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宝剑 它竟是无价“国宝”(还和一句成语有关)

句子大全 2023-05-23 04:45:01
相关推荐

在山西太行山地区,曾有砖窑民工在取土时挖出一把宝剑,并将其上交给了国家。后经考古专家鉴定,发现这把宝剑并不普通,而是一件无价的“国宝”,甚至还与一个古代著名的故事有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87年8月的一天,在山西省太行山的晋中榆社县附近,有一个被当地人俗称为“三角坪”的地方。此处有一座砖瓦厂,专门为县内各地提供建筑所用的砖瓦,称得是当地土建工程离不开的重要角色。既然是砖瓦厂,必然要在附近取土烧制砖瓦。

这一天清晨,工人韩老四像往常一样来到附近山腰处取土,却不曾料想,自己居然在深坑中挖到了一个“铜家伙”。他定睛一看,发现眼前的“铜家伙”虽然长满绿锈,却依然看得出是一柄青铜剑的模样,于是他便将其放入盛土的车中,一并带回了砖瓦厂。

众多工友听说韩老四挖出了宝贝,纷纷凑热闹前来围观,与此同时,砖瓦厂负责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忙用电话联系了当地的文物局。榆社县文物局局长老王接到举报后迅速赶到现场,并对古剑进行了初步的鉴定,认为其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研究价值,于是就与韩老四商量将古剑上交给国家。韩老四的政治觉悟相当高,他大方地将古剑交给老王,老王对此十分感动,还特意到商店买了一条烟作为奖励回赠韩老四。

老王回到县文物局,第一时间对古剑进行了清理,当剑身上的绿锈被完全剔除后,老王才吃惊地发现,原来古剑剑身上居然还有数枚铭文。从老王以及文物局研究员对古剑整理的信息来看,该剑通长45.2厘米,剑身长度为36.2厘米,首径长度为3厘米。古剑整体保存较完整,锋刃仍十分锐利,剑身呈柳叶形,中部起脊,断面处为扁菱形窄格。剑柄两端呈圆首喇叭形,剑身后半部一面刻铭文两行共24字。

通过相关文字专家的解读可知,古剑上的铭文应该是“工吴王姑发訾谒之弟季子肵扃后余厥吉金甸曰其元用剑”。翻译过来的意思为:“吴王诸樊沾染重疾,请告弟弟季子为他祈祷祥瑞平安,以此来免去灾难,行肵之礼并设扃后特制此剑,甸人读祈辞说,这就是他的元用剑”。从铭文内容上来看,考古研究员们发现,原来此剑居然与一位名叫季子的人有关,换句话说,该剑很有可能就是春秋时期吴国季子的随身佩剑。

谈到季子,恐怕很少有读者对他的生平十分了解,季子原名季札,是吴王寿梦第四个儿子,被封于延陵地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以及文艺评论家。季札曾经是孔子的老师,古人将其列为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同时也是孔子最敬仰的老师,素来有“南季北孔”之称。

此次在山西省太行山地区所发现的古剑,之所以会被如此重视,完全与季子本人曾经经历的故事有关。相传季子的贤名曾传遍春秋各国,中原大国纷纷对其发出邀请,而在拜访各国时,季子必须要路过徐国,便来到徐国王宫拜见徐国国君。在两人交谈之际,徐国国君对吴国制剑技术十分倾慕,一直盯着季子的佩剑,但始终未能开口索要。季子自然知道徐国国君的意图,可佩剑乃出使的象征,他只能佯装不知,准备在出使完毕后将佩剑赠给对方。孰料季子出使完毕后回到徐国,却收到了徐国国君去世的消息,他顿时悲从中来,在徐国国君的墓前大哭一场,旋即解下佩剑挂在墓碑之上,这便是季子挂剑的故事。

季子挂剑充分诠释了季子的君子之风,他并未因成人之美而忘记使命,也没有因为对方的去世而忘掉信义,如此作风,着实令后世贤者敬佩不已,季子也被列为全天下人学习的榜样。

时至今日,季子的佩剑仍然被珍藏于榆社化石博物馆之内,供世界各地的人们参观品鉴。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至于博物馆内珍藏的这把宝剑,是否就是季子当年祭奠徐君的佩剑?我们依然难以搞清答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