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2018中考语文复习材料专题七: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及词语理解点拨

句子大全 2023-05-10 07:52:01
相关推荐

文言文阅读是平时考试和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生语文不能得高分,原因就在这。由于对文言文阅读不理解,阅读方法技巧没掌握,造成大量失分现象。下面就是文言文阅读的几个知识点的总结经验。

知识点一 划分朗读节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所谓“诵”,就是用高低抑扬的腔调朗读。划分朗读节奏其找规律,巧断句实就是考查学生诵读文言文、划分句读的能力。其原则是不把句子读破,要让别人听清并听懂句子的意思。

方法点拨

文言语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中考文言文阅读中的传统题目,只要掌握划分节奏的以下几种基本方法,就不会望题兴叹,无所适从了。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方法可参照以下这首口诀:

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主谓动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慢步走。 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下面结合文言例句细细解说这一口诀,以便于我们掌握要领,并能灵活运用。

1.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划一划二不划三”意思是说在一句文言句子中,停顿一两次是常事,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很少了。即使是要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做题时于也可以省去可划可不划的地方。

2.主谓动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通常情况下,文言句子的结构与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相似,都是由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等成分构成。朗读时,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中心词与补语之间要停顿。

例: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

“晋”是状语,“陶渊明”是主语,“独爱”是谓语“菊”是宾语,停顿两次。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苟全性命”是动宾结构,“于乱世”是介宾结构,做句子的补语。

3.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慢步走。

遇上表示假设的连词,如“若”“使”等;或表示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或句首发语词,如“盖”“夫”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停顿,遇上表转折关系的“而”应在“而”前停顿。

例: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使”表示假设,翻译为“假使“如果”等

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故”是总结性词语,翻译为“所以”“因此”等。

例: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盖”是句首发语词,表示解释说明。

例: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

“而”表示转折,翻译为“可是”“却”等。

4.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例: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以”,古代是表示两个单音节词:“可”+“以”,意思是“可以凭借(这一点)”;而现代汉语表示一个词,“允许”的意思。

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犬”名词做状语,翻译为“像狗一样”。

5.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古代汉语常有省略句式,在省略之处停顿准没错;有些语气词用在句子中表示提示或舒缓语气,在这个词的后面停顿合情合理。

例: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和“三”后面省略了“鼓”字。

例:余闻之也/久矣。(《伤仲永》)

语气词“也”表示提示,让读者换一口气来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结构助词,表示舒缓语气。

6.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古代汉语有很多表示人名、地名、年号名、官职名等的词语,我们要加以分辨,在这些专有名词的中间是绝不能停顿的。

例:膝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滕子京”和“巴陵郡”都是专有名词,中间是绝不能停顿的。

知识点二 理解词语意思

解释文言实词,着重考查文言文中的古汉语常用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对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的积累,初中三年学过不少文言文,应该积累了一些常见的实词。试题中所选的实词通常在教材中的文言文中出现,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

方法点拨

1.依据语境确认词义

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延伸出来的,往往同一个词语二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如“朝”读“zhāo”,义为早晨,名词,“朝服衣冠”,是本义。因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是在早晨,读“cháo",引申为“朝拜”,动词。如:“皆朝于齐”的“朝”就是指“朝拜”,进步引申为大臣朝拜皇帝的地方,即“朝廷”,如:“于是入朝见威王”。对于这些词语的理解,要根据具体语境认,不能断章取义。

2.熟记通假字

音同音近是通假字的主要特征,如“反”通“返”,“知”通“智”,“莫”通“暮”,“益”通“溢”,“惠”通“慧”。

3.辨识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由于时代的变迁,汉语语言也发生了变化,如:

(1)词义扩大。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在指一般的“大江大古今异义河”等。

(2)词义缩小。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专指“妻子的配偶”。有的词义义项减少了,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之意,如今只有“劝说”之义;“让”在文言文中既可以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只表示前义了。

(3)词义转移。“币”古代指礼物,现代指“钱”;“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慢”古代是“怠慢”之义,今义与“快”相对。

(4)词义的强化弱化。如“根”,最初只是“怨恨、遗憾”之义,现在成了“仇恨”之义,词义强化了;再如“怨”古义表示仇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词义弱化了。

(5)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古代是指武士,褒义词;现代是指坏人的帮凶,贬义词。“乖”古义是“偏执”贬义词;现代是“听话,安顺”,褒义词。

4.了解词类活用规律

词语都有固定的词类归属,但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担当不同的角色,临时担当了另一个词类(词性),有的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有的是动词活用为名一词类活用词……应借助语法特点,分析推断词义,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如所做成分、与其他词的搭配关系、修饰关系等)来推知词义。如名词、形容词一般不能带宾语;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前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修饰限制等。总之,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教材,调动积累,比照解释,结合语境是理解文言实词的有效方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