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散文《荷塘月色》——真的如此不堪

句子大全 2023-06-14 05:28:02
相关推荐

文 / 承影落雪

百度上有一篇署名为“醉苼文史”的文章,标题是:

名家如何评《荷塘月色》——余光中:中学生水平,莫言:病态的唯美!

核心内容是余光中和莫言对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的评价:

莫言的评价是:

《荷塘月色》表达的是虚弱人格,这样的人格是不健康的,是病态的,没有任何启发意义可言。

余光中的评价是:

《荷塘月色》被高估了,充其量就是个中学生水平,没有审美性可言。

作者还在文章中说道:

因为文学作品的评判没有客观标准,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文学评论家,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看法,这是读者意义上的百花齐放,打破固定的知识权威。

一、笔者先把莫言和余光中的评价往后放一放,先来说说这篇文章中作者说的“文学作品的评判没有客观标准”这个论断

很明显,这个论断是错的。

在进行审美评判的时候,每一篇(部)文学作品都有客观标准。若是没有一个客观标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的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品……难道都是评委们随意拍脑门拍出来的?欣赏文学作品,可以有自己审美情趣和审美偏好,但评判文学作品就不一样了,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审美标准,否则,要从如海如山的文学作品中评选出优质作品岂不乱套?完全凭自己的趣味、偏好去评选,又如何“以理服人”?

可见,审美爱好和审美评判不是一回事。

审美爱好是主观的,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审美评判是客观,必须要有统一的客观标准。

那有人问了,评判文学作品的客观标准是什么呢?

二、评价一篇(部)文学作品的审美标准是“美学和历史的观点”

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命题——“美学和史学的观点”。这是一种方法,能科学、辩证地评判一个作家和一篇(部)作品的本质。

(一)美学标准

用“美学标准”来评判一篇(部)作品,主要是针对作品的艺术性而言的,如作品的人物塑造,作品的语言特色,作品的结构布局,作品的创作方等等。

如《荷塘月色》中写道:

“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有人认为这个句子很一般,既没有写出荷的色彩美,也没有突出荷的质感,艺术含量不高——可是,这正是《荷塘月色》写景可圈可点之处。别忘了,这是“月色”中的“荷塘”,如何见色彩,如何有质感?这正是朱自清一贯“写真”艺术特色,难能可贵。

又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先生用了博喻的修辞,连用三个比喻来写荷,将“真”与“美”统一起来,既真实又唯美。因为是写远景,即“远眺”,所以有了“一粒粒明珠”的比喻;再将视觉移向高处,即“仰视”,故而将荷塘里的“一粒粒明珠”与“碧天里的星星”相连,既是视觉关联,也是艺术想象。因为“月色笼罩”,所以荷塘里的景色是“隐约”和“朦胧”的,于是有了“出浴的美人”的比喻,描写荷花的“真实和唯美”法则再次体现。

再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通感手法”的运用,将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荷香描写,从“嗅觉”移向了“听觉”,在艺术审美上,真实且妙不可言。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里将“光与影”的“视觉感受”与“梵阿玲奏出的名曲”的“听觉感受”联系起来,同样体现了“真实且唯美”的审美原则。

余光中也算文学大师了,他说《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不值一提,只是中学生水平,没有任何文学性。”笔者实在不敢苟同,也想象不出,余光中先生何出此言?本人也当过中学老师,教过语文,学生也有很多,确实没有一个学生写景能达到朱自清先生这个水平,不知是学生愚笨,还是我这个老师无能。

(二)历史标准

评判一篇(部)文学作品,评判一个作家、诗人,除了要看第一个标准——美学标准,还要看第二个标准——历史标准。

法恩格斯主张用“美学和历史的标准”来评价作家和作品。

何谓“历史的标准”?

即要把作家、诗人的思想、情怀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放到当时的那个历史环境中进行评判。一个作家、诗人,一篇(部)作品,只有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中才有他的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如果用现代的标准去要求古人,岂不成了笑话,这是反历史唯物主义的。所以,要把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取考察,只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就可以了。

朱自清最初的作品发表于1919年,当时的社会背景主要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朱自清经历了那个大革命失败的运动,他的《荷塘月色》正是写于那个时期。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朱自清是忧郁的,求索不得,变得苦闷,变得惆怅——那种求索不得的苦闷情绪是当时一代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是一种“艺术典型”。

《荷塘月色》的主题中确实有着一种淡淡忧愁和苦闷,这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一个时代的印记,这样的文学典型,有着特定的审美意义。

先秦历史中,因为政治腐败,屈原被流放,满腹愁绪,在《离骚》中写道:路漫漫且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最后抱石沉江。我们能因此说屈原的作品“格调不高”,是一种“病态”?实在不能理解莫言先生这番理论。一个作家,诗人,一篇(作品)的主题,必须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只要在当时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足矣,不必苛求古人。

再说了,文学作品的主题是多样性的,表达的情感也是多元化的,如果都是所谓的“积极向上”的“励志”,不仅单调乏味,而且容易形成中“宣传口号”的创作风气。文学既可以“言志”,也可以“言情”。人各有志,不必厚此薄彼;情有千般,也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非要写“革命理想高于天”?非要写工作中的“万丈豪情”?只要“志”不反动,只要“情”不颓废,皆可。

蔡元培先生有句名言:多岐为贵,不求苟同。

如此,这才会出现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胸中先容下一篇散文,方可容下一片世界!

2021年8月1日星期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