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白居易写中秋的一首诗 只有短短4句却名垂千古(值得一读)

句子大全 2023-06-14 03:06:01
相关推荐

文/顾无

【引觞漫谈】

这篇文章的开始,首先祝大家中秋节国庆节快乐,家国同乐!

趁着这个日子来聊聊古代人们的中秋,还有那些文人才子们在中秋佳节写下来,流传不朽的千古名篇。

说起有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大家心里最先想到的是哪一首呢?

我猜大多数人应该和我一样,想起的是苏轼的那一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主要这一整首词都太经典了,而且还被谱了曲,能够唱出来,这样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也就更深。

因为词这一体裁我们知道,自一开始诞生就是配乐演唱的,而且它在历史中的一些演变,也都与当时流行音乐的演变相关联。所以苏轼这首词能够唱出来,其实占了很大的便宜。

但是话说回来,苏轼这首词也是确实经典,而且最后几句既有哲理的,人生的思考,又有对普天下所有人的美好祝愿,实实在在写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但是除了苏轼,其他诗人在中秋佳节也都写过一些很有特色,有真情实感的诗词。因为中秋,在中国无论古代现代都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在交通不便,游子漂泊的古代,它的意义可能还要更大一点。

它代表了一年之中为数不多的团圆,这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东西啊。而且中秋还要赏月,月亮也是最能勾起诗人情思的意象之一了。团圆与月亮,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就足以为诗人们提供无限遐想的空间。或者怀念家乡,思念亲友,或者悼亡伤别,或者羁旅行役,或者物是人非等等等等。

【临其诗境】

今天来看一首白居易的中秋诗,并不是很著名,但是很贴合此时此刻自己的心境。而且还有一个原因,白居易的诗以平易浅近著称,这首诗就是一个范例,中秋佳节,大家忙着与亲友团聚,共叙情谊,估计也不想费太多脑子在读懂一首诗上面。

这首诗通篇没什么藏着掖着的情感,语言上也是接近大白话,一读就通的水平,并且诗中所描写的情景,可能也是许多漂泊外地的游子正在经历的情感,所以写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给大家的中秋佳节带去一丝慰藉,或是锦上添花。

【经典原文】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条分缕析】

根据诗中的一些描述,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可以敲定为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的那段时间,所以诗歌上来就是一个今昔的对比,鲜明生动。

去年八月十五的晚上啊,我是在曲江池畔,在杏园边上度过的,那时候的我多么志得意满,天子脚下,明君贤臣。

可是一年的时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今年的中秋节,我就要在这凄凉荒僻的湓浦沙头度过了,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述过这里的处境,“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突然从当时繁华富贵的长安搬到这样一个地方,而且还要在这里度过这么重要的一个节日,他的心里该是何等的凄苦。

所以后文中,白居易就在讲述自己此时此刻的心路历程。

首先是西北望乡,江州在今天的江西省,离着陕西的西安不下千里之遥,中间重山相隔,就算登高远望,又哪里看得到呢?于是望向西北,只看到了一片苍茫,归路渺茫。

而后再向东南望月,月亮已经圆缺轮回过好几次了,一句之中写到了时间与空间,时间长,空间远,诗人的凄苦与伤感也就可想而知。

最后一句是一声感叹。昨天的秋风吹过,无人理会,为什么萧瑟的秋风都不会让人感觉到悲凉呢,当然是因为这热闹美好的中秋佳节了。

可是快乐都是别人的,自己仍然沉浸在昔日的回忆之中,今年的月辉没什么变化,依旧如往年一般明亮动人。

这首诗很有特色的一点,是前两句的一个对比,两句的格式是一致的,白居易修改了其中的几个词,就在其中形成了一条时间线上,自己的两个生活横截面的对比。这样的句法像诗经,也像民歌,通俗易懂,却也意韵铿锵,在简单鲜明的对比和复沓回环的音节中,读者自然就进入到了白居易的心中,感受着他的喜怒哀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沉醉古诗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