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1962年中印战争 美国怂恿老蒋反攻大陆(蒋介石一句话得主席赞叹)

句子大全 2022-12-21 06:01:01
相关推荐

「来源: |历史部落格 ID:gh_600e803ca183」

1951年2月,印度政府派兵侵占达旺,驱逐行驶管辖权力的地方政府。随后,印度派出空中作战机,与陆军遥相配合,一举侵占了巴恰西仁,不顾国际条例强行建立军队基地。

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的伊始,国家忙于抗美援朝战争,将国内大部分兵力输送到了朝鲜。见中国无暇顾及中印边界问题,印度愈加肆无忌惮。

1954年,印度政府侵占我国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建立“东北边境特区”。与此同时,印度更恬不知耻地将未经标定的边界改为已定界,将他们的野蛮行径合理化。

1955至1958年,印度先后又侵占波林三多、巨哇以及曲惹等地,甚至连我国什布奇山江附近的草地也收入囊中。其做法行同狗彘,不齿于人。

中国秉承着两国和平关系的愿景,对于印度的暴力侵占始终保持隐忍克制的态度。然而,印度政府不仅没有幡然悔悟,反而挑衅连连,大肆蚕食我国领土。见印度完全将两国和平的愿景置若罔闻,我国毛主席指示道:“印军入侵,绝不退让!”

在中印两军激烈交战之余,美国总统肯尼迪却悄然派遣一名上将远赴台湾。他去台湾干什么呢?听到蒋介石的回答,他又为什么坐立不安呢?

在正文开始前,还请看官们动动发财的小手,点个关注。以便回顾往期内容,同时也不错过以后的精彩内容。

狂悖之徒,交战后仓皇而逃

1962年10月,印度总理尼赫鲁立于印军之上,下令要求将中国军队赶出中国领土。其言语狂悖无道,目空四海。至此中印战争全面爆发。

然而,向来以大国自居的印度不辨战争形势,在向我国发起大规模进攻后,遭到新疆、西藏边防部队的自卫还击。此次边境之战,共经历了两个作战阶段。

10月20日至28日,印军投入总兵力22000余人。而我军除了新疆和西藏的边防部队,还加入了林芝、山南以及昌都分区的军事势力。

为了依托克节朗山高谷深的地理环境,印军采取背山面水、宽正纵深的战略部署。但这样的部署虽与险要高山紧密联系,却也将自己的右翼暴露在我军面前。与此同时,印军阵地多设在谷地、河边、山腰以及垭口等地,以便控制桥梁和道路,对我军进行火力炮轰。

除此之外,印军修筑多重以地堡群为主的防御工事。地堡数量众多、空间巨大,彼此之间既有笙壕相连,又有诸多射孔相嵌。视界虽受到一定的局限,但蛇行鳞潜,隐蔽性较好。

针对印军的部署,我军也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从左右两翼切入,包围印军,从而分割歼敌、各个击破。同时我军加强各军协作,以火力压制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20日7时30分,我军对克节朗地区的印军发起长达15分钟的火力袭击。诸多地堡在炮轰之下倾坠崩塌,印军的防御工事遭到严重摧毁。45分时,我军深入突进印军阵地。

作战开始后,仅半天之余,我军全歼扯冬、卡龙等印军360余人,俘虏瑞克中校和泰瓦利中校,砍掉了印军薄弱的左翼。

作为印军的右翼沙则,设立据点已久,防御工事较为完备。不仅构筑了坚固的地堡,还设置了高0.5米,宽3米的铁丝网道。以纵深梯次的配置,防御我军的进攻。但此次战斗,仍以我军胜利而告终。在歼灭印军162人后,印军右翼摧枯拉朽,溃不成军。

21日上午,我军对克节朗河以南山林、章多等地进行清剿。歼灭了以拉姆·辛格为首的通信团770余人,以及以拉顿·辛格为代表的步营970余人。至此,印军再无任何退路。

11月16日至21日,中印之战进入第二作战阶段。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印度当局立即从全国调兵,将印军人数扩充到3万人。我军兵力也增至13个团,外加一部分炮兵。

根据印军的布局,我军采取两翼夹击、纵深迂回的战略断敌退路。激战一天,我军占领西山口、德让宗等各个重要地区,印军一部全军覆没。随后,我军展开大面积的搜剿,歼敌之余迅速占领了瓦弄。同时,在中西两段地区,均清除了印军设立的据点。

眼见印度即将战败,尼赫鲁派人献策蒋介石。倘若台印两军双管齐下,左右夹击,势必能将共军一举歼灭。尼赫鲁无非想利用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决心,分散我军的注意力。但蒋介石哪里看不出尼赫鲁的心思?一口回绝了尼赫鲁希望出兵的求助之意。

在印军各个部队遭到我军重创后,侥幸存活的印军仓皇而逃。但在我军大面积扫荡之下,他们安然出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11月22日零时,依据毛主席的指示,中印边界全线停火。

野心膨胀,奉行领土扩张主义

在中印战争之前,印度一直与中国交好,而身为总理的尼赫鲁又为什么要挑起战争呢?

