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经验分享)初试410+复试90+|2021一战跨考广外日语口译经验帖

句子大全 2023-05-21 04:48:02
相关推荐

来自“ずそん”的经验分享

01自我介绍

我是跨考生,本科在一所双非财经类院校,大二开始上日语培训机构正式学习日语。因为自己特别喜欢日语,就笃定地想在日语翻译这方面深耕下去。大三上学期过了n1之后,我决定考研。去年1-3月份翻了很多经验帖,了解了很多学校,但最后兜兜转转还是选择了广外。一是因为我是广东人,想要离家人和朋友近一点;二是因为了解到广外的考试内容偏政经类,和我本科学习的方向比较相似。4月份开始,我就正式投入考研备考当中了。战线拉得有点长,有好也有坏。好处是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积累和摸索,就算走了弯路也不怕。坏处是长时间枯燥的学习容易造成身心疲劳。去年因为疫情一直没开学,4-6月份我是在家自己学习的,很少社交,经常感觉学得很孤独迷茫。学到暑假,我已经疲劳到快坚持不下去了,于是7-8月我转换战场,在以前学习日语能力考的机构自习(真的特别感谢他们给我提供了自习场地55555)。那段时间因为有了社交,每天的学习变得开心起来,但学习时间也随之减少了不少。9月份学校终于开学了,于是9-12月,我开始和我舍友一起每天从早到晚泡图书馆,几乎没有娱乐活动,但是还好有我舍友每天和我一起学习一起聊天诉苦一起吃饭,那4个月过得很开心也很快。有一个好研友真是太重要啦!今年1月中下旬,我开始在家准备复试。虽然成绩还没出,但就是想拼一把早点开始。直到4月上旬复试完毕并出拟录取通知,我漫长的考研过程才终于结束啦。

02初试备考

日语mti的初试考试科目及顺序为:政治、翻译硕士日语213、日语翻译基础359、百科448。

(一)政治

成绩:66/ 100参考教材:网课:徐涛强化班课程/主教材:徐涛《核心考案》选择题:徐涛《优题库》+肖8肖4大题:徐涛《考前必背20题》政治是我考得最差的一科,这一科我好像没什么发言权。我是从8月份开始备考政治的。8-10月主要是看徐涛的课程,一边在《核心考案》上做笔记,并同步做《优题库》的选择题练习。11月肖8肖4出来之后,就刷里面的选择题,并看配套的讲解课(扫书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然后将题干和正确选项背下来。肖8肖4的选择题我都刷了两遍,非常有用非常重要,可以积累许多时政热点,而且考试会出到很多类似的。11月底12月初,徐涛的《考前必背20题》出了之后,我就每天背里面的大题,一天背两三道,整本背了两遍。不仅在考政治时能用到,里面涉及的许多时政名词在百科的名词解释部分也能用到。政治备考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同类教材只吃透一本】。市面上的政治教材琳琅满目,我刚开始备考政治的时候真是看花了眼。每位老师都有一整套十来本的教材套餐,但其中的核心教材基本上就是:主教材+同步练习+考前预测卷(11月才出)+大题预测(11月才出)。这四类核心教材每一种买一位老师出的即可,例如主教材看了徐涛的《核心考案》,就不要再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配套练习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就不要再做徐涛的《优题库》。因为考试范围广但时间精力有限,我的建议是上述的四类核心教材都只吃透一本即可,刷完还有时间的话可以二刷加深印象,不要使用题海战术。

(二)翻译硕士日语213

成绩:84/100参考教材:新日本语教程高级(张厚泉 许小明 编)/ n1红宝书/ 日语专业八级考试语法敬语篇(孙成岗 编)/ 专八综合辅导与强化训练/ 日语三级笔译真题解析(综合能力部分)/初心小程序惯用语打卡/ 初心通用课+专项课/ 炸鸡老师作文课广外的213考察的主要内容有词汇选择题、语法选择题、阅读选择题和作文。题量不大,写完后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检查。考察的内容比较基础,大概为n2到n1难度。在备考的前半阶段(4-6月),我的复习重心基本放在基日这一科上。当时每天会复习n1红宝书的单词,把不会的单词整理成一个单词本,再反复记忆。语法方面看的是专八那本绿色封面的丛书的语法敬语篇,那本虽然习题答案常常出错,但是语法很全,解释得比较全面,相似语法的辨析也讲得比较细致,而且对敬语的讲解也非常系统。我从之前备考n1就看过挺多语法书的,其中我还是最喜欢这本。至于习题答案方面,如果有疑惑的话我会在初心的答疑群里提问。另外,我当时买了初心小程序的惯用语打卡,每天会跟着小程序打卡积累惯用语。同时认真完成初心的通用课练习,整理错题笔记。初心的通用课练习在打基础的阶段作用真的非常明显。作文方面每周二会听炸鸡老师的作文课,并保持每个月练习1-2篇。

