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每当学英语都会学到餐桌礼仪(可自己文化的餐桌礼仪又有谁知道)

句子大全 2023-06-09 02:28:01
相关推荐

1

衣食住行,乃是生活常态。其中,吃对于国人来说,不仅是追求美味的过程和维持生命的需求,更是一个家庭难得聚在一起的时光。

中国餐桌上的文化自古就有很多严苛的要求,明人屠羲英的《童子礼》如此说道:

凡饮食,须要敛身离案,毋令太迫。从容举筯,以次着于盘中,毋致急遽,将肴蔬拨乱。咀嚼毋使有声,亦不得恣所嗜好,贪求多食。安放碗筯,俱当加意照顾,毋使失误堕地。

类似于这样的饮食规定民间自古就有很多,不幸的是今天已经被很多人所遗忘或抛弃。

以下的场景在如今中国家庭已是司空见惯:

高龄老人双手捧着碗端到桌上,一遍又一遍呼唤着孩子吃饭;父母端着碗筷追赶着孩子强迫孩子吃饭;好不容易让孩子坐在饭桌上了,父母又要一遍又一遍地在督促孩子多吃、别挑食;对孩子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觉得什么菜好吃吗?你喜欢吃什么?这个菜你喜欢吃多吃点!”

此前还有一篇新闻报道,广东东城鳌峙塘村一出租屋内,两岁半的黄灏月吃饭时看动画片,一时兴奋,他端着碗举着筷子在房间里跑,突然摔倒,一根筷子从他的右面孔插入,插到了颅脑。

后来孩子被家人送到市儿童医院,医院多个科室的专家紧急会诊,多名专家一起上阵,为孩子实施手术,才把筷子取了出来。

以上这些足以说明,中国家长在餐桌上的教育是很失败的。

中国许多家庭在饭桌上普遍缺乏对孩子的教育。一日三餐,父母往往在餐桌关心孩子的口腹之欲,表现得如同服务员,看着孩子脸色伺候着孩子吃饭。

恰恰是这种只为孩子吃饱喝足的餐桌教育,传递给孩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因为你是孩子,所以父母必须无条件为你服务。导致了孩子认为家长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甚至是变得麻木不仁的。

还有一些父母工作繁忙,孩子学业紧张,很多父母经常没有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只有吃饭的时候才可能坐在一块,餐桌交流成为了忙碌的父母和孩子每天能在一起交流的最后一片乐土。

电影:《朱莉与朱莉娅》

当忙碌的父母好不容易陪着孩子一起在餐桌旁坐下来了,父母又开始唠唠叨叨的,他们或者是询问孩子的考试成绩,或者是揪着孩子的某些行为不停地谆谆教诲,有的每逢吃饭就劈头盖脸地说一通大道理。

当父母为了工作匆忙奔走,对于孩子的教育无所适从、急于求成,父母扪心自问自己在餐桌上的表现是否妥当?

无论是只关心孩子是否吃饱喝足的父母,还是爱讲大道理、只询问考试成绩的父母,他们的行为都没有给孩子良好的价值导向,没有给孩子营造温暖的家庭用餐氛围。

孩子跟父母一起吃饭,从父母吃饭的态度、方式,乃至讲述的见闻,无意中流露出的观点等等,无不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一日三餐,日日不断,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将直接用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可以说,餐桌上父母的表现,直接决定孩子的未来走向。餐桌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礼仪表现,甚至是未来的成就。

2

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讲了周末去同事家的一个经历:

朋友去同事家谈工作,那天同事他们一家三口人也在,同事便请朋友留在家里吃饭。

朋友刚想推辞,孩子爸先和孩子妈吵了起来,因为看到家里的积攒了一盆子的碗筷还没洗,孩子爸率先发火了。

“怎么昨天晚上的碗筷都没洗呢,你就不知道收拾一下吗?”

“昨天我加班那么晚才回来,一回来又要辅导孩子作业,哪里顾得上?你自己不会洗吗?这个家又不只是靠我一个人?”

.....

