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经验贴」双非二本跨考湖南大学869学科语文专业上岸经验帖

句子大全 2023-06-09 07:25:01
相关推荐

——保姆级备考经验值得拥有

看到拟录取名单后,我的考研之路总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7天的坚持,在那一刻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守得云开见月明。”以下是我对自己考研过程的总结和反思,希望可以对学弟学妹们起到一点帮助。

首先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的本科大学是一所双非二本财经类高校,本科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一战湖师大学科语文专业,二战湖大学科语文专业。初试成绩396,其中英语79分,政治79分,教育综合119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19分,全日制非定向排名13。复试成绩210.4,总成绩606.4,总排名13。(真.稳稳的幸福kkkkk)

我是六月末才决定二战的,所以比较慎重,觉得再像一战那样无头苍蝇式的蒙头瞎搞肯定不行了,因此选择了bb。后面也会专门说关于考研bb的问题。下面我会从备考书籍、备考过程、备考经验以及常见问题答疑四个部分来具体说明,字数有点多,但都是个人真实体验,大家耐心看下去吧!

一、备考书籍、视频

(一)英语

①单词:红宝书(我一战背的是朱伟的恋恋有词,但觉得有点少了,这个根据自己情况来定)

②语法及长难句:田静的句句真研(一战也用的这本,还挺容易懂的,二战因为时间问题没用上,自己做阅读真题的过程中其实就在潜移默化中学了)

③翻译:唐静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

④作文:刘晓艳的视频课+王江涛的高分写作

⑤真题:张剑黄皮书英语一、英语二

(二)政治

①肖秀荣:三件套+肖4肖8+考点预测背诵版+形式与政策

②徐涛:强化班+徐8(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徐涛和其他老师的出题思路不太一样,有点太偏了,前期错误率简直怀疑人生,没时间的话可以不做徐8)

③腿姐:形政视频课+腿4

④蒋中挺:蒋5

(三)333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版)、教育学原理(王道俊版)、外国教育史(吴式颖版)、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

(四)869

①官网指定书本:《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②补充:义标(2011年版)、高标(2017年版)《语文学习》杂志

(333和869都跟的视频课)

二、备考过程

(就不具体说了,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和进度都不一样,给大家做个参考)

(一)7月—8月(12h左右)

①英语(3h):单词方面完成第一轮,阅读方面每天一篇英语一真题精读,做完一遍以后先自行翻译一遍,然后对着解析做精读分析并做好笔记,做了英语一近十年的真题(因为我是二战,真题相对来说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只做了近十年的英语一真题,当时怕时间不够所以从后往前做的,2015-2020年的都做完了,前面那几套挑着做的)

②333(5h):完成四本书第一轮学习,每学完一章默写大框架(同样是因为时间问题,没时间看书了,所以选择直接跟着辅导班的基础视频课和资料来学,不懂的地方再翻书细看,时间充裕的还是认认真真看书打好基础吧)

③869(4h):完成两本书第一轮学习,做框架(869只有两本书,必须先仔细看书再跟着视频课学!)

(二)8月—9月 (13h左右)

①英语(2.5h):单词方面完成第二轮,阅读方面开始一刷英语二真题,并且着手阅读题型的整理,选择了2017年的真题做了测试(除开作文)

②333(5h): 跟着强化课视频完成四本书第二轮学习,巩固并细化大框架,并且开始有意识的识记背诵,每隔几天都会花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练笔。

③869(4h):跟着强化课视频完成第二轮学习,开始第一轮背诵和复述。

④政治(1.5h):看徐涛的强化课,搭配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每看完一节视频课刷一套题,并准备一个错题集,完成马原部分的学习。

(三)9月—10月(13h左右)

①英语(2.5h):10-18年英语二真题二刷,在题型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每个题错误的原因,总结答题技巧,开始加入新题型和翻译的练习。

②333(5h):开始第二轮的细化背诵,查漏补缺,每个星期看一节热点课,零碎时间看教育相关的公主号。

③869(4h):开始第二轮的细化背诵,抓重点过第二轮书本。

④政治(2-2.5h):完成史纲和毛中特部分的学习(学习方法同上)

(四)10月—11月(14h左右)

①英语(3h):继续真题二刷,开始看作文视频课,做笔记,总结模版并背诵。19年真题全套模拟。

②333(5h):开始第三轮的细化背诵,对着考纲找院校出题侧重点和规律。

③869(4h):开始第三轮和第四轮的细化背诵,看完冲刺课视频。

④政治(2-2.5h):完成思修部分的学习,1000题二刷、三刷,整理错题。

(五)11月—12月(15h左右)

