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孩子不爱劳动(都是家长“四句话”唠叨的结果)

句子大全 2022-12-31 05:04:02
相关推荐

【孩子的劳动能力是如何丧失的】

镜头一,孩子一两岁时:

孩子渴了想喝水,趁大人不注意,蹒跚着走到热水瓶前,拔起瓶塞……大人发现了,赶紧上前,一边从孩子手里抢过瓶塞,

一边说,“哎哟哟,宝贝啊,水热啊,烫着你咋办啊,喝水了,妈妈给你倒啊!”

其实,孩子渴了自己想倒水,就是劳动,可是家长怕烫着他们,不让他们去尝试,而且,但凡家长觉得有危险的事,都不让孩子去做,不仅阻止,还要告诉他们“我给你做啊!”

镜头二,孩子两三岁时

家长打扫卫生,孩子也抱把扫帚来帮忙。当然他们只会帮倒忙。于是家长发了火,“去去去!一边玩去,别在这儿瞎捣乱、添麻烦!”

其实,孩子帮忙扫地,就是劳动,可是,我们家长却认为他们是捣乱、添麻烦,训斥一番,将他们赶走!

镜头三,孩子三四岁以后

孩子的袜子脱下来,泡到水盆里,拿块肥皂在那里洗。家长看见了,赶紧跑过来,“你又不会洗,浪费了肥皂还洗不干净,别做这无用之事了,赶紧做点正事——看你的童话书吧!”

其实,孩子是自己的事情想自己做,可是家长却告诉他们,只有看书是正事,“劳动”是无用的。

镜头四,孩子上学以后

上三年级的贝贝回家对妈妈说:“教室的暖气片底下真是太脏了!”

妈妈问:“你怎么知道啊?你到那底下干什么?”

“打扫卫生啊!”贝贝回答说。

“那你在家怎么不打扫卫生呢?”妈妈问。

贝贝眼一斜,头一甩,说:“在家我又没犯错误,凭什么打扫卫生啊!”

其实,不仅是在学校,在家里也是这样,孩子只有犯了错误,就会被罚劳动。

【劳动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

“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从严格意义来说,劳动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一个人一出生就要吃奶,吃奶就要花费力气,从本质质上来说也是一种劳动,一种最为基本的自我劳动。伴随着人的成长,人的劳动能力会逐渐增强,学会了喝水吃饭,伸手获取;喝汤学会了用勺舀,吃菜学会了用筷夹,吃鸡蛋学会剥掉皮;渐渐地还学会了穿衣、洗衣,做饭、洗碗……及至长到一定年龄,还要渐渐学习掌握一种或若干种谋生的本领,并通过劳动获取生存、生活的物质资料……

因此,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劳动技能不断提升的过程,对人来说,劳动不但是一件必须的事情,而且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可是,由于我们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溺爱,教育理念上的偏差,将孩子这天生的劳动能力给渐渐扼杀掉了——

我们大人在孩子小时候怕危险、嫌麻烦阻止了他们的劳动,凡事都包办代替,让他们渐失劳动意识,习惯于凡事找大人;随着年龄长大,又为了孩子学习,怕劳动耽误了们的学习,不让他们劳动,使他们的劳动能力得不到培养,更不会养成劳动的习惯;再后来,等到大人“觉得”孩子能劳动、该劳动的时候,又把劳动作为“惩罚”的手段,让他们形成“劳动可耻”的观念,如是,一个不愿劳动、不会劳动、不爱劳动的孩子就这样形成了。

【人天生也有惰性,孩子的劳动也需要教育】

当然,凡事都是辩证的,我们也当承认,人天然也存有一定的惰性。如果没有后天有意识的教育,当人的生理、生存需要被满足后,人就会懒得再劳动。因而,要让劳动成为孩子成长的“必须”,就需要后天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劳动教育,让孩子从小形成劳动的意识和习惯,一旦他们具备了劳动意识、形成了劳动习惯,劳动就会成为他们一种下意识的活动,就像一个人骑自行车手掌把、脚踏轮一样,只要上了车,不用大脑授权,脚就会自然地踏动蹬轮,不勤快就会觉得难受。

按人生存的需要度,劳动可分自我劳动、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三大类。自我劳动即人生存、生活需要的最基本劳动,如喝水、吃饭、穿衣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烧水、做饭、洗衣等;家务劳动即维持家庭生活正常运转的劳动,如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清除垃圾、养花弄草等;社会劳动是人为获取生存资料而进行的社会化劳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不以报酬为目的服务他人、造福社会的志愿劳动。这其中,自我劳动和家务劳动关系最为密切,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融合、极难分割。

【劳动教育,当从娃娃抓起】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提出,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3月26日新京报)

孩子的劳动意识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当从娃娃抓起,要从让他们独立吃饭、穿衣、洗手、洗脸、洗衣抓起,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自我生活能力;等到年龄稍大,就让他们承当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增养他们“家人为我、我为家人”的服务意识,家庭责任担当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走出家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再扩充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社会为我,我为社会”的社会服务劳动意识。如此,孩子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生活能力强、热爱劳动、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有用之人。

自我劳动是孩子劳动意识的种子,家务劳动是孩子“劳动种子”的“润长剂”,社会劳动是孩子生立足社会、人生幸福的基石。孩子的“劳动种子”一旦发芽、扎根,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劳动的春风化雨下,它就会自然、茁壮地生长起来。因此,要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家庭才是第一课堂,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