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为秦始皇说句话 统一华夏真的不容易(是暴君 更是铁腕君王)

句子大全 2023-05-26 02:24:01
相关推荐

苍生涂涂,天下缭燎,诸子百家,唯我纵横。我是热爱历史传承历史的纵横,今天就让纵横带你们一探究竟。

今天开篇咱们先讲一个故事。

相传秦始皇时期,为了修筑万里长城,便从各地来征调民夫,强迫人民服劳役。孟姜女新婚不久的丈夫范喜良也被抓住修了长城,不久之后,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万里寻夫,历尽艰辛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不止,哭了七天七夜,这段长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这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后来称作一段爱情佳话,也被人们认为这是秦始皇暴政的铁证,在秦始皇的罪过上又添了一笔。

然而,我们从侧面来看,这个故事也是秦始皇雄才伟略的一个证据。他以长远的眼光认识到了修长城的必要性,在巩固统治的同时保护国民,宁愿冒着可能背负千百年骂名的风险(究其原因就是得罪了儒家),毅然决然去修长城,去改革,求创新,也是相当了不起了。

在两千多年的漫漫岁月中,万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在地球上留下叹为观止的人工建筑遗存。我觉得实际上秦始皇就是把万里长城看作一种防御线,防止游牧民族南下入侵,也可以理解成就是当时的中华民族的北边的一个边界。

然而修建长城绝非易事。

为了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秦始皇动用了近百万劳动力来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20。全长近万里的长城,城堡相连,烽火相望,成为了秦朝一道新的防御线。

除了修筑长城抵御外敌,统一天下人心也是秦始皇的首要任务,而真正的统一不是能通过战争达成的。

如何做到这一点?嬴政早已胸有成竹,这个人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将雄图大略迅速付诸于实践,不给任何人以喘息的机会。他通过战争一统天下,战争刚刚结束,随之,统一全国所有的措施就公布了。

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在全国建立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设立郡县制。郡县制的建立打破了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了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这个先进性表现在,它废除了过去分封制下的那种血缘关系和管理方式,重新建立了地域管理这样一个方式。这是秦朝制度的创新,他们的改革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秦始皇究竟是如何推翻分封制的?他又是如何推动改革的呢?这其中离不开丞相李斯的帮助。秦朝并不强调仪式和传统,恰恰相反,他们在意的是律法与法规的重要性。嬴政认为法律不应该因为家庭或地域而改变。

1975年,在湖北云梦的一座秦朝墓葬里面,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竹简。研究表明,这些竹简上面记载着秦始皇当时推行的法律制度。通过这些竹简,人们获知当时秦朝的律法是多么的庞大与严酷。秦朝的法律以苛刻著称,他严格规定着平民百姓一点一滴的生活。谁要是违反,必将承受残酷的处罚。

秦国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亲自颁发统一度量衡的命令,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使长度,容积,重量都有了统一的标准,方便了人们进行商品买卖与征收税金。

秦始皇发布统一的货币——秦半两,是一种圆形方孔钱。战国时期,各诸侯各自为战,自己使用自己的货币。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下令废除原来六国的旧货币,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让老百姓无论何时何地均可使用。

眼看统一大业即将完成,此时的秦始皇却面临着一个更棘手的问题。虽然一统六国,但是文字并没有统一,长期各自为战的战国七雄使用的文字各不相同,这也成为秦国施行统一法律制度的最大障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嬴政特地派学者到各个地区教授百姓秦朝的文字,在他看来文字是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者。若文字不能统一,那么所谓的“六国统一”便形同虚设。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便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为标准,统一全国的文字。中国的历史之所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际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字是统一的,而且文字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只有通过文字的统一才可以把全国统一起来。

统一文字的这个方针政策实际上不仅仅只是影响了秦朝,它实际上对于汉对于以后的朝代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但是即便是立下如此这般丰功伟绩,秦始皇在过去的两千年历史中依旧被称之为暴君。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公元前213年,就在秦始皇实现统一后的第八年,数万书籍被丢弃在火海之中;次年又发生了活埋儒生的事件。

在秦始皇实施统一政策的过程中,有些官员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为今、以思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诗书典籍。焚书的原因是因为他要推行这一套制度和政策的时候会受到古旧思想的影响,舆论反响太大。焚书有利于推行这套中央集权的体制。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诗书都被焚烧掉了。宫内图书馆收藏供博士们研究的儒书,其他学派的著作,有关农耕技术,还有天文类书籍,均不在焚烧之列。

焚书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有460名儒士被秦始皇坑杀,这就是所谓的坑儒事件。但此时的内幕究竟是怎样的呢?

“坑儒”这个词是西汉晚期才被人补到文献上的,当时文献也说的很清楚,就是术士杀术士,没有说杀儒生,然后到了西汉晚期就变成杀儒生了,其后两千年来再也不说坑术士的,说的都是坑儒生。

值得一提的是,有关秦始皇的大部分记载是从汉朝《史记》才开始记录的,汉朝又是推翻秦朝的主角,因此他对于秦始皇的描写多少会有些偏见。一些学者们研究发现,秦始皇其实极为勤政。他每天会阅读近120斤的竹简书籍,这些学者认为,秦始皇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而殚精竭虑的君主,而非汉朝《史记》记载的那般,是一个不分青红皂白肆意焚书坑儒的暴君。

秦始皇凭借其出色的政治头脑和超凡的领导能力,结束了自春秋以来五百多年的混战局面。他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他为了维护一个统一的局面,除了制定各种各样的措施,他还身体力行。在秦始皇执政的12年间,他先后五次巡行全国,看看他一手打造的国家发展的如何?并且让百姓知道,中国的统治者只有他一人。他登基以后一半的时间在巡行,这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一些能反映出来,嬴政是个勤政的皇帝。而且秦始皇在巡行过程中还立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始皇帝的丰功伟绩,用以昭告天下。这个公告的意思是,只有始皇帝可以支配天下,所有百姓都要遵从一个国家的原则。

然而,对秦始皇而言,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那就是如何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最终,秦始皇构想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壮观的工程,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万里长城的故事。

除此之外,秦始皇的另一大创举就是修建了一条类似于今天高速公路的秦直道,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军用高速公路,所到之处至今可见当年秦国的辉煌。直道的最宽处约70m,是超现代道路标准路宽的16倍,这也方便了秦始皇巡视全国的行动

秦始皇一手打造出来的大一统的幅员辽阔的秦帝国,他花费了整整22年。

何以华夏,何以中国,是以传承,是以辉煌。今天纵横就带你们看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