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有文化的人都应该是受“苦”的(《文化苦旅》中余秋雨送别了3人)

句子大全 2023-01-25 05:13:01
相关推荐

《文化苦旅》是著名作家余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

该书还获得了全国金钥匙图书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上海市第二届文学艺术成果奖以及台湾最佳读书奖。

这本书是余秋雨在不惑之年,受了一位青春不老、童心难泯的美国老教授的激发,于是他毅然辞去官职走出书斋,开始了文化苦旅。

有文化的人都应该是受“苦”的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多久没有出去旅行过了?正确的说是有多久没有读过书了?就算已经很久没有过了也没关系,让我带着你一起走进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什么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苦旅》就是最好的解释。一双脚,一支笔,余秋雨写出了历史的重量。

从天府沃土行至北国风光,又从西域繁华走到江南水乡,每一处名胜都拥有着不朽的故事和作者独到的见解。

余秋雨为何要苦旅行万里,他在书中是这么说的:

“山河间的实际步履,使一切伟业变成了寻常风景,因此也使我们变得轻松。人类本应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间。因此我们也就找到了终点,价值的终点和生命的终点。”

没错!人的生命意义就在于山河之间,人生于自然,终归要回于自然。

有文化的人都应该是受“苦”的,但这种苦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指创造之苦,因为拥有文化的过程,是苦的。

过程虽然是苦的,但请相信,当你爬出深渊的时候,你将收获整个文明最强的力量!由创造之苦连接成了人生旅途,这才是文化的宿命。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送别了3人

书本最后一部分的主题,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学会的事情——告别。在书中,先生告别的第一个人是他的挚友,也是中国电影的民族魂——谢晋先生。

谢晋先生的爱与责任让余秋雨感动,所以在告别谢晋先生时,他怀有的是敬畏之情。

第二个送别的是文坛巨匠巴金先生。此时他告别的是一个世纪,一个风雨飘摇的世纪。最后告别的是父亲,因为每一代人的上下求索,都是从亲手将埋进土里那一刻开始的。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的才子气息扑面而来,每一段每一句都精心打磨,语言上近乎无可挑剔,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化大散文风格。

白先勇和余秋雨

余秋雨的文字很美,很浪漫。不少中学生甚至到了高考语文考试前一夜,还在抱着余秋雨的散文捧读,只为考场上能仿写几个句子得到加分。

著名作家白先勇曾说: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读者和名家的评价足以说明余秋雨散文的价值。

所有麻烦,都来自于它的极度畅销。多年过去,那些曾经攻击过余秋雨的人早已不见踪影,而余秋雨笔耕不辍,作品长期盘踞畅销榜榜单。

现在这本经典中的经典《文化苦旅》,和旧版相比,变动篇幅接近50%。暮年秋雨,对世事和中华文化定有着更深的理解与解读,在保留旧版精华的基础上,精心增删,让全书体系更加合理,新老读者实在不可错过此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