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你丫”代表北京话(老北京人却认为这是句最难听的骂人话)

句子大全 2023-06-21 04:36:01
相关推荐

北京虽然是首都,以北京语音为基础普通话虽然推广到全国,但是只有真正的老北京才知道,现在有些老北京文化已经濒临灭绝,甚至比大熊猫还濒危,老北京文化的传承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世居北京四百年的赵振华老师(网名:一把驳克枪),研究北京文化多年,今后一段时间,赵老师将每周六晚上八点到九点,在“旧京图说”读者群中,分门别类地讲述老北京文化。

满人入京

第四次大的变动,就是清朝满人入京,也是带着数十万人来的。这数十万人来了之后,满八旗就驻扎在内城,把原来北京内城的老百姓,限三天,都挪到了外城。

然后,就是满语和北京话融合了200多年。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都最后融合成了北京的方言土语。这包括谚语、歇后语等,其中都有满语的痕迹。

比如说,衣服有个褶子,说“你抹擦抹擦”。“抹擦抹擦”实际上就是满语。像那个“嘎拉哈”,我还有“嘎拉哈”的照片,实际上就是羊拐。小时候,尤其女孩子都爱歘羊拐。很多老人都管羊拐叫“嘎拉哈”。

羊拐,也叫嘎啦哈

没想到吧?西方人自古也玩嘎啦哈,一幅古罗马图画中仕女们玩得不亦乐乎,收藏于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油画“Children’s Game”(儿童游戏)局部,1560年|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 维也纳艺术博物馆。

这就是北京话第四次变化,在满人入关和北京话融合之后,留下了大量的痕迹。在此,我就不多解释了。

新中国成立

第五次北京话发生的演变呢,我认为是“解放”。1949年解放,共产党为了管理国家,也包括管理北京,就从数十万军队、外地抽调的这些个能人,来管理北京,接收北京。

这些人,解放之后天下太平了,把家属也由老家接来了。他们本来说的是家乡话,到北京之后,和北京语言发生了融合。

58年的“大跃进”,为了建设北京,中央决定由全国各地抽调能工巧匠来北京,参与建设北京。这两次就并成一次,就是第五次北京话发生的变化,但是这次的变化不算大。

“文革”十年浩劫污染北京话

再往后的第六次是“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由外地来北京的人不是太多,红卫兵串联那就不算,来了就走了,为什么还要把“文化大革命”作为一次语言变化呢?是由于十年浩劫使北京的语言环境发生了变化,使人的文明程度发生了大幅度的倒退。

对于文革之后出生的人,肯定没有这种感觉,但是对于我们——“文革”的时候已经长大成人、有清楚的记忆的人,对于北京话文明程度的倒退深有感触。我认为,可以给它排进给北京话发生重大演变的一个重大的事件。

电影《老炮儿》海报

打比方说,就是这个“丫”。现在演变成了,表示亲密的好哥们的语气。“你丫干嘛去了?”“你丫怎么才来呀?”这个说得是那么顺嘴,那么溜儿,双方还都认可。

实际上,这个“丫”在过去是一个非常非常难听的一个词。它的全称是“丫头养的”,就是骂这个人,他的妈妈还没有结婚的时候就生养了他。这个在老北京人认为,是句最难听的骂人话,这个是轻易不能说的,也说不出口的。

结果,演变到“文化大革命”之后,成了亲昵的那么一种称呼,而且不但北京有很多年轻人这么说,外地人都认为北京人关系不错时,说这个话。这个让我感觉,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怎么竟然这样啊。

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京俗话近千句、老北京歌谣数百首。

来源: 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流程编辑:tf011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