高峻,天入沧浪波渺茫。”这个就是一气直下。石高峻、波渺茫就顺着接前面的路经滟滪、天入沧浪,完全是那种说完了就完了的写法,一句话就一个意思,给人脑海里的印象不深。

而杜甫的,路经滟滪 、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在语言字面上看这是断开的一句话,里面有两重意思,所以给读者的感觉比较密实,意思要丰富不少。故此句子的内在就饱满,鼓了起来,感觉有张力。

而且这样前四后三,不同的意象用内在组合在一起,诗句的广度就大了很多,意味无穷。

再来看看杜牧的这句: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澹云开今古同。

这句也一样的道理。六朝文物,是叙事。突然联接“草连空”三字的写景。天澹云开,也是写景。再突然联接今古同,叙事。

从细节上看,“六朝文物”写的是时间,接上“草连空”写的是空间。“天澹云开”拉的是空间,“今古同”接上的是时间。这样时空交错,景事交接,初看起来字面未必衔接,但是用意上却没断开,而且还能收到密度浓收的效果,诗句的质感就强。意就饱满,在字面外含蓄而有味。

再比如”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这两句感觉也很不错,比较飘逸。但是仔细斟酌,其实还可以锤炼,使其强度加强。

因为这两句是人家王勃的滕王阁序的句子,属于散文句式。如果按照律诗的句子来写,可使其强度提高。

比如,浓缩为“闲云潭影几度秋”,这样的句子感觉就是很强健,放在诗里可以当骨架。这种写法就不是飘逸了。这种手法就和 “天澹云开今古同”一样的。

好比杜牧这一句“六朝文物草连空,”在别人写来,估计要花两句来写,但是他用一句就可以了。那可不可以说,在这一句的七个字外,还蕴含有另一句话。普通人两句话,他一句话就可以解决意思。所以,写诗词,也不要拉稀似地写,可以一句就不要两句。

其实,以前我说的虚实,也是有这样的道理。七言两截,三截,甚至更多。这就是精警。杜甫其实有很多这种很密实的句子,一句里边说三四件事的,强度很大。

诗句这样截断之后,联接之间有一段距离的。这一段文字之外的空白距离中,蕴含着很多字面上没有说出来的诗意。也就是我所说的,不要直接说出,要表达出来。你直接把所有东西喊出,没什么意思的,那变成了说教。

语不接意接,一句话可以说完的不要拉扯成几句。这种手法可以令诗意倍增,诗句内在的张力可以大大提高。

#原创诗词#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诗词原创火云

填词《薄倖.来生缘》长调以寄命运之奇妙,情深或不寿,百感人生

这个词牌叫《喝火令》,有何怪异之处?且看分析与原创填词4阕

朗朗上口与憋屈不畅诗词有何区别?学会这些知识,让诗词更加优美

让诗词读起来像诗词,此诀窍必须明白,否则写得再多也是流水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