①英语(3h ) : 真题三刷,背作文模版,开始加入完形填空的练习。19年真题全套模拟。

②333(5h):开始第四轮、第五轮的细化背诵,练笔。

③869(4h):对着知识点清单开始第五轮、第六轮的细化背诵,看期刊和热点。

④政治(3h):1000题错题回顾,开始做肖8和背考点预测,看形式与政策。

(六)12月—考试前一天(15h—16h左右)

①英语(3h):以整理背诵作文模版为主,开始收集各大机构英语老师的作文押题,并进行练笔。回顾阅读、翻译、新题型的真题。20年真题全套模拟。

②333(5h):开始第六轮、第七轮的细化背诵,练笔。

③869(4h):开始第七轮、第八轮背诵,重点背自己不熟悉或者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背热点大标题。

④政治(3-3.5h):开始刷肖4和其他老师的卷子,背肖4大题和形式与政策,回顾错题。

三、各科备考经验

政治

一战政治考了76分,所以这次放在这科上的心思相对来说会少一点,对我来说,只要踏踏实实地学,政治绝对是一门投入最少回报最高的科目。暑假开始,甚至九月份开始完全来得及。徐涛强化课的马原和毛中特部分一定要看,如果时间有限可以只看这两部分,搭配徐涛的核心考案和肖秀荣的精讲精练都可以,很多人说肖老师那本书又厚字又小,但我觉得还好,且1000题的出题思路和答案解析是和精讲精练相匹配的,所以我选的精讲精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择。1000题有时间的话可以多刷几遍,二刷全刷一遍,三刷只刷错题,多回顾自己的错题,最重要的是找题目背后具体的知识点,往往会牵扯出一系列相关联的知识点。此外,可以把很相似、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单独整理成一个专题,通过编口诀等方式放在一起记忆(比如历届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会议、战争等等)。时间允许的话可以把市面上所能收集到的各种政治老师出的卷子都拿过来刷一遍,只刷选择题,不必太在意分数,一般都会越做越好的。政治想拿70+,选择题一定要35+,争取40+。后期就以背诵为主,背肖4完全够了,自己能够扩展的部分就自己扩展,实在不行就死记硬背(背徐涛和腿姐的大题也可以,都差不多,我当时是早上去自习室的路上刷徐涛的背诵训练营,晚上背肖4,考完以后忍不住感叹,肖爷爷真的是yyds)。

英语

英语阅读和作文是重中之重,特别是阅读。所以前期一定要把历年的阅读真题吃透,并且总结自己容易在哪些题型上出错,揣测出题人的意图,不要过于看重做题速度和正确率,精读精练,一天一篇真题,做到每一个句子的意思都能弄懂、每一个题目都能说出为什么要选正确选项而不选其他,就够了。此外还可以在做阅读的同时记单词和句子,不少关键单词都是反复在出,而且可以将部分高级单词和句子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作文的话,我觉得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弟学妹来说,小作文可以背一背模版,大作文在了解了行文结构后完全可以自己写,因为不管多好的模版,公式化的痕迹都比较重,老师一般都不看开头和结尾,只看中间段你是个什么水平。我看的是刘晓艳老师的作文课,觉得讲的很不错,对于像我这种英语基础一般、语法不太好的人来说比较容易上手,她的课不讲模版,是从句子到段落再到文章写法一步步展开的,很系统地教你怎么写,而且会讲很多单词替换和同类句型表达。实在想背模版的可以看她的公众号,后期里面会出各种小作文和大作文的模版和主题,自己一定要多练笔。我最后是综合参考了刘晓艳、王江涛、周思成三位老师的作文押题,以周思成的为主,小作文、大作文各练了八篇,最后考试的时候虽然和自己背的有点不一样,但主题是自己准备过的,所以写的时候还算顺手。翻译、新题型、完形填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新题型完全可以做到一分不丢,翻译做到最基本的信达,不跑偏一般都不会很低,雅的话看个人水平,反正记得说纯正的中国话就好,完形填空只要单词量够了是可以拿七分以上的,这道题本来也比较“便宜”,不必花太多时间。

