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翠湖博物馆群”系列报道 23|人文夜读:自来水博物馆(饮水思源话“九龙”)

句子大全 2023-06-24 04:30:01
相关推荐

从东门走进翠湖,沿着唐堤来到竹林岛,就能看到昆明自来水历史博物馆,并不起眼的门牌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这座不足四十平方的建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里,有着昆明自来水历史上第一座抽水泵。对于老一辈的昆明人来说,这里一定不陌生,因为这里承载着一代昆明人饮水的记忆。

△昆明自来水历史博物馆坐落在翠湖九龙池畔

博物馆坐落在翠湖九龙池畔,九龙池也被称为“湖中之泉”,因有九个出水泉眼而得名,曾是昆明城市饮水的第一个水源。博物馆中,有着昆明最早的自来水生产设备,以及和昆明自来水有关的历史图片、文字、图表文献资料,展示着从1915年创办自来水厂到1950年解放初期,昆明自来水的历史发展过程。

△博物馆中,有着昆明最早的自来水生产设备

旧时的昆明,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龙潭”。20世纪初,昆明还是一个人口不足六万的城市,居民用水以石砖砌井为主,河水为辅,公用水井分布于街巷,供市民取水,只有官绅寓所和深宅大院才有私家水井。

△这里有昆明自来水历史上第一座抽水泵

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后,昆明与外埠的交往日益增多,许多机器零件可以从越南海防通过铁路运抵昆明。191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投产,并陆续向昆明送电。交通和电力的通达为昆明创办自来水厂提供了先决条件。

△图片、文字等资料

展示昆明自来水的历史发展过程

1917年,水厂泵房和五华山水池建成。1918年,利用两台法国进口的抽水机将九龙池的泉水送至五华山水池,高差达到33米。昆明从此有了自来水,因为是机器送出的水,也被昆明人称为“机器水”。

△当时的生产设备

自来水投产后,城区的主要街巷开始安装使用公用水站,市面上还一度出现了以担水卖水为生的“清泉业”。不过由于水价太高,每立方米水需要7分3厘5毫银元,约合当时三公斤大米的价钱,因此水站取水的人数并不多。1956年,泵房因九龙池水位下降停用。

△博物馆完好保存着法国原装进口的水泵

和德国西门子电机

如今,在博物馆里,两台法国原装进口的水泵和两台德国西门子电机还完好的保存在原地。古铜色的水站龙头光泽依旧,没有丝毫岁月的痕迹。

△岁月无痕,光泽依旧

时光荏苒,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喝不起干净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截止2020年8月,昆明自来水用户达到165.9万户,自来水已经成为人人都消费得起的日常所需了。

来源 | 区委宣传部 区文旅局 都市时报

编辑 | 陈邱润

编审 | 王继红 杨 武

终审 | 洪瑞滨 崔文启

转载请联系我们或注明出处!

昆明五华发布(KMwuhuafabu)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