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薛宝钗一句话 探春吹捧(黛玉挖苦 为何如此微妙)

句子大全 2023-05-04 03:15:01
相关推荐

《红楼梦》中贾母热爱社交玩耍,将一场去道观的法事,变相张罗为春游团建般的娱乐活动。

热热闹闹动员姑娘们丫头们一同前往,欢天喜地愉快搞团建。

此后,张真人将宝玉的玉展示给道友们看,并拿回诸多麒麟、玉珏以及类似物件,送给贾府做贺礼。

这些物品在贾母眼中非常稀松平常,贾母也并不认真关注礼物本身,只简单浏览一眼,指出其中的麒麟“看谁家孩子似乎也有一个”。

薛宝钗及时上线回答:史湘云也有。

探春顺势对此进行吹捧和表扬,指出“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她都记得”。

林黛玉的态度则是讥讽和挖苦,“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同样的一件事,探春和林黛玉二人,给出的却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种认为薛宝钗细致可靠、凡事心中有数,另一种则指责她对配饰别有用心、言外之意挖苦她别有所图。

谁的说法更接近事实呢?

自然是探春的表述。

薛宝钗确实时时刻刻留心,事事谨慎,别人未必能留意到的、她都能察觉;别人未必会记得的,她也都能放在心上。

更重要的是,她并非对金玉配饰格外留心。

这一类别和其他类别,对于薛宝钗来说并无差别。

从家族利益的角度来说,薛宝钗确实有和贾府联姻的需要,但这份需要是靠“金玉之说”来促成来完成的吗?

贾宝玉和薛宝钗被两大家族的长辈们认定为适合,一是家族上的门当户对;二是个性上的合适:薛宝钗为人处世的稳重、识大体。

归根结底,这是基于利益计算和作风观察而做出的理性决定;

贾府中人虽然迷信,但不至于完全被所谓“金玉之说”“木石前盟”左右。

与其说金玉之说是用来干扰贾母、王夫人这些决策者的最终决定的,不如说这是她们做完决定之后、对外宣传制造合理性舆论的手法之一。

薛宝钗本人是典型的理性派、务实派,金玉良缘之说,对她而言不过是唬人的把戏罢了。

至于史湘云有麒麟还是有玉抑或是有金,薛宝钗能够记得,绝非从姻缘匹配的角度来考虑的。

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细节,依旧是关于玉配饰,也同样是薛宝钗和探春二人留意:邢岫烟进贾府之后,生活非常寒酸,手头相当拮据。人人都有玉,单单她没有。

所以,细心的探春发现了,送了一块给她。

这件事情事后又被薛宝钗看破:她见人人独有唯你没有。

在这一点上,探春和薛宝钗的细致程度不分高下,二人都能敏锐捕捉到配饰等物品体现出的生活状态,察觉到集体生活中“别人有而她没有”这样的境遇带来的难堪之感。

此处贾母发问“恍惚记得谁也有一个”。

事实上探春也好、薛宝钗也罢,她们眼中这件事情并不重要,完全不用上升到姻缘命运的角度,只是老太太随口问、她们随口答,让闲聊得以继续下去、不至于冷场,仅此而已。

薛宝钗记得史湘云有,探春大概率也记得;她们都一样的心细如发,一样的聪敏细致,既然薛宝钗说出了答案,探春不妨随口夸奖几句她的优点。

而这件事情在林黛玉眼中则是完全不同的性质,她之所以会如此挖苦,是因为太患得患失、以至于草木皆兵。

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能看出林黛玉有多么不幸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