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北京对话广州(老城市如何唤起文学的新活力)

句子大全 2023-05-12 06:53:01
相关推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蒋肖斌)10月19日,十月文学月活动之一——“老城市新活力·北京对话广州”在北京佑圣寺举行。

北京和广州,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又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处于时代变革的前沿。北京与广州的首次城际文学对话围绕“老城市新活力”主题,叶广芩、刘庆邦、宁肯、付秀莹、石一枫,张梅、鲍十、葛亮、蒲荔子、王威廉10位作家,汇聚一堂,共话城市的文学传统。

著名作家叶广芩最初接触广州文化,缘于《三家巷》这部小说,“作品中,我体会到了一种北京的气韵,似乎在很南很南的地方流淌。它的大气,读起来荡气回肠,那种感觉跟我读北京胡同的作品没有太大区别”。后来第一次到广州,广州人的热情、待人接物的真诚以及这座城市不排外的气质,与北京一脉相承,也给叶广苓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

著名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刘庆邦说,广州不仅拥有《花城》《广州文艺》等重量级的刊物,还培养出很多知名的作家,是中国的文学重镇。他谈到,北京和广州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北京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创作上时常可以得风气之先,但文学不要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定力。广州的优势正是能够始终保持文学性、对文学本质的追求以及对文学创作原始动力的坚守”。

著名作家、广州市作协副主席鲍十作为广州的“外乡人”,讲起了自己在广州生活的趣事。广州这个城市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包容,“广州人和人之间相对宽松,相互之间鼓励比较多,你做出一点点成绩会被肯定,这是让人很舒服很开心的地方”。

为了写好广州故事,鲍十曾专门在广州市荔湾区的一个街道挂职一年,当街道办主任,创作的几篇描写西关(今荔湾区大部分地域)的小说,在《十月》杂志上发表,“未来还将搜集资料、充分准备,写一些广州的故事”。

著名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宁肯谈到“文学与城市”的关系时说,从文学的角度理解城市,要有文学的本位,无论老城市还是新城市,只有成功的文学作品才能成功地表达城市的精神;无论多么老的城市,在文学表达层面都会有新的东西;新城市也同样被这个地域老的传统和历史所影响,这也是文学创作必须要面对的。

青年作家葛亮认为,所有关于城市的对话,最动人的部分都是文学的对话。北方的文化是叶落归根的、安土重迁的,有很多所谓“土象”的东西,而南方文化更加偏“水象”。正是南北之间文学的“撞击感与融合感”,使得中国文学更加完整。

青年作家石一枫谈到,老城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每一座老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和神韵。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对北京以及北京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今,这两座城市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两座城市之间的文学文化交流就显得更加具有时代意义。

青年作家王威廉讲到,城市是先于国家存在的,“城”的代表是北京,“市”的代表就是广州。北京与广州的对话代表着“城与市”之间的对话。因为体现着政治跟经济之间的联系、中心和地缘之间的联系,北京和广州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密切。

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片花首发仪式也在现场举行。叶嘉莹在北京出生,她的纪录片由广州出品,又在北京首发。主办方表示,叶先生就像北京和广州两地间的使者,传递着期望与祝福。希望通过此次契机,促进广州和北京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在文学和影视的跨界联动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

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介绍,“十月文学城市对话”是第四届十月文学月特别策划启动的核心活动之一,也是最受关注的创新亮点,旨在以文学的方式,促进北京与全国乃至全球城市的文学、文化交流与合作。首场活动对话城市选择广州,是发挥北京的文化引领性和辐射性,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文化副刊部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