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会说话的人 都懂得这10条沟通逻辑(再短的谈话也要全身心地投入)

句子大全 2023-05-04 05:15:01
相关推荐

你有没有这样一种经历:你面试完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搞定了,这波稳了,但后来却吃惊地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那份工作。你没有被雇用的理由也许千千万,但有一种可能是,你说话和沟通习惯存在问题。

不少人都觉得自己表达能力不错也很会说话,但其实真正触达人心的会说话并非你想象中的那样。

在进入正题之前,你不妨先拿以下的问题问一下自己:

你有没有和朋友因为一条新闻争得面红耳赤,遇到意见分歧时,总是试图说服对方,改变对方的想法?你有没有一边跟同事聊天,一边刷热搜,过后同事跟你聊刚才说过的话题,你却感觉从未听说过?在朋友分享自己的经历时,你有没有一种冲动总想要插话,试图说出自己相似的经历?在工作中,你有没有倾向于把自己知道所有的工作进度都告诉同事,而不是言简意赅有重点的说?当你想强调一件事的时候,你会不会重复说这件事?遇到你不懂的问题,你会假装自己很内行,发表观点,还是会直接承认自己不知道?在和朋友同事聊天的时候,你是不是那个说话最多的人,细想一下,你有没有认真听过对方的话?

在这些问题中,肯定的答案越多,沟通逻辑存在的问题也就越多。这些问题是沟通与人性问题专家西莱斯特黑德利在《会说话:把话说到心里去》一书中讨论的话题。

西莱斯特黑德利是位肤色较浅的混血女性记者,主持人。她从1999年起从事新闻工作,其间当过记者、制作人和主持人。2015年,她受邀到TED演讲,主题为《营造美好谈话经验的十个原则》(10 Ways to Have a Better Conversation), 这次演讲的观看人次超过3000万。黑德利因此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并基于这一演讲的内容框架,写成了本书:《会说话:把话说到心里去》。

西莱斯特黑德利从事新闻工作十几年,她将与几千位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受访者亲密交谈的经验,总结为10条说话之道,无论你是希望通过谈话得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还是挽回一段本可以继续的亲密关系,或是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人,都能从这10条沟通逻辑中得到助益。

要么全神贯注,要么不要开始交谈

很多人以为自己可以一心多用,我以前也是。我可以一边跟同事聊天,一边浏览新闻;一边做菜,一边看综艺。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同事说的话没有进脑子里,菜糊了,综艺也看得零零碎碎。

我们无法同时处理两件事,尤其是需要动用大脑同一区域的两件事,比如一边打电话,一边发邮件。

你如果想进行一次卓有成效的谈话,必须全神贯注。沟通不仅依靠语言来传达对方的想法,还需要借助微妙的声音和表情变化来表达情绪,如果你每10秒就要看一下自己的微信有没有新消息,那必然会遗漏看似细微其实至关重要的细节,甚至会误解对方的意思。

哪怕谈话很短,也必须全身心投入,认真聆听别人的话语,仔细思考,用心理解别人说出口的话以及没有说出口的言外之意。

要么全神贯注,要么不要开始交谈。

不用总是插话,把谈话的焦点转移到自己身上

我和我的闺蜜,曾经有段时间,感情非常紧张,问题就出在一次对话后。

当时闺蜜的工作遇到了很难处理的情况,总监在公司争斗中落败被辞退,部门的两个副总监为了拿下总监的位子,拉帮结派,强逼手下的员工站队。

闺蜜那段时间情绪极其崩溃,一度想离职,周末见面的时候,她向我狂倒苦水,为了安慰她,我接过话茬,也狠狠吐槽了当年第一份工作时遇到的奇葩领导,但很显然安慰效果并不好。

我用自己相似的经历试图感受她的心情,但我却没有注意到,我同时把关注点也从她的身上转移到了我的身上,她无非想跟我吐槽一下奇葩上司的骚操作,发泄一下情绪,我却阻止了她,让她停下来听我说我的惨痛经历。

社会学家查尔斯德伯把这种总想在谈话中插入自己故事的倾向称为“交谈自恋”。它是一种接管谈话的欲望,想去主导谈话,说大部分的话,把交流的焦点转移到自己身上,而且这种倾向通常是无意识的,微妙的。

谈话就像抛接球游戏,在实际的抛接球游戏中,球在每个人的手里轮流出现,而在交谈中,我们却经常设法拒绝别人抛过来的球,又或者把球抱在自己怀里,牢牢掌控着交流权。

和闺蜜的事情发生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察觉并控制自己分享个人经验和谈论自己的本能,我试图努力多问一些问题,鼓励他们多说,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嘴巴可以闭上,耳朵不能关上,少说多听才是大智慧。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泰勒斯威夫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从不主动给别人建议,除非他们问我。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可能也是我唯一能给拿别人的建议: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别人一些“不请自来”的建议。

因为要改变人们的想法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这就是为什么不管有多少证据放在面前,阴谋论依然不会被驳倒。所以,有人永远都相信奥巴马不是美国公民,相信人类从来没有真正登上月球。不过这恰恰说明,你不该再浪费宝贵时间去劝说别人不要相信你所认为的错误的观点了。

