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六祖坛经》中经典的二十八句话(惠能大师留给后人宝贵的财富)

句子大全 2023-06-07 07:18:01
相关推荐

大家好!此文较长,内容较为有深度,建议您做好心里准备!

《六祖坛经》是我国唯一一本能称为经的佛家经典,可见地位之重要,作者六祖惠能是一位传奇的大师。

《六祖坛经》里的思想精华,对现代人境界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它里面都有哪些重要的句子呢?

第一句,“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六祖惠能

这一句话至今做成了石碑,立在广东韶关南华禅寺六祖惠能大殿前面。从古代一直传下来,每天被络绎不绝的游客看到。

惠能大师告诉人们,每个人内在天生都有觉悟和佛性,这个特性本来是纯粹、干净,无法被污染的,

只要我们用这个本心,真善美的心去行事,我们普通人和佛其实是没有区别,就可以直接开悟成佛!

第二句,“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六祖惠能

这一句话是惠能大师到湖北东禅寺,见五祖弘忍大师时说的。当时五祖说:“你是一个南蛮子,还不识字,你求什么法?”。

惠能答道:“人与人的出生地虽然不同,可是每个人的特性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身体,都具有佛性,所以都有资格求佛修行。”

第三句,“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六祖惠能

自性说的是人内在本来有的天性;福田指的是福气和福报。整句话的意思是人如果可以认识到自己内在的天性,所有美好的品质,那这就是他的福气,是他最好的风水。

寓意行事说话要发正心,这样就不需要用那么多苦修的方式,从而得到修行的效果。自性即含“本自具足”的意义。

第四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

这一句偈语是神秀上座交给弘忍大师的作业,当时弘忍大师要他们写偈语。如果谁让他最满意,他就传他衣钵,封为“禅宗六祖”。

这首偈语的境界非常高了,可惜只得了个第二名,因为这首偈还在相里。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的身体和菩提树一样神圣,清爽,心和明镜一样纯净、无染,

只要我们时常擦去沾染在上面的灰尘,把它清理干净,我们就能保持最好的状态,和佛一样。

第五句,“凡有所相,皆是虚妄”——《金刚经》

这一句话非常的流行,它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东西呈现出一个具体的样子,你把它当真,那不是真的,其实是空的,为什么不是真实的,因为它会变化。

如一把竹子做的椅子,你说它是竹子,它是一把椅子;你说它是一把椅子,它是一堆竹子;你说它是一堆竹子,一把火烧了之后,它什么都不是,大部分的东西变成了空,小部分变成尘土。

第六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惠能

这句话也是非常火的一句,天下传遍了。惠能大师用这一句话后来居上,抢走了神秀上座的六祖位置,可见五祖弘忍对这句话很满意。

它的意思是:菩提本来是没有树的,通亮干净的镜子也不是一个化妆台,本来什么东西都没有,又要从哪里来灰尘把你沾染呢?

寓意着至高的佛理和觉性,是不需要依靠特定的东西来存在的,有也只是一个象征。觉性永恒存在,万物都是一体,没有什么灰尘不灰尘的,更不存在被灰尘给弄脏。

第七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它的意思在说:你要做什么事情,是由于你心里喜欢你才去做,不是有外在的原因。你想得到什么,想要东西就是走脑,只是自己喜欢就是走心。

比如你听音乐,你听很开心,只是自己感觉好,虽然也得到了快乐,这个快乐是自给自足,和外在没有关系的。

第八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句话相当厉害,是五祖弘忍半夜三更给惠能讲《金刚经》时,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当下顿悟,甩口就说出了这一段,太强了。

他的意思是:没想到我的本性本来就是清澈干净的;没想到我的本性本来就是不生不死的,永远在;

没想到我的本性本来就是富足的,什么都不缺;没想到我的本性本来是坚定不移的,看着被外境影响有变化,其实本质没有变化;

没想到我的本性是包含所有的,只要有发心,可以生出无数的方法。

第九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五祖弘忍

这句话弘忍大师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一个不从内在悟了,通了,他学再多的法,懂再多的道理,这是对他没有帮助的。