早在1947年,尼赫鲁就在演讲中提到,印度将成为亚洲的轴心。而他本人又成长于英国殖民时期,在军事理论中,尼赫鲁奉行领土侵略政策;在当时的国际外交中,作为第三世界的领袖人物之一,颇具名声与威望。因此,他始终致力于让印度成为亚洲的轴心。

与此同时,印度内部隐藏着巨大的社会矛盾。尼赫鲁出台的土地改革政策不仅没有缓解农民贫困问题,反而趋于恶化。一时之间,罢工斗争、反饥饿斗争、抗税斗争此起彼伏。为了转嫁矛盾,尼赫鲁将枪口对向了中国边境。

尼赫鲁不仅公然支持西藏反动农奴主叛乱,还向西藏地方提供武器,否认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后,他下达“将中国军队赶出去”的命令,挑起中印边界战争。

而此次中印之战更得到了美苏两国的支持,双方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军火,还派出了印度所需的军事作战机。美苏的援助鼓舞了尼赫鲁的决心,他坚信此次战役,印度必胜。

在尼赫鲁的影响下,印军对掠夺中国的领土表现出极大的狂热。甚至在言行举止之间,嘲笑我军皆是没有胡子的娃娃。但中印战争的结果早已分明,那些蓄着浓密胡子的印军反而被我军一击即溃,或为枪下亡魂,或为逃命之徒。直到印度惨败,尼赫鲁才不得不承认道:“我们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中。”

隔岸观火,欲收渔翁之利

中印之战爆发时,与中国交恶的苏联不过是想找个代理人,借机遏制中国的发展。这一点在赫鲁晓夫最后一次访问我国时便初见端倪。当然,苏联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印度洋的出口,打开印度洋出口这个通道。苏联的援助让尼赫鲁萌生了可以称霸亚洲的幻想,否则印军不敢如此猖狂放肆地蚕食我国领土。

而美国帮助印度,也是因为美军在朝鲜战场上被我军痛打。虽然美国援助了军火,但都是一些旧式,甚至是二战后遗留下来的武器。美国害怕在鼎力相助后,印度转头倒向苏联,所以美国不过是象征性地对印军施以援助。

因此,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虽然同时向印度提供了军事物资,但两国对中印战争均采取观望的态度。一旦中国落败,他们坐享战争胜利的果实。即便印度战败,他们也没有任何损失。

在我军主动全线停战后,中国在国际上收获了极大的赞誉,提高了国际地位。而作为印度背后援助的美苏两国则全身而退,独留印度自己收拾战败的残局。

陆台一心,制华之计胎死腹中

然而,美国妄图制裁中国的表现并非仅仅停留在援助印军之上。中印交战之时,美国上将费尔特奉总统肯尼迪之令,赴往台湾。

见到蒋介石后,费尔特说道:“总统先生,中印边界战争全面爆发,此时是您反攻复国的最好时机。如果您愿意反攻大陆,我们美国将为您提供全力的帮助。”

话音刚落,费尔特便开始打量蒋介石的神情。他深知蒋介石早有反攻之心,眼下正是一举进攻的最好时机。但蒋介石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他震惊万分。

“将军阁下,你我心里明镜一般,此次共军与印军作战,为的是收复领土,捍卫主权。若我此时在共军背后痛下毒手,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更会遭万世唾骂。”

见蒋介石的态度坚硬,不容半分置喙,费尔特深知多说无益。小坐一会,便又赴往美国,将蒋介石之意告知肯尼迪总统。在得知蒋介石对中印战争的态度后,毛主席欣慰地说道:“蒋介石还算有些良心。”

尽管蒋介石与毛主席之间有些恩怨,但两人所谋所作皆为中国。面对外敌入侵,他们自然冰释前嫌,一致对外。这一点是印度,同时也是美国始料未及的。

国际上的政治变化向来波诡云谲、变化多端,任何国家的任何行为,皆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尼赫鲁妄图成为亚洲霸主开始,便注定了这场战争以印度惨败而告终。而中国绝不是昔日沉睡的雄狮,侵我中华者,势必自食其果,日暮途穷。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大家喜欢本期内容,欢迎点赞、收藏、转发、关注,我们将会带您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