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险资松绑或引万亿元增量资金(保险资金话语权不断提升)

句子大全 2023-06-28 02:00:02
相关推荐

从险资权益投资上限提升对市场的影响来看,长城证券研究所非银金融研究团队认为,以2019年一季度末的数据测算,保险入市资金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直接带来1705亿资金增量,撬动二级市场。也就是说,权益投资提升10个百分点,或将带来超万亿元增量资金。

险资再松绑或引万亿元增量资金

险资由于体量大,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险资的投资动向也成为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的焦点。近期“银保监会正积极研究修订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拟在当前30%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提升至40%”的消息成为市场热点。

对此,多家险企资产管理部门人士表示,目前关于险资提高权益投资占比的正式文件暂未下发。但多家险企人士对记者表示,若投资上限提升,对险企配置资产,提高投资收益是一大利好。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保险产品的不断普及,我国总保费收入不断增长,保险资金规模稳步提升,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也日趋增加。

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总保费收入4.6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高达16.4万亿元。而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较去年末增长3.94%至170554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达12.39%。

长城证券研究所非银行金融研究团队以2019年一季度末的数据测算,保险入市资金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将直接带来1705亿资金增量,撬动二级市场。

从险资持股市值来看,截至2018年底,保险投资股票(包括基金)的规模达1.9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5.45%(公募占比4.44%,外资占比3.27%)。

实际上,拉长时间线来看,近两年来在A股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中,保险机构的持股规模在不断增长。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 2016年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仅占3.6%。而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险资持股市值达到23.01万亿元,成为市场第二大持股机构。

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立峰认为,险资历来被看作是资本市场的稳定器,从保险资金配置股票的比重变动和上证综指的走势来看,两者也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其中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保险资金风险偏好相对较低,保险资金提高风险偏好增配股票等风险资产,边际上会提高市场的风险偏好;另外一方面,保险资金体量较大,增加对股票资产的配置给A股市场带来可观增量资金。

在险企人士看来,权益类资产投资上限提高有望进一步提升险资在二级市场的话语权,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虽然险资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但险资投资股票类资产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从保险资金的大类资产配置结构来看,2018年年固收类资产(银行存款和债券投资)占比为49.2%,而股票和基金类资产占比11.7%,其他投资占比为39.1%。总体来看,股票和基金类资产占比有待提升。

动态来看,近年来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银行存款等现金类和债券类资产占比逐步下降,分别从2013年的31.6%和45.6%下降到2018年的14.9%和34.4%。其他投资(不动产、长期股权投资、基础设施管理计划等)占比则不断提升,由2013年的11.3%上升至39.1%。与此同时,股票类资产占比基本稳定在10%左右。

李立峰认为,对比发达国家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结构,我国保险对股票类资产的投资比重仍处在相对较低水平,未来有较大的上升空间。2017年美国寿险公司资产总计7.2万亿美元,其中债券等固收类资产占比最大(为48.5%),股票类资产次之,占比达31.5%。我国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包含基金)占比仅为11.7%。参考当前美国险资投资股票的比重,预计未来我国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比重有望增长2倍左右,也就是从当前的10%左右增长到30%左右。(证券日报)

险资权益类投资占比普遍在15%-25%,多险企称暂未收到提升投资占比通知

近期有消息称,“银保监会正积极研究修订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拟在当前30%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提升至40%”。对此,《证券日报》记者向多家险企求证,其均表示暂未接到通知或征求意见稿。

华创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整体来看,目前保险公司投资资产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最大,在70%-80%之间;权益类投资占比较小,在15%-25%之间,其中股票、基金两类标准化证券占比在8%-13%之间。如果未来权益投资占比上限再松绑10%,会对资本市场及保险公司有哪些影响?

