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孔子的马偷吃庄稼被抓 十哲子贡要不回马(不料马夫一句话讨回)

句子大全 2022-12-27 06:09:01
相关推荐

有次孔子出游,马跑去吃了农夫的庄稼。农夫生气地把马扣下,子贡去找农夫要马,赔礼道歉,好话说尽,但马却没要回。孔子让马夫去要,马夫几句话就把马要回了。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客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他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还善于经商,不仅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还被民间信奉为财神。

而且,孔子屡次遇危难、遭险恶时,子贡总能挺身而出,显其大智大勇。《史记·孔子世家》曾载孔子困陈、蔡,绝粮,情形十分危急,而当时孔子门徒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是“子贡使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所以说,子贡是孔门弟子中之最杰出者其中之一。

然而,屡救孔子于危难,善于办“大事”的子贡,也有办不成的“小事”。这次孔子出游,马跑去吃了农夫的庄稼,农夫非常生气,子贡毛遂自荐,便主动去找农夫要马。不料,子贡兴致勃勃而去,低头丧气而回。

众人疑惑,在大家的印象里,子贡可是能言善辩,屡屡救人于危难的大人物,都想着给农夫讨回一匹马,对子贡来说,手到擒来,没想到竟然失败而归。众人不解,问起细节。子贡从头至尾讲述了一遍,原来他引经据典,将各种大雅之作,给农夫讲了一遍,农夫听得不耐烦,直接把子贡赶了回来。

孔子这才笑着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劝说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请飞鸟聆听九韶(相传是周朝雅乐之一)般优美的音乐一样,乃是对牛弹琴,白费力气,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于是,孔子便改派马夫前去要马,马夫见到农夫,先是寒暄了一会,两人渐渐熟悉后,马夫说:“我这也是第一次来你们这里,你也从没有去过我们那里,但是我们那里的庄稼和你们这里的庄稼一模一样,我的马儿怎么知道这是你的庄稼,而不能吃呢?”农夫听了觉得有道理,便把马儿还给了马夫。

这个典故就收录于《智囊全集》政略篇,名曰“子贡尚不能说服农夫”。读了这个典故中,我们是否有所感悟,有所启发呢?生活中、工作中,我们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场景,尤其是做领导的,有些事情,你派不同的员工去做,结果将会大相径庭。

而没有做成功的员工,也不是能力不行,做成功的员工,也不是能力在众人之上,只是每个人的思维不同,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同,结局也就不同。所以说,成功的领导,事业上有大成就的成功人士,也不是他们多厉害,只是他们懂得知人善任,用对的人做对的事情而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子贡是个读书人,农夫是个粗人,子贡在农夫面前,仍用之乎者也,用对待帝王将相的那一套来对待农夫,农夫自然不听。因两人的学识、修养相差太远,彼此早已心存距离,农夫听到子贡开口的那一刻,就已经在排斥他了,又怎肯还他马。

既然如此,那孔子为何不直接派农夫去讨马,而是先让子贡去,再让马夫去呢?这是因为孔子格局大,高瞻远瞩,他料到如果先让马夫去,凭借子贡的成就和威望,即便马夫要回了马,他也不服气。

而等子贡碰壁后,再让马夫去,子贡心中既无怨言,马夫又有了表现的机会,一举两得。圣人之所以称为圣人,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无非就是他们能通达人情事理,人尽其用罢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情商高,知人善任!

冯梦龙老先生还特意评析说:“圣人达人之情,故能尽人之用;后世以文法束人,以资格限人,又以兼长望人,天下事岂有济乎!”

其实,人跟人的差别,就在于为人处事的格局,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随机应变的智慧所决定,而这些又基本是靠后天学习得来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