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丁前溪报恩 让杨家脱贫(全因女主人一句话 让他敬佩不已)

句子大全 2023-05-24 02:31:01
相关推荐

白话聊斋故事:丁前溪报恩,让杨家脱贫,全因女主人一句话,让他敬佩不已

这是一个报恩的故事。古人说:“受人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故事里的主人公,绝对是涌泉相报。他只不过途中躲雨,被家境贫寒的女主人款待了两天,也只不过几顿饭的恩情。可是,他却让这户人家就此脱贫,回报不可谓不大。

丁前溪,历史上确有其人,名叫丁彩,号前溪,大村天台丁氏六世祖。前溪的号来自村西的濂溪。丁彩行二,居东,哥哥丁纬居西。濂溪从北而来,绕村前而过,所以丁纬取号围溪,丁彩只取其中一段,号前溪。丁彩是明朝著名的散曲家,留有一些小令传世。好了,开始进入故事了。

话说山东诸城人丁前溪,家庭富有,钱粮充裕,为人豪侠仗义。他很崇拜汉朝的郭解,郭解是西汉时的游侠,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有所记载。所谓的游侠,其实就是轻生重义、扶贫济弱、拯人困厄、打抱不平的人,用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里的话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郭解因为任侠的作为,被汉朝宣判大逆不道,惨遭杀害。

丁前溪崇拜游侠精神,也在践行着游侠精神。丁家是官宦世家,但是,游侠的性格让他不喜欢做官,厌烦官场里的繁文缛节,偏偏御史行台想把他拉进官场里。听说御史行台来察访他,他只得远走他乡,予以回避。

走到安丘地界,突遇大雨,丁前溪只得在屋檐下避雨。这雨一直下个不停,丁前溪被困在这里。到了中饭时间,一名少年端来饭菜给他吃,饭菜相当丰盛。

这雨根本就没有停的意思,到了傍晚,仍在下个不停。少年邀请他进去住宿,用豆料喂养他的坐骑,晚饭也相当丰盛周到。

饭罢,丁前溪和少年攀谈,问其姓名。少年说:“这家主人姓杨,喜欢结交朋友,有事外出了,只有女主人在家里。我是主人的内侄,家境贫寒,招待不周,还请包涵,多多担待。”丁前溪问主人是干什么的?少年说:“主人家贫无资产,只有白天提供场所,供人赌牌,依靠微薄的抽成,勉强度日。”

第二天,雨仍然下个不停,丁前溪只得住下。杨家好菜好饭地款待。到了傍晚,丁前溪去铡草喂马,发现草料干的干湿的湿,而且长短不齐。丁前溪很是奇怪,就问少年。少年说:“我就实话对客人你说吧,主人家贫,喂不起牲口,家里没有草料。这些喂马的干草,是女主人吩咐,从屋顶上撕下来的。”丁前溪更加奇怪,暗想,她这样做,会不会借机让我赔钱,敲诈一笔呢?

天亮后,雨已经停了,准备启程。丁前溪拿出不少银两,交给少年,说是多有打扰,权表谢意。少年不要,丁前溪坚持要给,少年只得收下,拿进里屋。不一会,少年拿着银子出来了,说道:“女主人已经说了,我家不是靠此谋生的,只是给客人行个方便而已。我家主人也经常出门在外,有时候身上没有带一文钱,出门好几天,都是依靠别人给的方便。你是出门在外的客人,遇方便时行方便,难道说我家主人总是获得别人的方便,我家就不能给客人方便吗?怎么好意思要你的钱呢?没有这样做人的道理。”

丁前溪就收回银子,大为赞叹,这女主人的见识非同一般。临走时,叮嘱道:“我是诸城的丁前溪,主人回来后,你告诉他,让他有时间到我家里玩。”

自此后,好几年彼此没有消息。

这一年,安丘闹起了饥荒,杨家连锅都揭不开了,却又无计可施,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这时,姓杨的妻子让他去诸城找丁前溪求助,他就去了。到了丁前溪的家门口,姓杨的让看门人通报,就说安丘杨某人来访。可是,丁前溪怎么也想不起来是谁,反复说了几次,丁前溪猛然想起来了,急忙跑出来,恭迎客人进门。

只见姓杨的衣着破旧,一副落魄的样子,丁前溪摆上酒宴,用贵宾之礼款待他。第二天,又找来裁缝给姓杨的做新衣裳。姓杨的心里暖乎乎的,感叹丁前溪的确讲义气。可是,他的心里惦记着妻子缺吃少穿,希望丁前溪早点资助他回家。

一连住了好几天,丁前溪也没有赠别的意思。可把姓杨的急得不得了,这一天,他找到丁前溪直言相告,“实不相瞒,我来时,家里的米已经见缸底了,不足一升。承蒙厚待,心里自然感激不已,只是不知道妻子在家里怎么样了。我住在这里,心里委实不安。”

丁前溪笑着说:“不用担心,我已经打点好了。你宽心地住两天,我来给你筹集盘缠。”于是,丁前溪派人去请那些赌友们来玩乐,让姓杨的抽头。一夜下来,得了一百两银子,第二天就送姓杨的上路回家。

到了家里,姓杨的大为惊奇,只见妻子衣衫光鲜,还有丫环服侍,急忙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妻子说:“自从你走后,第二天就有马车送来布匹粮食,堆了满屋,说是丁先生赠送的,还送来一个丫环,供我差遣。”

姓杨的感激不已,有了这些资助,他家里过上了小康的生活,干起了正经营生,不再操持旧业了。

姓杨的从此脱贫,让人不禁起疑,就算布匹粮食让杨家丰衣足食,但是总有坐吃山空的时候,一百两银子怎么让杨家脱贫呢?我们姑且来看看,一百两银子到底价值多少?明代万历年间的县令,正七品,年俸90石米,大约50多两银子。一百两银子抵一个县令两年的工资。这些钱,足够姓杨的干正经营生,脱贫致富了。

贫穷却好客,倾其所有相待,本是男人们的豪侠之气,但是,姓杨的妻子,却也具有这种豪侠之气,不可谓不是奇女子。搁一般人女人,客人硬塞银两,受之无可厚非。可是姓杨的妻子却说:“主人在外,尝数日不携一钱;客至吾家,何遂索偿乎?”让丁前溪好生敬重。“受人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本是《增广贤文·朱子家训》里的教诲,世上不知有几人真正能够做到。毋庸置疑,丁前溪确实做到了!

(重温聊斋系列044篇《丁前溪》)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