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小学生家长对阅读理解和作文的认识误区。

句子大全 2023-05-31 03:24:01
相关推荐

不绕弯子,直接说都有哪些认识误区。

1、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课文。

应不应该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应该。但是,教材里哪一篇课文不是按照适龄的原则,从语文要素和人文素养两个方面来考虑,既科学又严谨地挑选出来,并按照系统的教学目标来编排的?课文中该学的都没掌握没理解,课外阅读就只会停留在看个热闹的层次。

2、对修改病句、句型变化、句子排序、概括中心思想诸如此类考题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写作手法和语言文字运用特点的掌握。

各种阅读理解考题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不是学习的目的。修改病句也好,句子排序也好,概括中心思想也好,究其根本都是文章结构、写作手法、语言文字运用特点这些核心语言要素的碎片化而已。语文学习没有整体的思维,仅靠化整为零的刷题是不可能让孩子的成绩真正得到提高的。

3、对古诗词背诵数量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感受古诗的美感和意境的要求。

张老师和我们每个年级的辅导老师都不止一次说过,每首古诗词都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极其精简的文字却能表达极其丰富的情感,这才是经典传诵至今的要义。小学低、中段的不能完全理解还情有可原,到了高段如果还只是毫无情感的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就太不应该。再说现实一点,花无数的时间去死记硬背下几百首古诗,最后在考试中能多得几分?

4、对作文写得生不生动,新不新颖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审题是否准确,有没有达到单元习作训练目标的考查。

文章生动不生动,新颖不新颖都是形式上的问题。家长们可曾想过,孩子的单元习作为什么就看不出哪怕一点点学过这个单元课文的痕迹?文章里为什么就体现不出哪怕一点点任何一篇课文的结构、写法和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为什么不同的单元练习,不同的训练目标,孩子竟然可以一篇作文打天下?家长们为什么不从单元阅读训练目标、习作训练目标和单元习作练习要求着手,找孩子作文中存在的本质问题,非要舍本逐末去纠结形式上的问题?

5、对作文写作技巧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作文写作基础是否牢固的关注。

技巧固然重要,但基础更重要。什么是基础?会不会观察,有没有积累,会不会审题,句子能不能写通顺写完整写连贯,知不知道该怎么分段,什么地方该详写什么地方该略写,写作有没有顺序,怎么才能表达真情实感……这些就是基础。没有掌握好写作基础,只懂些技巧的皮毛,写出来的作文哪怕堆砌再多的好词好句也只是东施效颦,不伦不类,尴尬无比。

6、对自己孩子的作文是否批改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关注其他孩子的作文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

[微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不能只挂在嘴上,还应该付诸在行动上。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正确看待别人的缺点,从别人的文章里吸取经验教训有时候比自己的作文被批改印象更深刻。当然,我们也会想办法满足这部分家长的要求,如果有机会,我们会推出批改作文的服务。但是,批改之后,家长们不要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如果你不看批改,你不监督着孩子修改,批改仍然只是一针自我麻醉的药剂。

7、认为作文写不好的原因仅仅在于书读得少,而不是没有按照教材和课标的要求系统地学习。

就问家长们一句,你们的书不比孩子读得少,你能写出孩子的习作练习吗?孩子写得不好,你能指出问题在哪儿吗?如果你写不出,改不了,不就是因为你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吗?

仅以此文献给既要工作还要育儿,苦于找不到方法,但又不得要领,辛辛苦苦却事倍功半的爸妈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