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佛教:佛经中的这一句话(道出了万物的“根本”)

句子大全 2022-12-28 02:05:01
相关推荐

人的一生,都充满了喜怒哀乐。有了好事,开心不已;有了不顺心的事,烦恼不已。佛教中说,人的一切苦乐,都来源于人的心念。只要学会将心念改变过来,你就能远离诸苦,得到诸乐。

许多人由此去佛经中找寻佛教中所说的“离苦得乐”的方法,却发现里面除了“空”之外,什么也没有发现。于是有人就告诉他,你这是“有求”,是“执著”。然而,他不懂什么是有求,什么是执著。如果一个人,对幸福也不“执著”,那还要怎么活?

追逐幸福,是一个人的天性,佛经中确实提到了让人离苦得乐的方法。同时,佛教中还讲究一个“悟性”。之所以你没有从中找到幸福,是因为你没有“悟”到其中包含的人生道理。

佛陀认为,外界的一切,都会在人的心念下发生变化。你的心是怎样的,外界给你的展现便是怎样的。

佛教中常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比如一个人做好事,他的心中,会感觉到“这是善良的”,由此,他的心中会感觉到踏实。当一个人做坏事,他的心中,会感觉到“这是不好的”,由此他的心会变得惴惴不安。这就是做好事与做坏事给自己带来的一种影响。

当你心中感到踏实,越来越踏实的时候,你的心就会越清净。当你的心中感到不安,越来越不安的时候,你就会出现各种杂念。

这种杂念,佛陀称之为“妄想执着”。佛陀认为,一个人所有的烦恼,都是来源于自身的妄想执著。只要将自己的妄想执着去掉,一个人就会离苦得乐。

而且,佛陀还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很多人以为,一旦将自己的妄想执著去掉了?那还要怎么活?其实佛陀是告诉大家,一个人智慧本来就是存在的,当你将所有的妄想执着去掉之后,你的智慧就能出来。

这个时候,你智慧地活着,没有了妄想执着,你就会处于一种最幸福的状态。

正因为人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的心,所以《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很多人将这句话理解成“一切外物都是假的,不存在的。”你要是也这样理解,你就错了。

因为一个人的心,才是看外物的根本。你没有了一切心,你看外物,哪里有什么烦恼?哪里有什么幸福?只有你的心,从外物中感受到烦恼,感受到幸福,你才会觉得外物,都是存在的。当你的心放下一切外物,当你的心,达到“心无所住”的时候,外物就变成了“虚妄”,变成了“空”。

所以佛经中还有这么一句话,道出了万物的“根本”:“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而佛教中讲修行,其实也就是要修自己的心。要做到灭除一切妄想执著,让自己的心,真正清净下来,你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幸福。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你想要真正的追寻幸福,就要从自己的“心”中出发。这样你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当你懂得了这一点,即便你看佛经,没有“悟”到任何东西,你的心,也会安静下来。这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