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理科班高考英语均分134.4分的神奇背后(顺德一中有这样一位老师)

句子大全 2023-05-25 03:55:01
相关推荐

2020教师节致敬·感恩专题(二)||理科班高考英语均分134.4分的神奇背后 ——最神奇英语老师吴近昕小记

2020届高三(3)班,英语成绩常年居于同类班级第一名,在高考中更是取得均分134.4分、高分层140以上11人(人数占全年级20个班的1/6)的好成绩。英语吴近昕老师坦言,这是她三年来和3班的孩子们一起坚持领略英语这门学科的魅力、不断在语言篇章的输入以及输出过程中培养学科思维的必然结果。

在对吴近昕老师的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奇迹的背后,是吴老师用爱心、智慧、坚持、真诚三年耕耘、浇灌的结果。

一、展示学科魅力——内在兴趣的激发、维持和强化。

相信大家会有同感,英语老师,特别是理科班的英语老师,很多时候会面临一群对数理化无比狂热但对英语却毫不感冒、压根儿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学生。我们会苦口婆心?还是会每天盯着?还是等到他们自我觉悟?如何让他们有学好英语的欲望和兴趣?然而这种兴趣并不是给他们展示图片、播放歌曲或者视频片段就能激发的。我们经常会发现,你给他放图片歌曲时,他的确很感兴趣,但是一旦阅读文本、积累词汇,他们又提不起兴趣了。因为这种兴趣根本就不是源于他们对于英语语言学习本身的渴望。

分析这群学生,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某一门学科感兴趣的原因在于——他有学科学习获得感,他喜欢这个老师,他感受到了这门学科的学科魅力。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很多理科班的学生之所以对理科更感兴趣,是因为他们觉得那些学科更多地体现思维活动,而非像英语那样需要不断的记忆背诵,这些在他们看来是没有含金量的。因此,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这种看法,我们需要引领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语言除了具有工具性之外,它更是文化和思维的载体。而蕴藏在文本里面的,不仅仅是一个个词汇、短语、句型,里面包含的信息和观点,更加传递了不同的文化意识和其独特的思维。从教10年,我教的都是理科班,今年这一届先后带的更是奥赛班和化学竞赛班。为了带领这群有明显学科偏好的孩子们真正发现英语学科的魅力,除了以往的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关注外,我格外关注学科思维的培养,以此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开始,我就跟他们说,抛开英语在高考、考研、求职中的现实意义不说,仅从理想上的make a difference而言,我们也是不光要Learn English, 还要Learn through English.你们以后肯定是领域先锋,所以更加要学好英语。你看!同济的统计、中大的管理、清北的不少学科都是全英教材、全英授课。你以后想要接触全球范围内的最顶尖、最先进的研究成果,或者你想要更多人知道你的成果,那都是要用英语的。当看到他们点头,我就知道——第一步成功!

接下来就是展示学科魅力的时候了。首先,抓住英语的学科特点。我们不必要求学生拿出一整节晚修在做题和思考。我们只需要抓好属于英语的时间早读,大声朗读背诵。可能很多老师苦恼,学生早读不愿意开口读怎么办?这是通病,几轮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也采用了不同的办法。我举例告诉他们,早读好的班级高考最终都很好,大声朗读是培养语感最好的方式。认可了,但是还是读着读着就没声了。一问,发现,他们也不是不想读,就是不好意思自己一个人大声读,每个人都这么想的话,全班自然就安静了。我有两个尝试,觉得有用。第一、挑班上热爱英语、热爱大声朗读的同学当早读课代表。第二、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同学做科代表,我就自己每天拿着美文在班上很投入地大声朗读,慢慢地带动影响他们。效果还不错,他们能持续自由朗读到下课。当然,过程中,也要及时地给予孩子们早读效果的肯定。

其次,提升课堂效率。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information gap,有收获。不是每堂课每种课型都要学生充分展示的,就算是学生的展示课,也一定是要事先备课,因为我们不光要确保台上的同学有收获,还要保证台下的同学有收获。班级学生层次不一,很难顾及所有,因此充分备课、备学生至关重要。比如我习惯在每次习题以及试卷讲评前先去班上进行个体辅导以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角度,努力抓准学生的普遍痛点和考试中的雷区;比如网课期间,缺少面对面交流和观察,为了使得课堂效率更高,经常会备好课自己先录上至少一遍再给学生直播。