也比喻一个人学习太多的方法,可是不知道自己的发心是什么,并不会有实际帮助。

在河边你累积了一堆建筑材料,可是你的目标并不是去对面,你不是要盖桥,你花钱花时间累积了一堆建筑材料,可你不知道要干嘛,这是没有意义的。

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要什么。

第十句,“迷时师渡,悟了自渡”——六祖惠能

这句话是在惠能获得达摩大师衣钵后,五祖渡他过江,让他早点走,恐有人嫉妒加害于他。

在船上五祖要给他摇桨,他说,不要!我要自己摇。寓意,一个人在迷失的时候需要高人指点。当他悟道了,遇到什么事情就能靠自己解决。

第十一句,“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六祖惠能

这句话出自一位上将军来抢惠能的衣钵时,惠能与他对话,将他感化。

意思是,不去刻意的去想行善的好事,也不去刻意去想作恶的坏事,在这个状态下,上将军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的呢?。

第十二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惠能

在法性寺,印宗法师为大众讲《涅槃经》,一阵风吹动幡旗后,有两人开始讨论。一人说是风在动,一人说是幡在动。

惠能大师说,风亦未动,幡亦未动,是你们自己的心动了。语惊四座!这也是他登高一呼,出来讲法的开始。

这句话突出了“心”,王阳明说,我看此花,此花一时明白起来,我不看此花,此花与我同归于寂。你在定义世界。

第十三句,“佛法,是不二法门”——六祖惠能

字数越短,事情越大!大道至简,越简单的,越是真理。

佛法包含一切,就是要你没有分别心,看待长短、高低、黑白、大小、善恶、好坏是一样的。如此你才可以如如不动。

第十四句,“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存益。”——六祖惠能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家每天不断的念般若文字,佛理,如果不能洞察到自己内在的本性智慧,就好像人饿了一样,只是口上说着食物,并不会使肚子变饱。

口里说着空空大道,修行再久也不能明心见性,这是没有益处的。

第十五句,“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则般若生。”——六祖惠能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愚昧的念头升起,般若智慧就马上消失;一个开悟的念头升起,般若智慧又立刻产生。

第十六句,“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六祖惠能

这句话的意识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个佛,困难和挑战也是财富,帮助你成长。

第十七句,“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六祖惠能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内心和外境都不执著,这样才能真正自由,去除了执著心,就能自在,通达无碍。

第十八句,《无相颂》——六祖惠能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能活灵活现表明觉性话语人,内心是悟了的,他们能够看待万事万物,于心了然。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只有传播明心见性的真法,在生活中才能破一切迷思,迷雾。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法本身没有顿悟和渐悟,只有个人开悟的速度有快慢。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这种明心见性的法门,愚昧的人不可能了解。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阐述禅宗法门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说的道理其实还是一个。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烦恼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需要时时警觉它们的存在。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欲念起来时,烦恼就来了;正念起来时,烦恼就消除了。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欲念和正念都不生,自会清净,什么也没有发生。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觉性是本来有的特性,只要动心便是妄心。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由妄念去到正念,净化烦恼障、业障、果报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时常发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这是顺道的行为。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生不见道。做事情偏离的道,不要还去寻找道,一辈子也不会找着。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庸庸碌碌过一辈子,到头来后悔莫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想要看到真正的道,做人,行事符合正气,这就是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自己内在没有正念,没有道心,如心中没有太阳,在一个黑暗的环境里行走,肯定是看不到太阳。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如果是一个真正诚心修道的人,是看不见世间过错的。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如果看到别人的是非,其实自己是是非人,心已经偏离了中心。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别人有是非心,而我没有,如果我有是非心,便是我的罪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只要自己没有是非之心,就能破除心中的烦恼。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不憎恨,也不痴迷,双手一伸,四肢平躺,轻松自在。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想要去定义别人,自己要行得稳,坐得正。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让别人对你没有非议,就是真正的美好本性。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在人世间存在,离不开每个人的觉知,觉悟。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脱离了现实生活,去追求智慧真谛,就像求兔子的角一样,找一个根本是没有的东西,不可能求得到。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发正心正念的人就出离了红尘,发邪知邪见的人还在红尘中迷失。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邪知邪见和正心正念都消失,就是菩提的自性,如如不动。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这个偈语是顿悟法门,又叫做“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迷失的话需要经过累生累世才会懂,开悟的话只在一瞬间!

