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学经典:“吾日三省吾身”和它后面三句话(我猜你可能都有所误解)

句子大全 2023-01-18 03:45:01
相关推荐

孔子有个得意门生叫曾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曾子,相传他是大禹的后代,也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老师。曾子说过一句话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这句话乍看就像清汤寡水一样索然无味,因为从字面上理解,说的都是我们早已司空见惯、而且大都认可的的处世标准,比如时常自我反省、对待朋友要言而有信;也包括了被现代人广为诟病的"忠"的概念,因为对于"忠"的对象,大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莫衷一是;还有一句就是意思模棱两可的"传不习乎",讲话的人到底是传授者(师)还是被传授者(徒)呢?

01 "三省"≠"反省三次"

"三"在汉语中是个非常神奇的词汇,如果你仅仅把它理解成是数字三,那么不客气地说,你就会错失一大波传统文化的精髓。众所周知,汉语自古以来都讲究含蓄美,强调"以小见大",常常通过对事物的抽象化表达来传递语者的心迹,或者通过对语词的借用来强化表达的效果,这一点与西方文化中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写实主义风格大为不同。

"三"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现代汉语中,"三"无可置疑地是一个数词,表示一个精确的数量。但是在古代汉语中,"三"的主要功用,却在于表达"多"的意思。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数字常常与阴阳相联系,一为阳,二为阴,三则为阴阳相合的第一个数字;天为阳,地为阴,人作为万物之灵生长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并称为"三才"。《道德经》当中也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们熟悉的成语中,只要有"三"字的,也大多表示"多"的意思,比如三缄其口,火冒三丈、退避三舍、三番五次、三教九流、入木三分、举一反三、垂涎三尺,等等;《论语》中以"三"表示"多"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孔子说颜回"三月不违仁",季文子"三思",太伯"三让",子文"三仕三已",孝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三月不知肉味"……在这些句子中,如果把三只是生硬地看做一个数字,显然是难以顺畅地解释语者的意思的。

反省本就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活动,自我反省之前,难道还要数一数是当天的第几次反省吗?难道一天"三次"的配额用完之后,再想反省还要留到第二天吗?显然无论是逻辑上还是实际上,都不会支持"三省"就是"反省三次"的解释。

02 为谁谋?忠于谁?

"忠"这个概念是我国"五四"以来遭受批判最多的儒家概念之一。人们对它的诟病,无非是说在统治中国意识形态两千余年的儒家观念中,"忠"是一种非常愚蠢和僵化的腐陋观念,因为它单纯地强调对于"家天下"的君主个人的"忠",使整个国家的臣民都成为君主个人的附庸,从而失去了人们作为人的主体性。

其实,这真是对于儒家极大的误解啊!"忠君"虽然是所有君主的梦想,绝大多数上级官员也都希望自己的手下忠于自己个人,但透过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人们不难发现,这大都是在上位者的一厢情愿罢了。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儒家知识分子,与其说是忠于当时的皇帝,不如说是忠于自己作为儒者的信仰。

古时候,如果皇帝是位"明君",时刻以百姓苍生的福祉为施政纲领,关注民间疾苦和社会总体运转情况,那么可以说,士大夫忠于君主个人,与忠于儒家理想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因为儒家的终极抱负便是实现如小康、大同、大顺那样的理想社会,比如很多朝代的初建和鼎盛时期,往往是君臣上下一心,营造出一个相对较好的社会环境。

反之,如果君主是一个只沉湎于声色犬马,为满足个人私欲不择手段的昏君,那么儒家的士大夫们便会更多地遵循儒家先人的教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甚至换掉君主,成为浊世的一股清流。

今人讲"忠于职守",虽然指的是忠诚对待自己的岗位职责和职业操守,但归根到底,所"忠"的其实还是自己的内心。古语说"人尽其性,物尽其用",意思是说人应当尽可能地发挥自己作为人的本性(也可以理解为做自己擅长的或适合的事),物则应当尽可能使其发挥作用,比如食物就是用来吃的,凳子就是用来给人坐的,把凳子拿来吃,或者坐在食物上,显然都是荒唐不可为之事。

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然后就走开了,留下一脸懵懂的学生们,曾子向大家解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把"忠"解释为尽己、尽心等意思,在儒学传统内部也有清晰的脉络可寻。宋代大学者朱熹在他著名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就把"忠"释为"尽己",现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更是把"忠"字通俗地解释为"发展个性",指出"忠"应当与"恕"互为参照,从智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同时把握才能得其精髓。

而是否"尽心",当然只有通过自我反省才能知晓了。

03 "传人"还是"传于人",重点都在于"习"

"传不习乎"是曾子日常反省的第三个方面。这句话常常被理解成两种意思,一种是说,"老师传授给我的道业,我实践了吗?",另一种是说"我传授给学生们的内容,我自己经过实践验证了吗?"

这两种意思其实都说得通,前者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后者站在老师的立场上。虽然有人指出,由于在前面两个反省的内容当中,主人公都是作为一种"在下位者"的立场上的,所以同理,这句话也自然应当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理解。其实无论站在谁的立场,我们都不能否认,这句话强调的重点不是前半句(传授内容的走向),而是语者也就是早期儒家对于实践活动的重视。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如果对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加以实践的检验就盲目接受,这是典型的读死书、教条主义;站在教师立场,如果对自己将要传授的知识不加检验就照本宣科,那也无异于是谬种流传、误人子弟。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传不习乎"的重点在于"习"而不是"传"。有没有将要传授的或经传授得来的理论付诸实践,当然也只有自己才能反省了。

从这句话我们也不难看出早期儒家那种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儒家所说的"王道而治",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长路径,绝不是通过囿于一方书房,在其中伏案读死书的知识专家就能做到的,而是依赖于从修身做起,时刻致力于把儒家理想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实干者。他们有修养,有知识,有理论,有方法,更有实际行动和作为。

04 总结

经过一番整理我们不难发现,曾子所说的"三省",并不是一个呆板的次数限定,而是要求人们随时随地做自我反省,以达到自我鞭策和持续的进步;"为人谋而不忠乎"的意思,并不是说将个人的命运或努力系于另一个个体,而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和信仰,尽心竭力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个性;"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是我们至今依然提倡的道德标准,而且"信"的范围已经扩展到公、私领域的各个方面;"传不习乎"则强调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承,更要注重传承过程中的现实转化。

当然,这只是曾子所提到的日常反省的几个方面。人们在现实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反省的地方,远比这几句话包含的范围广泛得多,比如生活来源、子女教育、社会关系等等,在《论语》中不同篇章都有不同方面和程度的涉及。

《论语》中有很多场景我们现在依然似曾相识,可以说是古汉语中对普通人最为"友好"的一部经典著作了。但毕竟它形成的时代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很多汉字我们虽然还在高频率地使用,但它的意思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或大或小的转移。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读《论语》时而感到顺畅,时而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的原因。

只有把经典还原到它生成的那个时代的语境中,我们才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字的意思,也才能够更好地汲取先哲的智慧,把它应用到我们当下的生活当中。

我是"文火炖文史",希望和您一起慢慢地炖"生活"这碗汤。欢迎关注我的账号,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