第三、充分利用课下零碎时间。有个例子我举过很多次。13届有个学生刚分班时,英语只能拿100分左右。对于我们学校每年全级高考126左右的平均分而言,那就是倒数。后来在一点点的引导下,他高考考了140。他回校分享经验时说,为了弥补弱科,他每天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外,还会额外花40分钟的时间来学英语。记得当时大家非常吃惊!因为一般来说,每天作业都写不完,哪来的额外40分钟?他很淡定地说,利用零碎时间。比如课前2-3分钟的预习、课后2-3分钟的复习、中午下课后为免去排队时间的15分钟、早回教室的5分钟、下午放学后、晚修前等等。他一加竟然超过了一个多小时!大家颇感震撼!我也趁机提起课后及时复习总结的重要性。以一场电影为例,一堂课再怎么精彩也难以赛过一场电影。但是如果观影中,你不思考消化,过后也不回顾探讨或者写影评,你肯定都想不起电影里面的哪怕那么几句完整的台词……

第四、展示学科魅力。有了时间和思想上的这些保证之后,我们要更加注重学科魅力的展现以及深层兴趣的激发和维持,以此提升同学们的文本解读能力,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在我们科组整个大的氛围营造下,我在教学上进行了两方面的探讨——一个是课堂舞台剧的探讨,一个是阅读圈在我们订阅的“Teens”上的尝试。我带着学生不断尝试,不断改进,不断深入挖掘,将这个过程和一些发现整理成两篇教学论文,分别发表在《华南师大学报》和《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上。

论文的撰写反过来也促进了我在教学探讨上的深入。例如,舞台剧起源于之前的课前个人report, 发现存在很大问题,形式上由个人上升到小组,内容上由最开始的照搬《白雪公主》这些剧本,到自己编撰校园生活,到借用课本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再到后来的翻译和改编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例如,在英语晚会上,他们竟然选择了《雷雨》这部用汉语都不好驾驭的剧本。为了支持他们,我特地买来了许渊冲的译本“Thunderstorm”,引导他们考虑时代背景、语言表现差异、角色特点和语用,他们热情满满,迎难而上,对剧本进行改编并完美演绎,呈现出非常震撼的效果,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应用语言的兴趣和欲望。

而将“阅读圈”模式应用到Teens阅读课中,则更加深了学生对于这门语言的热爱。这份报纸内容贴近我们生活、题材多样、涵盖面广、信息较新。课堂内外,我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挖掘文本下面的what, how, why,针对时事、科技、新闻、故事、文学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会专门拿出一节课进行分享。对于同学们表达观点没有任何限制,有的同学都可以一次写上个两三页。震撼!大家可以想象学生学英语的兴趣高涨。

第五,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及时的肯定。当然这种热情不是仅仅靠舞台剧和阅读圈就能得以持续的,英语的学习需要坚持,而付出不一定能马上看到效果,特别是不能仅靠通过考试看到效果和成就感。所以,我们要重视形成性评价,重视及时的反馈和肯定,注重同学学习互助的影响力。我还特别想提的是注重创设持续的可视化的学习成果。

比如说,我们科组有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从高一开始就买一本大的作文本,每次的作文以及讲评都要粘贴积累在上面,一直到高考,有的同学到也一直延续到了大学。有学生回校时还在说,“我的四六级作文就靠那本作文积累本拿了高分”。我也是这么要求学生的,这是他们的积累本。这就是学习成就感!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也进行过相关尝试。第一届学生,第一次摸底测试,班上有11个不及格的,年级之最!当时急死我了。如何激发他们坚持积累成了重点?