同事发现坐在一旁的小孩,眼睛直直地瞪着自己的爸妈,泪水渐渐氤氲成一团。

看着孩子爸妈在孩子面前吵得一发不可收拾,同事后来默默感叹:难怪每次看到那个小孩,都觉得他没有自信,特别怯懦和内向。

一个餐桌上不断争吵的家庭,断然养不出幸福的孩子的。因为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是幸福的家庭氛围,而不是冷清的屋子。

和孩子同住一个屋檐下,却没人能给孩子温暖,这样的家庭最悲哀。

更别提有些家庭都难以同坐在餐桌上,一家人厨房冷清,亲情淡薄。

在这小小的餐桌上和有限的时间里,却蕴藏着许多学问。中国家长们要重视餐桌教育,经常和孩子谈心交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餐桌氛围。

如果一家人时常围座饭桌,时而询问,时而调侃,美味中享受天伦,谈笑中愉悦交流。这样温馨的家庭氛围一定会有一个知礼仪、懂进退、会谦卑、明事理的孩子。

一直记得电影《教父》里有一个细节,在餐桌前迈克和手下在谈论帮派事情的时候,迈克的姐姐对他说了一句话:“父亲从来不会在餐桌上当着孩子们的面谈‘生意’。”

当时迈克愣了片刻,然后吩咐手下先离开。

因为,餐桌是一个家庭的圣地,神圣不可侵犯。

一个男人可以在外面的世界刀光剑影厮杀恶斗,但回到家坐在餐桌上,面对的是自己最亲近的家人,就是要尽力做好身为父亲、为人丈夫的责任,给家人温暖和幸福的感觉。

3

对比中国,很多国家的餐桌文化更值得我们深思。

例如美国父母非常重视与孩子的就餐时光,无论平常百姓还是国家总统,都会把和家人的团聚看成是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的事情。

在美国,餐桌教育是育儿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重视“吃饱”以外的其他事情,比如:孩子能主动吃饭并享受吃饭的过程,能遵守就餐过程中的礼仪,学会在餐前餐后布置与收拾餐桌并学会接待客人等等。

还有韩国的父母在饭桌上的更注重长幼顺序和感恩教育。他们要求在家中年纪最小的孩子,每次吃饭前,要按从老及幼的顺序给屋内的人盛饭端饭添饭。

最后还要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对饭桌上的长辈们说:“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么一顿丰盛的饭菜!”

而在日本,日本孩子吃饭前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开动了”,吃完饭后,,要先说“我吃饱了”才能起身,这种习惯已成为用餐礼仪的一部分,目的是尊重一起用餐的人。

而且日本父母无论有多忙,都会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吃早餐,他们利用早餐的时间教给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并及时纠正孩子的一些小毛病,还能促进亲子交流。

所以,作为父母给孩子最好的课堂不是书桌,而是餐桌!

在餐桌上,我们首先要从小培养孩子吃饭的规矩和礼仪,教孩子尊重长辈和食物。

父母要通过餐桌教育孩子懂得关爱别人、尊敬长辈。父母要以身作则:吃饭的时候,给老人端椅子,引导孩子给长辈夹菜,让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爱的互动。

还有餐桌上不对孩子迁就,不让孩子任性挑食,教孩子尊重长辈的劳动成果,尊重食物的来自不易。

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善于观察的人,只用一顿饭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一个人在餐桌上的表现,与一个人自小所受的餐桌教育密切相关。餐桌礼仪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教养,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体素养。

其次,父母在餐桌上要懂得亲子交流的学问,给孩子温馨的餐桌氛围,给孩子幸福和温暖。

在餐桌前父母多鼓励、少批评,在这么一个温馨闲适的时刻,切莫把大教育搬到餐桌上,影响孩子用餐的心情和氛围。

用餐时可以通过营造一个愉快、舒适的进餐环境,通过简短谈话,父母可以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的苦恼,了解孩子交友的快乐,进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还可以让孩子在愉快的环境当中,发表自己对社会热点的见解并互相探讨,既有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活跃进餐的心理气氛,增进亲子关系。

最后,父母尽量陪伴孩子享受每天的一日三餐,在餐桌上要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家人,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坐到餐桌前,父母就要把在外部世界的一些烦恼和脾气都收敛起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家人。

要让孩子享受吃饭的乐趣,享受吃饭的快乐,更重要的是,相比起一顿美味精致的食物,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与父母的沟通,和他们之间那份亲密无间的关系。

很多父母应该都要意识到,一家人一起准备,一起享用,一起交谈,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请记住,餐桌,最能看出一个家庭的温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