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李子柒被写进语文试卷 是出卷老师知识浅薄(还是家长无理取闹)

句子大全 2023-06-23 03:31:01
相关推荐

近日李子柒被写入小学语文考卷,家长吐槽“出卷老师浅薄”引争议。此刻全民对教育的关注,从早些年的“教育制度”到“老师”,现在,终于转向了“专业教学内容”。

网上广为流传的试题是这样的:

这份试卷,家长存疑的焦点在于,他认为:

●李子柒无法代表中国的传统田园生活,网红不该出现在试卷上;

●网红经济,出现在试卷中,带偏孩子价值观;

●试卷没有必要贴出李子柒大量粉丝数字的图片,把李子柒换成小明、小红更适宜。

回到网民争议的焦点,李子柒进入小学语文试卷是否合适?康康作为作为教育从业者,我想从语文教学专业知识的范畴,谈点自己的浅见:

1、关于李子柒部分的阅读材料是否足够完整,以备不了解她的学生根据材料来答题?

其实,还有一页重要的试卷,在新闻报道中被遗漏了,完整的试卷是这样的:

出题者精选列举了,李子柒辛苦付出的诸多具体事例。而出卷者在试题中涉及李子柒的共有三道题:

①仿照材料一的标题,取小标题——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文章概括的能力。

②填表题,考查的是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③选择一个人物,推选其为“风云人物”,考查的是“多元化评价人物”。

每一题的答案,阅读材料中都已有相关信息,可供学生提取、仿照作答。

2、这三道题的能力考查,是否超越了六年级学生的接受范围?

首先,它与编入统编教材六下第二单元中的《鲁滨逊漂流记》教学目标,完全一致。其次,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学段目标: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同时,六年级下册统编教材中,第一单元为“民风民俗”,要求学生能够对“传统民风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第二单元是“人物评价”,引导学生留意描写人物的句子,立体、多元地评价人物。康康作为一个教育从业者,心中是非常清楚的:六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多元化人物评价”是考试的热点。出卷者同时关照了两个热点,其实是非常巧妙的。

3、列举李子柒粉丝数据,是否有必要?

这篇阅读理解,是由三篇材料组合而成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见下图)。这是小学毕业卷中必须要出现的阅读材料类型。

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一般包括图表、图解文字、目录、说明书、广告、地图、索引等。具有概括性强、醒目、简洁等特点。能够简洁系统的呈现文本的关键信息,具有“短、简、快”的特点。学生已经处于网络时代,通过微博或抖音人物名片,快速获取信息,这本身就属于非连续文本的考查范围。

粉丝是否会误导学生?首先,六年级学生对微博、微信、QQ、抖音的接触已经无可避免,这不是“两耳一掩”而可以杜绝的。作为一个流量大数据时代,粉丝数据就是很重要的参考,大数据已经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不必谈数据色变。

李子柒进入试卷的争议,背后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当外行对专业教学内容不理解时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外行对内行指手画脚。有的人根据自己十多年前受教育的经验,就以为自己能够指点语文老师,这是语文教育最大的不利所在,大家不太尊重语文老师的专业性。

以上个月的“读后感事件”为例,有一个问题是被大家忽略的,即:“阅读内容”要概述,阅读之后的“感受部分”要详尽。而很多人,以为孩子引述了文章中的大段描写,已经非常好了。可是,在正式考试中,这样的卷子会被当成离题处理。

社会日新月异,科学飞速进步,语文理解的深度在不断下探,试题讲究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运用生活素材极为正常。外行一时之间,很难马上跟上前沿的理念,这是正常的。不过,希望我们能对专业多一分敬畏,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2.当个人观点与考试规则相悖时

考试,本身就是一场游戏,考试规则就相当于游戏规则,理解规则、掌控规则,才能玩转规则。而老师,往往是对规则最为了解的人。

你当然可以,“坚持自己的玩法”,比如作文中,出现与核心价值观相悖的负能量。不过我们要清楚,国家课程标准中,对“价值观导向”的明确要求:作文中的“负能量”在得分中是否会吃亏?你可以细想。是否要违拗游戏规则,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

3.当害怕所有东西都会带坏孩子时

有人举报动画片人物染发,容易误导孩子;有人认为童书内容涉及暴力血腥,需紧急下架;有人觉得教师在作文讲解中举例明星,有带坏学生之嫌;近些年,我们大力提倡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可是学生自杀事件频发;

我们避而不谈性教育,担心性教育太早,可是一桩桩被曝光与未及曝光的新闻,不断刷新我们的下线;我们费尽周折给孩子塑造一个“美好、单纯、善良”的环境,可是青少年犯罪率,节节攀升。

是时候该反思一下,我们的“过度保护”。正如有人说的那样:小孩子的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若内心不正,国歌都能唱变味,与其在这里搞这些杂七杂八的,倒不如想想怎么把人生的美好品德、真善美交给孩子。

我们可以关起电视与手机,切断孩子接触的直接渠道。但是,他身边还有小伙伴,我们无法时刻跟随他,制止他们私下的谈论。我们更加没有办法,在孩子年龄不断增加、心智成熟时,切断他与外界的主动探究。

最后康康认为如果家长沉溺在固化的所谓主流价值观里,其实忽略了现代孩子的成长环境。现在的学生本就生活在这个信息网巨大的时代,让学生自行理解判断,就是最好的方式,尊重孩子尊重一线教育工作者,也是对教育最好的诠释。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无需把“哈姆雷特”束之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