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高考作文」巧用名句名言(让文章“文”“理”兼妙)

句子大全 2023-06-04 03:17:01
相关推荐

巧用名句名言,让文章“文”“理”兼妙

一、关于引用

(一)基本知识

1.全部引用,即援引,就是讲某句诗文以直接引用的形式用在文章里。例如:

《论语》中写道:“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诉我们,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2.局部引用,即嵌用,就是将所引某句诗文的一部分嵌入自己的句子中,引用时只有引号,有时引号也可不用。例如:

读无字之书,即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包括为人处世的原则。如古语所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些知识书本上不一定有,需要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化用再现。即不用引号,而是把某句古诗文无形地揉进自己的句子中。化用就是把古诗的外衣脱下,让诗意直接显示在语句中。名言名句的外在语言没有了,但名句的意蕴却更加诗意地展示出来。例如:

雨的语言是丰富的,可以是漫卷诗书的喜悦,滋润着杜甫的绵绵春夜;可以是点点离人泪,倾述着那个寂寞的夜晚;可以是映照玉壶的一片冰心,亮在王昌龄送别友人的刹那间。

4.仿写,即模仿某句诗文,写出一句新的文句来。例如: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

5.诗文引用,排比出现,增强语势,展示素养。例如: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欧阳修明悟山水之美;“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深知春色动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拥有淡然之美。

6.引用素材来源:课外名句、《唐诗宋词选读》、必修课文、诗歌鉴赏练习、课外阅读。例如:

身在高三,有“人迹板桥霜”的晨,有“汗滴桌下土”的午,有“万家灯火我独明”的夜。不知道者谓我何求?我不语。回望走过的路,是“也有风雨也有晴”。既然选择了攀登,就当“一览众山小”。听,高耸的峰顶飘来了“风景这边独好”的歌声……

7.加强引用的意识,平时作文训练和修改的时候将诗歌名句常放手边,随时查找。

(二)常见的引用位置

1.以名句为题,画龙点睛。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巧妙地运用古诗文中的名句作为文章标题,能使作文题目靓丽夺目,扣住读者的心弦,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1)可直接引用名句。如《似曾相识燕归来》(2015年浙江卷满分作文题目,直接引用了宋代晏殊《浣溪沙》中语)、《何处望神州》(2017年课标全国卷满分作文题目,直接引用辛弃疾《南乡子》中语》、《花气袭人知骤暖》(2016年课标全国卷,该句出自陆游(村居书喜),《红楼梦》中“袭人”的名字即出自该诗)。

(2)可巧妙化用名句。如《怎一个“情”字了得?》(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标题,化用了李清照《声声慢》词中的“怎一个愁字了得”)、《忙兮忙兮奈若何》(2004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标题,化用了项羽《垓下歌》中的诗句“虞兮虞兮奈若何”)、《你是我在人间的四月天》(2017年天津巻高考满分作文标题,化用了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以名句作题记,引导全文。

题记,是指写在文章题目之后、正文之前,自拟的凝练的句子或引用的名言警句。它独立成段,可作为对文章内容的重要阐释或揭示其主旨,起引导全文的作用。恰当地引用古诗文中的名言警句,既可以起到点题、揭示主旨、渲染气氛的作用,又给文章增添了不少文采,成为一大亮点。如2017年天津卷高考佳作《英雄不平凡》的题记: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该语句出自《荀子天论

》。引用之以作题记,启人深思。

3.以名句开篇,先声夺人。

文章开篇就引用古诗文中的丽词名句,它往往一下子展示出作者的才华与个性,吸引读者,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2016年天津卷《墨海泛舟》开头:

手捧一卷书,心中无纤尘。

泛舟于墨海之上,任逝者如斯,我自守一份清凉自在。看千古江山,风景如画,慨叹“浪花淘尽英雄”;听“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体悟相思之苦;唱“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品评豪情干云霄。

与其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倒不如说“书籍是一味救心的良药”。泛舟墨海之上,时光也安静下来了。