333

先说一下湖大333四本书的分值分布,中外教30分,教育学原理60分,教育心理学60分,所以中外教的复习以名解为重点,教原、教心的复习以简答、论述为重点。从近几年的真题来看,湖大考的越来越细、越来越灵活了,所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纯背参考书目、仅仅只抓住书本上的重点章节背诵了。首先,中教史的话,大家既可以遵从书本,按照时间顺序来做大框架复习,也可以从教育家、教育制度、著作、学校体系等角度进行整理。外教史也同上,但是我更推荐按照教育家、教育思潮、各国教育法案这几个方面来整理。此外,大家可以在自己做的大框架的基础上,采用列表格、做比较等方法来进一步检查自己对知识体系的熟悉程度。总的来说,中外教的难度相对来说要低一些,但又很杂很细,从21年的考题来看,出现了像18年以前那样中外教出简答的趋势,所以大家要具备将名解拓展成简答、将简答转化成名解的能力。其次,关于教心,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有点难以理解,教心最重要的就是各种心理学家以及流派的理论,这些理论都是既定的而且不太需要自己做过多的拓展,所以打好基础以后会发现很好背。对于那些小点比较多的知识点,建议大家以记小点的个数以及编口诀的方式来记忆,以免答不完整或者弄混淆,比如“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这个知识点,下面一共有六个小点,就可以提取每个小点里的关键词编成自己能记住的口诀,反复记忆。最后是我觉得难度最大的教原,理解起来没什么大问题,教原的逻辑体系也比较明晰,前期巩固好知识结构框架,背起来会比较顺,但是相对于其他三门来说会显得比较程式化和生硬,点多量大,所以记忆背诵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教原也是最容易与时下各种教育热点结合起来出题的一门,所以需要大家能够将书上的知识点与教育热点相结合,适当地作出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333背诵没什么捷径,就是车轮战,反复背诵,一边背一边思考,查漏补缺,一般是背了三遍才会有点印象的,后面会越背越快,大家要学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做到效率的最大化。前面已经说过湖大近几年的出题风格变得越来越灵活了,所以大家不能局限于以前那种“湖大就是反复考以前出过的题、不会考热点和超纲题”的思维。就拿21年的考题为例,名解第一道就是道考细节的题目(我虽然有印象,但是很遗憾地把和它相对的一个名词弄混淆了),还考了一道书本上没有的题目(但学教育学的应该都听说过这个名词,考的就是个人的知识面了),简答题个数也不再是17年以来一直的两道了,还考了一道我有点出乎意料的题目,论述的话延续了上一年的风格,与所考学科相结合来答题,所以需要大家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点的同时,多多分析历年的真题以及书上的细枝末节,任何你未曾注意过的知识点都是有可能考的。说实话,考前和考后我都对自己的333挺自信的,结果我付出最多心血的反而没有考好,可能也是因为自己太轻敌了,也比较紧张,卷面不是很好,总的来说有点遗憾,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吸取教训吧。

869

869只有两本参考书,都很小,也比较容易懂。湖大869考的比333还要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什么题目都是以书本为基础来出的,所以大家前期一定要扎扎实实地看书,打好基础,最少完整看两遍书。这两本书看的时候没什么先后顺序之分,因为基本上都可以分为课程、教学、教师、学习、教材五个部分,一一对应结合起来看比较好。869里有很多相似的知识点,比如说语文教材编写的要求、语文教师的时代使命、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内容都有从文化角度出发的小点,不仅小点个数相同,而且话术也相差无几,更不用说像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语文教材的意义等等这些意义价值类的知识点,建议大家把这些很相似的知识点以题目的形式整理出来,进行对比,强化记忆。此外,大家也要善于从大的知识点里抠延伸题目,例如写作能力的构成,一共六个小点,每个小点都有可能出单独的题目,从不同角度切入也可能进行设问,比如观察积累能力,就可以延伸为“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怎样积累写作素材?”等等。从21年真题来看,从书上能找到的原题不超过五个,很多都是第一次见的题目,这些题目来源于课标、语文教育热点以及语文教育名家提出的教学观点,因此大家不能局限于参考书本,多阅读,多积累,多关注语文教育热点,将自己的视野扩展到广阔的语文生活中,具体的可以参考一下我上面推荐的公众号。此外,21年还第一次考了教学设计题,复试也问到了具体课文的教学设计,足以窥见学院对教学实践能力的注重,没有教学经历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多翻翻初高中的语文教材,特别是经典课文的教学设计,最好是能从各种文体中都挑一篇来练手。大家可以多看看语文名师的课堂实录(钱梦龙、魏书生、窦桂梅、于漪、郭初阳等等很多),也可以上小破站看教学视频,给大家推一个app叫希沃白板,这是一个针对信息化教学而设计的互动教学平台,里面有全国各地教师设计的、针对部编版教材的各个学段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课件,大家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学习。另外也推荐大家订《语文学习》这本杂志,不一定要全看,可以挑一些自己的兴趣的以及教学设计的文章来看,我考试的时候写的教学设计就是参考的这本杂志上收录的上海师大詹丹教授写的针对当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批评与建议(当时看到教学设计题整个人都懵了,思考了四五秒的时间,就直接把自己看过的这篇文章改成了教学设计,所以考完以后真的觉得很幸运有看过这篇文章)。869的题量很大,我一共模拟了三次,两次都没写完(哭),所以大家一定要抽出时间来练笔,排除一切杂念认真写,把每次练笔都当成真实考试,思考四五秒后还不会的题目赶紧跳过,审时度势,分清孰轻孰重,把自己该拿的分拿到。

四、常见问题答疑

1.需不需要bb?需不需要报线下自习室或者租房子?