我本人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自己觉得获益匪浅。于是就召集了这些同学,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提供了这个貌似最笨的方法,每天写好日记,每天积累10个单词,2个句子。开始都是我提供,全部来自于课本,我检查。养成每日收录的习惯。当他们努力了还没考好的时候,我提醒他们看看自己的成果和切实的进步。最终效果可想而知,成绩提升了不说,毅力也得到了磨炼。现在虽然教重点班,碰到那些基础很薄弱的孩子,也会给出类似的建议,效果也一如既往的好。

二、培养学科思维——备考实践实例分析

除了展示学科魅力外,高三的备考其实更加能体现我们对于学科思维培养的落实。备考一般都是按照这5条线展开,每一天都离不开文本,离不开思维培养。

(一)词汇线。单纯的词汇记忆剥夺了学科思维学科魅力,很枯燥,更加达不到灵活运用。而这次作文当中,我们班上有位同学对于feature(开展一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活动)这个词的活用也体现了在不同文本当中的灵活复现,学习领会有多么重要。

(二)语法线。语法不是为了把英语学习搞复杂,而是通过认识语法的本质,寻找里面的规律和共性,帮助大家更好更快掌握这门语言。有次去听我们老科长的课,他对于定语从句里面“先行词”的解释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汉语一般形容词、定语在被修饰的名词前面,而在英语里面为了平衡句子,有些修饰语,比如短语、从句等一般要放到被修饰名词的后面,那么对应的那个被修饰的名词就先走到前面去了,就先行了一步,配上实例和箭头,非常impressive。比如英语里面所有的定语、状语等,我们都可以类比小学学语文时的扩句。所以对于长难句的分析,首要抓句子主干,都离不开5种基本句型。而句子的核心又是谓语,无谓语不成句等等。再灵活的变动和雷区都离不开这个原则。

(三)听说和写作线。听说和写作这两块输出,充分利用好同伴效应和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非常重要。这里以写作为例,从高一开始我就坚持引导学生学会从卷面、内容和语言几个大的框架进行自评和互评,然后我再细评他们的作文、自评和互评,特别注重突出审题构思。刚开始会加大老师的工作量,有的同学把别人正确的句子改错了,错误的又改不出来。

但是通过不断评改和集体针对性的讲评,进步非常明显。比如:他们会写完后马上对自己的写作思路进行反思,会自改语言、内容,互评也变得即具有鼓励性和针对性,到位率非常高。作文构思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我也相对解放,变成了桥梁,成了综合分享者点评者,一举几得。高考前,学生指着一本英语笔记本对我说:“这是我的宝贝,绝对不舍得扔掉!”翻开一看,是她三年积累起来的厚厚的作文本,那上面的每一页,有她的每一篇作文,更有无数自改、互改以及师改评语和建议,满满的思维痕迹、见证了她和同学们的进步点滴……

吴近昕老师的手写稿

(四)阅读线。高三备考中如何确保高质量的阅读?除了考试题型中的阅读,读什么?早读,我引导学生再读经典课文文本,读高考真题语篇,读优秀作文范文,读Teens美文。这一届,我每周仍然会拿出一整节课来读Teens, 因为他们很有兴趣。但是高三时间紧,高三应该更切近高考备考学生才越感兴趣,课堂收获感才会越强烈。所以我就思考着改革高二时的阅读圈模式,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我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负责整个文本的解读,从标题到文体结构、主旨大意以及语言特征、作者意图,获取新信息的同时,紧密联系高考。

(他们会分析这样的事理性说明文很容易出现在阅读CD篇,这样的篇章结构很容易出现在七选五,这样的体裁很容易出完形填空题,这样的句子用在作文中会增分不少等等…)。怎样做到的呢?准备,充分准备!每期挑选4篇,他们在课前会利用一些零碎时间,把一篇文章读懂读透,并且先在我面前试讲,将时间控制在8分钟内。课前将重点语言写在黑板上,其他的由我通过平板事先分享给学生。这样一节课可以有4名同学带着全班一起学习4篇完整的文章,每篇我有2分钟补充点评。所以无论是从语言知识积累、语言能力还是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五)题型线。最后想分享的题型这条线的备考,一轮中打基础,没有专题去讲解,但是在高三,我们也免不了试卷讲评,作业讲评。其实我们都知道,只要你读懂了文本,无需同词复现、同义复现等这些技巧支撑。而当你真正聚焦文本、读懂了文本,理清设问、准确定位文本一般都不会出错。对学生来说比较棘手的是完形填空。先把握好文本大意很重要,然后再细读体会分析,最后还原检查。而很多同学跳过第一步,直接做题,结果一旦理解错,后面就错一大片。我将它类比为这个虚线框架图,你必须看到整体框架再把它补充完整才不会出错,否则填完后很可能都不是个方形图,而是某个不成形的图了。以故事叙述类的记叙文为例,必须理顺它的动作线和情感线是怎样相互交错发展的。教材中的First Impression一课就是典型的范例,很适合做这样的分析。

