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一个病句吗(是鲁迅刻意为之还是笔误)

句子大全 2023-06-06 02:34:01
相关推荐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

以上这句话出自于鲁迅先生于1919年3月撰写的短篇小说《孔乙己》的结束语,讲述的是先生12岁时在咸亨酒店所遇到的事情。此篇小说篇幅不长,但却通过一个迂腐不堪,穷困潦倒的科举考生形象,深刻地揭露了晚清时期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反封建的意义在。

但是到了现在,这篇原本是用来揭开众人晦暗眼睛的文章却就此迎来了许多的争议。为何呢?只因鲁迅先生这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的“大约”与“的确”二字属于表意冲突,用现在的视角来赏析的话,却是一个病句。鲁迅先生这样的一个大文豪,真的能写出病句吗?

关于这一点,自民国到现在,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在为此争论着。到如今,文学界大致统一两大主流观点,虽说这两大观点相悖,但却都不无道理。今日,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大观点,细述一下其中的道理所在。

一、是病句,但却是时代所限

首先,“白话文”又称作是“新文体”,主要是一种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相对与文言文来说的一种文体改革。而这种改革正式发展期的一个节点,是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后期提出的“文学革命”之中得到正式的推广。

而通过前文我们可以得知,《孔乙己》这篇文章的发布正是1919年白话文初兴时期。各种用法,写法也都尚不明确,也尚不规范。换句话来说,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大师名流,几乎满口都是病句,是正常的。就比如说余光中先生在他的《碧潭》之中写过: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

仔细读一读的话,是不是感觉十分的拗口。对于我们来说“玻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名词,但在这里却偏偏被用作了形容词。但在那个时候,这篇文章却是无可指摘的美。而我们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白话文条框明晰,规矩已定的年代。

我们现在对于白话文的各种规范标准是自小就培养起来的,现在哪怕一个作者再厉害,也是不敢这样写的。因为一写出来就会被嘲笑小学的教育不过关。但很明显的是,我们不能拿这个时代的标准去衡量那个时代的人。因为他们是先驱,在为我们探路。

二、不是病句,是另有深意。

在文学之中,有一种特殊的写作手法。就是用违反常规的语句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营造出一种非同寻常的感觉。而迅哥儿的这句话,就是明显的使用了这个手法的。这个其实是鲁迅为求凝练,将两层意义合并子在了一个句子之中去。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句子: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其中第一层意思,便是自情理之中去推断,孔乙己应该是死了的。因为一个固定时间就去讨酒喝的人,最后却一直不得见了。而最后一次见他却是在其偷书之后,腿都断了的情况下见的。所以说在“情理”之中这个人应该是死了的。所以说——“他的确是死了”。

但另一层面,鲁迅却没有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孔乙己确实是死了。全文之中也没有的描述过孔乙己死亡的画面,观众们也没有确切的证据来推断孔乙己死亡的推断。所以这就是——他大约是死了。

以上,便是鲁迅先生希望能够表现出来的意义。将以上两个意思合并在一起的话,就是——“他大约的确是死了”。因此,这并不是一个病句,恰恰还是鲁迅先生一种“思维严谨的表现”, 这样的表述已经更为准确地描述了这件事。

小结

前文所讲述的两个观点,就是现今文学界之中两个较为主流的观点。不知大家心中比较偏向于哪个观点,但私心里,小编是比较认同第二个观点的。因为在古文之中有一个渊源叫做“莫须有”。而“莫须有”这个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大约的确是有的”。

其典故来自于秦桧冤枉岳飞谋反一事。秦桧认为岳飞谋反是“莫须有”,也就是岳飞大约的确是在谋反,惹得韩世忠愤愤而去。而鲁迅是一个文人,自小熟读百家书,想必对于“莫须有”的故事一定十分熟悉。

而后出于文人对于语言文字上的敏感,是否“莫须有”的句式,就是启发鲁迅写下“大约的确”这样句式的灵感呢?当然,这仅仅只是个人的猜测而已,真要说起来也找不到一定的证据。只能说这个猜测“大约的确是真的”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