关于bb,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出选择。如果是在校备考或者家里有比较安静的学习环境、自制力也比较好的学弟学妹可以选择自学,如果是跨考、不放心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二战三战想求稳又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学习的学弟学妹可以考虑一下,提前做好功课。我报的是线下班,从7月份到考试的前两天,再到复试的前20天,我都是在那里备考的。线下班对我来说,不仅是提供了一个比较自由舒适的学习环境和比较好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每天的答疑、抽背,每周的测试、规划,每月的学习沙龙、模拟考试,此外,还会有直系学姐时不时的来跟你分享一些学习经验,提醒一些注意事项和心态方面的问题,让我自己心里很有底,知道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我333、869都跟的是视频课,虽然自己没发挥好,但课程质量是没话说的,线上的专业课学姐和答疑学姐也都很负责,总的来说我觉得是值得相信的。

2.心态和坚持问题

我其实觉得心态和坚持是最重要的。很多人说考研人心态一般在暑假崩一次,因为不考研的同学都放假回家了撒疯地旅游玩balabala;在10月崩一次,因为都学到这个阶段了又不好放弃但是越学越觉得自己是个菜鸡;在考试那个月崩一次,终于要解放了但又焦虑的不行怎么这个也没看那个也没背,别人是查漏补缺,自己是女娲补天。焦虑、崩溃、失望、紧张这些心态都很正常,关键看自己怎么去看待它、调节它,我觉得有焦虑感是有必要的,只要自己把握好那个度,是可以将它转化为坚持下去的动力的。我在二战的时候心态真的放平稳了很多,11月以前考研带给我的享受是远远大于煎熬的,在日复一日、好像看不到希望和尽头的日子里,一点小小的进步都会给我带来放大无数倍的满足感,四篇阅读真题只错了两道、一道很难啃的教原大题能很顺地背下来,我都会开心很久,默默给自己打气。在备考期间当然会遇到各种挫折,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回报,但我不觉得一个整天苦着个脸、沉浸在暂时性失败的人能够有足够的勇气坚持到最后,所以需要大家能够尽力去发掘考研过程中的快乐和收获,相信自己的未来是由无数个现在积累而成的。再一个就是坚持问题,我相信大家作为成年人都有自制力和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要明白忍受孤独是常态,克制欲望是魄力。松懈下来、想要放弃的时候,想一想自己到底有没有资格能够说出“我从未放弃努力”这样的话,你可能就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了。

3.实在学不下去了怎么办?

上面说到了心态和坚持问题,再来说一下放松的问题。实在学不下去了的时候就放下书,效率最重要,给自己放个假,可以是一两个小时,也可以是半天时间,自己要心里有数,如果可以把放松的这段时间补回来就更好了。可以自己去外面透透气、散散步,或者找自己的朋友抒发一下情绪,但最好不要找同在考研的同学,很容易干扰到别人的情绪。同时也可以去看看教育类纪录片(给大家推荐《他乡的童年》以及《盗火者》)或者电影,对自己在一些教育问题的理解上也是有帮助的。

4.考研一定要五六点起,凌晨才睡吗?真的可以每天学十三四个小时吗?

不管学多久,当然是效率第一啦,大家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情况来做时间规划。像我是不可能五六点起的那种,起了也是过去打瞌睡。我是七点起,八点左右开始学,因为起的比较晚进度又比别人慢,所以会利用吃饭、走路、上厕所等各种零碎的时间来学习,一直都是夜猫子,所以可以学到晚上十二点,后期回宿舍了还和室友一起学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差不多到两点了。(只是我个人情况哈,大家最好还是别熬夜了,伤身体)不管学多久,大家以自己的任务清单和规划为准,保证足够的复习时间,没完成任务就别休息啦

5、一战失败要不要二战甚至三战?父母不支持怎么办?到底是就业还是考研?

大家在决定是否要考研的时候,一定想清楚一个问题:考研对你来说是不是必要的?现在有不少人面临这样的问题,父母希望自己早点就业,收到了心动的offer但又想去考研,这个真的需要大家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谨慎选择。如果以后想往学术科研方向走或者想从事的职业需要研究生学历,自己也想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格局的话,那就专心考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父母证明,当你认真做好了一件事,会替你解释所有事,不必多说什么。如果是跟风,自己对学术研究方面也一点不感兴趣的话,就没必要了,研究生生活比考研这个过程还要难,大家真的要做好心理准备,考虑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想跟大家说的差不多就这些了,如果大家还有疑问可以评论问,只要大家礼貌一点我看到了都会回复的。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拙见,不管是谁的经验都不一定适合你,但慢慢摸索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趁现在才四月份,大家选好学校和专业后就赶快行动起来吧!在这里也感谢一路上给于我帮助的学长学姐们,希望大家都可以在考研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为自己理想中的模样,不管结果如何,努力了就值得。愿你所愿,终能实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