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文艺作品里话团圆|春节特辑

句子大全 2023-01-30 05:11:01
相关推荐

一直陪伴着象象的小可爱们,

大家过年好!

今天象象应个景,

和大家聊聊过年的那些文化事儿。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古往今来,春节对我们华夏儿女来说,无疑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而团圆吉祥则是恒久的主题。

文艺作品里,

对春节的描写也是着墨甚多。

古诗、小说、词曲等作品中

都不乏有春节的身影。

今天,

我们就来一起走进

从古至今那些文艺作品里的春节看一看!

诗词里头话春节

说到春节,王安石的这首朗朗上口的《元日》必须有名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诗的前两句通过斗柄指北向东转动的快速过程显示时间的推移,节序的更替。诗中首尾两联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民非常重视观测天象,注意气候、节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应诏赋得除夜》

(唐 )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除旧迎新,除了岁月更替外,还有春意复苏的盼头。仿佛一夜之间,冬意就退去春意渐来了。

小说散文里的春节镜头

《醒世姻缘传》一书,第二回中就写到了年节:

“因年节近了,在家打点浇蜡烛、炸果子、杀猪、央人写对联、买门神纸马、请香、送年礼、看着人榨酒、打扫家庙、树天灯杆、彩画桃符、谢杨古月,也就没得功夫出门。算计一发等到元旦出去拜节,就兼了谢客。正是日短夜长的时候,不觉的到了除夕,忙乱到三更天气,正是:桃符初换旧,爆竹又更新。”

△清代姚文瀚《岁朝欢庆图》局部:

描绘了过年阖家欢庆团圆的场面。

文艺大师丰子恺也写了不少回忆过年的散文,还画了不少春节题材的漫画。

“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底夜饭时,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那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我得的记得是四角,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

△丰子恺漫画作品

“大年夜的夜饭,我故意不吃饱。留些肚皮,用以享受夜间游乐中的小食,半夜里的暖锅,和后半夜的接灶圆子。吃过夜饭,店里的柜台上就点着一对红蜡烛,一只风灯。红蜡烛是岁烛,风灯是供给往来的收帐人看帐目用的。”

△丰子恺漫画作品

把目光收回当代,

我们亦有许多耳熟能详的

经典文艺作品是关于过年的。

比如,因为春晚“火起来”的

许多经典歌曲,

表达了团圆、吉祥的祝愿,

如《常回家看看》、《恭喜发财》、

《新年好》、《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好运来》等等。

歌声里的那些喜气年味儿

《好运来》:

“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你勤劳生活美,你健康春常在,你一生的忙碌为了笑逐颜开。打个中国结,请春风剪个彩,愿祖国的日月年年好运来…….”

《常回家看看》: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春节,意味着辞旧迎新,

也意味着期盼与守望。

一年又一年,

我们过年的方式变得更多元了,

回家的路途更快了,

年夜饭更丰盛了。

但那份有关幸福团圆的

温暖期许没有变,

追求美好生活的

平凡夙愿也没有变。

有关过年,大家都有哪些特别的故事,

欢迎与象象来分享呀~

你知道吗?气象人的大年三十这么过……

一图速览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工作报告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参考资料:古诗文网、江西文明网、搜狐网、百度搜索、中国社会科学网、新华网等

微信编辑:张娟

审核:叶海英

转载授权请联系:010-58995835(叶老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