暑假开始,我觉得基日方面的基础已经相对牢固了,就减少了基日方面的学习时间,把重心放在翻译等科目上。这时候开始我在基日方面的学习基本就是跟着初心的通用课和专项课来,没有再自己额外增加内容了。同时还是保持每个月练习2篇作文。开学后也和暑假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到了10-11月,因为备考catti三笔,就稍微做了一点三笔的综合能力真题,感觉手感还不错。三笔和二笔的阅读真题很适合拿来练笔。最后想说的是广外的翻译硕士基础这一科考察的内容还是比较基础的,不会出特别刁钻的内容。把n1和专八的词汇语法内容吃透,保持阅读和作文的练习,应该就问题不大啦。

(三)日语翻译基础359

成绩:138/150参考教材:catti三笔教材实务部分 / 宋协毅同声传译教程/ 天声人语(初心公众号每天有更新)/初心每月翻译训练营(我跟了4-8月)/初心通用课+专项课/ 人民中国+人民网+cri全年热词互译/ 上海中级口译教材词汇表 / 广外真题回忆版/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汉译日精选汇编2016广外的359这一科考察的内容为词条互译(汉译日15个+日译汉15个)、汉译日文章一篇和日译汉文章一篇。题量不大,时间充足,翻译要先在草稿纸上写,写完检查完毕再誊抄到试卷上。我是从去年寒假开始每天练几段的catti三笔的翻译的。三笔的内容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着实有点难,但我当时又没什么经验,不知道拿什么入门比较合适,就只有硬啃,啃得比较辛苦。4月开始我报了初心的翻译训练营,一个月上4节课,上课内容是各校翻译真题。课前会发上课材料,先自己翻译一遍,再听老师讲,能发现挺多问题的。而且老师讲的内容都比较基础,很适合翻译入门。暑假开始,我开始用宋协毅老师的教材练汉译日,用天声人语练日译汉。因为广外的汉译日考察内容偏政经类,日译汉又很爱出天声人语的内容,所以拿这两样素材来练习是比较合适的。练习时我会积累一些常见表达,练得多了就熟练了,看到陌生的表达也懂得如何用自己会说的话表达出来。词汇互译方面我背的素材是人民中国+人民网+cri这三个网站每个月总结的热词、上海中级口译教材词汇表里的词汇,还有广外历年359真题的回忆版。广外经常考察往年出过的词条,所以历年真题的词汇互译部分一定要背熟。翻译这一科的练习重在【总结】。翻译完的校对整理工作是最重要的,只有多积累,脑子里有东西,翻译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前期练习的时候可以多查字典,边查边翻;到了后期(9月开始)就不要查字典了,先靠自己翻译,校对的时候再查字典。

(四)百科448

成绩:129参考教材: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李国正 编)/广外考研蓝皮书百科448 / 最后的礼物/ 初心百科大作文修改/ 徐涛《考前必背20题》/时评类公众号广外的448考察内容为名词解释(20个)、应用文和大作文。去年名词解释的考察形式是分为四五组,每组一个文段,解释文段里的划线词汇;但往年也有不给文段,只给词汇直接解释的。去年考了很多政治词汇,很多都在徐涛的政治《考前必背20题》中出现过,我也算是在背政治的时候误打误撞掌握了很多百科名词。其实去年对于百科的备考我一直没什么方向,也走过很多弯路。我是暑假开始准备名词解释的,一开始的方法是根据广外以前考过的类别(如政经类、金融类、科技类、法律类等)在网上收集一些名词,在百度百科上搜它的解释,再用xmind整理思维导图,每天整理5个左右。这样整理下来,其实很多词是记不住的,但是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个方法的要点是:整理思维导图的时候千万不能长篇大论,记几个关键词即可。后来11月底,《最后的礼物》出了,我的救命稻草。这个时候我就不整理思维导图了,就是每天学累了当课外书看,吃饭的时候和我舍友互相考考对方。到考试前看了两遍。到考试前,书里的词基本上都有个大致印象,能够说出点东西来。答名词解释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总结一套答题模板,比如:是什么+原因+影响+最新发展。这样答题才有逻辑,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不会的时候也比较好编)。应用文我是11月中下旬才开始看的,参考明德尚行编的广外考研蓝皮书,每个类型的文章都练了一遍。这本书排版不太好,看起来有点累,不过内容还是可以的,有归纳总结广外常考的几类应用文,可以跟着模板来练习。应用文部分不难,我一开始没有接触过还有点慌,但接触之后其实很快就上手了。大作文我是从10月开始用碎片时间阅读一些时评类公众号,积累素材,12月练笔了一篇。当时我拍了初心淘宝店的大作文修改链接,是年糕老师帮我改的。老师改得很详细,给了我很多指导建议,并且还帮我二次修改了。我当时真的很受益,因为我原本写作非常随心所欲,老师帮我修改之后,我才掌握了考场作文的规范。考百科的时候时间非常紧张,其实是没时间追求文采的。比起文采,文章的结构、逻辑和论点更加重要。

03复试备考

成绩:91.2

参考教材:初心复试课(含发音训练营+听译练习小程序)/日语即兴演讲实践技巧/ 上海中级口译教材/ 宋协毅同声传译教程/ 天声人语(初心公众号每天有更新)/初试阶段积累的所有热词/ 人民中国+人民网+cri1-3月热词互译

(小编提示:由于每年复试人数较多,同学们在考完初试后稍作调整,就可以联系初心老师预约复试名额哦!)