第十九句,“随其心净即佛土净。”——《维摩诘经》

意思是说:只要人心地清净,便是佛国清净 。即人的心如果清净,外在境遇也会安定。

第二十句,“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别人、我的分别心时,障碍就出现了,如同须弥山一样。邪知邪见如无边无际的大海。烦恼出现时如滔滔不绝的波浪。

害人之心像一条恶龙。痴心妄想像鬼魅一般。劳心劳力在无明中奔波,如水中鱼鳖。在贪欲、嗔很、怒气中就像在地狱一样。愚昧无知就如同动物一样,堕入了畜生道。

第二十一句,《无相颂》——六祖惠能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内心平静,正直,哪里需要时时想着戒律?行为正气哪里需要修行参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懂得感恩的人自然会孝顺父母,注重义气的人自会互相理解、帮助。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人们懂得互相谦让,自然关系会和睦,有一颗包容之心,自然不会大肆争吵,宣传坏事。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如果能发一颗正心,认真行好事,哪怕是不堪的污泥里面也能长出红色的莲花。寓意,凡事在发心,不完全在环境。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味道苦涩的药才是能治病的好药,不好听的话往往是真心话。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能知错必改的人一定会收获智慧,掩盖、隐藏自己缺点的人不是贤人。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平时经常给予别人好的建议,丰盛的意识,富足的想法,成就佛道并不是靠给人钱财达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智慧真谛只需要向内在求,不用想外面去寻找什么神通。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相传只要按这个《无相颂》修行的人,到达圆满的境地就在眼前。

第二十二句,“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

心中无是非之心,邪知邪见,不嫉妒别人,不贪心,愤怒,无谋财害命之心。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

看到很多好人好事,和世间不平之事,自己的心不会过于被左右,牵着鼻子走,从而升起情绪,一颗心心仍然是静定的。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

内在圆通,时时保持觉知,看到良知本性,不去做各种坏事。

第二十三句,“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六祖惠能

世界上的人要么在外面执着于物质,房子,车子等,不断的追求这些;要么在内心执着于空,认为什么都不重要,所什么都抛弃了。

如果可以不执着于物质,也不执着于空性,处在中间,这样就是内外都没有迷失。如果可以悟道这个真谛,心就会豁然开朗,他的智慧就和佛是一样的。

第二十四句,“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六祖惠能

如果一个人内心是迷失的,那么他就会被法华经搞得晕头转向;如果一个人内心是开悟的,那么法华经就会为他所用。

寓意:主要还是个人的修为境界需要到达,不在于经书。

第二十五句,“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六祖惠能

人生下来后就直立行走,不是躺着的;死了之后是躺着的,再也无法站着;

人应该以追求明心见性为目标,只要可以觉性悟道,而不是拘于形式,在身体上下功夫,执着于打坐,坐枯禅,长时间不躺下,不放松,让身体受折磨。

第二十六句,“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六祖惠能

能够明白世事无常,即是佛性,一切都在变化着;认为一切要固定,按照自己想的来,就是分别心在起作用。

第二十七句,“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说:我来到这片土地,是为了拯救天下迷失的有情众生,禅宗法门在这里开枝散叶,最后形成五派,广泛流传开来,我的心愿也算是完成了。

禅宗五派:临济总、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

第二十八句,“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六祖惠能

这一句是六祖惠能灭度前,作的最后一偈。偈毕后,他打坐到三更,溘然长逝。

释义1:兀兀不修善,指岿然不动,连行善也不追求。

释义2:腾腾不造恶,指逍遥自在,却不有意去做坏事。

释义3:寂寂断见闻,指宁静寂寥,无见无闻。

释义4:荡荡心无著,指胸中坦坦荡荡,无念无求。应无所住。

好了!此文较长,感谢您的阅读,或您有所启发,致敬惠能大师我们下次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心灵诗人

如有想说的话,欢迎评论留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