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三国演义:诸葛亮与王朗对骂 王朗句句精辟在理(为何最后还会输)

句子大全 2023-01-31 04:43:02
相关推荐

王朗说的话确实句句精辟在理,但不该由他来说

诸葛对骂王朗,是辩论场更是战场。战场之上,阵前喊话是有功能意义的,双方都不会愚蠢到认为光靠一场发言就能使敌军倒戈,重点在使我军名正言顺而敌军出于风向之下,这是士气之争。

这场争辩要征服的人是两军将士。王司徒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句句精辟在理,看似占有大义,为何最后还会输,因为这话不能由他说,王司徒的身份是弃蜀降曹的汉朝老臣,立场不正,说出的这番话就不稳。诸葛看到这点穷追猛打,致使双方立场变成维护汉室的军队与背叛汉室的军队。士气逆转,这仗就输了大半,所以诸葛亮一骂死王朗对方立刻撤军,这不是将军也被吓到了,而是看到事不可为的合理判断。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不是辩术。所以是没有耍无赖一说的。

所以我一直以来始终坚持一个观点:王朗是被气死的,不是被骂死的。解释一下就是:王朗不是因为自己观点站不住脚故羞愧难当而死,而是明明自己说得很有理,却被一个耍流氓的胡搅蛮缠地往回怼,心中愤怒而气死的。其实诸葛亮的话跟现在键盘侠杠精的逻辑差不多,不管你整篇的内容,就揪住你一个点,然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往死了怼。

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也是诸葛亮辩论能力的体现,舌战群儒,是舌战,诸葛亮去做说客,联兵抗曹。

张昭一开骂的是诸葛亮,诸葛亮也是为自己反驳。

张昭说诸葛亮不如管仲乐毅。

而诸葛亮反驳也是说在刘备兵不满千城池不顾粮草不够的情况下,博望之火白河之水大败曹军。

而管仲乐毅用兵未必过此,刘邦也是因为韩信的谋略而垓下一战成功。

整个过程合情合理为自己能力去辩驳。

其实反败为胜的战役在中国历史上多了,单三国演义数数有多少以弱胜强和反败为胜的战役。

在虞翻那一战,虞翻第一问是问孔明对自己渺茫的前景有何展望?

诸葛亮答:不足惧也。因为此时刘备已经大败,曹操本来就是来打东吴的,

而他自己本来也是来让东吴和曹操互相厮杀,自己从中取利。

然后虞翻不问有何破曹操的计策,反而立刻羞辱孔明:“仓皇逃窜,先只身过江来求救不东吴。

所以孔明立刻反击对方并加以羞辱合情合理。

而陆绩更不用说,一上来就骂刘备就只是个卖鞋的,而诸葛亮反驳的重点是最后一句:

高祖出身庭长,织席贩履又有和耻辱可言?

诸葛亮驳斥为小儿之见。陆绩在历史上最出名的事件就是“陆绩怀橘”,他偷拿橘子回去给母亲吃,所以被认为是大孝子,并被列入二十四孝。诸葛亮提这个事情并非是为了“揭老底”,因为这件事很出名很多人都知道,而且这件事的重点也不是“盗窃犯罪”,毕竟这件事情在当时是正面的。诸葛亮提这个的原因就是提醒大家陆绩“孝子”这个身份,所以之后才强调曹操“不但蔑视皇帝,亦蔑视祖宗;不惟汉室之乱臣,亦为曹氏家族之叛逆”。相当于说曹操不但不忠,同样不孝,而陆绩身为“孝子”的身份,是没办法去反驳这一点的。

整个舌战,看看黄盖怎么说:汝等以唇舌为攻大非敬客之道。

这本来就是东吴主动挑起的骂战,诸葛亮自然占据道德高地。

至于王司徒之战才有一些避实就虚的东西在里面,但是王司徒确实吃里爬外,收了汉朝半辈子俸禄。

但毫无作为还反让别人投降,与汉奸无异,骂他苍髯老贼合情合理,再者,请注意诸葛亮是奉诏讨贼,此行就是要兴复汉室。并且注意汉朝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宦官为祸,例如一开始十常侍乱政,后来董卓霸京师,与纣王这些差大了,姜子牙这些的旗号是替天行道。

而这里却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赤裸裸谋朝篡位,除了黄巾能说得过去之外。

诸葛亮的辩才

辩论赛,自然比的是技巧。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双方的水平能差多少?孔明辩才是非常优秀,问题张昭等人,哪个是白给的。到了此时,就是人多一方占优势,人少一方处于劣势。

所有的辩论赛,正反方观点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辩论赛的观点,通常都是抽签决定的。

比如,东吴当时应该主战,还是应该主和?哪种观点也能说通,如果把类似的话题放到辩论赛上,正反双方抽签决定观点,最后哪方能胜,也是未知数。因为两种观点,以空对空的辩论,本身就无所谓谁对谁错,双方都能说通,而且都有无数的大道理支撑,更有无数的论据支持。

辩论本身并不重要。就好像,在美国早期,奴隶制有理?还是奴隶制没理?辩论能争出结果,那还打什么南北战争呢?如果辩论能争出结果,那华盛顿、杰斐逊的思想道德就比当时普遍北方人差,所以普遍北方人都认为奴隶制罪恶,他们家却都养着大量的奴隶?

