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论语》中“最狠”的对话 孔子:实话告诉你(好人就是没好报)

句子大全 2022-12-26 02:15:01
相关推荐

很多话,除了看到它表面的意思,我们还应该想到,它背后想说什么。

一、质问

孔子一生最大的困厄,或许就是“厄于陈蔡”。《论语》上记载说——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陈地遇阻,粮食吃尽,很多弟子生病,不能前行,饥饿交迫。

这时候,生性耿直急躁的子路怒气冲冲地找来。

愠,是非常非常生气的样子。

子路见了孔子,开口就问:老师,君子也会有如此困窘的时候吗?

很多人认为子路是在疑惑提问,其实他是在质问。

在子路非常愤怒地提出这个问题背后,他的潜台词是:

老师您教导我们要做德行高尚、志虑忠纯的君子,我们信了,我们都在努力地“做君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是到头来,为什么还是会遭遇到如此困厄交加的情形?

子路真正想表达的是: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君子?

在这样的愤怒背后,隐藏的是一次“信仰危机”——

我们在遭遇磨难困窘的时候,往往会对自己一直的坚持产生动摇。

就像,在现实之中,很多人会有这样疑惑:

我们一直被教育要做一个好人,很多人都说“好人有好报”,可是为什么,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更多的却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好人”?

二、好人

什么叫“好人”?或许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检验。

第一,“好人”不是一个静止的称呼。

我们总以为,这个人一直“做好事”,从来不给别人添麻烦,那他一定是一个好人。其实好人不是一个静止固定的称呼,它是一个即时状态:当一个人在做好事的时候,他是一个“好人”,其他时候,他只是一个人。

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认为的“好人”也会有内心阴暗的想法?为什么“好人”也会做坏事?

不要对人性有太多的苛求,人会做好事,也会做坏事。不要认为“好人”就一定会内心坦荡,一直光明正大。

第二,“好人”不是自我感动。

很多时候,“好人”、“君子”这样的称呼,就像你的名字一样,是拿来给别人叫的,你不能把它当作自我感动。

这句话的要求是:施恩 不 望 报。

“好人”是不能奢求别人回报的。

很多时候,有人做了好事,他在心内会不由自主升起一种“自我感动”:你看,我帮了他,我做了好事。

这时候,在他心底产生的另一个想法一定是“他们会怎么报答我”?

心里一旦有了期待,就有了失望的风险。

如果被帮助的人并没有按照你设想地来回报自己,那心中难免失衡。

按照佛家的说法,要求回报的“好人”是“有漏”的,是不究竟的。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回报,那你就不是真正的“好人”。

所以,怎样才能保持心情愉快?那就是,做了好事赶紧忘掉。

第三,“好人”是需要经受考验的。

如果不必经受考验,“好人”只是别人的称赞和自己心中的自我感动,那这世界上的好人,未免也就太多。

好人是要经受考验的,这种考验就是——“好人没好报”!

如果你心里一直想着“好人有好报”,那说明你做好人的时候,其实是想要回报的,而且是想要“好报”。

如果告诉你“好人没好报”,而你还是愿意去做一个好人,这才说明,你是一个好人。

通过这三个标准,你还觉得“好人”很容易做吗?

三、君子固穷

在听到子路的质问之后,孔子听明白了他话语中的“潜台词”,于是孔子非常沉静地回答: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当然会有穷困的时候,但即使穷困,“君子”还是有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不会像“小人”那样无所不用其极。

——这才是君子之所以能被称为“君子”的原因。

孔子回答地很清楚:谁告诉你君子就不会遇到困窘?

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同样适用:谁告诉你好人一定会有好报?

君子能成为君子,不是因为他一路坦途,平安顺遂,而是因为他也会遭遇磨难,不同的是,在遇到艰难险阻的时候,怎么选择才是决定他成为“君子”还是“小人”的根本。

《论语》中还有一句话: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你想做“君子”和“好人”的时候,那就准备好,经受磨难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