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大学语文》文言虚词的用法

句子大全 2023-05-30 05:59:01
相关推荐

1.代词

(1)诎指而事,北面而受学(《燕昭王求士》)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2)不知将军宽至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一人称代词,我

(3)君将哀而生乎(《捕蛇者说》) 第一人称代词,我

(4)然语,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第二人称代词,你

(5)孟子对曰:"于传有。"(《先秦诸子语录》) 代词,这,此

(6)均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代词,这,此

(7)再犯,当捉入大磨中细细研( 《席方平》 ) 第二人称代词,你

2.动词

(1)胡为乎遑遑欲何(《归去来兮辞》) 动词,到,往

(2)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也(《阿房宫赋》) 动词,到,往

(3)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动词,到,往

(4)下令如流水原(《管晏列传》) 动词,到,往

(5)奚以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动词,到,往

3.助词

(1)晏平仲婴者,莱夷维人也(《管晏列传》) 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修饰关系,可以翻译为"的”,有时可不翻译

(2)知与为取,政之宝也(《管晏列传》)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句读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宾语前置的标志

(4)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谓也(《孟子·万章》) 宾语前置的标志

(上天所看到的来自于我们老百姓所看到的,上天所听到的来自于我们老百姓所听到的.....)

(5)蚓无爪牙利,筋骨强(《劝学》) 定语后置的标志

(6)见羽旄美(《庄暴见孟子》) 定语后置的标志

(7)填然鼓,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

(8)顷,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

(9)久,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

4.连词

(1)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先秦诸子语录》) 连词,如果

(2)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先秦诸子语录》) 连词,如果

(3)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先秦诸子语录》) 连词,如果

1.代词

(1)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它)们(的)

(2)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3)令汉且贳陵罪,全老母(《苏武传》) 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我(自己)

(4)既......则或咎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指示代词,那、那个、那些、那里

(5)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指示代词 ,其中的

2. 语气词

(1)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表祈使语气的副词,还是、一定、千万

(2)与尔三矢,尔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表祈使语气的副词,还是、一定、千万

(3)汝善抚之(《与妻书》) 表祈使语气的副词,还是、一定、干万

(4)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师说》) 表揣测语气的副词,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5)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表揣测语气的副词,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6)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表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怎么

(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可怪也欤(《师说》) 表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怎么

(8)真无马耶?真不知马耶(《马说》) ①表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怎么②表推测,大概

3.连词

(1)信然邪?梦邪?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表选择的连词,是.....还.....

(2)沛然下雨...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表假设的连词,如果

(3)业有不精......非.....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表假设的连词,如果

(4)彼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留侯论》) 表假设的连词,如果

4.形容词词尾

(1)霰雪纷无垠兮(《离骚》)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其它做形容词词尾的词语:

(1)其叶沃(《诗经·氓》)

(2)天下有大勇者,卒临之而不惊(《留侯论》)

(3)浩浩如凭虚御风(《赤壁赋》)

(4)盘盘,困囷(《阿房宫赋》)

(5)言之,貌若甚戚(《捕蛇者说》)

1.助词

(1)适莽苍,三餐而反(《逍遥游》) 构成者字结构,指人、地、物、事等

(2)高挂胃长林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构成者字结构,指人、地、物、事等

(3)此数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用在数词后,个,样

(4)或异二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用在数词后,个,样

(5)昔,吾舅(丈夫的父亲)死于虎(《苛政猛于虎》) 用在"今” "昔”等时间词后,的时候,或不译

(6)近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用在"今” "昔”等时间词后,的时候,或不译

(7)廉颇,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8)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用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9)吾妻之美我,私我也(《邹忌讽....》) 用在主语的后面,引出原因

(10)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徒慕......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代词,用在主语的后面,引出原因

(11)求人可使报秦,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定语后置的标志,译为 “的”或不译

(12)何,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疑问句末,表疑问语气

(13)言之,貌若甚戚(《捕蛇者说》) 辱作"若、似、 如"的宾语,的样子

1.名词

(1)某,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令名词,处所,地方

(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促织》) 名词,处所,地方

(3)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出师表》) 名词,适宜的地位

2.量词

(1)离宫别馆三十六(班固《西都赋》) 量词,套,座

3.连词

(1)余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 假若,如果

【我假如不对(做事情不符合礼)的话,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4助词

(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之也(《阿房宫赋》) 放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 ...的人(事、情况)

(2)道之所存,师之存也(《师说》) 放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事、 情况)

(3)岂敢盘桓,有希冀(《陈情表》) 放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事、情况)

(4)生,亦我欲也(《鱼我所欲也》) 放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事、情况)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劫哉(《六国论》) “为...所..."表被动

(6)从弟子女十人,皆衣缯[zeng,丝织品总称]单衣(《西门豹治邺》)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大概的数员,大约

5.固定结构

所谓:

(1)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说的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游褒禅山记》) 所说的

所在:

(1)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所在之处

(2)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羽之死》) 所在之处

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表行为所凭借的方式、 方法或依据: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 表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

(3)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兰亭集序》) 表行为所凭借的方式、 方法或依据: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表示原因,相当于 “ ......的原因(缘故)”

(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表示原因,相当于 "....的原因(缘故)"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寄语

专升本备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或许我们的起点是落后了一些;

或许我们曾经,甚至现在都很堕落,很颓废;

但请你相信自己,

只要你愿意去奋斗,一切都还来得及,一切都可以改变。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那个更加优秀的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致专升本道路上追梦的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