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好书·书摘|回到伟大的“书信体”时代(你有没有用电话编织文字……)

句子大全 2023-01-20 07:08:01
相关推荐

《文学(2019年秋冬卷)》

陈思和 王德威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精彩书摘

“歇斯底里现实主义”与一种写作新趋向

文|黄昱宁

从我的工作出发来谈吧。刚才听到一句“至暗时刻”,这个行业其实也没有那么绝望。我也知道编辑确实现在挺分裂的,但我做了二十多年,除了面对困境,也得到不少真正的乐趣,也有一些我真心喜欢、强烈关注的作家和作品。

今天是讲相对年轻一点的作家,我觉得国外对作家成熟的周期,不像国内那样着急,“新概念”结束了就必须出好多的书。国外给作者的成长空间,以及整个文学生态的多样性,都是比较好的。

正好去年嘉宁邀请我写一篇《歇斯底里简史》,题目很大,我看了好多书,把思路全部梳理一番,那篇文章我今天带来了,想挑一些说几句,再加上一些新的话题。

我自己的阅读趋向,以及我平时喜欢关注的东西,有一点也许和别人不同。我觉得,当代写作班式的审美,尤其对短篇小说的审美,是有些共同点的。虽然刚才方铁讲到,很多现实题材被大量书写,但被主流文坛一直视为高级的东西,其实我觉得还是偏向于那种极简的、冲淡的、反戏剧的,契诃夫、门罗式的那种高级感的东西。我不是说那样的不好,但丰富的文坛应该是反同质化的,所以我特意关注了一些和上述这些特点完全不同的。

比如我近十几年里最喜欢的一本美国小说是尤金尼德斯的《中性》,这本书我们最近也会出新版。我觉得,它可以被视为歇斯底里现实主义这个系列里涌现的最成熟的作品。

《中性》,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这类作品文本涉及的面向大大拓宽以往读者对文学的认知,对于各种新技术、新现象、新知识,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这类作家其实很敏锐,我意思是说中国很多年轻小说想要处理现实题材,可是怎么处理,这本书就可以提供很好的答案。这个是用了九年时间写成的一本书,容量很大,具体的我没法展开,大家最好去看书。

我觉得詹姆斯·伍德很有意思,他当初批歇斯底里现实主义,但对于《中性》这本书,看完以后他是这么说的,“看上去它似乎是企图囊括20世纪所有新闻事件的记者式野心的牺牲品”,但是等他看完以后他觉得,“这当然是小说,而不是报纸,它时常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动人的、好笑的,同时又深具人性的作品”。我觉得这个讲的是恰如其分。

在我看来,这部小说代表着“歇斯底里现实主义”在作者立场与读者立场之间所能找到的最佳位置——那个经过精确计算的平衡点。如果要文本阐释,它有好多东西可以阐释,包括它对于“对称”有一种特别的执迷。

书名《中性》(middlesex),实际上是底特律的一条街,音译是米德尔塞科斯,如果要把它的意思翻出来,那就有点符号学的感觉了,就是“中性”的意思。《中性》讲的是两性人的事情,所以牵扯到大量科学知识,所以评论说它有一半是达尔文的,有一半是荷马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虽然有知识门槛,有这么多可供阐释的东西,读完一本书你可以接收到很多信息,但是它里面的很多细节又是极其动人的。

小说里面牵扯到这个人的身份认同,怎么从一个女性变成一个男性,有一段高难度的性描写,生理上的撕裂与心理上的觉醒彼此交缠,读的时候真是觉得叹为观止。如果对创作有野心,想要关注一下世界上最好的叙事技术,在处理一个宏大的现实题材时,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那么我非常推荐这本书。

另外我想说一本不是我们社(作者供职于译文出版社)出的,但我也挺喜欢的,就是《七杀简史》,得过布克奖的作品。前两年译林出版社出过胡诺特·迪亚斯《奥斯卡·王尔德短暂而奇妙的一生》,我觉得《七杀简史》好像是《奥斯卡》膨胀升级版,同时有很多奥斯卡在一起歌唱。

你常常能看到那种很昆汀的段落,小说里的黑帮小混混,在说出一大堆脏话之后,突然间冒出一句史诗性的句子,比如,

我想去录音室录歌,我想唱热门金曲,乘着那节奏逃出贫民窟,但哥本哈根城和八条巷都太大了,每次你走到边界,边界就会像影子似的跑到你前面去,直到整个世界变成贫民窟,而你只能等着。

而且你看这本书有一点门槛,你必须对西方音乐,尤其对雷鬼乐有一个基本认知,你应该有这个节奏感。所以这类小说其实都有蛮多门槛的。有些古典的知识被大家反复强化以后,成为一个常识。但像《七杀简史》这样的小说,密度比较大,跟现实靠得非常近,但是我觉得处理得又很有艺术感。

还有一个本是汤姆·麦卡锡的《撒丁岛》,很短,可以证明歇斯底里现实主义并不一定是大部头,很短的东西也可以非常歇斯底里。麦卡锡也是脾气很怪的人,你可以把他当成一个小说家,也可以把他当成现代装置的艺术家。

《撒丁岛》,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版

某种程度上,他是把小说当作艺术装置来做的。因为他的切入点是那么的不同,所以哪怕是简单的堵车场面,都被他写得非常特别,所以看这样的小说是很刺激的,很有新鲜感,跟我们想象中写日常生活的小说很不一样。

其实他也写日常生活,写办公室政治,但被他处理之后就呈现出完全的陌生感。与阅读其他小说最大的区别是,你必须先跨过麦卡锡设置的知识门槛,不被列维·斯特劳斯或者德勒兹的名字吓退,你还得先摒弃伍德式的对“知识炫富”的偏见。