在险企人士及券商研究员看来,一方面,权益类投资上限提高可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同时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可为险企带来超额投资收益;但另一方面,权益投资占比上限提升,或将加大险企投资风险,同时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险资提高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也会增加投资收益的波动性。

实际上,在上述消息之前,监管已经多次释放出鼓励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入市的信号。

早在2015年7月8日,原保监会在下发的《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提到,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经报银保监会备案,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上限由5%调整为10%;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达到30%的,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票,增持后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

上述《通知》提到的两项条件分别为:一是上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二是投资蓝筹股票的余额不低于股票投资余额的60%。适度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的资产认可比例,具体标准由银保监会另行制定。

除上述《通知》之外,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拓宽险资的投资渠道,包括设立专项纾困基金产品、鼓励使用长期账户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支持保险公司开展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等。

去年的10月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回答政府促进股市健康发展的新举措时表示,“在鼓励市场长期资金来源方面,将加大保险资金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的力度,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巩固市场长期投资的基础。”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表示,将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的投资优势,加大保险资金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的力度。允许保险资金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证券日报)

险资权益投资上限提至40%?保险机构:有必要有可能!

多位险企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几年,行业对提高权益投资比例上限呼声很高。目前监管要求保险机构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得高于上季末总资产的30%。从实际操作来看,许多保险机构已经逼近这一上限了。

一位华北地区保险公司投资总监认为,近年来保险资金的股权投资及优先股投资逐渐增加,部分机构权益投资占总资产比例达到25%-28%,接近30%上限。实际的二级市场权益投资比例行业平均维持在10-12%左右。从未来大类资产配置趋势看,优先股等非普通股投资会持续增加,股权投资提升空间也较大,因此提升权益投资整体上限是完全可能也很有必要的。预计提高到40%是第一步目标。

北京某中小型保险公司投资总监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近几年,大型保险公司如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险资权益类投资比例大多在10%-20之间,且未超过20%。

其原因是,大型保险公司负债端相对比较稳定,只要大类资产配置能超过5%以上,基本可以满足负债成本。由于权益类投资风险较大,因此其对权益类的资产配置比例较低。

“但相对中小型的保险公司来说,其负债端成本较高,投资收益要求就会较高,中小型保险公司权益类的配置比例就会很高,可能会顶格配置。”上述投资总监表示。

截至一季度末,保险业的资金运用余额17.0554万亿元,其中投向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金额为2.1126万亿元。长城证券据此测算,保险入市资金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将直接带来1705亿元资金增量,撬动二级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权益投资比例提升至40%,按照此前实际的二级市场权益投资比例,能可给A股市场带来近万亿元的增量资金。

事实上,2018年至今,监管层对保险资金增持股票都持鼓励态度。

2018年10月25日,监管部门下发文件允许保险资管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文件明确该产品不纳入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计算投资比例。这是出于降低部分权益投资比例较高公司的比例监管压力,让险资更游刃有余地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从动机上来看,目前保险资金增持A股是必然趋势。光大证券分析师谢超表示,一方面,自2004年获准入市以来,随着保费收入提升、资产规模扩张,险资配置A股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另一方面,保险机构追求绝对收益,注重各大类资产隐含收益率的比较,面对长周期的无风险利率下行,A股风险补偿还处在高位。

他表示,作为成熟市场代表,美国寿险对股票的配置比例约为30%,快速提升期也与无风险利率下行阶段相重合。在过去针对险资持股的监管放松通常发生在股市大幅调整、情绪低迷的时期,监管放松为险资入市推波助澜,可以视作逆周期调节信号,与市场企稳反弹的间隔期在半年以内。

险资权益类比重放宽后,A股在多久后会表现出提振效应?谢超认为,政策推出后,市场一般都会出现企稳或反弹,间隔时间在半年以内。

方正证券认为,根据历年监管对权益资产投资比例的放松、收紧时间点,险企普遍会在政策颁布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相应的大幅加仓或减仓操作:如2010年年末、2014年年中、2015年年末和2017年年末,保险重仓流通股的增量和增幅均出现较大的变动,分别对应监管对权益资产投资比例的三次放松和一次收紧。

“在险资放宽后的半年到一年内,股票市场大概率会迎来一波反弹。”方正证券表示。(中国证券报)

(云水长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