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过年要喜气洋洋地贴春联 故要读诗词里的对联(一起传承中华文化)

句子大全 2023-05-26 07:52:01
相关推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甜豆粥说说话

今天晚上就是大年三十啦!这两天总是能听到窗外传来的陆陆续续的烟花爆竹的声音,过年的气氛越来越足了。早上起来,全家人一起熬了浓浓的浆糊,贴了对联;爸爸妈妈一天都没闲着,洗菜、切菜、拌饺子馅儿、早早地就喂鸡喂羊,让它们也过个新年,大家都在期待着晚上的年夜饭。

传说对联是来自于桃符,相传“神荼、郁垒”两位仙人负责在连接人间与鬼界的桃花木之上守护人间安全,将夜里出来危害人间的鬼怪抓起来喂虎,于是后来家家户户在门上贴桃木所制的春符,写上这两位仙人的名字以求多福,中国人相信桃木可以辟邪,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中夸父所拿的手杖就是桃木。

五代时期开始在桃符上面将二位仙人的名字换成其他祈福的词语,而宋朝时发展为写祈福的句子,颇有现在春联的味道。明朝时朱元璋建都南京,命令全国都必须在春节时贴春联,他还将春联作为赏赐分给大臣们,清朝的春联有严格的形式要求与对称要求,自清朝以后,贴对联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春节习俗了。

宋朝诗人王安石所写的《元日》是我们每个人都会背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呈现出的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是每一年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受到的。

十二点跨年的时候处处响的是烟花爆竹的声音,空气中飘着烟尘的味道却并不恼人,在噼里啪啦的声响之中,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春风吹得暖气洋洋,每家每户都在喝新年的屠苏酒。早上醒来,千家万户都被新的太阳照耀,主人家把门上所贴着的旧桃符拿下来,贴了新的桃符上去继续辟邪祈福。

此时正是王安石变法最兴盛的时候,在王安石的心中,新法代替旧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规律,而现在正是一片祥和新旧交替最好的时候,想必诗人眼里此时现在看到所有新的事物都是倍感亲切的,百姓生活的细节记录,也是诗人心情的真实写照。

除了王安石,孔尚任也记录过春节换桃符的事情,孔尚任的《桃花扇》很多人都很熟悉,精通戏曲音律的他对诗词韵律也颇有研究,他在《甲午元旦》中写:“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孔尚任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六十六岁,从官场退出返回自己的家乡山东曲阜过着深居简出的退隐生活,此时诗人的心情愉悦放松,没有任何事需要牵挂,写的诗自然也就全是轻松。头发稀疏却还和家人一起熬夜守岁,尽享天伦之乐。一次又一次地剪掉蜡烛的灯芯,这摇曳的灯芯似乎在催他喝完夜酒。

诗人也和平常人家一样,给小辈们分发压岁钱,让他们出门买自己喜欢的玩意儿,听着外面炸响的爆竹,看着更换桃符的年轻人和老年人,院子角落里的梅花静悄悄的开放着,大家都在等着时间流逝,天亮以后好去互相拜年。全诗都在描述诗人眼前看到的场景,轻松愉快,让我们也体验了一下清朝的人过年的情形。

从五代十国到现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对联早已从春节的专属,渐渐转向日常;从百姓屋里到书院、府邸大门;贴对联不仅仅只是一个喜庆的风俗习惯,更是学识修养的证明。

小的时候我们刚刚学《声律启蒙》,就摇头晃脑地背过“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这是前人文化演变留给我们的瑰宝,也是我们的传承与坚持,正是这种传承和坚持,让每个人都产生了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欢迎留言与甜豆粥交流分享,你现在还记得什么经典的对联吗?

文:甜豆粥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