在这样的基础上,再看《撒丁岛》,你会觉得,麦卡锡这种不顾一切搭建新装置的企图,至少能帮助你在看待那些司空见惯的事物时,获得一个崭新的、才华横溢的视角。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很有创作野心的,希望有不同的东西,我觉得可以多看一看这些,而不是一直看陀思妥耶夫斯基。

还有被詹姆斯·伍德一直看不顺眼的扎迪·史密斯,她最近出过一本《摇摆时光》,我也觉得很好。它的题材很像《我的天才女友》,也是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女人间的友谊,你说塑料花姐妹情也行,但她的文本中包含的信息量要大很多。《我的天才女友》还是相对传统的写法,只要你有耐心追完四大本故事就行,但扎迪·史密斯不是那么容易进去的。

《我的天才女友》系列海报

扎迪·史密斯跟我是同一年生,1975年,有好多地方很有共鸣。因为信息量很大,所以如果你对当地知识不是太了解,很多地方会发愣。而且小说中的时空在不停地跳跃。所以扎迪·史密斯在中国的市场不太好,也完全在意料当中。

但是广大读者可以不读扎迪·史密斯,但我还是建议写作者能读一读。她的文本对写作者还是很有刺激的,《摇摆时光》在我看来就是全球化一代的心灵史,全球化一代是怎么长大的,他们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怎样被固化的,又是怎样幻灭的。如果这样比较起来,《我的天才女友》就是通俗小说,而扎迪·史密斯的文本是有难度的纯文学作品。

《摇摆时光》,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版

最近跟彭伦一起合作,一直在推的小说是萨利·鲁尼《聊天记录》,“爱尔兰90后”,这个标签还是很准确的,因为她确实是“90后”,而且她在我们视野里是货真价实在欧美主流文坛引起强烈关注的——应该说是在一定意义上引起轰动的作家。

跟中国文坛一样,世界文坛对于纯文学如何与互联网时代对话,也是很焦虑的。

她的第二部长篇就得了科斯塔文学奖,上升的速度很惊人。我看下来,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里?跟中国文坛一样,世界文坛对于纯文学如何与互联网时代对话,也是很焦虑的。就像前两年已经去世的菲利普·罗斯就在哀叹,大大小小屏幕肯定会把我们这些人赶跑,我们文本是没有活路。

《聊天记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年版

前一阵子看库切和奥斯特的通信集,对这个问题讨论也是很有意思,因为库切老一点,库切还是想要固守以前的那个,奥斯特就劝他要想开一点,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他们差的岁数不算很多,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其实全世界都很焦虑,都在寻找年轻的声音,他们不光在寻找“90后”“80后”,而且希望这样的声音并不是和原先的纯文学形成断裂,他们希望是一种继承关系。我觉得他们隐含的那个愿望,就是说不希望“我们”被“你们”赶走,不希望文本被屏幕彻底替代。我希望你既能够反映现在这个时代,但又在某种程度上继承纯文学的这一脉。所以萨利·鲁尼的走红,其实我觉得就是因为他们在寻找这样一个声音的时候看到了这个人。

我看下来她有几个特点——

首先,她的文字确实比较清澈、比较锐利、比较准确,她与网络时代某种意义是一种生理上的贴合,那是一种特别自然的呼吸在其中的感觉,而不是刻意揣摩那种“网感”。

但是鲁尼笔下的人物,就一本正经地宣称要去“读”互联网,这个小小的例子可以反映她整个文本特点,她在里面的大量叙述,是那种只有你生在这个时代,你睁开眼见到的都是互联网,才会有的一种直觉的反应,是一种生理性的反应。

《正常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版

第二,《纽约客》还提到一个概念,我觉得很有意思,而且那个句子真是写得非常好。“我们这个时代,是个伟大的书信体时代,尽管没有人全面认可这个判断,我们的电话凭着对电话功能的消解,又重新让文本变得无处不在。”

现在这个时代,确实是把电话原来打电话功能消解了,我们确实不太用电话打电话,我们用电话来编织文字,所以说我们居然又回到了文本无处不在的时代。有趣的地方在于,这篇书评说回到伟大的书信体时代,这其实是针对小说发展史说的。

在小说发展史上,书信体曾经起到了很大很关键的作用,比如英国那部到现在都没有中文全译本的《克莱丽莎》,大部头,全部由书信体构成。我想这部书也不会再有中译本,因为它确实太长也确实过时了。比较短一点、比较知名的像《危险的关系》,也全部是用书信来呈现的。书信体曾经在小说发展史上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评论家看来,萨利·鲁尼某种程度上反而构成了某种回归。

《危险的关系》,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第三,鲁尼的语言看上去非常时髦,反映了很多当下生活的东西,整个文本有一个特别时髦的外观。但所有的评论家都提到,这部小说其实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主题,即所谓“戳破消费社会的真相”。

小说中的人物对阶层冲突的敏感。让我颇为惊讶,“80后”“70后”不那么关心、不那么强调的问题,反而被时髦的萨利·鲁尼又捡了回来。阶层冲突,恰恰是十九世纪的小说最为关心的问题。

这种敏感甚至是相当老派的。所有的评论都注意到她的十分摩登的文本中包裹的主题实质是十九世纪的。因为对于阶层、对于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结构怀有如此强烈的兴趣和挑衅,正是十九世纪小说的一大特点。

在全球化一代里面,这个是被淡化的东西,到了她这里,对于阶层、对于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结构有很强烈的兴趣,文本里时时跳跃着一点挑衅的火花。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主流文坛对鲁尼那样有兴趣,会那么关注她今后的走向。就是看到她既跟这个时代连接,又跟小说发展史脱不开干系——对于文学传统,她是有继承的。

本文选自《文学》(2019秋冬卷)

转载时略有删节

资料:复旦大学出版社

编辑:徐诺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