4.以名句结尾,升华主题。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如2017年甘肃省高考满分作文《兼济天下,不负青春》在临近结尾处如此写来,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日月不淹,历史老人抖擞精神,将发愤图强的使命放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我们有青春,有热血,我们有理由为脚下这片热土奉献一份力量。

志存高远,方可不负韶华。“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的这句话同范文正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源同一理,都在提醒我们要建立宏大的人生格局,有了大格局才能有大胸襟,有了大胸襟才能有大作为。视野若限于一隅则只能做个自了汉,唯有放眼四方,才能做兼济天下的大豪杰。

(三)典例拓展

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引用名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几天,你是不是也被这几句话刷屏了?被疫情搅得有些恍惚的我们,这才发现:汉语原来这么美,又这么有力量。“武汉加油”铮铮有力,是最直白的鼓励;“风月同天”优美隽永,是最贴心的共情。文字之美,美在真诚,美在走心,所以——“加油”很好,“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亦甚好。

思考:还有哪些诗文可以运用于本次疫情?

“同气连枝,珍重待春风。”

“同气连枝”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出自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珍重待春风”表示人们熬冬盼春的心情,出自《九九消寒图》。

“同情相成,日亲日近。”

“同情相成”指有共同志趣,利害关系一致的人互相帮助把事情办好,出自周·姜尚《六韬·武韬·发启》。“日亲日近”指经常在一起就越来越亲近,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出自唐朝张祜《破阵乐·秋风四面足风沙》,别怕路途遥远,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胜利就在前方。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出自唐代诗人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句流露出对春天清光丽景的期盼。这何尝不是我们对早日战胜疫情的期盼呢?立春已过,用不了多久,武汉的樱花就要开了。

“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

这两句出自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巨赞赠日本僧人的诗,以一树花开两地芳香寓指情意不分地域。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出自南宋诗人陈刚中《阳关词》,意指五湖四海都是兄弟,无论在何处相逢都该亲密,并不一定非要是以前的朋友。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意思是:只要彼此互相了解、感情深厚,便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即使相隔万里,也如同邻居一样亲近。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出自《吕氏春秋》,意思:大家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射不中的。当下,全国勠力同心,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出自唐玄宗李隆基 《鶺鴒颂》,指危难之下见真情,而且真情还很多很多啊。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写给友人白居易的,也作共勉。人事全非,但诗人向前一步,打开了一番敞亮的光景: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读罢振奋。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意思是:你将木桃赠予我,我拿美玉作为回报。不是为了回报,而是为了长久交好。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出自唐朝张九龄《答陆澧》,意思是:虽然山路崎岖遥远,纵使大雪厚积,也要前往拜访。在这次疫情中,我们也感受到了许多这样“不辞山路远”的情谊。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出自唐朝白居易《夜雨》,意思是:我所想的人与我相隔,我日日思念,我所感的事让我愁肠百结,我夜夜思量。疫情之下的大多数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乔木亭亭倚盖仓,栉风沐雨自担当”

出自宋代叶梦鼎的《盖苍乔木》这句的意思是乔木高耸挺立倚傍着盖仓山,外面的风雨的洗礼都是自己接受承担。栉风沐雨的原意是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本句暗指叶梦鼎本人独自在外求学的境况,当时叶梦鼎在宁海县盖仓山归云洞学习。

捐赠意大利物资:“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出处:歌剧《图兰朵》,其中有不少中国元素。

在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捐赠给意大利的抗疫物资包装袋上,贴着一张带有乐谱的寄语“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一段咏叹调的曲谱。

为何选择《图兰朵》的歌词为意大利人民打气?或许是因为这部西方歌剧融入了中国元素,是中国和意大利友谊和文化交流的经典作品。

《图兰朵》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这部剧的故事背景,正好在中国的元朝。讲的是当时一位叫图兰朵的公主,和流亡元朝的鞑靼王子卡拉夫的爱情故事。

