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公文写作实战》四个方法(学会公文写作)

句子大全 2023-06-07 03:33:01
相关推荐

你可能觉得公文写作好像是机关单位才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如果你日常也经常需要进行一些撰写文档的工作,肯定也离不开要写一些政策背景、材料中需要提炼一些亮点、总结一些朗朗上口的标题,运用一些跟时政贴合的词句让文字更加高大上等等,常常到这个时候,就会词穷,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就可以写得出来这些内容,就可以熟练地运用各种素材。

相信你肯定也有这些困惑。特别想知道怎么可以把文章写得更好,可以写出一些高度概括又特别有力量的文字,为汇报材料增添色彩。到底别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李永新老师的新书《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公文写作实战》中,通过磨刀子、定盘子、搭架子、敲键子四个方法,教会我们如何进行公文写作。

01 磨刀子,日常积累很重要

作者说材料的深度、广度、厚度,这些都取决于平常阅读、调研、实践及思考的程度。如果我们想写好材料,日常的积累非常重要。

要做到多调度现成的材料,多查看不同的报刊、好的范文进行素材储备,还要大量地有效阅读,通过海量泛读、分类精读,充分占有信息。对储存的资料进行分类,例如业务分类、方法分类、功能分类等。

从具体看哪些报刊到各种分类方法,在书中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02定盘子,下笔前想好具体意图

俗话说“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接到写作任务的时候,不是要马上就下笔去写,而是要先想明白这项任务的来龙去脉。这是材料能否对路的关键所在。

如果没有彻底搞清楚具体意图,就无法把文章写出彩。也可以说,文章好不好,关键看领导。

只有站在领导的角度,体会到领导的思维习惯,才能写出让领导满意的文章。

清楚了领导的具体意图之后,就可以对所写工作内容进入深入的研究,可以是领导提、大家谈、自己悟等多种方式,采取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还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资料,除了平时积累,还需要即时恶补,不断酝酿思考。直到把材料的总体思路捋清,将重要的素材支撑兜好,把精彩的套路提前准备好,才正式动笔。

03搭架子,提前列大纲

苏轼曾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意思是要想竹子画得快和好,必须首先做到成竹在胸,在胸中就有竹子的总体轮廓及关键环节的构思。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正式下笔时,我们还需要先搭架子,把整个材料的框架和提纲定好才行。

提纲要怎么定呢?首先还是要先深度研究工作。通过梳理上情、内情、下情、外情四个方面汇聚去方方面面的素材,彻底搞清搞透各方面情况。并把要写的体例研究清楚。知道工作报告、汇报和总结在体例上的异同,按照不同体例进行列提纲,以后遇到相同的文体,都可以套用相似的框架。

同时,作者还把自己的实战技巧告诉了我们,例如领导反复说的内容放到提纲中,还有多用“需要”搭配的词语等等法则。

04敲键子,打磨成稿

我们列好提纲,成竹在胸之后,还需要“执笔熟视,耐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写材料,在搭完架子之后,就要对每个小标题后面的具体内容进行完善。

就是说,我们正式写稿的时候,不要一个一个字地敲,而是把查阅到的文章、摘录到的段落内容都先填到小标题下面,要把所有的每级小标题都填满,然后再按顺序调整,把最匹配的、信息量最大的摞在前面,再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摞出亮点和精华。这样就把材料写好了。

05丰富素材解决词穷问题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写材料,常常遇到的大问题就是遣词造句,可能思路都有,内容都有,就是写得没有别人那么有高度,就是词语表达没有别人那么精辟,这些当然离不开我们日常自己的多阅读多积累,但是有时就一下子找不到感觉,不知道怎么办。

而这本书里的下篇就是素材篇,把机关公文常用词语做了梳理总结,就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它提供了常用的四字词语、三字词语、五字短语、六字短语、七字短语、常用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有了这些,以后遣词造句就不用再费脑筋啦。

06 写在最后

《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公文写作实战》这本书通过作者自己的实战经验,从各个方面把公文写作的方法都一一分享给我们。

无论你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员,高校等科研院所从事公文研究的专家学者或者备考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笔(面)试的考生,还是时不时需要写写工作材料的非专业文字工作人员,《笔杆子是怎样炼成》这本书都非常适合放在案头,没有灵感的时候,随手翻翻都可以带给我们启发。

希望《笔杆子是怎样炼成》这本书,可以帮助你写得像、写的实、又能够写得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