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这句话 在《道德经》中出现了两次(是趋利避害的大智慧)

句子大全 2022-12-26 03:17:01
相关推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千面略懂先生、千面修行者、略懂小姐

欢迎大家来学习《道德经解密81讲》!

我之前组织过很多有关《道德经》零散的文章,而这次,将会在这些文章的基础上,做一个思想上的提升,系统地谈《道德经》。能让大家全面、系统地学习它。

希望你能有所收获,今天这一讲很重要,请您阅读。

《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智慧结晶,从古至今被用于治国、齐家、修身等方面,被世人奉为“万经之王”。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道德经》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确实如此,在我们精神迷茫,摇摆不定,焦虑无助的时候,可以在《道德经》里找寻答案。

《道德经》虽区区五千字,却字字蕴含深意,充满人生哲理。值得一提的是,有句话很特别,在整部《道德经》里出现了两次,分别是第4章和第56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经》第4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经》第56章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句话大意是,人要挫掉锋芒,消解纷争,收敛光耀,混同尘世,这正是老子劝诫世人的可以趋利避害的大智慧。

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之下,世人都被教导要谦虚谨慎,不要自满自大,妄言妄论。

世间万物内在皆存奥妙玄机,且瞬息变幻万千,人不可没有敬畏心,切莫管窥蛙见就以为知晓一切真相。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聪明有智慧的人,常常沉默寡言,谨言慎行。而到处夸夸其谈,高谈阔论的人往往很愚蠢。

“无知者无畏”,越无知,越胆大,懂得越少的人,就越是喜欢把胸口半点墨拿出来炫耀,以彰显自己多么高大上。这说到底是一种无知者的浮夸。

而当一个人越博学,就越明白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这世间未知亦是无边无际。就算现在科学发展到如斯程度,仍存在无数不解之谜。所以,千万不可把话说得太满,言论不要起得太高。

俗话说,“祸从口出”。人在一个群体里,如果既多话又浮夸,就容易成为关注焦点,那么一言一行都会被成倍放大。

若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倒无可厚非。倘若,只是“无知无畏”地袒露底牌,那就可怕极了。

说的话里有多少错误纰漏,多少虚假夸大,都一一被有心者记下,会揣测出你真正实力到底几斤几两,那么,你这个人在他人眼里基本属于透明了,也就没什么保命底牌。

“静水流深,智者无言”,深沉水面表面无波,而藏匿之下的是波涛暗涌。

智者不喜言辞,并非不知不懂,而是知道越多,越不会口无遮拦。他们懂得,凡事三思后行,说话点到为止,方为趋利避害之上策。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再有才能的人,也会毁于“傲”字。恃才傲物、表现欲太强,最终会自毁前程,而在古时,命都可能搭出去。

破译曹操“鸡肋”口令,自作主张下传军令的东汉大才子杨修,此前几次三番抖机灵,早就惹烦了曹操,最后也因此被砍了脑袋。

不懂收敛锋芒的人,总喜欢把自己最高能的部分放出来,无形中,对外释放出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从而刺痛旁人的自尊心与自卑感。

通常我们面对比自己强太多的人,自然产生一种距离感。距离感一旦产生,就形成人际屏障,会让工作、交际变得困难重重。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自身努力,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糟糕的人际关系,往往会为成功设下重重关卡。

别总想着出其不意地“C位出道”,一个人的优秀没必要总拿出来秀,秀得多,就显得轻佻不稳重。

而且,你就算再优秀,也不可用锋芒处处树敌。切勿用低情商秀能力,否则遭遇人际危机就在所难免了。

再者,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人不可自傲自居,眼光放高远一些,脚步走踏实一些,学会隐藏实力,可在必要时自保。

特别你自身实力薄弱时,就更不可通过自掀底牌来殊死一搏,以此刷存在感风险与代价都太大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