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电影界的流浪大师卓先生 一句话不说(却征服了全世界的影迷)

句子大全 2023-05-26 07:46:01
相关推荐

1977年12月25日,当人们还沉醉于圣诞节欢乐的气氛中时,一位世界喜剧电影大师悄悄地、安详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喜爱他的观众,他就是——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

纵观世界电影大师,在喜剧电影方面造诣登峰造极的大师非卓别林莫属。他为电影史造就了两个形象鲜明、性格丰富的人物——流浪汉夏尔洛和工人查理。不论是夏尔洛还是查理,形象都如出一辙:蓄着一撇小胡子、头戴圆顶礼帽、上身穿着窄小礼服、下身身着宽大西裤、足登大头皮靴、手持黑手杖还有踩着外八步子走路的矮小男人,卓别林用他的标准化的身形以及脸庞在黑白的屏幕上上演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喜剧。虽然看了许多银幕上的卓别林,夏尔洛的经典形象已经牢记,但是如果现实生活中的他没了那一撮小胡子,不走那个夸张的八字步伐,大概许多人会无法认出这位大师。

卓别林就是凭着这样一个经典形象,在大银幕上风靡欧美二十余年。卓别林在他漫长的电影生涯中,主演了35 部喜剧短片,《流浪汉》(1925)、《淘金记》(1925)、《城市之光》(1931)、《摩登时代》(1936)、《大独裁者》(1940)等是他较为重要的几部经典影片。

1936年的《摩登时代》里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公司总裁让工人查理试用一种快速“吃饭机”的片断也非常精彩。在快速机械化生产的资本社会里,工人们就连自由吃饭的权利也要被剥削,影片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将人机械化、异化。卓别林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幽默生动的表演,让观众在大笑之余,对小人物的辛酸经历攒一把同情的泪水。

卓别林的许多电影桥段都凸显了他高超的导演和编剧思维,如《摩登时代》中的开头,画面是一群被赶的羊群,紧接着是一群人从地铁口出来,将拥挤的羊群和人做类似,将工业时代人的一个特征非常直白有力地表现了出来。还有查理在厕所抽烟时,突然出现的总裁,将工人在资本家压榨下的生活状态体现无遗:在资本主义下,工人们只是工作的器具,在工作时间毫无人权,接受监视,被机械化。当检修工被卡在机器里后,他们还是能在午饭铃声之后,坦然淡定地吃饭,这是一种完全被机械化的反应,是被异化的一种生活态度,正如影片开头查理精神崩溃一样,资本主义的机械化和异化已经改变了正常人的生活了。卓别林通过这些小桥段将一个资本主义压榨下的工人形象诠释演绎的几近完美。

卓别林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就是他身兼作曲家,虽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没有对白的,但是由于音效和音乐的妥善处理,黑白默片并不会让人觉得乏味。像《城市之光》里夏尔洛误吞下口哨,打一个嗝,哨子就发出一声尖利的声音,贴合的恰到好处,引人捧腹大笑。卓别林在拍摄《城市之光》时,有声电影已经诞生,但是卓别林却坚持让夏尔洛做哑巴,只是为电影配上了背景音乐。但是在之后的《大独裁者》中,卓别林饰演的查理和希特勒都有对白,他自己已经接受了有声电影,但是在笔者看来,卓别林之所以能在世界电影大师中的突出之处,恰恰是因为他在无声电影之中的表现,因为对白是能够推动剧情发展,并且帮助人物性格的塑造,而仅仅是画面和音效的话就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底了。虽然《大独裁者》同样为卓别林赢来了观众的喜爱,但是个人而言,《摩登时代》和未添旁白的《淘金记》才是卓别林的两部主要巨作。

作为一个身处影片转型时期的导演和演员,这样的一个转变是卓别林必然会经历的。无论褒贬,卓别林仍是电影大师,他把目光投向普通人,研究人性,直面人性的最深层,塑造了极其普通、极其卑微的流浪汉形象,但是观众们却能在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看到卓别林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批判,这就是他作为导演和编剧的伟大之处,也是卓别林电影的艺术魅力所在。

作为公众人物,狗仔媒体们当然避免不了要去挖掘卓别林的生活,虽然他的婚姻生活遭受了很多的诟病,但是这也无法撼动他在电影史上的地位。作为电影大师,卓别林当之无愧,尤其是在喜剧电影界,他的大师地位仍然并且将来也无法被其他人超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