开始准备复试之前,我又翻了很多经验帖,了解到广外的复试一般会考自我介绍、单词快速反应、即兴演讲、无笔记听译(中译日)和即兴问答,往年还考过阅读文章和笔译。因此,我主要是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复习的。

自我介绍和即兴问答我是跟着初心的复试课来准备的。面试技巧课上,炸鸡老师会详细地讲自我介绍应该怎么写、即兴问答的常见问题及回答技巧,听完课后我就开始着手写自我介绍和问答稿了。写完之后发给炸鸡老师进行修改,然后每天反反复复背诵练习。练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会录音,录完复盘,确认自己是充满感情地在朗诵,而不是机械地背诵。问答方面,到最后我大概准备了60个问题,每天背十来个,反复背诵,确保每个问题都背得烂熟。当然,背诵不是为了考试的时候可以直接套模板回答,而是为了考试的时候脑子里有话,老师问问题的时候能够迅速组织答案并回答出来。考试的时候切记要灵活应变,老师喜欢聊天感强的面试。

单词快速反应,顾名思义,就是听到一个单词,要立刻说出它的中文/日语意思。广外会考的词很杂,实事政经、谚语人文都有可能考。这方面我是用去年备考积累的热词来练习的,此外还会加上1-3月人民中国+人民网+cri的热词(初心公众号有整理)。练习方法是自己录音或者和一起备考的小伙伴一起录音,每天录几十个词,录的时候读完每个词停一两秒,第二天用这份录音来练习。要等第二天再进行练习的原因是为了防止自己有短时记忆。第二天练完后,又可以录第三天的练习素材,以此类推。

即兴演讲的考法是当场抽一个题目,给30秒的思考时间(不能做笔记),然后做2-3分钟的小演讲。这部分我一开始真的觉得特别难,一窍不通,完全不知道从哪里练起,后来经过摸索才渐渐熟练。我用的练习素材是《日语即兴演讲实践技巧》、自己收集的往年题目还有自己根据实时热点想的题目。每天练一个题目,和考试一样只准备30秒便直接开始,并录音复盘。刚开始练习时会不停结巴,同样的内容要说上五六遍才能理顺。后来随着练习量增加,再加上自己平时背问答稿也积累了不少表达方式,就渐渐地说得顺了一点。我认为即兴演讲的注意点有二:一是可以给不同类型的素材整理演讲框架,演讲时心里有框架会容易说一点。二是尽量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式,避免说错或者说不下去。

听译我是用上海中级口译教材练习的。中口的练习素材分不同板块,比如科技、教育等等,每个板块会先给一些单词和专业术语,然后有句子听译练习和段落听译练习。我在练习时会把单词和术语先背下来,然后再跟喜马拉雅的录音练复述和口译,并录音复盘。复盘的时候我会把一些说错或说不出来的表达记下来,然后再做一遍视译,确保自己记下来了。一开始练习的时候我有记笔记,但会有意识地控制并逐渐减少笔记的量,做到最后两个单元基本上就不用记笔记了。这本教材我刷了两遍,感觉还是很有用的。

此外,因为往年还考过阅读文章和笔译,我每天也会用天声人语的文章练朗读和视译,隔一段时间会用宋协毅老师的教材练一下笔译。每年复试考察的题型都不太一样,所以最好还是把往年出过的题型都练习一下比较保险。

04最后想说的话

考研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很多事情,可能会有情绪消沉的时候,会有和家人恋人争吵的时候,也会有觉得“我好厉害”的很满足很幸福的时候。会有觉得很难熬快要抑郁的时候,也会有只因为一点意想不到的小事就快乐起来的时候。其实就算不考研,去做其他事情,前进的道路同样也是由这样的一个个时刻组成的。这样想想,其实考研也并没有特别辛苦。

去年考试之前,我十分感谢一年来努力学习的自己,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就算这次没考上,我也真正掌握了许多东西。作为一个跨专业的考生,这一年的日语学习对我而言非常重要。我明白就算没考上,这一年的学习也为我未来从事日语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让我有了底气。

所以想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希望大家都可以坚持到最后呀。要相信你正在努力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义的。偶尔学累了也可以给自己放个小假,看看综艺吃点好吃的,然后继续投入学习。可以抱怨,但是不要放弃哦。

加油!我们岸上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