在这部歌剧中,作曲家普契尼把中国民歌《茉莉花》作为音乐主线。剧中有许多地名、人名、场景、民俗等,都是中国人熟悉的生活色彩,比如中国的宫廷建筑、热闹的舞龙舞狮场景。

《图兰朵》近些年来也多次到中国演出,张艺谋还曾于1998年、2009年分别执导了紫禁城和鸟巢两个版本的《图兰朵》

……

(四)我悟出的引用规律

1.摘取词语,巧妙连缀。

摘取古诗词原作中充满诗情画意而且知名度高的关键词,让人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2.诗句重组,再现意境。

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把原来诗句中词语的顺序拆开、打乱,然后重新组合,再现原作的意境,用以描写场景或证明观点。这些诗句,可以是不同诗人的,也可以是同一诗人不同诗作的。

3.巧妙嵌入,无痕连接。

巧妙地讲诗句嵌入自己的语言,使之成为句子的某种成分,与分句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使用嵌入法,要准确理解原诗词的意思,确保嵌入后的语句文从句顺,表意明确,尤其注意不能出现病句,否则会弄巧成拙。

4.一材多用,彰显异彩。例如:

用旁观的眼神看事物,是理念的超越,是“宪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潇酒,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坚强。

用旁观的眼神,才能揣度出事物的美丑并不因为自己的情思而偏移的道理,才能顿悟:自己的心态才是最准确的一面镜子。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中收获一份乐观,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品读一缕情思,成为后人仰望的一种超凡的高度!

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感动于“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的玄妙,陶醉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愁思,沉浸于“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哀怨,顿然领悟:

用旁观的眼神,是与心进行深刻对话后偶得的一种风骨、一种锤炼后的迸发与升华!

请把这一段文字改成以“理性”为主题的文字:

理性,是心智的成熟,是“宪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潇酒,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坚强。

唯有理性,才能揣度出事物的美丑并不因为自己的情思而偏移的道理,才能顿悟:自己的客观オ是最准确的一面镜子。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中收获一份乐观,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品读一缕情思,成为后人仰望的一种超凡的高度!

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理性,能让你顿悟“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的玄妙,陶醉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愁思,沉浸于“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哀怨,顿时恍然:

理性,是与心进行深刻对话后偶得的一种风骨、一种锤炼后的迸发与升华!

这一段还可以改成“懂得放下”“ 舍得”“ 成熟”“ 适度”“ 把握生活的平衡”等等主题的相关表述。

5.分类积累,增厚底蕴。

要积累一些议论文中常用的、较为百搭的语段。

一般来说,援引古人的例证时经常会写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积累一些。例如:在风波恶的江头,冲波逆折难以泅渡,在行路难的人间,畏途巉岩不可攀登。有的人愁苦,长叹,咨嗟,悲号,有的人却……(执着追求/安心等待/用智慧走出困境等主题)。

有的人感叹春秋代序,草木零落,美人迟暮,英雄末路,而有的人却在烟火人间温情地活出了青春不朽的模样。

还可以积累时光流逝的句段。例如:

那红了芭蕉,绿了樱桃的时光啊,不为我稍停,那些有心的人们啊,请珍惜这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的良辰美景。莫执着于鹿死谁手,莫纠结于蝇头微利,你只取那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得耳目声色之娱,享悠游自在之乐,如此足矣!

还可以积累人心浮躁的句段、心情沮丧迷惘的句段、困境挫折的句段、志存高远的句段、乐观自信的句段、开放包容的句段、心胸开阔的句段、站位高的句段、格局大的句段、淡泊名利的句段、洒脱的句段、有毅力的句段、代替“成功”一词的句段、有勇气的句段、创新的句段、悠闲欣赏美景的句段等等。