辩论本身,只是处于自己的利益角度上,为自己的利益辩论罢了。所以,在美国初期,你把奴隶制的罪恶说透了,也无法让华盛顿、杰斐逊那样的圣人释放自己的奴隶;所以,美国初期的国父都是圣人级别的政治家,但是美国奴隶制的废除,也得等到林肯出世。林肯出世为什么奴隶制会被废除,无非是因为当时反对奴隶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并不是因为林肯的思想道德高于华盛顿、杰斐逊,更不是因为林肯在辩论赛中,把支持奴隶制的人驳得理屈词穷了。

其实孙权最后决定主战、主和,也不全是看辩论场上的结果。

如果所有的人都主和,就孔明坐在那里一味为主战辩护,且不说诸葛亮根本不可能辩胜,就算诸葛亮能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又能怎样呢?

在此过程中,大家表现的只是自己的态度。换而言之, 如果东吴全是主和派,孙权想主战,又能怎样呢?事实上,孙权后来选择主战,是因为刘备的代表孔明,还有周瑜、鲁肃、陈普、黄盖之类的人坚决主战,所以东吴的主战派势力不可低估。如果鲁肃、周瑜、陈普、黄盖也主和,就算他们一句话也不说,诸葛亮再说得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

你说出一个论点,对方马上连续提出六七条,从不同角度的反驳。你是不是真相信,辩才高深的人,可以瞬间找到对方的逻辑错误,然后马上组织成语言,并且找到充足的论据,还要有条不紊的逐个反驳?

在辩论赛中,你方只有一个人,对方有四个人。你方说出的话,对方是四个人同时寻找他的逻辑漏洞、论据不足,然后组织语言、寻找论据反驳;你独自应付,难度有多大,你想一想就可以知道了.。

如果认为,一个人足以同时与四个(甚至二三十个)人辩论,还能占据上风,只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参加过什么辩论赛,他心中的辩论赛,恐怕也就是从三国演义这种小说中想象出来的,所以才会认为,双方人数多少,并没有什么重要可言。

问题是,在现实的辩论赛中,哪个辩手敢说,自己敢同时应付好几个人?

这就好像,在三国演义中,单挑高手一个人可以同时打四五个人,还能轻松获胜。而在现实的竞技比赛中,哪个单挑高手,敢说自己能同时打四五个人?

诸葛亮能成功则归结于以下几点:古代士大夫不以人多荣,反以为耻。诸葛学识,军事,胆识,政治,经济无一不精,自信十足。心理上,一个人战胜众人成就感高,哪怕就是输了也无所谓,毫无包袱。此消彼长,诸葛气势绝对强势。

所谓群儒,也就是当时学术,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所长的士大夫。个人综合实力绝对没有诸葛上。得卧龙凤雏得天下,可以证明。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明显缺点。

诸葛自出山以来跟随刘备颠沛流离,经历无数生死。群儒是一群养尊处优理论丰富实践有限的人。再次此消彼长。

诸葛只身进东吴,早就带着拼命的决心来的。群儒就是拿孙的钱办孙的事,几人能有拼命的觉悟,或者说几人觉得有拼命的必要。

综上所述,胜负已分。

五毛、五美分之争

事实上,张昭一伙面对孔明的反驳,理屈词穷,那是小说设定的。

在现实中,观点相反的人,你觉得,谁能把谁,几句话就驳得无言以对呢?我们不是什么博学之人,也不是什么能言善辩之士,尚且如此。江东众多博学、善辩之士坐在一块,让孔明谈笑间驳得一个个无言以对,这可能吗?

关键是,任何一个存在广泛争议的问题,你真相信某个人,可以把一大群人驳得无言以对?

而且,舌战群儒就是五毛、五美分之争。有人认为,曹操代表正义公理(美国代表普世价值观),有人认为曹操野心(美国狼子野心)。他们之间能争论出个结果?有人能把一群反对者,驳得无言以对?

问题是,按文学化的写法,五美分肯定能把一群五毛驳得无言以对,因为按五美分的说法,五毛就是收钱发文的。这种人,你几句大义凛然的话,就可以让他们原形毕露,理屈词穷。

当然了,按文学化的写法,五毛肯定也能把五美分驳得无言以对,因为按五毛的说法,五美分也是收钱发文的。这种人,你用大义凛然的话,同样可以让他们原形毕露、理屈词穷。

问题是,在现实中这可能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