佛一模的完形也是把握住两条线,代入情境才能更准确的读懂文章,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对于学生比较头痛的选标题,很多学生错在对选项理解不透,所以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对于理解很重要。另外,逆向思维也很重要,在AB之间徘徊时,你就想,如果给你B 这个标题,你会怎么来写这篇文章,你会发现跟原文很不相符。

佛一模前,有个学生很兴奋地来跟我分享;“老师,你说的那个选标题的题,在读懂文章之后,利用你讲的两种方法,关键词法和逆向思维法一般都能选对了。而且我还发现,对于不同的问题,那个关键词不一样。比如记叙文标题一般含有主人公,议论文里一般含有那个中心论点关键词,说明文一般含有说明的事务或者现象的名称……”我表示很欣喜,不管他的感悟对不对,都足以说明他在思考,在钻研。也有学生在佛一模考前很用心复习,考后,自己主动拿着试卷来找我分析。还没等我开口,他就说,“老师,虽然还是考得不好,但是我做对的都是我真正读懂做对的,不是靠运气。做错的要么是单词不认识,要么是信息定位不准,没有读懂全文。”

我意识到,我不用担心他不会去自己积累单词等,我也知道他会致力于读懂文本,聚焦文本,这才是真正的解题之道。而每次集体讲评试卷前,我都有事先做个体试卷分析的习惯。因为这样,我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课堂上的试卷讲评才更高效更有针对性。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深入分析了解学情。后期,班上不止一个学生跟我说:“老师,我越来越喜欢做英语试卷,喜欢做文本分析了,我觉得那是一种享受!”我想,如果学生大多能对英语学习达到这个境界,那么我就成功了---这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佛一模的完形也是把握住两条线,代入情境才能更准确的读懂文章,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对于学生比较头痛的选标题,很多学生错在对选项理解不透,所以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对于理解很重要。另外,逆向思维也很重要,在AB之间徘徊时,你就想,如果给你B 这个标题,你会怎么来写这篇文章,你会发现跟原文很不相符。佛一模前,有个学生很兴奋地来跟我分享;“老师,你说的那个选标题的题,在读懂文章之后,利用你讲的两种方法,关键词法和逆向思维法一般都能选对了。而且我还发现,对于不同的问题,那个关键词不一样。比如记叙文标题一般含有主人公,议论文里一般含有那个中心论点关键词,说明文一般含有说明的事务或者现象的名称……”我表示很欣喜,不管他的感悟对不对,都足以说明他在思考,在钻研。也有学生在佛一模考前很用心复习,考后,自己主动拿着试卷来找我分析。

还没等我开口,他就说,“老师,虽然还是考得不好,但是我做对的都是我真正读懂做对的,不是靠运气。做错的要么是单词不认识,要么是信息定位不准,没有读懂全文。”我意识到,我不用担心他不会去自己积累单词等,我也知道他会致力于读懂文本,聚焦文本,这才是真正的解题之道。而每次集体讲评试卷前,我都有事先做个体试卷分析的习惯。因为这样,我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课堂上的试卷讲评才更高效更有针对性。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深入分析了解学情。后期,班上不止一个学生跟我说:“老师,我越来越喜欢做英语试卷,喜欢做文本分析了,我觉得那是一种享受!”我想,如果学生大多能对英语学习达到这个境界,那么我就成功了---这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高考复习中,我们老师们都会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扫雷,解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从厚变薄的过程,注重课堂的灵动和留白,注重资料的精准和高考真题的再利用。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脱离“带领学生体会英语这门语言的美和魅力”这个根本。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积累、归纳,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养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寻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推动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审核:关晔姬

来自顺德一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