二、运用太极思维,解决构思、文采、立意难题

“太极思维法”是由太极阴阳图而获得的一种思维方式。太极图的最外圈,代表太极,可象征一个整体;太极图中相抱的黑白两鱼,代表阴阳两仪;白鱼中有一黑色的鱼眼,黑鱼中有一白色的鱼眼,以示阴阳对立统一于太极之中;黑、白鱼中各有白、黑鱼眼,表示在整体事物之下各事物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小整体,有序呈现多种因素的多种联系;两鱼交游相抱,表示阴阳变化循环,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根据太极图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太极思维法”是一种对立和合的整体思维、平衡协调的和谐思维、多因素次第呈现的立体思维、相反相生相互转化的动态思维。

(一) 名言叠构,逻辑清晰,语句出彩

如果将一篇文章看作是一个太极,那么清晰的逻辑与出彩的文句就是它的“阴阳两仪”。虽然这两者在其他领域并不构成相对关系,但我们往往出现长于逻辑的文采不佳,长于文采的又逻辑混乱的情况,所以这里暂且借助“太极思维法”,用“名言叠构”来破解这一难题。

名言本身往往含有哲思与文采要让自己的文章出彩,借助名言当然是很明智的选择。而多个名言句,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合,可构建成一篇文章的框架。

示例1: “慈悲心”

①罗素:“有三种情感,单纯而强烈,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③弘一法师:“长养慈心,勿伤物命,充此一念,可为仁至。”

④老子:“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第一句开篇,即可导出话题,确立观点: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就是一种爱,一种对人类的大爱。

然后再以第二句作为例证:伟大人物的爱,不是为着已之私,而是常对大众怀着深深的爱。

第三句再分出“两仪”,将“人”与“物”相对,点出大爱的实质不仅是对“人”更是对万物“的“慈悲”

再进一步,运用第四句论述慈悲心中无弃人、无弃物,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可达圣人之境。

这里将“爱”与弃“两者相对来展开,便文章更深入。

文章其实是以四个层次的四句名言构建而成,层层递进,又水到渠成。各名言分开来看,只能各见一个方面,而将它们连缀起来,以一定的次第排列,则发挥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自然而然成就了一篇好文章。

以此类推,只要有一个主题,然后平时注意搜集积累与主题相关的名句,在作文时,就不愁构思、文采与立意了。当然,积累与运用时,都得注意“太极思维法”,名句的搜集要在同一主题这个“太极”之下,并留心寻找正反或者多侧面的“两仪四象”,这样积累下来的句子会多层面,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有立体、深入的效果。作文时,只要时时记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思路的展开就会既清晰又流畅,文采也必佳

平时多进行这样的思维训练,让“太极思维法”成为思维的常态

示例2:“生活空间与心灵空间”

①苏轼的“此心安处是故乡”

②康德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帕斯卡尔的“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④鲁迅的“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利都与我有关”

第一句确立观点,强调“心灵决定生活空间”

第二句进一步论述:生活空间禁锢不了心灵的自由与高的度

第三句引出“是心灵给予生活空间以灵动的生命”

第四句收束提升至“只要心灵宽广,生活的空间将延伸至无尽的远方”

这种名言的叠构,可以直接提升我们思想的高度,此之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如果没有用“太极思维法”来培养自已的思考力,积累材料时,就易产生雷同的问题,导致运用时产生堆砌的毛病,文章的思路就会后出现平面化的问题。所以在“太极思维法”指导下的的名言叠构,让我们有章可循,不仅构思时能开窍而且使文采斐然。

(二)名言的解构

“太极思维法”同时又是一种相反相生且能相互转化的思维,这种相互包含与相互转化,可使事物不断变化,焕然一新。借助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得到第二种方法——“名言的解构”。同样是名言,但使用时并不直接使用原句,而是将原句的意思或结构拆解,甚至是摧毁原意,以生成让人耳目一新的新句,使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

示例3:《我的觉悟》一文中的两句:

(1)太阳的伟大在于它落下之后还能升起, 而人生的伟大在于它能领略峰顶的天地苍茫,也能品味谷底的鸟语花香,在于它不仅能承受重,也能承受重量消失之后的“轻”。

(2)人生的意义在于行走,你的背包里可以没有相机,但你的躯壳里必须装着自己。

第一句将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名言“太阳之所以伟大 ,不是因为它永远光芒四射,而是因为每次它落下之后,总是能再一次升起”进行了变化。化用时,不仅用了原句的意思,而且将原意进一步拓展,将太阳的伟大与人生的伟大联系起来,将太阳的升起、落下与人生的峰顶、低谷联系起来,将原句励志化为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这句话既包含了原来名句的意思,又转化了原意。

至于第二句,只要熟悉刘墉的名句,就会发现这是对其原句的一种解构。刘墉的原句是:“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心中一定要有座山。”而在作文中,学生拆解了原意,然后将外境与内心融入进去,利用原句的结构重组,也表达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名言的解构,不仅使文章的文句因为有了名言的支持而散发出哲思的光芒,而且如果解构妙巧的话,可以形成一种穿透力,穿透古典与现代,营造出一种文化的意韵。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一位诗人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多么纯净透明的文字,让人心颤。那段阳光便是我们的麦粒躲开珍珠耀眼的光芒,调好我们阳光的颜色,收集起天街上润如酥的小雨,松松像苏轼的那片竹林里的泥土,去把那粒麦子埋下,然后轻轻侧耳倾听,聆听它破土的声音,聆听它长大的声音,聆听它结成果实的声音

这一段中,撇开其他句子不说,单就后半部分来看,“天街小雨润如酥”“莫听穿林打叶声”都是常见的名句,然而这里一解构,就变得灵动起来了。天街小雨细如丝,怎能收集?苏轼的那片竹林离我们已远,怎可松土?然而被作者这样一解构,不仅穿越了时空,赋予了平常的小雨与泥土以历史与文化,而且一种轻暖感弥漫于文字之间,读来有种熟悉中的陌生、陌生中的熟悉,感觉既活泼又有意境。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侧重于文句对名句的解构,并不包含名句对文章内容的解构,因为两者似乎并不构成相互的包含与转化关系。我们要明确的是,我们只是借助这种“太极思维法”,取其思维的方式,来为我所用。

当然,不管哪篇文章,运用“太极思维法”来叠构或解构名句,往往相对和合、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的特征是同时出现的,它们很难截然分开。

【当堂反馈】

下面话题,你积累了多少与之相关的名句、名言?写出包含不同层面意思的4-6句,运用它们完成一篇文章的结构框架。

1.等待:

2.坦荡:

3.不给人生设限:

4.知行合一:

解析:

1.“等待”:

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要在这三块基础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 巴斯德

朱淑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善于等待的人,一切都会及时来到。—— 巴尔扎克

郑愁予:那达达的马蹄,不是归人,是过客”。

不等待机会所送礼物的人,就是征服了命运。—— 阿诺德

2.“坦荡”:

让我们看海去/为了实现那个蓝色的梦想/也为了让年轻的心?/变得更加坦荡和宽广

——汪国真

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地生活于天地间,也可借此摆脱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

游历恣情坦荡,似孤云野鹤,有谁管得。不羡荣华富贵,革车三百。 ——(元)马钰

3.“不给人生设限”:

生命中的挑战会让我们更明白自己真正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力克·胡哲

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丘吉尔:“成功是从一个失败前进到另一个失败,期间却热情不减的能力。”

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力克·胡哲

这个世界平凡与不平凡,安宁与不安宁,干净与不干净,都不关乎外物与外界,只在于人的内心。——王鲁彬《如果有一颗心是自由的》

4.“寂寞”:

张爱玲: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

李白“举杯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鲁迅: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俄国诗人莱蒙托夫:没有奋斗,人生便寂寞难忍。

5.“实践”“知行合一”:

西汉学者戴圣:“无征不信。”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王国维: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 进能变通运用,能说会道,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王阳明: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徐特立: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斗争经验,谓之半和;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