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孩子“不成才”原因可能不是孩子 父母改变说话语气(助孩子成才)

句子大全 2023-05-07 02:37:01
相关推荐

邻居见了我,说,孩子真的是欠打,天天在家鸡飞狗跳不说,还整天惹是生非,什么时候像人家阳阳似的,又乖巧又懂事,那才是成才的样子,自己家这孩子是白瞎了。

你的周围有没有这样的家长,一天到晚都是孩子的各种不是,孩子做对了这方面,他偏偏从里面挑到一条别的错误,孩子要是做错了,那直接上来就是噼里啪啦,更不用说各种不配合不遵守了。

事实上,孩子这样变得“欠打”,变得如此的“不成才”,不外乎原因大部分出在父母身上,父母只用自己的约束要求孩子,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到底是不是可以承受这样的约束,是不是能够真正地接受这个约定。

在很多家长的眼里,孩子那就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想要揍就要揍,想要打那就打,不是有句“不打不成才”的说法吗,但最终引起的确实孩子的更加不符合心意。其实家长如果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换一种语气跟孩子说话,可能得到的就是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1.温柔的语气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温柔对待,更何况谁也不喜欢被其他人天天喝来喝去,更不喜欢被人指着教训,不管对方是自己的父母还是其他人,每个人都想要别人对自己温柔以待,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孩子是敏感的代言,他们对于每个人对自己的态度感受最深,如果父母以一种很温柔的语气对待自己,孩子们内心会很温暖并且自己也会更愿意的听从家长的一些安排或者商量,但是如果换一种严厉的语气,我想没有人愿意去配合,反而容易滋生一种叛逆感。

温柔的语气让孩子如沐春日,更愿意与家长配合,也更愿意去做一些对自己很好地事情,更愿意去接受一些对自己带来有利影响的内容。

2.商量的语气

“你必须……”“你立刻去……”这种命令式的语气,我相信没有一个人喜欢,不要说成年人不喜欢,孩子们肯定也不喜欢,谁也不愿意被别人限制自己的自由,并且一切有别人做主,这种丧失掉自己行为的语气,肯定不会得到喜欢和接受。

爸爸妈妈不妨换一种商量的语气,比如我们可不可以先做作业后看电视,这样是为了你有更多的时候看电视或者玩耍,比如说你感觉我们先去换衣服洗漱比较好,还是先玩一会再去做这些准备呢。用商量的语气,孩子会从中学到与人交往时候的友善,同样也更加愿意去完成自己的规定和规矩。

3.尊重的语气

孩子是一个小个体,在成年人眼里可能有些不屑,特别是在父母的眼里,孩子长得再大都是一个孩子,好像一直都需要自己的呵护,需要自己的各种操持,事实上呢,并不需要这些,孩子在长大,他们需要获得家长的尊重,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小屁孩”。

父母拿出一种尊重的语气对待孩子,孩子会知道,不管是对谁,大家都是一种平等关系,但同样也要有一种尊重的态度,方便的是互相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好地促进两者之间的关系升级和迭代,如果蛮横、不讲理,没有人愿意与这样的人接触,就会失去很多的珍贵朋友和机会。

4.鼓励的语气

孩子年幼,他们希望自己做事都要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是得到家长的一些鼓励。如果家长一味地挑剔孩子的各种不足,看到孩子的各种弱点,却忽视掉孩子的优点,孩子就会很自卑很懦弱,小心翼翼,很害怕得到的是批评。

家长不妨在日常中,不管孩子做的事情大小,根据孩子的年龄,给出孩子一些建设性建议,给出孩子一些鼓励的语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这种从小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在以后的未来生活中,也可以带给他们更多的能力,让他们更有勇气面对着变化的未来。

5.信任的语气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纽带,可以串联起更多的人,更真挚的人。孩子日常做事,会毛躁,会不顾后果,这些都是受到他们自身发育特点影响,不能够如成年人一样思虑缜密,就会因为这种不计后果造成一些家庭困扰。

爸爸妈妈不要因为孩子的一次这种事情,就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让孩子永无翻身的可能,孩子只要做什么,家长就开始用各种不信任来看待孩子,这会让孩子很难堪,即使自己做得好,如果父母都用一种不信任的态度看待自己,用一种不信任的语气怀疑自己,这会让孩子以后反而不愿意做了,因为做不做都不会被信任,还不如不做。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但是这个成长的路线有些漫长,需要家长们在日常中多加重视,能够真正地将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发扬出来。

孩子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个体,爸爸妈妈需要随时根据孩子的成长变化自己的教育方式,保证孩子能够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前行,同样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文/布丁妈妈私享会】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用爱分享育儿经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