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抗日将领郑洞国的遗憾婚姻:只因妻子一句话(他耿耿于怀不肯复婚)

句子大全 2023-01-26 03:58:01
相关推荐

引言

老子曾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在现在人想来,也有很深的哲理。人生在世,有时候一时的低谷,却可能是为未来的顶峰做铺垫。而现在所处顶峰,下一步可能却要跌入低谷。没有永世的祸福,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

郑洞国便是这样,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蒋介石任命的东北剿匪副总司令,在辽沈战役快要结束的阶段,对他来说,战败在当时肯定是灾祸,他将作为战俘。然而没想到的是,他主动投诚,洗心革面,晚年也获得了很不错的结局,这可能便是福。可在感情中,他的第二任婚姻却充满遗憾,以至于他的妻子陈碧莲认为,她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说北京太冷了。

郑洞国出生于湖南的石门,作为孙文先生创办的黄埔陆军军校的第一批学生,他有很深的革命经历。他曾经参加过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与东征作战。在“七七事变”以后,郑洞国作为最早开始进行抗日的将领,参加了古北口抗战、保定抗战、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等等。之后,他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将领,代表中国军队进入缅甸作战。

人的一生有时候很多事情都没办法去决定或者说去改变。当你面临死亡的环境之时,又有多少人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来决定自己的生死呢?郑洞国做到了,与大多数人相比,郑洞国还是很幸运的,在面临死亡威胁之时,他可以来决定自己的生死。

在1947年10月左右,在东北战场上,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战役,分别是秋季和冬季攻势。这两次行动,大大剿灭了国民党政府在东北地区的有生力量,给国民党在东北地区的势力进行了很大的打击,同时还割断了一些国民党逃跑的主要路线。此时对于国民党来说,东北的作战局势很不乐观。

蒋介石得到这个消息后,很是焦急。他坐飞机来到沈阳,亲自来布置东北地区的作战计划。他任命卫立煌为东北地区的剿匪司令,同时任命郑洞国和范汉杰为副总司令。希望通过他们的作战,能够坚守长春,抵挡解放军的攻势。

郑洞国此时其实对是否赴命很是犹豫,东北的战况很是严峻,长春也已经陷入解放军的包围之中,此时去长春赴命,无异于把自己送进虎口。但是在蒋介石的不断催促下,郑洞国还是硬着头皮前往长春赴命,而此时他的前路未知。

郑洞国到达长春之后,清点兵力才发现,此时长春已剩下新7军、60军以及第一兵团直属部队和地方安保部队等等10万余人,再加上当时长春市内还有大约50万名群众。除此之外,此时的长春已经被解放军给包围,当地守军除了还控制城外的飞机场以外,全部收缩城内,城内的氛围很是紧张和压抑。

郑洞国虽然知道这样的坚守不是办法,迟早要因为粮草、物资的匮乏而崩溃,可此时长春已经被层层包围,国民党部队的援助也迟迟没有到来,郑洞国也没有什么办法。终于,郑洞国忍耐不住,于1948年5月派遣部队向城外扩张,企图搜刮物资。然而这也给了解放军们机会,郑洞国所派出的部队损失惨重,飞机场也被解放军所控制。

期间郑洞国进行了几次尝试性的突围,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在1948年10月,解放军攻下了绵州,彻底切断了国民党部队南撤的线路,此时郑洞国的部队已成了瓮中之鳖。郑洞国终于忍耐不住,在接到蒋介石的允许后,郑洞国决定率部突围。

然而,长时间的饥饿以及压力已经压垮了国民党大部分士兵。在10月16日,郑洞国决定商量突围计划,率部突围之时,增泽生率领一部分国民党士兵起义,打开了长春的城门,郑洞国的突围计划未实施便已经失败,他被迫率残部死守中央银行的大楼。

绝望的郑洞国此时已面临死地,但他仍然决定抗争到底,为国民党殉职。他亲自写下了与蒋介石的告别信,信中告诉蒋介石:来生再见。然而,他所率领的兵团直属部队最后挟持郑洞国投降,郑洞国最终也明白战争局势,向解放军投降。

但是蒋介石那边却是挂不住面子,已经战死的将领,怎么能够再“复活”呢?于是便指令中央社报道郑洞国的死讯。此时郑洞国的第二任妻子陈碧连知道此事后很是伤心。但是如果她关注解放日报,便会发现早在前一日报上已刊登郑洞国率部投诚的消息。

王国维在《蝶恋花》中曾写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人生在世想要留住的东西很多,直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相信此话陈碧连很有体会,与郑洞国十分相爱的她,可能也没想到,之后于郑洞国的分离。

陈碧连读过书,还很漂亮,与郑洞国十分的相爱。在得知郑洞国死讯后,她千万打听,终于得到郑洞国没有死,而是在哈尔滨改造学习的消息。她不怕困难,克服种种来到哈尔滨与郑洞国相聚,也是一段佳话。

然而,作为南方人的陈碧连,在婚姻方面却有了退缩。可能因为二人无子,又或者种种原因,在1952年郑洞国远赴北京任职之际,她却借北京太冷了,不适应北方气候为由,拒绝同去。而之后更是提交了离婚书,两人19年的感情在此时竟如此脆弱。

之后两人都分别再婚,郑洞国与第三任妻子顾贤娟也很是恩爱,陈碧连却没有好的运气,婚姻不顺,生活环境也每况日下。在70年代,两人的配偶都相继离世,此时陈碧连又想起了郑洞国。然而郑洞国却直接拒绝,错过了就永远的错过了,而他们的婚姻,也早已在五十年代北京寒冷的气候中冻结。

总结:

人生在世,有时候不能太在意一时的得失。现在所经历的灾祸和磨难,也很可能是转变为福祉的动力。但不管怎么样,对于身边一直陪伴,珍重的东西,不能随意的抛弃,不管怎样,坚守自己的初心和本心,是极为重要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