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孔子随口一句“脏话” 不料流传2千多年(如今成班主任的口头禅)

句子大全 2022-12-28 06:49:01
相关推荐

孔子弟子有三千,贤人共七十二,其中又有“孔门十三贤”、“孔门十哲”,能够位列其中,一定是哲思和才能十分出众的人才。不过,才思敏捷并不等于会受到孔子的喜欢,其中还有很多学生让孔子不顺心的,但是能够和老师互呛的恐怕也只有宰予一个。

宰予出生于公元前522年,和孔子一样都是鲁国人,曾拜孔子为师,和孔子一起周游列国。宰予生性善辩,口齿伶俐,不过这点放在孔子眼中,恐怕就是“巧言令色”了,毕竟能逼得让孔子口吐“脏话”的人可就只有他一个。

初秋时期,礼乐崩坏,孔子之所以周游列国,更多是想恢复周礼。可自从宰予拜师后,孔子便总是下不来台。比如,周礼说父母去世,做子女的要守孝三年。孔子也认为,婴儿需要父母悉心哺育3年才能脱离母亲的怀抱,所以子女应该守孝同样的时间。

但宰予却质疑道:“守孝三年,不学知识,礼仪便会崩坏;不习音乐,乐礼便会生疏,春去秋来,世间万物都变化了。所以,三年时间太久,一年就够了。”孔子反问:“你良心能安?”

宰予爽快回答:“我心安!”孔子一时语塞,叹息道:“既然你这么做会舒服,那你就去做吧!”这一回合,孔子在道德上占了上风,但宰予的下一轮挑战又来了。鲁哀公曾经问宰予:“祭祀土地神的牌位应该用什么木头呢?”

宰予却不正面回答,而是当着老师孔子的面说道:“夏朝和商朝使用的是松柏,可周朝使用的是栗木,意在让百姓战栗。”这话对于致力于周礼的孔子来说,是十分扎心的。但是孔子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只好尴尬回应:“过去的事情就别深究了。”

现在流行的“救人”问题,宰予也早就为难过孔子了,他问道:“一个仁慈人知道另一个仁人掉进井里了,去救的话,他也会掉进井中死亡;不救的话,那就不是正人君子。那到底是救还是不救呢?”

孔子面对如此刁难的问题,认为宰予只是在愚弄人,说:“君子在井边救人即可。”不过现代人一般认为宰予的这些问题都是具有哲思性的问题,是在考验人们对于生命和品德的看法和选择,值得人们思考。

宰予不仅总喜欢问刁钻的问题为难孔子,其行为也令孔子颇为头疼。比如宰予大白天总是精神不好,人家都学习大半日了,他还在睡觉。这要是放在现在也是个懒惰的劣生,孔子,也去劝了,宰予见老师苦口婆心,便敷衍答应了。

但宰予才老实了两天,便又开始睡懒觉。孔子见此宰予如此屡教不改,不由恨恨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话也被很多老师和家长们当成了口头禅,只是当年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竟然会大发脾气,用“朽木”和“粪墙”来比喻自己的学生,也足以见得孔子对宰予到底有多么不满。

不过,孔子对于这名“坏学生”还是付出了很多心血的,尽管宰予言行不一,承诺的事情却不能坚持,孔子也觉得再怎么责备也用,但孔子却并不觉得宰予的学识差。他之所以会为宰予大动肝火,还是因为他认为宰予是个可塑之才,大白天睡觉,浪费时间,可惜了。

另外,孔子自认为自己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他通过观察宰予身上的小毛病,反而还改正了自己身上曾经的过错。又由于宰予时常说道不做到,孔子还发出感慨:“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就是,观察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得如何,还要看他做得如何。

尽管宰予经常和孔子正面叫板,也不被孔子所喜,但他还是被认为是孔子最优秀的弟子之一。他一生中所达到的成就也非常高,公元前458年,宰予去世后,被追封为了齐国公,从祀孔庙,是极负盛名的儒家先贤之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