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上海全球话语权的新发展丨上海会客厅

句子大全 2023-02-05 06:22:02
相关推荐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丘眉)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当年的宣告是突然的。

值此三十年之际,进入愈加繁忙的年末,上海猛然间又做了一个新举动,没有高调宣告,却被认为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新决策。“努力将上海打造为世界城市日永久主场,久久为功,融入更多上海元素。”这是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自10月31日举办的2020年世界城市日上海主场暨全球城市论坛上获知的消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认为,在“十四五”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中国城市将画出“生死线”。

新时代“无人区”的挑战

“无人区”,是新时代的共同点,这表现在科创板以及助推科创板建设的上海这座城。

“上海承担越来越多的作为先行者、排头兵的国家战略任务,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创新发展显得更加迫切。”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李萌对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双循环新格局,这对上海以及其他地区和城市都是一个新命题。虽然明示‘上海要作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但还需要更多新型的战略抓手、改革思路和推进举措,这方面并没有可参考的具体标准。”

在改革开放的维度上,浦东以及上海整座城显然已经站在了世界的高度。但是在双循环新格局中呢?

很多人今天看见了知道了浦东开发开放的“世界牌”。其实,浦东开发开放之初,也被赋予了“中华牌”。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又明确:“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今年8月20日,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上指出:“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近来,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和引领经济全球化。”

“超大物种”的临界点

上海在某种意义上是“超大物种”,它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巅峰标杆,因此,更多意味着转型的开始,而不是辉煌的终点。“规模”将不再是创新的优势。

11月2日7时34分,刘守英在其朋友圈分享了一条链接,那是他本人的最新文章《刘守英:十四五——城市回归本质,乡村拥有体面》。

“刚刚,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当前中国城市的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下一步怎么走?全会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事实上,在历经若干年快速城镇化之后,我们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由2013年的35.93%提高至2019年的44.38%。按照世界经验,接下来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城镇化增速有所放缓的局面。这也意味着,长久以来依靠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或将慢慢淡出。”“村庄与城市”在正文前做了以上按语,这个号为刘守英带领的团队以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转型的大本营。

刘守英认为,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城市自身也走向了升级转型的关口——无论是内涵、发展模式还是人口的聚集。而当人的流向决定了城市去向,中国城市势必迎来一次急剧分化,能够率先在现有城市骨架内注入创新内容的城市,将在竞争中活下去,而那些空有商品房、宽马路、大广场的城市则将在大浪淘沙过程“死去”。换言之,在“十四五”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中国城市将画出“生死线”。“城市越来越回到本质——一个创新集聚、知识密集、思想交流的地方。”“城市是为了喜欢他的人而生。”

上海回答“普惠”

10月末,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席了一系列重要活动,其中包括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现场会以及2020年世界城市日上海主场暨全球城市论坛。前两个活动在媒体以及业界有更多的眼球度,以致第三个活动上猛然传出“努力将上海打造为世界城市日永久主场,久久为功,融入更多上海元素”的信息,还未被广泛捕捉。

上海回答了一座超大城市的“普惠”。2020年世界城市日年度主题为“提升社区和城市品质”,上海市市长龚正在致辞中解释:本质是强调人本价值,提升市民生活质量,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永恒主题。

社区,是上海前阶段城市治理的重要纽带。疫情暴发,超大城市上海一系列平稳表现不断出人意料,诸多亲近过社区工作的人,都知道真正的秘密在于2005年前后开启的城市社区建设上海模式。当这个模式在发生作用,超大城市会不断涌现“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比如豫籍在沪的青年王晓东、张磊。他们在疫情期间成了上海城里的“逆行者”。

全球治理创新共识更关键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先生在2020年世界城市日上海主场暨全球城市论坛开幕式上说,值此世界城市日之际,我们表彰城镇基层社区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社区的价值得到彰显。我们看到疫情期间邻居间互相照料,为病患和老人做饭、购物,居民、本地义工和其他各种民间团体纷纷组织起来扶助弱势群体。社区富有创造性、适应性和主动性,在构建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可持续城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世界城市日”的申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国际日,在2013年12月通过决议。2014年10月31日,在上海举办首届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之后在国外国内多个城市轮转。

2019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樊好提交了一份《关于将上海打造成“世界城市日”永久主场的建议》的提案。他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世界城市日”理解为“上海世博会的纪念活动”,而应该从上海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总体外交的高度,真正将世界城市日打造成为探讨全球城市问题的国际高端平台。

10月31日19时54分,民进上海市委城市治理委员会副主任施蔷生在朋友圈转发世界城市日开幕信息,说:世界城市日是2010年世博会的精神遗产,是上海倡导并由上海组织具体实施。但遗憾是在上海的知晓度还不广,社会参与度还不深,影响力还不强。

“显然,在愈加复杂的形势下,一个跨国合作、解决城市化全球问题的平台将愈加重要。要有新思想、新共识和新治理。”李萌对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

责编:刘赟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