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再谈隋炀帝3征高句丽:战略目标正确(策略方式错误)

句子大全 2023-01-09 02:30:01
相关推荐

隋炀帝3征高句丽,最终导致亡国,为何隋朝想灭掉高句丽?

隋炀帝作为历史上一位很短命的皇帝,无论影视剧,还是历史资料,都把他描写成一位暴君。其实隋炀帝的确很惨,隋朝江山在他手里丢失,后人骂他,贬他,其实隋炀帝的功劳却被人忘记。我以前写过两篇关于隋炀帝功劳的文字,虽然有朋友不认可,但我认为隋炀帝功劳真的不应该被埋没。

01

隋炀帝功劳很多,完善科举制、兴修大运河、促进南北交流等,有人说是在老子隋文帝的基础上完成的,算不上什么功劳。如果隋炀帝啥也不干,就是在后宫抱女人玩乐,即使他老子打多好的基础,都是徒劳的。

其实隋炀帝除了这些功劳,还有一个重要功劳,那就是三征高句丽。不要以为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全部失败,劳民伤财,而且直接导致隋朝灭亡。但他却奠定了基础。

隋朝征高句丽共4次,隋文帝在位时有一次。598年,隋文帝派杨谅、王世积率30万大军征讨高句丽。但由于路上碰到强风暴雨,隋军伤亡很多,不得不中止征伐。

隋炀帝继位后,再次征召兵员,整编军队113万人,分左右路12军,对外称二百万。于622年3月征讨高句丽。但高句丽派大将乙支文德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大破宇文述部。右路军进展顺利,一路攻到平壤城下,但遭到伏击,也大败而回。

613年,隋炀帝再次派兵攻打高句丽,隋军猛攻辽东城,等到要攻占时,杨玄感却突然发生兵变,隋炀帝不得不撤军。

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是614年,隋军初期进展顺利,高句丽被打得也无法反击,不得不派使节求和。但此时隋朝国内却出问题了,起义不断,隋炀帝也无心再战。如果国内安定,隋炀帝一定能踏平高句丽。隋炀帝接受高句丽议和,撤兵解决国内农民起义,但已经没有机会了。史料记载,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国内民众不堪重负。其实隋朝没有解决各地拥兵问题,也就是说没有彻底统一全国,乱局必然产生。

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后,当时国内不稳,而且北部突厥实力强大,一度想进入中原。唐朝不得不先与高句丽和好。但到了李世民当皇帝后,国力强盛了,李世民也决定征讨高句丽。

643年,李世民以高句丽侵略中原属国新罗为由出兵,644年,李世民亲征,唐军一路挥师东进,但由于后勤供应出问题,到了高句丽腹地,攻城遇到困难,李世民也铩羽而归。

661年,李治继位后,再征高句丽,此次唐军大败高句丽,占领平壤,但遇到冬天,也不得不撤回。

666年,高句丽内部发生争斗,李治决定再伐高句丽,分路进攻。668年唐军在鸭绿江边胜利会师。至此隋唐两朝终于在李治二征高句丽后,彻底占领这个属国。

隋唐共7次征伐高句丽,唐朝3次。但隋朝4次为唐朝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虽然亡国也值得称赞。

外界不明白,为什么隋唐两朝不惜投入重兵征伐这个属国呢?难道高句丽是战略要地,必须要占领吗?

02

其实隋唐两朝征伐高句丽,是必须要做的事。高句丽作为属国已经不尽属国之礼,甚至有独立倾向。因此隋唐作为中原王朝,怎么可能让属国独立呢?

一是东北亚战略要地。

隋唐时,东北亚地区就已经聚集了各种不同部落,虽然有些部落还处于蛮荒时期,但有的部落则势力强大,特别是像高句丽这样的属国。如果不解决高句丽问题,任其独立发展,就会让其做大,进一步威胁中原。高句丽是东北亚最大的属国,也只有解决了高句丽地区,东北地区各部落才能臣服。

高句丽是东北亚地区一个比较成熟的属国,如果独立后,就会阻塞中原王朝向东北发展,特别是新罗等中原属国会倒向高句丽,进而威胁中原王朝。

高句丽当时也有自己的战略,想与西北的突厥联系,趁中原王朝内乱之际,进一步向中原拓展。难怪隋文帝临终时嘱咐儿子一定要解决高句丽问题。可见高句丽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时候。

二是破坏中原大一统的局面。

古代中原王朝周边的属国看上去独立性很强,实际上也是中原王朝的领土,只是以夷制夷。只要尊崇中原王朝,中原王朝一般不会打压他们,还会帮他们。而高句丽本来是中原王朝属国,后来强大了,竟然连宗主国也不怕了,不进贡,还挑衅其他属国。如此不听话的子孙,中原王朝当然要打。

三是高句丽本来就是汉朝四郡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小国,大部分都是汉人后裔。唐朝大臣温彦博说得很清楚:“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玄冤郡耳。魏晋以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

唐太宗也说:“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冬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雕。”但中原地区屡次大乱,也给了高句丽不服的感觉。在他们眼里隋唐新建,不值得他们称臣。对于这种情况,隋唐征讨高句丽,实际也是收复领土的统一之战。

03

有人会说了,隋朝四征高句丽为何失败了,唐朝3征就成功了?从古至今打仗都需要花钱的,特别是隋炀帝3征高句丽都是倾全国之力,财力物力消耗严重,后勤保障难度大。老百姓本来刚经历战争,又要保障隋炀帝打仗,经不起折腾。

隋朝连年打仗,青壮劳力被征召参战,大量人员死于战争。耕地无人管,必然出现灾荒,也必然导致国家内乱。

当时隋朝流传的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便形象描述了当时隋朝用兵及社会景况。

唐朝之所以取得胜利,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已经耗费了高句丽的国力。不过李世民认为高句丽实力还存在,不能硬攻,还需要消耗其实力后再征。于是长期派边军进行骚扰,反复消耗其国力,最终导致高句丽也衰弱了。

到了李治时期,再派军队征伐,就很轻松地灭了高句丽。彻底解决了这个不听话小国,为唐朝稳固奠定了基础。

以上通过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又讲了隋唐为什么反复征讨高句丽的原因。由此可见,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虽然没成功,但战略目标正确,只是国内问题没能解决,拖了他的后腿。但隋炀帝为唐朝灭高句丽奠定了基础。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