你有没有在跟人因为一个热点新闻争吵过后,听到对方心悦诚服地说:你说得对。反正我从来没听到过,一次都没有。

当争论发生时,人们往往是情绪化的。对某件事充满激情并十分关注它的结果并没有错,但是一旦让激情冲昏了头脑,也会导致误解,甚至伤害到彼此的感情。

我们总是更愿意与那些跟我们意见一致的人交谈,更愿意听到能支撑自己观点的新闻。如果谁发了我们不喜欢的帖子,我们就在社交网站上取关他们。

我们就是不想改变自己的想法。

著名的心理治疗师M.斯科特·派克说过:真正的倾听要求听者放下自我。

停止把谈话当作一种用来说服别人或证明自己正确的方式吧!你会为自己错过了太多而大吃一惊。各种信息会像泉水一样涌入你的头脑,填补被“ 自我”挡住的空缺。

不要废话连篇,尽量言简意赅

如果你说的话很重要,而且你又很希望别人能记住你的话,那请务必简明扼要且语气亲切。《会说话:把话说到心里去》书中有一项关于注意力的研究显示: 2004年,人们的平均注意力时常是3分钟,2012年时长下降为1分15秒,而到了2014年,这个数值降到了59.5秒,现在2020预计会更低。

但与之先对应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倾向于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全都告诉你,而不去考虑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不必要的,最后的结果就是把对方的耐心和注意力全数耗尽。

其实把你需要传到的信息传达到就好,不要再继续说了,在说话之前想好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注意一下时长,接下来把球抛给对方,等待回复就好。

不要重复!!

在沟通中,重复会导致无动于衷。

我们总是不自觉得通过重复来把信息牢牢地钉进别人得脑子里,但其实重复犹如原地踏步,既无趣又不能带来任何进步。

很讽刺的是,我们因为害怕别人没有听明白,而重复自己的话,而别人不听你却是因为你一直在重复说过的话,从而他们关上了自己的耳朵。

最难说出口的一句话,不是我爱你,而是不知道

马克吐温有句非常出名的话:能马上给你答案我很欣慰,但是我说,我不知道!

而在《怪咖思考术》里,也有一章叫作“英语中最难说出口的一句话”。你可能会认为这句话是“我爱你”,但其实是“不知道”。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们总是喜欢不懂装懂或是装作博学多才,其实只是一知半解。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原因是:我们希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想让自己在人前表现得很聪明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但讽刺的是,如果我们说的话不是十分准确,会显得比不说话还要蠢。就好像一个小孩总喜欢说生词唬人,却连发音都说错一样可笑。

我们喜欢装模作样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不愿意向别人求助。在专业上向人求助可能会暴露你对自己工作无知的一面,给你造成潜在的威胁。

当我们不懂装懂的时候,不仅是在浪费自己的潜能,更是在利用别人对你的信任。如果你不知道,就请直说“我不知道”。这几个字能加强你与别人之间的联系。而且,它们会为你打开探索更广大世界、自我成长的大门。如果你不承认自己还有需要学习的必要,那么就无法再学到任何东西。

用心聆听,不要只自说自话!

你面试完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搞定了,但后来却吃惊地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那份工作。你没有被雇用的理由也许千千万,但有一种可能是,你谈自己谈得太多,却听得太少。正因为这样,你自己感觉非常好,而桌子对面的人却不一定有相同的感受。

我们更愿意说而不愿意听的倾向会妨碍我们进行出色的交谈。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询问别人周末过得怎么样的唯一动因是,我们想告诉别人自己的周末。

不善于聆听,只是自说自话的谈话像是一场糟糕的音乐会。小提琴手演奏着一首乐曲,而钢琴手则演奏着另一首乐曲。他们可以友好地互相注视,礼貌地点头示意,但如果他们演奏的不是同一张乐谱,最终的结果也只会是一团不和谐的嘈杂噪声。

“所有人类需求中最基本的一项,”拉尔夫·尼克尔斯博士说,“就是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而聆听,是最好的理解别人的方式。”

如果你想变得更聪明,请用心去聆听;如果你想让婚姻更牢固,积极聆听你的另一半吧;如果你想收获更好的友情,不要再喋喋不休,还是去聆听朋友。

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线上交流更加频繁,但面对面的交谈却越来越少,这直接导致了我们说话能力的退化。大家不妨花点时间去回忆一下,由于沟通不畅,你到底失去过多少机遇,而多少人生的轨迹也因此被改变。

在《会说话:把话说到心里去》这本书中,作者这10条在谈话中抓住人心的策略。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推荐:

沟通与人性问题专家、美国知名主持人 西莱斯特黑德利在新闻领域工作了十几年。她发现,一次良好的谈话往往具备几项原则。

在《会说话:把话说到心里去》这本书中,她分享了这10条可以帮助你在谈话中抓住人心的原则。无论你是希望通过谈话得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还是挽回一段本可以继续的亲密关系,都能从这10条策略中得到助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